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不孝的罪名
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 作者:光頭李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徐階緩慢起身,而後謝恩後坐下。
徐階在先帝在時,都已經有了禦前賜座的恩榮。
新帝登基,這份恩寵並沒有結束。
但先帝在時,禦前賜座,他都頗為謹慎,隻占了半個座位,現在也是如此。
坐下比站著還要難受。
徐階抬頭看了眼案幾上堆積如山的奏疏後輕聲道:“陛下日理萬機,還應注意龍體。”
朱載坖笑了笑,指著奏疏道:“繼祖宗江山,即便有時力不從心,深感乏累,也是一點都不敢耽擱啊,徐閣老,您來找朕,有何事啊。”
朱載坖先是自誇一番,而後直接開門見山,馬上到了喝酒享樂時間了,趕緊說,說完趕緊走。
實際上,徐階還未開口,朱載坖就已經摸得差不多了。
定是為了海瑞的事情而來,而絕不會是因為京察事情來的。
京察動不了徐階的根基,自己的老師也鬥不過徐階。
高拱對於徐階來說不足為慮,但海瑞這樣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才能讓徐階有身敗名裂的危險。
“陛下,老臣還真有一事要稟告陛下。”
“說。”朱載坖說著,便將手中的奏書放在了案台上,而後一臉輕鬆的看著徐階。
“陛下,臣思來想去,海瑞去南京,還是有些不合適。”
朱載坖聞言笑了笑:“朕還以為,閣老要找朕說京察之事呢,沒想到還是海瑞去南京的事情,可是,閣老您說晚了啊,海瑞已經走了。”
“陛下若是覺得老臣說的對,自然而然能派人追上海瑞。”
朱載坖一臉輕鬆笑容:“好,那閣老你說說吧,海瑞為什麽不能當這個應天巡撫呢。”
“是,陛下,臣列舉了三條海瑞不可為巡撫南京的理由。”
“這第一條便是,海瑞乃是舉人出身,在科舉之路上並無建樹,他口口聲聲說上治安疏,不是為了直名,也不是為了前途,隻求一死,正君道,明臣職,但現在不僅性命保存,天下聞名,並且仕途前途也有了,海瑞全部受之,豈不證明他自口口聲聲所說的,隻求一死,正君道,明臣職,也隻是一句空話,陛下重用海瑞,便是因為海瑞是個直臣,但此時海瑞的所作所為已證明,他不是直臣……”
朱載坖聞言大笑:“徐閣老,您現在講的,朕反駁不了,但總覺得,你講的看似有道理,實然在詭辯,若是張居正,高拱在此,能與您論上一輪這第一條,但朕就不論了,若是隻有海瑞死了,才能證明他是個直臣。”說到這裏,朱載坖收起了臉上得笑容,變得頗為嚴肅:“朕也想殺了他,為先帝,為父皇出氣,可朕還是大明的皇帝,不能用殺人來證明別人的品德,徐閣老,您說朕說的對嗎?”
說完之後,朱載坖又故作輕鬆的笑了笑,但心裏麵卻是生出了厭煩之心,這些讀書人,越老越成精,自己老師高拱除外,徐階現在說的話根本就沒有道理,但還能大義凜然的說出來,真不害臊。
“陛下所言是對的,但陛下不需要得知他的品德,但天下人需要得知……”
朱載坖第一次打斷徐階,直接開口詢問:“天下人想讓海瑞死。”
“陛下說笑了,天下人又豈會讓海青天死呢,老臣的意思是……”
朱載坖不耐煩的擺了擺手:“徐閣老,天下人想讓海瑞死,是不是就證明天下人想讓先帝,或是朕背負殺忠良直臣的罪名呢,這一條說服不了朕,你說第二條吧。”
徐階被打斷,稍稍愣神,不過他也立即反應過來,繼續開口說道:“陛下,這第二條嗎,還是海瑞的功名,應天府巡撫,再之前擔任的全是兩榜進士,可從未有過舉人之身,便堪此重任的,這樣會對引發世人讀書人不滿……”
“怎麽,兩京國子監的學子們,聯名上書了。”朱載坖再次開口打斷。
“這個,沒有……”
“徐閣老啊,朕依稀記得嘉靖四十五年初,海瑞上了治安疏後,先帝讓百官淪罪,百官不敢,放在此時,也是如此,天下士人皆惜名如命,嘉靖四十五年初,你們不敢為海瑞定罪,現在也絕不會有讀書人對海瑞的任命指手畫腳的……對了,朕記得,當初的徐閣老也是為海瑞求情來著,這怎麽才一年的時間,徐閣老便再也容不下海瑞了。”
“陛下誤會了,臣沒有容不下海瑞,臣隻是作為內閣首輔,有職責為陛下進言而已。”
朱載坖點了點頭:“徐閣老,辦事老成穩重,有你在,朕很放心,說吧,第三條……”
徐階這個時候,已經發現自己是在跟著朱載坖的節奏來的。
看來,自己今日是不會獲得什麽結果了。
不過,哪怕有一分可能,他也要嚐試一番。
“海瑞所上治安疏,雖是直言,但卻忤逆了先帝,先帝在時,曾判處死,陛下登基,饒恕與海瑞,並重用,安排至太子殿下身邊,為東宮左詹事,連升兩級,已治朝野非議……”
聽到這裏,朱載坖的眉頭微微皺起……但並未出言打斷徐階。
“但太子殿下尚未開宮議事,東宮詹事府左詹事,極其重要,但在此時也隻是虛職,即便朝野有些非議,也不足為慮,但此時陛下又其加右僉都禦史,巡撫應天,這已是實職,這豈不是向天下百姓證明,海瑞所上的奏疏,是對的,先帝聖明受損,而陛下為先帝之子,在先帝駕崩不足兩月,便 啟用海瑞,授其巡撫應天之權,臣唯恐……”
朱載坖第三次打斷徐階,這個時候,朱載坖已經有些生氣了。
“唯恐朕落一個不孝的罪名……”
“哼,朕不怕。”
“徐閣老,朕記得治安疏上有一句這樣的話,二王不相見,人以為薄於父子,說我們父子早就沒有了父子之情,先帝聞之,初怒,再而釋然,而朕同樣如此,海瑞是直臣,說的話是大實話,曆來辦的事情也是於國於民有利的事情,他如此直言先帝,先帝尚且能忍,而那些偽君子們,暗地裏麵非議朕幾句,朕就不能忍了,若是真的有人,在上朝的時候,對朕說這些話……”
“朕也會用廷仗,讓他們閉嘴……打死幾個偽君子,挑事的小人,對朕的名聲不會有損害,對我大明朝也隻有益處。”
朕可以不孝先帝,即便是事實,你們也不能胡說八道,而朱載坖的這番話,是在威脅徐階。
別瞎帶節奏,你敢安排人這樣說,朕就敢讓這些人死。
徐階在先帝在時,都已經有了禦前賜座的恩榮。
新帝登基,這份恩寵並沒有結束。
但先帝在時,禦前賜座,他都頗為謹慎,隻占了半個座位,現在也是如此。
坐下比站著還要難受。
徐階抬頭看了眼案幾上堆積如山的奏疏後輕聲道:“陛下日理萬機,還應注意龍體。”
朱載坖笑了笑,指著奏疏道:“繼祖宗江山,即便有時力不從心,深感乏累,也是一點都不敢耽擱啊,徐閣老,您來找朕,有何事啊。”
朱載坖先是自誇一番,而後直接開門見山,馬上到了喝酒享樂時間了,趕緊說,說完趕緊走。
實際上,徐階還未開口,朱載坖就已經摸得差不多了。
定是為了海瑞的事情而來,而絕不會是因為京察事情來的。
京察動不了徐階的根基,自己的老師也鬥不過徐階。
高拱對於徐階來說不足為慮,但海瑞這樣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才能讓徐階有身敗名裂的危險。
“陛下,老臣還真有一事要稟告陛下。”
“說。”朱載坖說著,便將手中的奏書放在了案台上,而後一臉輕鬆的看著徐階。
“陛下,臣思來想去,海瑞去南京,還是有些不合適。”
朱載坖聞言笑了笑:“朕還以為,閣老要找朕說京察之事呢,沒想到還是海瑞去南京的事情,可是,閣老您說晚了啊,海瑞已經走了。”
“陛下若是覺得老臣說的對,自然而然能派人追上海瑞。”
朱載坖一臉輕鬆笑容:“好,那閣老你說說吧,海瑞為什麽不能當這個應天巡撫呢。”
“是,陛下,臣列舉了三條海瑞不可為巡撫南京的理由。”
“這第一條便是,海瑞乃是舉人出身,在科舉之路上並無建樹,他口口聲聲說上治安疏,不是為了直名,也不是為了前途,隻求一死,正君道,明臣職,但現在不僅性命保存,天下聞名,並且仕途前途也有了,海瑞全部受之,豈不證明他自口口聲聲所說的,隻求一死,正君道,明臣職,也隻是一句空話,陛下重用海瑞,便是因為海瑞是個直臣,但此時海瑞的所作所為已證明,他不是直臣……”
朱載坖聞言大笑:“徐閣老,您現在講的,朕反駁不了,但總覺得,你講的看似有道理,實然在詭辯,若是張居正,高拱在此,能與您論上一輪這第一條,但朕就不論了,若是隻有海瑞死了,才能證明他是個直臣。”說到這裏,朱載坖收起了臉上得笑容,變得頗為嚴肅:“朕也想殺了他,為先帝,為父皇出氣,可朕還是大明的皇帝,不能用殺人來證明別人的品德,徐閣老,您說朕說的對嗎?”
說完之後,朱載坖又故作輕鬆的笑了笑,但心裏麵卻是生出了厭煩之心,這些讀書人,越老越成精,自己老師高拱除外,徐階現在說的話根本就沒有道理,但還能大義凜然的說出來,真不害臊。
“陛下所言是對的,但陛下不需要得知他的品德,但天下人需要得知……”
朱載坖第一次打斷徐階,直接開口詢問:“天下人想讓海瑞死。”
“陛下說笑了,天下人又豈會讓海青天死呢,老臣的意思是……”
朱載坖不耐煩的擺了擺手:“徐閣老,天下人想讓海瑞死,是不是就證明天下人想讓先帝,或是朕背負殺忠良直臣的罪名呢,這一條說服不了朕,你說第二條吧。”
徐階被打斷,稍稍愣神,不過他也立即反應過來,繼續開口說道:“陛下,這第二條嗎,還是海瑞的功名,應天府巡撫,再之前擔任的全是兩榜進士,可從未有過舉人之身,便堪此重任的,這樣會對引發世人讀書人不滿……”
“怎麽,兩京國子監的學子們,聯名上書了。”朱載坖再次開口打斷。
“這個,沒有……”
“徐閣老啊,朕依稀記得嘉靖四十五年初,海瑞上了治安疏後,先帝讓百官淪罪,百官不敢,放在此時,也是如此,天下士人皆惜名如命,嘉靖四十五年初,你們不敢為海瑞定罪,現在也絕不會有讀書人對海瑞的任命指手畫腳的……對了,朕記得,當初的徐閣老也是為海瑞求情來著,這怎麽才一年的時間,徐閣老便再也容不下海瑞了。”
“陛下誤會了,臣沒有容不下海瑞,臣隻是作為內閣首輔,有職責為陛下進言而已。”
朱載坖點了點頭:“徐閣老,辦事老成穩重,有你在,朕很放心,說吧,第三條……”
徐階這個時候,已經發現自己是在跟著朱載坖的節奏來的。
看來,自己今日是不會獲得什麽結果了。
不過,哪怕有一分可能,他也要嚐試一番。
“海瑞所上治安疏,雖是直言,但卻忤逆了先帝,先帝在時,曾判處死,陛下登基,饒恕與海瑞,並重用,安排至太子殿下身邊,為東宮左詹事,連升兩級,已治朝野非議……”
聽到這裏,朱載坖的眉頭微微皺起……但並未出言打斷徐階。
“但太子殿下尚未開宮議事,東宮詹事府左詹事,極其重要,但在此時也隻是虛職,即便朝野有些非議,也不足為慮,但此時陛下又其加右僉都禦史,巡撫應天,這已是實職,這豈不是向天下百姓證明,海瑞所上的奏疏,是對的,先帝聖明受損,而陛下為先帝之子,在先帝駕崩不足兩月,便 啟用海瑞,授其巡撫應天之權,臣唯恐……”
朱載坖第三次打斷徐階,這個時候,朱載坖已經有些生氣了。
“唯恐朕落一個不孝的罪名……”
“哼,朕不怕。”
“徐閣老,朕記得治安疏上有一句這樣的話,二王不相見,人以為薄於父子,說我們父子早就沒有了父子之情,先帝聞之,初怒,再而釋然,而朕同樣如此,海瑞是直臣,說的話是大實話,曆來辦的事情也是於國於民有利的事情,他如此直言先帝,先帝尚且能忍,而那些偽君子們,暗地裏麵非議朕幾句,朕就不能忍了,若是真的有人,在上朝的時候,對朕說這些話……”
“朕也會用廷仗,讓他們閉嘴……打死幾個偽君子,挑事的小人,對朕的名聲不會有損害,對我大明朝也隻有益處。”
朕可以不孝先帝,即便是事實,你們也不能胡說八道,而朱載坖的這番話,是在威脅徐階。
別瞎帶節奏,你敢安排人這樣說,朕就敢讓這些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