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養士二百餘年,什麽都缺,就是不缺當官的。


    朱翊鈞說的也是大實話。


    也是這幫官員們都清楚的事情。


    聽著朱翊鈞的話官員們麵麵相覷,眼中滿是恐懼與不安。


    皇帝陛下雖然年幼。


    但他就站在那裏。


    小小的身軀之中,竟然隱藏著巨大的力量與威嚴。


    讓任何人,都不敢小覷。


    此刻,哪怕是平日裏最為囂張跋扈的官員,也不敢再輕易發聲,生怕稍有不慎,便會招來滅頂之災。


    陛下生氣了,若是在這個時候冒頭,定是免不了一頓訓斥,甚至,還會被陛下記得,此事結束之後,來個秋後算賬。


    這年頭,即便是人人都認為是大清官的官員,褲子裏麵也都藏著屎尿呢……


    誰都怕查。


    皇極殿宮門前上,氣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來……


    幾隻飛鳥掠過,發出幾聲鳴叫,卻在這寂靜的氛圍中顯得格外突兀……


    朱翊鈞看向了張居正……又看向了空中已經飛遠的鳥兒……若有所思。


    時間,從不會說話。


    曆史,也不會說話。


    但他們永遠都在給人們,出著一道道不同的選擇題。


    不是左,就是右。


    紛紛擾擾的世間眾人,為了給曆史答案,有人模糊不清的選擇往走,或右,有人放棄,隨波隨流,那邊人多,選擇哪邊,但也有有人堅定不移的選擇自己認為對的方向,一直走下去。


    張居正就是最後者,即便他存在著一定的曆史局限性,推行的諸多改革之法,有一些弊端,可在此時,他的改變,就是給大明一條嶄新的道路……


    “張愛卿,考成法,即日施行,在遇有人抵抗國法者,直接罷官審查……”


    張居正趕忙恭敬迴複:“臣張居正,遵旨……”


    在張居正迴複之後。


    朱翊鈞再度環視一周,而後高聲嗬道:“眾位愛卿,聽清楚朕說的話了嗎?”


    “聽清楚了,陛下……”


    “陛下,臣遵旨……”


    “臣也遵旨……”


    哄哄鬧鬧,聲音嘈雜。


    朱翊鈞有些不滿,再次嗬道:“朕隻問,清楚了嗎?”


    “陛下,臣等聽清楚了……”百官們在這個時候聲音稍稍齊了點。


    “朕聽不清楚……”


    “陛下,臣等聽清楚了……”百官們的聲音也大了許多。


    這個時候,朱翊鈞才算滿意,而後他再次看向張居正:“張愛卿,他們都聽清楚了,你且大膽的幹吧。”


    “臣遵旨……”


    在這個時候,張居正對朱翊鈞的感觀,才算是真正的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陛下好像真的很會……怪不得,他自比和帝,怪不得宮中的情況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也怪不得馮保會如此畏懼陛下……


    對於宮外的官員們來說,馮保才是第一個真正接觸皇帝的人……


    而朱翊鈞可不管張居正如何去想,他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跪倒在地的張居正,而後,轉身走進了皇極殿……


    “恭送陛下……”


    “恭送陛下……”


    “恭送陛下……”


    官員們此起彼伏的恭送聲音傳到了朱翊鈞的耳中……


    等到皇帝陛下進入皇極殿後,官員們才紛紛起身……而這次,眾多百官看向張居正的眼中,已經沒有厭煩,有的隻是恐懼。


    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年輕的皇帝陛下,給了這個昔日大明張神童,此時大明內閣首輔改革的權力……


    名正則言順……


    而張居正站起身後,並未過多的停留,他轉身朝著台階下走去。


    內閣之中,還有諸多的公務要忙……


    而官員們也開始朝著下麵走去,不過,所有的人,都很是刻意的跟張居正保持了一定的距離。


    郭樸,高拱兩人一直站在皇極殿的門口,剛剛那麽熱鬧的時候,他們都選擇了隱身。


    此時,大局已定。


    郭樸看向高拱,附在他耳邊低聲說道:“咱們這位陛下,少年老成,英明果斷,有明君風範……”


    高拱點了點頭,他嗓門大,並沒有迴複。


    “一場鬧劇,開啟考成法,即推改革之舉,又樹立了帝王的權威,真有世宗皇帝陛下的風範……”


    郭樸說完這句話後,高拱立馬扭過頭來看向郭樸:“你說完了?”


    郭樸點了點頭:“說完了。”


    高拱有些生氣:“哼,老糊塗,你懂什麽,莫名其妙……”


    說著,高拱也不理郭樸,自己一人朝著前麵走去。


    “哎,你說說你,怎麽,突然就生氣了呢?”


    不過,高拱還是不理他,徑直的朝前走去。


    這個時候的郭樸,忽然明白了什麽,他苦笑的搖了搖頭,他知道高拱為何生氣了。


    前麵自己悄悄對他說,陛下有明君風範,後麵又說,既推改革之舉,又樹立帝王權威,真有世宗皇帝陛下的風範……


    可,他卻忘了,在言道陛下有明君之風後,把先帝帶上了……


    高拱確實生氣,轉頭走的時候,嘴裏還在嘀嘀咕咕:“還榜眼呢,榜什麽眼,純純越活越迴去,先帝這麽大的功績,這老家夥竟然看不到……”


    …………


    朱翊鈞帶著馮保,張鯨迴到了乾清宮,一路上,朱翊鈞表現得都很是輕鬆自在,步伐也輕快了些……


    等到朱翊鈞剛剛坐下,馮保便道喜。


    “陛下,今日事之後,陛下雖無親政之名,卻已有親政之實了……”


    朱翊鈞看了一眼馮保,老狐狸,不愧是老狐狸。


    “大伴啊,什麽名啊,實啊,朕聽不懂,朕就知道,誰對大明社稷好,誰對朕的子民好,朕便信任誰,讓他去辦事……”


    “是,陛下英明,陛下英明……”馮保趕忙又道。


    考成法,對大明社稷確實有很大的幫助,對現在的朱翊鈞來說,幫助更大。


    在朱翊鈞離開皇極殿後,雖然朝中百官,亂作一團,質疑,挖苦,嘲諷張居正的人很多。


    但張居正通過拔刀,耍賴,實際上已經初步控製下了局麵。


    而這個時候,年輕的皇帝,在此折返而歸,以強硬的態度,君王無上的皇權,肯定了考成法……


    注意,朱翊鈞用的是帝王無上的皇權。


    壓服了百官。


    而張居正承認了此時年幼的陛下,有著行使皇權的能力……


    這一段注定要在這個時空的曆史中,留下筆墨最為濃厚的一筆……也注定成為大明帝國建國兩百年後,隆萬大改革的最高潮……


    基調已然定下……


    後續,在推行什麽政策的時候,所遇到的挫折也會少很多。


    隆慶年間,高拱通過自身努力,以及先帝的支持,算是自廢文官係統一大臂膀,言官的風聞奏疏權力取消……


    這可是對此時張居正想要推行的改革,幫助極大……


    朱翊鈞心中明白,在權力的運行過程中,一直充斥著鮮血,暴力,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當然更多的還是,妥協……


    朱翊鈞此時要做的,便是讓那些既得利益者,不斷地妥協……


    若是他們不願意選擇最平和地方式,那自己也會用,鮮血暴力,來解決分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光頭李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光頭李三並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