第297章 高遠之誌
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 作者:光頭李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來到張府門前,李成梁下車整理了一下衣冠。
張府大門緊閉,門楣上的燈籠散發著昏黃的光亮,李成梁上前輕輕叩門。
不一會兒,門房打開門,李成梁交了拜帖,許久之後,才見到了張府的管家。
管家將李成梁穿過庭院,來到了張居正的書房中。
書房之中,燈火通明,張居正身著便服,正坐在案前,手中捧著一本書。
李成梁進入房間的時候,張居正也沒有抬頭去看他,依然全神貫注的看著自己手中的這本書。
而李成梁見到張居正之後,先是將自己手中的木箱放在了一旁的櫃子上,而後,上前拱手行禮:“汝契見過閣老……”
汝契是李成梁的字,他在此時作為自稱,便是想在無形間拉近他與張居正的關係。
聽到李成梁的話後,張居正才抬起頭看向李成梁,他並未起身,也並未放下手中的書。
“汝契,你不該來的。”
“汝契既然進京,怎能不來探望閣老呢,當年若不是閣老提攜,汝契隻怕還在遼東當個副總兵呢。”李成梁恭敬地說道。
張居正聽完李成梁地話後:“坐吧。”
“謝閣老。”李成梁答謝之後,才找到椅子坐下身去。
李成梁在張居正地麵前,略顯拘謹,這個拘謹不是刻意表現出來的。
“在京呆幾日啊。”
剛剛坐下的李成梁聽到張居正的話後,趕忙迴複:“閣老,六日。”
“還要呆這麽長時間啊,這麽長時間,能出很多事情,那我也奉勸你一句……”
“閣老請講,汝契洗耳恭聽……”
張居正看著李成梁,緩聲道:“你於遼東,雖處兵革相交、常臨戰陣之地,然此危啊,不及京師遠甚,遼東之危,不過沙場之險,尚可力戰禦之,而在京師之中,耳目眾多,言語措辭,若有不當,恐難全身而退……”
“你在接下來的這幾日,就不要在每夜外出,去拜訪朝中權貴了,他們不一定會幫你,相反,你有可能成為他們登天石……”
“當知輕重緩急,慎言慎行,以保無虞。”
李成梁聽完張居正的話後,再次起身行禮:“閣老所言,汝契絕不敢忘,定會尊其行事,絕不給閣老添麻煩。”
張居正聽著李成梁這耍心眼的話,並沒有在意,他將手中的書本放下:“昨日得陛下召見,今日又得陛下召見,看來,陛下對你得印象是不錯得。”
張居正提及這兩次召見,便是想知道皇帝陛下給李成梁說了些什麽,但他的身份又不方便直接提及。
李成梁立馬會意,趕忙說道:“閣老,陛下天資聰慧,汝契在他麵前,拘謹得很,昨日召見,閣老應該也清楚,是封了我為寧遠伯,今日陛下召見我去的是,西苑……觀看錦衣衛指揮使試槍……”
“那燧發槍的威力,確實要比我遼東士卒使用的火銃大的多,而後陛下又提及火器之事,命遼東停止生產火銃,最重要的是,將工匠及其他們的家人遷至關內,由朝廷統一配送燧發槍,陛下當即還下了旨意,還派了司禮監、兵部與工部之人隨我迴遼東督辦此事……”
”閣老,不瞞您說,到了現在汝契心中不安,閣老可否賜教一二。”
張居正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說道:“你為何不安,剛剛才告訴你,言語措辭,若有不當,恐難全身而退……才過了這一會兒,你便忘了。”
“此事陛下既有決斷,你當遵旨而行,切不可有抵觸之心……”
李成梁歎了口氣,說道:“閣老所言極是,汝契自當遵命。”
張居正看出了他的不甘心,不過,也不願更多的過問。
在隆慶六年,一直到萬曆三年,張居正通過英國公府的張元功,一直都跟戚繼光,李成梁等人聯係密切,但自從張元功去了雲南,這條線便也算是斷了。
當然,之所以斷了這麽重要的線,也是因為在萬曆三年的時候張居正算是徹底明白了自己的定位,也認清了自己的處境。
邊關之事,他不能太過“操心”。
在之後李成梁派人暗中送給張居正的書信,以及禮物,也都被張居正退了。
李成梁本來還想在多說些什麽,好好的給自己的這條大腿匯報一下,自己在遼東的“工作”。
但張居正卻好像不感興趣一般,再次拿起了手中的書本。
這讓李成梁不免有些尷尬。
難道,京師的暗語變了,端茶送客這一套,換成了看書送客。
不過,好不容易迴來見到張居正,即便此時張居正的表現有些冷淡,他也隻能硬著頭皮上。
李成梁走到了自己放置盒子的櫃子旁,而後搬起了盒子,朝著張居正走去。
這個時候,張居正還在看書,並未抬頭去看李成梁。
而李成梁咬咬牙,將木盒放在了張居正地書案上,他開口說道:“閣老,一些不值銀子地土特產,算是汝契地一份孝心,您一定要……”
他說話間,便想打開木盒,可一直沒有動靜地張居正,卻伸出手來,壓在了木盒之上,阻止李成梁打開木盒。
而後,張居正抬頭看向李成梁。
“汝契啊,你是一名良將,當年我舉薦你,或是日後的保你,全是一顆為國舉賢之心,若是,收了你這不值銀子的土特產啊,那可真的將你我二人的關係疏遠了,拿走吧……”
“閣老,這……”李成梁趕忙說道,而張居正卻再次開口打斷了他的話:“你是隆慶四年當上的遼東總兵,馬上八年了,想好去下一個地方了嗎?”
聽到張居正的話,李成梁臉色大變,這是暗示自己,還是朝廷已經有了主意。
而張居正看著李成梁變換的臉色,心中卻是有了些許的沉思。
這是他故意試探的,而試探的結果,也與他心中想法不謀而合。
而這個時候的李成梁,也意識到了自己失態,他笑了笑,故作輕鬆的說道:“閣老,這不還是陛下一句話的事情,陛下讓臣子去哪裏,臣子便要去哪裏……”
而看著李成梁,張居正笑了笑,這是他今夜第一次笑。
李成梁看到閣老笑了,剛剛鬆了一口氣,卻又聽張居正開口說道:“汝契,你處遼東,當有高遠之誌,豈可為些許黃金白銀而失大義……”
“遼東的事情啊,你知道的,我知道,你不知道的,我也清楚,當然,不僅僅是我一個人清楚,陛下也清楚……”
“奉勸你一句,大丈夫當以建功立業為求,封侯拜相……”
“可效古之良將……如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名垂青史,或如李靖、李積,平亂安邦,功耀千古……”
“你比戚繼光年輕啊,在我看來,你大有可為,千萬不可貪戀遼東的自在,安於舒適之中而不思進取……”
李成梁聽到這裏,臉色已經有了些許的變化,心中也有了些許的動容。
此時的他,確實有些貪戀遼東的自在了……
他也確實安於舒適之中,不思進取了……
“當以朝廷的社稷為重,奮勇向前,為大明邊陲安定,展汝雄才,立不世之功……”
“切不可因小利而忘大義,致令後人恥笑……”
“吾言至此,望汝深思。”
聽完張居正的話後,李成梁躬身行禮:“汝契,受教了……”
夜已深,街道上更加寂靜。
李成梁抱著自己為閣老精心準備的禮物,從張府中走出,抬頭望著天空中的明月,心中思緒萬千。
躊躇片刻後,便上了馬車,朝著官驛而去。
李成梁的馬車剛剛離開張府的街道,便從一個巷子口中,出來了三個穿著夜行服的探子。
為首的一人,看向其他兩人低聲道:“你們兩個人跟上,我去跟張府的人接頭……”
“是……”
………………
各位看官大大們,國慶節快樂……
張府大門緊閉,門楣上的燈籠散發著昏黃的光亮,李成梁上前輕輕叩門。
不一會兒,門房打開門,李成梁交了拜帖,許久之後,才見到了張府的管家。
管家將李成梁穿過庭院,來到了張居正的書房中。
書房之中,燈火通明,張居正身著便服,正坐在案前,手中捧著一本書。
李成梁進入房間的時候,張居正也沒有抬頭去看他,依然全神貫注的看著自己手中的這本書。
而李成梁見到張居正之後,先是將自己手中的木箱放在了一旁的櫃子上,而後,上前拱手行禮:“汝契見過閣老……”
汝契是李成梁的字,他在此時作為自稱,便是想在無形間拉近他與張居正的關係。
聽到李成梁的話後,張居正才抬起頭看向李成梁,他並未起身,也並未放下手中的書。
“汝契,你不該來的。”
“汝契既然進京,怎能不來探望閣老呢,當年若不是閣老提攜,汝契隻怕還在遼東當個副總兵呢。”李成梁恭敬地說道。
張居正聽完李成梁地話後:“坐吧。”
“謝閣老。”李成梁答謝之後,才找到椅子坐下身去。
李成梁在張居正地麵前,略顯拘謹,這個拘謹不是刻意表現出來的。
“在京呆幾日啊。”
剛剛坐下的李成梁聽到張居正的話後,趕忙迴複:“閣老,六日。”
“還要呆這麽長時間啊,這麽長時間,能出很多事情,那我也奉勸你一句……”
“閣老請講,汝契洗耳恭聽……”
張居正看著李成梁,緩聲道:“你於遼東,雖處兵革相交、常臨戰陣之地,然此危啊,不及京師遠甚,遼東之危,不過沙場之險,尚可力戰禦之,而在京師之中,耳目眾多,言語措辭,若有不當,恐難全身而退……”
“你在接下來的這幾日,就不要在每夜外出,去拜訪朝中權貴了,他們不一定會幫你,相反,你有可能成為他們登天石……”
“當知輕重緩急,慎言慎行,以保無虞。”
李成梁聽完張居正的話後,再次起身行禮:“閣老所言,汝契絕不敢忘,定會尊其行事,絕不給閣老添麻煩。”
張居正聽著李成梁這耍心眼的話,並沒有在意,他將手中的書本放下:“昨日得陛下召見,今日又得陛下召見,看來,陛下對你得印象是不錯得。”
張居正提及這兩次召見,便是想知道皇帝陛下給李成梁說了些什麽,但他的身份又不方便直接提及。
李成梁立馬會意,趕忙說道:“閣老,陛下天資聰慧,汝契在他麵前,拘謹得很,昨日召見,閣老應該也清楚,是封了我為寧遠伯,今日陛下召見我去的是,西苑……觀看錦衣衛指揮使試槍……”
“那燧發槍的威力,確實要比我遼東士卒使用的火銃大的多,而後陛下又提及火器之事,命遼東停止生產火銃,最重要的是,將工匠及其他們的家人遷至關內,由朝廷統一配送燧發槍,陛下當即還下了旨意,還派了司禮監、兵部與工部之人隨我迴遼東督辦此事……”
”閣老,不瞞您說,到了現在汝契心中不安,閣老可否賜教一二。”
張居正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說道:“你為何不安,剛剛才告訴你,言語措辭,若有不當,恐難全身而退……才過了這一會兒,你便忘了。”
“此事陛下既有決斷,你當遵旨而行,切不可有抵觸之心……”
李成梁歎了口氣,說道:“閣老所言極是,汝契自當遵命。”
張居正看出了他的不甘心,不過,也不願更多的過問。
在隆慶六年,一直到萬曆三年,張居正通過英國公府的張元功,一直都跟戚繼光,李成梁等人聯係密切,但自從張元功去了雲南,這條線便也算是斷了。
當然,之所以斷了這麽重要的線,也是因為在萬曆三年的時候張居正算是徹底明白了自己的定位,也認清了自己的處境。
邊關之事,他不能太過“操心”。
在之後李成梁派人暗中送給張居正的書信,以及禮物,也都被張居正退了。
李成梁本來還想在多說些什麽,好好的給自己的這條大腿匯報一下,自己在遼東的“工作”。
但張居正卻好像不感興趣一般,再次拿起了手中的書本。
這讓李成梁不免有些尷尬。
難道,京師的暗語變了,端茶送客這一套,換成了看書送客。
不過,好不容易迴來見到張居正,即便此時張居正的表現有些冷淡,他也隻能硬著頭皮上。
李成梁走到了自己放置盒子的櫃子旁,而後搬起了盒子,朝著張居正走去。
這個時候,張居正還在看書,並未抬頭去看李成梁。
而李成梁咬咬牙,將木盒放在了張居正地書案上,他開口說道:“閣老,一些不值銀子地土特產,算是汝契地一份孝心,您一定要……”
他說話間,便想打開木盒,可一直沒有動靜地張居正,卻伸出手來,壓在了木盒之上,阻止李成梁打開木盒。
而後,張居正抬頭看向李成梁。
“汝契啊,你是一名良將,當年我舉薦你,或是日後的保你,全是一顆為國舉賢之心,若是,收了你這不值銀子的土特產啊,那可真的將你我二人的關係疏遠了,拿走吧……”
“閣老,這……”李成梁趕忙說道,而張居正卻再次開口打斷了他的話:“你是隆慶四年當上的遼東總兵,馬上八年了,想好去下一個地方了嗎?”
聽到張居正的話,李成梁臉色大變,這是暗示自己,還是朝廷已經有了主意。
而張居正看著李成梁變換的臉色,心中卻是有了些許的沉思。
這是他故意試探的,而試探的結果,也與他心中想法不謀而合。
而這個時候的李成梁,也意識到了自己失態,他笑了笑,故作輕鬆的說道:“閣老,這不還是陛下一句話的事情,陛下讓臣子去哪裏,臣子便要去哪裏……”
而看著李成梁,張居正笑了笑,這是他今夜第一次笑。
李成梁看到閣老笑了,剛剛鬆了一口氣,卻又聽張居正開口說道:“汝契,你處遼東,當有高遠之誌,豈可為些許黃金白銀而失大義……”
“遼東的事情啊,你知道的,我知道,你不知道的,我也清楚,當然,不僅僅是我一個人清楚,陛下也清楚……”
“奉勸你一句,大丈夫當以建功立業為求,封侯拜相……”
“可效古之良將……如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名垂青史,或如李靖、李積,平亂安邦,功耀千古……”
“你比戚繼光年輕啊,在我看來,你大有可為,千萬不可貪戀遼東的自在,安於舒適之中而不思進取……”
李成梁聽到這裏,臉色已經有了些許的變化,心中也有了些許的動容。
此時的他,確實有些貪戀遼東的自在了……
他也確實安於舒適之中,不思進取了……
“當以朝廷的社稷為重,奮勇向前,為大明邊陲安定,展汝雄才,立不世之功……”
“切不可因小利而忘大義,致令後人恥笑……”
“吾言至此,望汝深思。”
聽完張居正的話後,李成梁躬身行禮:“汝契,受教了……”
夜已深,街道上更加寂靜。
李成梁抱著自己為閣老精心準備的禮物,從張府中走出,抬頭望著天空中的明月,心中思緒萬千。
躊躇片刻後,便上了馬車,朝著官驛而去。
李成梁的馬車剛剛離開張府的街道,便從一個巷子口中,出來了三個穿著夜行服的探子。
為首的一人,看向其他兩人低聲道:“你們兩個人跟上,我去跟張府的人接頭……”
“是……”
………………
各位看官大大們,國慶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