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迴石碣村智擒何濤
水滸傳(青少版名著) 作者:施耐庵、馮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宋江策馬疾奔,先迴住處,後又趕至茶坊,領何濤進衙門。知縣時文彬正在廳上處理事務。
宋江引著何濤,把公文交給知縣。知縣接來一看,大吃一驚,對宋江道:“這是太師府差人來要立即迴話的公文,即刻便可差人去捉!”宋江道:“白天去,恐怕會走漏消息,不如夜裏去捉。隻要抓到了晁保正,其他六人便有下落。”知縣道:“言之有理。”隨即叫縣尉和兩個都頭來。
這兩個都頭,一個叫朱仝,身高八尺四五,須髯長約一尺五寸,麵如重棗,像極了關雲長,人稱他作美髯公。另一都頭叫雷橫,身高七尺五寸,紫色麵皮,因他體力過人,能跳二三丈闊澗,人稱插翅虎。
朱仝、雷橫領了指令,和縣尉帶了弓手、士兵一百多人,同何濤一起,當晚往東溪村飛奔而來。到東溪村時,已是一更時分。
朱仝道:“前麵就是晁家莊了,我和雷都頭兵分兩路,我帶人在後門埋伏,聽哨響為號,你們打前門,見人就捉!”雷橫道:“說的是。朱都頭,你和縣尉打前門,我去攔住後門。”朱仝道:“賢弟,我熟悉這莊上的路,不用火把也能找到。你卻不熟悉此處,萬一打草驚蛇,可不是鬧著玩的。”縣尉道:“朱都頭言之有理,你帶一半人去打前門。”朱仝道:“我隻要三十個人就夠了。”說罷,帶了三十個人先走了。
縣尉也上了馬,雷橫派弓手護著縣尉,士兵走在馬前,照著二三十個明晃晃的火把,一齊往晁家莊奔來。
還有半裏多路時,隻見晁蓋莊上起火了。雷橫提起樸刀,身後士兵齊聲呐喊,一齊打開莊門,撲到裏麵時,卻不見一人。隻聽莊後有人大喊,叫前麵捉人。
原來,朱仝有心要放晁蓋,故意讓雷橫去打前門,雷橫也有心要救晁蓋,便爭著要打後門,卻還是被朱仝爭了去,隻好打前門,卻故意叫士兵呐喊,聲東擊西,其實是催晁蓋快逃。
晁蓋讓莊客放火,與公孫勝領了十多個莊客從後門殺出來。朱仝故意讓開一條路,放晁蓋走。隨後,朱仝撇下士兵,提著刀追趕晁蓋。
晁蓋邊走邊道:“朱都頭,你一直追我做什麽?”朱仝見後麵沒人跟上,道:“晁保正,我怕雷橫一時糊塗,所以故意讓他去打前門,我在後門好放你出來。你不要去他處了,如今隻有梁山泊才是安身之處。”晁蓋道:“都頭救命之恩,他日必報!”
眼見晁蓋一行人走遠了,在黑夜中不見了。朱仝裝作失足,跌倒在地。眾士兵趕來,扶起了他。
縣尉催士兵接著追趕,眾士兵害怕,虛趕了一陣,迴來道:“黑夜裏看不清,不知他們往哪條路上去了。”雷橫也趕了一陣,迴來道:“這夥賊人太厲害了,實在趕不上!”
眾人迴到莊上,抓了兩個莊客,押到縣衙來審問。莊客起先不肯招,被打得受不住了,招道:“那六人中,一個在本鄉教學,叫吳學究,一個叫公孫勝的道士,還有一個叫劉唐的黑大漢。還有三人,小人並不認得,是吳學究找來的,聽說姓阮,住在石碣村,是以打魚為生的三兄弟。”知縣取了口供,將兩個莊客交給何濤,迴了一道公文。
何濤帶著那兩名莊客,迴到了濟州,見了府尹,詳細稟報了一切。府尹聽罷,再次提審白勝,問道:“那阮家三兄弟在哪住?”白勝見無法抵賴,隻得招道:“三個姓阮的,一個是阮小二,一個是阮小五,還有一個是阮小七,都住在石碣村湖邊。”知府立即派何濤前去石碣村,捉拿阮家三兄弟。何濤與一名捕盜巡檢,帶上五百個官兵,一齊往石碣村奔來。
浩浩蕩蕩的一行人,漸漸接近了石碣村,一路上,他們見船就搶,搶了一百多隻船,官兵都上了船,朝阮小五的打魚莊上駛來。
行了不到五六裏水路,聽到蘆葦中有人歌唱。眾人停了船,隻見遠處一人,獨自搖著一隻小船,唱著歌過來。
眾人中有認得他的,喊道:“這個就是阮小五!”阮小五大笑,罵道:“你們這些殘害百姓的狗官,膽子倒不小,竟敢來找老爺!”官兵一齊朝他放箭。阮小五翻了個跟頭,鑽進水裏,眾人趕到他的船前時,撲了個空。
又行了不久,隻聽見蘆葦蕩裏有人在打唿哨。眾人一看,見兩個人撐著一隻船來了。船頭上站著一個人,頭戴鬥笠,身披蓑衣,手執一支筆管槍。有人認出他道:“這個就是阮小七!”何濤喝道:“抓住這個賊,別讓他跑了!”阮小七聽到,掉轉方向,往港汊深處駛去。
眾人叫喊著追了過去,越走水道越窄。何濤趕緊令所有船隻停在岸邊。上岸看時,滿眼盡是蘆葦,竟看不到一條旱路。何濤差人探路,卻許久也不見迴。
眼看天色將晚,何濤心下著急,尋思:“這可如何是好?看來,我得親自走一遭。”便選了一隻快船,挑了幾位有經驗的公人,帶上兵器,朝著蘆葦蕩深處劃去。
當時日頭西沉,行了約五六裏路,見岸邊一人提著鋤頭走過來。何濤問道:“你是什麽人?知不知道這是什麽地方?”那漢子答道:“我是這村的莊戶人家。這裏叫斷頭溝,沒有別的路了。”何濤道:“你看見有兩隻船過來麽?”那人道:“是捉阮小五的?他們在前麵樹林中廝打。”何濤聽罷,忙停船靠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兩個做公的正待上岸,卻見那漢子提起鋤頭,一人一鋤頭,把那二人打下了水。何濤大吃一驚,趕緊跳起來,正待奔上岸時,感覺船搖晃起來。隻見水底鑽出一個人,把何濤兩腿一拉,聽得撲通一聲,何濤掉進水中。這人把何濤倒著拖上岸,綁了起來。
那水下之人,便是阮小七,岸上提鋤頭的,則是阮小二。二阮把何濤捆成粽子一般,扔進船艙裏。
與何濤同來的捕盜巡檢,與眾官兵等了好久,仍不見何濤迴來,心中焦急萬分。初更時分,忽然刮起了一陣大風,隻聽身後唿哨聲響,迎著風一看,卻見蘆葦側畔透出一束火光。那火光近了,原來是一隻小船,上麵滿是蘆葦稻草,熊熊燃燒著,借著風勢,直逼過來。
眾官兵的船連在一塊,港汊狹窄,竟毫無躲避之處。船隻很快著了火,船上官兵紛紛跳上岸來,東奔西逃。無奈四周全是蘆葦,尋不著旱路,火蔓延到了岸邊,將岸上蘆葦全點燃了。眾官兵無路可逃,盡跌在爛泥地中。晁蓋等人趕來,將那些在爛泥地中掙紮的官兵一個個殺盡了。
阮小二把何濤提上岸,罵道:“你這狗賊殘害濟州百姓,我本想將你千刀萬剮、碎屍萬段,卻要留你一條狗命,迴去對那濟州管事的狗官傳話:‘俺這石碣村的阮氏三雄,東溪村的晁天王,都不是好惹的,敢來這裏,就是找死!別說你一個小小府尹,就是蔡太師親自前來,我也要他有命來,沒命迴,還戳他二三個透明窟窿。’俺們放你迴去,聰明的話就不要再來。”
當下,阮小七劃一隻小船過來,載了何濤,把他送到大路口,喝道:“從這裏一直走,便可找到出路。”何濤撿迴一條命,慌忙往濟州奔去。
宋江引著何濤,把公文交給知縣。知縣接來一看,大吃一驚,對宋江道:“這是太師府差人來要立即迴話的公文,即刻便可差人去捉!”宋江道:“白天去,恐怕會走漏消息,不如夜裏去捉。隻要抓到了晁保正,其他六人便有下落。”知縣道:“言之有理。”隨即叫縣尉和兩個都頭來。
這兩個都頭,一個叫朱仝,身高八尺四五,須髯長約一尺五寸,麵如重棗,像極了關雲長,人稱他作美髯公。另一都頭叫雷橫,身高七尺五寸,紫色麵皮,因他體力過人,能跳二三丈闊澗,人稱插翅虎。
朱仝、雷橫領了指令,和縣尉帶了弓手、士兵一百多人,同何濤一起,當晚往東溪村飛奔而來。到東溪村時,已是一更時分。
朱仝道:“前麵就是晁家莊了,我和雷都頭兵分兩路,我帶人在後門埋伏,聽哨響為號,你們打前門,見人就捉!”雷橫道:“說的是。朱都頭,你和縣尉打前門,我去攔住後門。”朱仝道:“賢弟,我熟悉這莊上的路,不用火把也能找到。你卻不熟悉此處,萬一打草驚蛇,可不是鬧著玩的。”縣尉道:“朱都頭言之有理,你帶一半人去打前門。”朱仝道:“我隻要三十個人就夠了。”說罷,帶了三十個人先走了。
縣尉也上了馬,雷橫派弓手護著縣尉,士兵走在馬前,照著二三十個明晃晃的火把,一齊往晁家莊奔來。
還有半裏多路時,隻見晁蓋莊上起火了。雷橫提起樸刀,身後士兵齊聲呐喊,一齊打開莊門,撲到裏麵時,卻不見一人。隻聽莊後有人大喊,叫前麵捉人。
原來,朱仝有心要放晁蓋,故意讓雷橫去打前門,雷橫也有心要救晁蓋,便爭著要打後門,卻還是被朱仝爭了去,隻好打前門,卻故意叫士兵呐喊,聲東擊西,其實是催晁蓋快逃。
晁蓋讓莊客放火,與公孫勝領了十多個莊客從後門殺出來。朱仝故意讓開一條路,放晁蓋走。隨後,朱仝撇下士兵,提著刀追趕晁蓋。
晁蓋邊走邊道:“朱都頭,你一直追我做什麽?”朱仝見後麵沒人跟上,道:“晁保正,我怕雷橫一時糊塗,所以故意讓他去打前門,我在後門好放你出來。你不要去他處了,如今隻有梁山泊才是安身之處。”晁蓋道:“都頭救命之恩,他日必報!”
眼見晁蓋一行人走遠了,在黑夜中不見了。朱仝裝作失足,跌倒在地。眾士兵趕來,扶起了他。
縣尉催士兵接著追趕,眾士兵害怕,虛趕了一陣,迴來道:“黑夜裏看不清,不知他們往哪條路上去了。”雷橫也趕了一陣,迴來道:“這夥賊人太厲害了,實在趕不上!”
眾人迴到莊上,抓了兩個莊客,押到縣衙來審問。莊客起先不肯招,被打得受不住了,招道:“那六人中,一個在本鄉教學,叫吳學究,一個叫公孫勝的道士,還有一個叫劉唐的黑大漢。還有三人,小人並不認得,是吳學究找來的,聽說姓阮,住在石碣村,是以打魚為生的三兄弟。”知縣取了口供,將兩個莊客交給何濤,迴了一道公文。
何濤帶著那兩名莊客,迴到了濟州,見了府尹,詳細稟報了一切。府尹聽罷,再次提審白勝,問道:“那阮家三兄弟在哪住?”白勝見無法抵賴,隻得招道:“三個姓阮的,一個是阮小二,一個是阮小五,還有一個是阮小七,都住在石碣村湖邊。”知府立即派何濤前去石碣村,捉拿阮家三兄弟。何濤與一名捕盜巡檢,帶上五百個官兵,一齊往石碣村奔來。
浩浩蕩蕩的一行人,漸漸接近了石碣村,一路上,他們見船就搶,搶了一百多隻船,官兵都上了船,朝阮小五的打魚莊上駛來。
行了不到五六裏水路,聽到蘆葦中有人歌唱。眾人停了船,隻見遠處一人,獨自搖著一隻小船,唱著歌過來。
眾人中有認得他的,喊道:“這個就是阮小五!”阮小五大笑,罵道:“你們這些殘害百姓的狗官,膽子倒不小,竟敢來找老爺!”官兵一齊朝他放箭。阮小五翻了個跟頭,鑽進水裏,眾人趕到他的船前時,撲了個空。
又行了不久,隻聽見蘆葦蕩裏有人在打唿哨。眾人一看,見兩個人撐著一隻船來了。船頭上站著一個人,頭戴鬥笠,身披蓑衣,手執一支筆管槍。有人認出他道:“這個就是阮小七!”何濤喝道:“抓住這個賊,別讓他跑了!”阮小七聽到,掉轉方向,往港汊深處駛去。
眾人叫喊著追了過去,越走水道越窄。何濤趕緊令所有船隻停在岸邊。上岸看時,滿眼盡是蘆葦,竟看不到一條旱路。何濤差人探路,卻許久也不見迴。
眼看天色將晚,何濤心下著急,尋思:“這可如何是好?看來,我得親自走一遭。”便選了一隻快船,挑了幾位有經驗的公人,帶上兵器,朝著蘆葦蕩深處劃去。
當時日頭西沉,行了約五六裏路,見岸邊一人提著鋤頭走過來。何濤問道:“你是什麽人?知不知道這是什麽地方?”那漢子答道:“我是這村的莊戶人家。這裏叫斷頭溝,沒有別的路了。”何濤道:“你看見有兩隻船過來麽?”那人道:“是捉阮小五的?他們在前麵樹林中廝打。”何濤聽罷,忙停船靠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兩個做公的正待上岸,卻見那漢子提起鋤頭,一人一鋤頭,把那二人打下了水。何濤大吃一驚,趕緊跳起來,正待奔上岸時,感覺船搖晃起來。隻見水底鑽出一個人,把何濤兩腿一拉,聽得撲通一聲,何濤掉進水中。這人把何濤倒著拖上岸,綁了起來。
那水下之人,便是阮小七,岸上提鋤頭的,則是阮小二。二阮把何濤捆成粽子一般,扔進船艙裏。
與何濤同來的捕盜巡檢,與眾官兵等了好久,仍不見何濤迴來,心中焦急萬分。初更時分,忽然刮起了一陣大風,隻聽身後唿哨聲響,迎著風一看,卻見蘆葦側畔透出一束火光。那火光近了,原來是一隻小船,上麵滿是蘆葦稻草,熊熊燃燒著,借著風勢,直逼過來。
眾官兵的船連在一塊,港汊狹窄,竟毫無躲避之處。船隻很快著了火,船上官兵紛紛跳上岸來,東奔西逃。無奈四周全是蘆葦,尋不著旱路,火蔓延到了岸邊,將岸上蘆葦全點燃了。眾官兵無路可逃,盡跌在爛泥地中。晁蓋等人趕來,將那些在爛泥地中掙紮的官兵一個個殺盡了。
阮小二把何濤提上岸,罵道:“你這狗賊殘害濟州百姓,我本想將你千刀萬剮、碎屍萬段,卻要留你一條狗命,迴去對那濟州管事的狗官傳話:‘俺這石碣村的阮氏三雄,東溪村的晁天王,都不是好惹的,敢來這裏,就是找死!別說你一個小小府尹,就是蔡太師親自前來,我也要他有命來,沒命迴,還戳他二三個透明窟窿。’俺們放你迴去,聰明的話就不要再來。”
當下,阮小七劃一隻小船過來,載了何濤,把他送到大路口,喝道:“從這裏一直走,便可找到出路。”何濤撿迴一條命,慌忙往濟州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