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野一激靈,幾乎是在喊:


    “你沒病吧?接風洗塵,去旅遊啊還是去會朋友?”


    “你聽我說完啊。‘接風’就是打開窗戶給灌西北風,‘洗塵’就是往腦袋上澆涼水。”


    袁野:你是不是沒用的小視頻刷中毒了吧?還是江湖警匪片看多了?胡扯!


    “真的,我不騙你。”


    “我是拘留,不是蹲監獄。你怎麽就不盼我好呢?狗嘴裏問不出好話來!”


    蘇合:你這人,整整就急眼。做人,要大氣,要大度,要有大格局,才能成大事。


    袁野氣得抓耳撓腮,拿蘇合沒有辦法。蘇合暗想:臭小子,鐵公雞一毛不拔,不請我吃飯我就拿話使勁兒敲打你,別想好受……


    …………


    在秸稈綜合利用方麵,阿木古郎是袁野非常稱職的“貼身顧問”。而且,他背後還有強大的技術和智力支持。


    兩人在電腦前研究了一番之後,都疲憊地靠在椅子上,任由胳膊自然垂落,晃晃蕩蕩的。


    “小哥,我突然想起個事兒。”


    阿木古郎突然來了“靈感”,看來,好奇之心確實人皆有之啊。


    “你說。”袁野仰望著棚頂,有氣無力地說。


    “像阿爾斯楞——咱姐夫這樣的,從小離開親生父母、寄養在別人家,像有這種背景的人物,在武俠小說裏絕對是大人物,不是武林高手就是江湖敗類。”


    袁野立時來了精神,坐直了,眼睛一瞪反問道:你是活膩味了吧?阿木古郎同誌,你是不是“太平”日子過夠了?


    阿木古郎:你看,我沒有不敬的意思。我是說,這樣“人設”的人物都厲害。


    “難道他不是很厲害嗎?”


    “在月牙河?算!但是吧,要是和小哥你比,總覺得差那麽一點點的意思。”


    “馬屁精!”袁野乜斜了阿木古郎一眼,說,“但是——我愛聽。”


    阿木古郎指著袁野發出“嘁嘁”的蔑視的聲音,接著兩人都怪異地大笑起來。


    …………


    “活字典”格根已經年近七旬,依然那麽硬朗,雙目炯炯有神,倔強的小胡子、花白的頭發,彰顯老人的剛毅和歲月的滄桑。就算是這個年紀,要是讓他背字典,還能張口就來,“活字典”的美譽絕非徒有虛名。


    這天,格根老人收拾板板正正的,大踏步走進韓黑虎開的“月牙河蒙古族特色飯莊”。他做東請客,目的是要“平事”。


    “客人”有二,即袁振富和包牧仁。兩人非常不好意思,爭著要付賬,格根笑嗬嗬地說:不用搶了,我已經把錢提前押給黑虎了,他是不會收你倆錢的。來來來,先喝一杯,剛燙好的酒,暖暖身子……


    先是寒暄,然後是閑聊,幾杯酒下肚,格根便轉入正題了。中心思想就是勸說二人:作為一家之主,要掌起舵,關鍵時刻要定方向,給子女們做榜樣。要勸說各自的妻子,以大局為重。再這樣別別扭扭的,會讓全村人看笑話的……


    包牧仁把腦袋壓得很低,他是感覺到很羞愧的。好一陣子才抬起頭,說:是我的錯。我是當大哥,沒個大哥的樣兒。振富啊,這杯酒是我賠罪的酒,哥敬你。


    袁振富慌忙起身舉杯,說道:包哥,你說的是哪裏話,是我不好,沒有勸住其其格……


    “我看就不要互相檢討啦。你倆都是什麽樣的人,我是最清楚的。既然都表態了,那我可等著看效果啦。來,我陪你倆一杯。”格根高興得一飲而盡。


    接下來的話題就輕鬆了許多,有對過去的迴憶、有對現實的評價、有對未來的展望……


    袁振富看見外麵光禿禿的楊樹,突發感慨,說出了一段關於人與樹的觀點:


    人啊,就得像樹一樣。夏天時,枝繁葉茂,給人們遮風擋雨,還要投下陰涼。冬天不需要陰涼了,就主動把葉子落淨了,隻留下光禿禿的枝幹就行。還有啊,有些樹春天時要開花,夏天要結果,秋天要成熟,都是在奉獻自己。就拿那些葉子來說吧,夏天留下了陰涼,秋天留下金黃和火紅,總之就是一處處的風景,冬天都落下來不但能成為肥料,而且勤快的人劃拉劃拉背家去,還能燒炕暖屋呢。你說,樹有報怨嗎?當然,它們不會說話,我想就算會說話,也會說:一年又一年的這樣付出,值得!


    格根沉默了一會兒,說:你是以樹寓人啊。人生就是這樣,是個過程,是學習的過程、成長的過程、收獲的過程,更是奉獻的過程、付出的過程……


    老將出馬,一個頂倆!


    …………


    袁振富和包牧仁迴家後,做了大量工作,終於說通了其其格和烏蘭圖雅。兩人非常有成就感,又聚在一起商量,決定趁熱打鐵——搞個大團圓。


    當然,需要袁振富和包牧仁分別征得女主人的同意,這一年春節,袁、包兩家人準備在一起過。烏蘭圖雅又提議,邀請紅樓市區的孟國忠一家前來“熱鬧熱鬧”,得到了其其格的大力響應,並誇讚“嫂子想得就是周到”。


    有孟靜做工作,孟國忠、劉萍自然就答應下來了,而且是非常愉快的。


    …………


    進入臘月,對於小孩子來說,時間過得真慢,這個“年”怎麽盼都盼不到。然而,對於忙碌奔波的人來說,則是飛快的,轉眼就到了年根兒。


    袁、包兩家為了春節的聚會忙得不亦樂乎,光是菜譜就推倒重來了好幾次。得照顧各個方麵的口味、喜好啊,而且還有上檔次、有特色。初步定的是年三十在袁家,正月初一在包家,所以,兩家的菜品還盡量不能重樣……


    其其格和烏蘭圖雅在一來一往的交流溝通當中,兩人之間的疙瘩便徹底解開了,恢複到原來親密無間的狀態。


    年輕人理所當然是負責跑市場、商場進行采購了。袁野、孟靜負責袁家,阿爾斯楞、袁月亮負責包家,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四人都是在工作之餘抽時間完成任務的。阿爾斯楞頤養中心工作很多,還要張羅著為全體老人準備年貨,確保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袁野合作社同樣一大堆事兒,秸稈加工顆粒的設備已經運到了,技術人員進場設計圖紙,春節後準備安裝調試,相關人員的培訓隨即要跟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在月牙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牧人霖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牧人霖汐並收藏家在月牙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