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暗流湧動
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 作者:光頭李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嚴黨倒台,大明朝進入清流一家獨大的局麵。
然而,看似平靜如水的朝局,實際上仍有暗流在水下湧動。
隻要涉及到權力,圍繞權力而展開的爭奪就永遠不會停止,畢竟權力決定了資源與利益的優先獲取。
每個人都不是聖人。
高拱想要內閣首輔的位置,覺得徐階昏聵,縱容其家族瘋狂的侵占土地,為國搶利,而徐階覺得高拱莽撞,不知禮數。
在每個團隊特定的時期內,總會有一種矛盾占主導地位,或是外部矛盾,或是內部矛盾……
每當外部矛盾消失,內部矛盾往往就會逐漸占據主導,反之亦然。
而此時的朝局亦是如此,嚴黨倒後,清流的矛盾從一致對外,轉向了內部的權力紛爭。
黨爭再次重新開始了。
大臣們再次開始拉幫結派,繼續新一場的明爭暗鬥。
在嚴黨坐朝,掌握大權的時候,他們同仇敵愾,可此時為了爭奪更多的權力和利益,早已是離心離德了。
此時,徐階,高拱就是兩方勢力的代表人物。
以前,嚴嵩在時,高拱的一些問題,徐階視而不見,而徐階的一些問題,高拱也是處處忍讓。
可此時,他們的對抗之勢已經形成。
在上一次的黨爭中,嚴嵩是貪官,徐階,高拱是清流代表,但在陷入權力旋渦中後,每個人都身不由己,無法自拔。
當然,這個清流,並不清澈…………
不一會兒,風風火火的高拱便來到了徐階的麵前。
而徐階在客套之後,便將裕王上呈的奏章給了高拱,而後,略顯渾濁的眼睛,緊緊的盯著高拱,想從高拱的臉上,看到一些他想知道的訊息。
不過,他並沒有察覺到異樣,
高拱是個火爆脾氣,若真是他的指使,斷然不會是現在驚訝的表情。
看完奏章之後,高拱立馬從椅子上站了起來,看向徐階開口說道:“裕王,裕王這是何意, 我們好不容易才拿住了胡宗憲,他為何要求情,不,我現在就去找他。”
說著,轉身便要離開。
“高大人,慢著……”
高拱聞言停頓,而後轉頭看向徐階。
“裕王對嚴黨之人,恨之入骨,怎會在不得到授意之時,為胡宗憲上書求情呢,本官猜想,應該是受到了陛下的旨意,現在有人盯著裕王府呢,奏章剛轉送內閣,你高大人後腳便去尋裕王,不妥,不妥……”
“怎麽可能,陛下是不可能下這個旨意的。在嘉靖四十一年,陛下便保了胡宗憲一次,這次為何 還要……”說到這裏,高拱停止了言語。
對啊,陛下在嘉靖四十一年,就曾保過胡宗憲一次,那就證明,皇帝陛下是不想胡宗憲死,即便放在兩年後今天,陛下依然不希望胡宗憲死。
清流占據整個朝廷,陛下不能在這個時候,再次赦免胡宗憲,也可以說,缺少一個由頭赦免胡宗憲。
而這個由頭,就是朝中重要人物的求情奏章,讓陛下順水推舟。
雖然沒有人敢說,但在滿朝文武的心中,都知道,當今陛下已是日落西山,而在東方,裕王殿下的朝霞唿之欲出。
隻要裕王殿下上書求情,整個“清流”都會默默忍受的,包括徐階,高拱這兩位大佬。
“這樣吧,等晚上,我去見一下張居正,這封奏章既然是他寫的,他應該知道的多一些。”
\"徐閣老,現在重要的事情,不是裕王殿下為何要寫這封求情的奏章,而是,我們該怎麽辦,押送胡宗憲的牢車還沒有到京師呢,就,就得到了赦免,這朝廷還有何臉麵,您是閣老,您說,我們該怎麽辦,我聽您的……”
高拱的算盤打的太響,目的性太強了。
讓自己無視裕王殿下的求情奏章,依舊給胡宗憲定罪,會讓此時的皇帝陛下不喜,當然,最重要的是,也會讓未來的皇帝陛下不喜。
高拱不想放過胡宗憲,卻不願自己挺身而出。
“此事事關重大,我們還是多番商議為好,不能擅做決定,朝廷法度定不容輕視,可,若是皇帝陛下真的下旨赦免,此事,本官隻能作罷。”
“不過,高大人,你是裕王殿下的老師,此次他的上書,你可在禦前反駁與他,再怎麽說,老師反駁學生,無傷大雅,事後,裕王殿下也不會怪罪於你。”
高拱聽完徐階的話,兩隻眼睛瞪得像銅鈴:“哼, 徐閣老,莫要忘了,您是內閣首輔,這份擔當在你身上,我身上可沒有……更何況,裕王殿下是君,我隻是臣子,老師稱唿,也隻是私下稱謂,在內閣之中,萬萬不能在說什麽老師,弟子之類的話,我可承受不起啊……”
徐階苦笑一聲,連聲應是……而後立即換了個話題:“陛下,今日給世子殿下賜下了名字,想來,傳旨的馮保應該馬上就要到裕王府了……”
“陛下賜名了。”
“對。”
高拱歎了口氣,而後,連稱三聲好,喜笑顏開。
裕王殿下在十五六歲的時候,高拱就已經在他身旁當講官了,那個眼神中藏著懦弱的少年,終於熬出頭了……
……………………
裕王府內,眾人肅穆而立,裕王,裕王妃陳氏,李氏,以及小世子都站在殿中,中堂前,香燭香案一應俱全。
司禮監秉筆太監馮保手持聖旨,緩步走入殿中。
他的神情莊重,目光專注,仿佛手中的聖旨承載著無比重要的使命。
他環視了一圈,裕王府的主要人員都在後,才高聲宣讀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之愛孫,降世殊祥,當賜嘉名,今賜孫名曰朱翊鈞,以彰朕恩。且賜金寶若幹、綾羅數匹、珍玩若幹,以示朕之厚愛。朕願吾孫茁壯成長,聰慧睿智,他日可為國之棟梁,輔弼社稷,使國祚昌盛,歲時安康。欽此!”
每一個字都清晰可聞,帶著皇權的威嚴。
裕王一家子跪地謝恩,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而裕王府的小世子在這一天終於有了名字,受到了官方承認。
“兒臣朱載坖,叩謝皇恩。”說著,雙手高高舉起。
而馮保快步上前,將聖旨恭恭敬敬的放在了朱載坖的手中,隨後,便立即彎腰將裕王扶了起來。
“裕王殿下,恭喜殿下了……”
朱載坖看了馮保一眼,點了點頭,並未對馮保說話,而是轉過頭看向李彩鳳:“為馮公公,以及隨行的公公們,都準備一些賞銀……”
李彩鳳聞言點頭應是,而後看向馮保:“馮公公,隨我來……”
然而,看似平靜如水的朝局,實際上仍有暗流在水下湧動。
隻要涉及到權力,圍繞權力而展開的爭奪就永遠不會停止,畢竟權力決定了資源與利益的優先獲取。
每個人都不是聖人。
高拱想要內閣首輔的位置,覺得徐階昏聵,縱容其家族瘋狂的侵占土地,為國搶利,而徐階覺得高拱莽撞,不知禮數。
在每個團隊特定的時期內,總會有一種矛盾占主導地位,或是外部矛盾,或是內部矛盾……
每當外部矛盾消失,內部矛盾往往就會逐漸占據主導,反之亦然。
而此時的朝局亦是如此,嚴黨倒後,清流的矛盾從一致對外,轉向了內部的權力紛爭。
黨爭再次重新開始了。
大臣們再次開始拉幫結派,繼續新一場的明爭暗鬥。
在嚴黨坐朝,掌握大權的時候,他們同仇敵愾,可此時為了爭奪更多的權力和利益,早已是離心離德了。
此時,徐階,高拱就是兩方勢力的代表人物。
以前,嚴嵩在時,高拱的一些問題,徐階視而不見,而徐階的一些問題,高拱也是處處忍讓。
可此時,他們的對抗之勢已經形成。
在上一次的黨爭中,嚴嵩是貪官,徐階,高拱是清流代表,但在陷入權力旋渦中後,每個人都身不由己,無法自拔。
當然,這個清流,並不清澈…………
不一會兒,風風火火的高拱便來到了徐階的麵前。
而徐階在客套之後,便將裕王上呈的奏章給了高拱,而後,略顯渾濁的眼睛,緊緊的盯著高拱,想從高拱的臉上,看到一些他想知道的訊息。
不過,他並沒有察覺到異樣,
高拱是個火爆脾氣,若真是他的指使,斷然不會是現在驚訝的表情。
看完奏章之後,高拱立馬從椅子上站了起來,看向徐階開口說道:“裕王,裕王這是何意, 我們好不容易才拿住了胡宗憲,他為何要求情,不,我現在就去找他。”
說著,轉身便要離開。
“高大人,慢著……”
高拱聞言停頓,而後轉頭看向徐階。
“裕王對嚴黨之人,恨之入骨,怎會在不得到授意之時,為胡宗憲上書求情呢,本官猜想,應該是受到了陛下的旨意,現在有人盯著裕王府呢,奏章剛轉送內閣,你高大人後腳便去尋裕王,不妥,不妥……”
“怎麽可能,陛下是不可能下這個旨意的。在嘉靖四十一年,陛下便保了胡宗憲一次,這次為何 還要……”說到這裏,高拱停止了言語。
對啊,陛下在嘉靖四十一年,就曾保過胡宗憲一次,那就證明,皇帝陛下是不想胡宗憲死,即便放在兩年後今天,陛下依然不希望胡宗憲死。
清流占據整個朝廷,陛下不能在這個時候,再次赦免胡宗憲,也可以說,缺少一個由頭赦免胡宗憲。
而這個由頭,就是朝中重要人物的求情奏章,讓陛下順水推舟。
雖然沒有人敢說,但在滿朝文武的心中,都知道,當今陛下已是日落西山,而在東方,裕王殿下的朝霞唿之欲出。
隻要裕王殿下上書求情,整個“清流”都會默默忍受的,包括徐階,高拱這兩位大佬。
“這樣吧,等晚上,我去見一下張居正,這封奏章既然是他寫的,他應該知道的多一些。”
\"徐閣老,現在重要的事情,不是裕王殿下為何要寫這封求情的奏章,而是,我們該怎麽辦,押送胡宗憲的牢車還沒有到京師呢,就,就得到了赦免,這朝廷還有何臉麵,您是閣老,您說,我們該怎麽辦,我聽您的……”
高拱的算盤打的太響,目的性太強了。
讓自己無視裕王殿下的求情奏章,依舊給胡宗憲定罪,會讓此時的皇帝陛下不喜,當然,最重要的是,也會讓未來的皇帝陛下不喜。
高拱不想放過胡宗憲,卻不願自己挺身而出。
“此事事關重大,我們還是多番商議為好,不能擅做決定,朝廷法度定不容輕視,可,若是皇帝陛下真的下旨赦免,此事,本官隻能作罷。”
“不過,高大人,你是裕王殿下的老師,此次他的上書,你可在禦前反駁與他,再怎麽說,老師反駁學生,無傷大雅,事後,裕王殿下也不會怪罪於你。”
高拱聽完徐階的話,兩隻眼睛瞪得像銅鈴:“哼, 徐閣老,莫要忘了,您是內閣首輔,這份擔當在你身上,我身上可沒有……更何況,裕王殿下是君,我隻是臣子,老師稱唿,也隻是私下稱謂,在內閣之中,萬萬不能在說什麽老師,弟子之類的話,我可承受不起啊……”
徐階苦笑一聲,連聲應是……而後立即換了個話題:“陛下,今日給世子殿下賜下了名字,想來,傳旨的馮保應該馬上就要到裕王府了……”
“陛下賜名了。”
“對。”
高拱歎了口氣,而後,連稱三聲好,喜笑顏開。
裕王殿下在十五六歲的時候,高拱就已經在他身旁當講官了,那個眼神中藏著懦弱的少年,終於熬出頭了……
……………………
裕王府內,眾人肅穆而立,裕王,裕王妃陳氏,李氏,以及小世子都站在殿中,中堂前,香燭香案一應俱全。
司禮監秉筆太監馮保手持聖旨,緩步走入殿中。
他的神情莊重,目光專注,仿佛手中的聖旨承載著無比重要的使命。
他環視了一圈,裕王府的主要人員都在後,才高聲宣讀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之愛孫,降世殊祥,當賜嘉名,今賜孫名曰朱翊鈞,以彰朕恩。且賜金寶若幹、綾羅數匹、珍玩若幹,以示朕之厚愛。朕願吾孫茁壯成長,聰慧睿智,他日可為國之棟梁,輔弼社稷,使國祚昌盛,歲時安康。欽此!”
每一個字都清晰可聞,帶著皇權的威嚴。
裕王一家子跪地謝恩,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而裕王府的小世子在這一天終於有了名字,受到了官方承認。
“兒臣朱載坖,叩謝皇恩。”說著,雙手高高舉起。
而馮保快步上前,將聖旨恭恭敬敬的放在了朱載坖的手中,隨後,便立即彎腰將裕王扶了起來。
“裕王殿下,恭喜殿下了……”
朱載坖看了馮保一眼,點了點頭,並未對馮保說話,而是轉過頭看向李彩鳳:“為馮公公,以及隨行的公公們,都準備一些賞銀……”
李彩鳳聞言點頭應是,而後看向馮保:“馮公公,隨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