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熱的時節已經過去了,隨著立秋的到來,天氣開始轉涼。這一天,吳言突然想起林地那邊還有兩三百畝地空著,不知道要種些什麽東西才好。
鄭重記起自己第一次來農場時的場景的所思所想,便說:“我覺得可以建個大荷塘,荷塘裏種上荷花蓮藕什麽的,這樣既可以觀賞又可以吃,然後再在荷塘上搭建亭台水閣,亭子的走廊可以跟幽深廊連在一起,以後夏天就多了個去處,不必總是擠在幽深廊裏了。”
章爽最是經濟,聽了這建議,當下便搖了搖頭:“挖荷塘建亭台什麽的太浪費錢了,再說了,夏天都已經過去了,再搭建亭台水閣又有什麽用,若是前幾個月就開始搭建,倒是可以用來避暑。”
“今年夏天過去了而已,不還有明年後年大後年大大後年……”鄭重在位子上稍微調整了一下坐姿。“反正總是會用到的,而且荷塘挖好後不還可以用來種蓮藕啥的嗎,到時候往外一賣,挖河塘建亭台的錢不就迴來了嘛!”
“你是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那挖河塘光是工錢材料錢啥的就要花費不少錢,幾個蓮藕能賣多少錢,到時候肯定得虧!”
鄭重有些急了:“不是,我說章爽啊,你這個人自從當上管家之後,怎麽就越來越摳了,人家大老板都還沒說啥呢,你倒好,這不成那不成的!”
章爽聽了,也不生氣,爽朗地笑了笑:“你也都說我是管家咯,管家管家管的不就是個經濟嘛,我要是沒把這經濟給管好咯,還配得上當這管家?”
鄭重感覺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又好氣又無奈,搞到最後反倒笑了。
“吳言有你給他當管家,那可真是挑對人咯,要是挑了我,我肯定是給他敗家去了!哈哈……”
一番話說得在場的幾個人都哈哈笑了起來,氛圍頓時輕鬆了不少。
他們兩個人的提議,吳言剛才都認真地想了一遍,此刻才說:“”鄭重的提議不錯,大片空地後接池塘,取水方便,前通“幽深廊”,正好可以跟“幽深廊”並在一起,建成之後必定會成為一大景觀;章爽考慮得也很周到,挖河塘是件很費工夫的事,而且資金投入很大,種蓮藕未必能掙得了多少錢,而亭台更是實看不實用。”
“隻是這世界上哪裏是每樣東西都計較利益的,如果要是一味計較利益,我當初也就不會建幽深廊了。”
大老板都這麽說了,章爽一個當管家的還能反對什麽?當下點頭以表示同意,隨後才問:“那邊地大,光建一個荷塘應該用不了多大的地,剩下來的地要怎麽辦呢?”
“空下來的地到時候可以用來出租。”
這段時間吳言閑著沒事幹左思右想,倒是一不小心就被他想到了一個生財的妙計。這個生財的方法很簡單,那就是把空地按照一定的規格分成每一小塊,然後再按照一定的價格比例租給前來體驗農家樂的遊客。在租賃的期限內,遊客可以隨意利用自己所租的田地,包括耕地澆水等,到時候所租田地生產的東西將由租賃人所得,農場隻收租金和管理費。
這種自耕模式對大多數生於城市長於城市的人們具有相當大的誘惑力,因為這些城市人不像農民生下來就麵朝黃土背朝天,耕耘對他們來說是一件非常新奇的事情。
自耕模式除了能夠吸引來更多的遊客,還能夠獲取更多長期優質的遊客,因為耕耘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事,它必須花一個月兩個月甚至是半年的時間才能得到成果,而這也就使得遊客不得不在來過一次後再來一次兩次……甚至是無數次。
當然了,想要真正吸引住遊客,光靠這些花裏胡俏的名目是不行的,還得保證農場自身擁有高質量的服務,要不然,遊客們就會不買賬,哪怕租了地也大可以就此放棄,不再重來。
吳言簡單地跟他們說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章爽聽了摩拳擦掌,激動不已:“這個項目要是真的展開了,勢必可以掙不少錢。”
比起章爽對掙錢的關注,鄭重更注重的是事情的可行度。歪著脖子想了片刻,才說:“這個項目是挺不錯的,但是那邊是林地,要是想租出去種東西的話,隻怕能種的東西有限吧,假如租客想要種點什麽蔬菜莊稼之類的,豈不是種不了了?”
鄭重說的這些,吳言早就考慮到了,先不說林地的環境條件等是否支持種植蔬菜莊稼等,我國耕地保護的相關規章製度就先不允許了。
吳言說:“這樣子種自然是種不了,但如果要是換個方法的話就不一樣了。我呢是這麽打算的,植物不直接種在地裏,而是種在花盆之類的容器裏,這樣一來,以後想種什麽都可以種。”
“可是這樣的話就要花不少錢了吧?”章爽問。
“那是當然的,不過這麽做的好處也不少,一來隨時可以轉移,二來方便管理,三來種植的容器放在架子上可以騰出更多的空間,同時還不會影響原來的土地的屬性。”
“到時候那片地再用柵欄圍起來,免得那些遊客走錯地方了。章爽,這件事情我就交由你去做,你找幾個人一起搞,該買的買,該花的花,到時候再把賬目拿給我對一下。至於挖荷塘和建亭台的事,鄭重,你等會去跟杜莎莎說一聲,到時候你們倆負責建亭台,爭取趕在村建設完之前。挖荷塘的事兒我現在就去請工頭。”
章爽和鄭重兩人齊聲應好。
吳言便自己一個人去請人了。
挖荷塘的工頭便是之前來農場挖池塘的師傅,吳言遇到對方家裏一說,那師傅立馬高高興興地答應了。第二天早上,一應工程同時展開,半個月不到,荷塘、亭台以及用來提供給遊客耕耘的場地便全都弄好了。
荷塘分為大中小三個,連在一起,中間設亭台,前後有走廊,前廊連著“幽深廊”,後廊半彎,過一拱橋,然後便直向最大的荷塘中央。人站在那裏,遠遠望著,還以為浮身於荷塘之上,格外好看。
而提供給遊客耕耘的那片場地則用白色的柵欄圈成一個很大很大的長方形,柵欄裏一排排鐵架子,架子很寬很大,上麵擺滿了水泥製作而成、形狀不一的大花盆,盆裏已經裝滿了土,隻待耕耘。
鄭重記起自己第一次來農場時的場景的所思所想,便說:“我覺得可以建個大荷塘,荷塘裏種上荷花蓮藕什麽的,這樣既可以觀賞又可以吃,然後再在荷塘上搭建亭台水閣,亭子的走廊可以跟幽深廊連在一起,以後夏天就多了個去處,不必總是擠在幽深廊裏了。”
章爽最是經濟,聽了這建議,當下便搖了搖頭:“挖荷塘建亭台什麽的太浪費錢了,再說了,夏天都已經過去了,再搭建亭台水閣又有什麽用,若是前幾個月就開始搭建,倒是可以用來避暑。”
“今年夏天過去了而已,不還有明年後年大後年大大後年……”鄭重在位子上稍微調整了一下坐姿。“反正總是會用到的,而且荷塘挖好後不還可以用來種蓮藕啥的嗎,到時候往外一賣,挖河塘建亭台的錢不就迴來了嘛!”
“你是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那挖河塘光是工錢材料錢啥的就要花費不少錢,幾個蓮藕能賣多少錢,到時候肯定得虧!”
鄭重有些急了:“不是,我說章爽啊,你這個人自從當上管家之後,怎麽就越來越摳了,人家大老板都還沒說啥呢,你倒好,這不成那不成的!”
章爽聽了,也不生氣,爽朗地笑了笑:“你也都說我是管家咯,管家管家管的不就是個經濟嘛,我要是沒把這經濟給管好咯,還配得上當這管家?”
鄭重感覺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又好氣又無奈,搞到最後反倒笑了。
“吳言有你給他當管家,那可真是挑對人咯,要是挑了我,我肯定是給他敗家去了!哈哈……”
一番話說得在場的幾個人都哈哈笑了起來,氛圍頓時輕鬆了不少。
他們兩個人的提議,吳言剛才都認真地想了一遍,此刻才說:“”鄭重的提議不錯,大片空地後接池塘,取水方便,前通“幽深廊”,正好可以跟“幽深廊”並在一起,建成之後必定會成為一大景觀;章爽考慮得也很周到,挖河塘是件很費工夫的事,而且資金投入很大,種蓮藕未必能掙得了多少錢,而亭台更是實看不實用。”
“隻是這世界上哪裏是每樣東西都計較利益的,如果要是一味計較利益,我當初也就不會建幽深廊了。”
大老板都這麽說了,章爽一個當管家的還能反對什麽?當下點頭以表示同意,隨後才問:“那邊地大,光建一個荷塘應該用不了多大的地,剩下來的地要怎麽辦呢?”
“空下來的地到時候可以用來出租。”
這段時間吳言閑著沒事幹左思右想,倒是一不小心就被他想到了一個生財的妙計。這個生財的方法很簡單,那就是把空地按照一定的規格分成每一小塊,然後再按照一定的價格比例租給前來體驗農家樂的遊客。在租賃的期限內,遊客可以隨意利用自己所租的田地,包括耕地澆水等,到時候所租田地生產的東西將由租賃人所得,農場隻收租金和管理費。
這種自耕模式對大多數生於城市長於城市的人們具有相當大的誘惑力,因為這些城市人不像農民生下來就麵朝黃土背朝天,耕耘對他們來說是一件非常新奇的事情。
自耕模式除了能夠吸引來更多的遊客,還能夠獲取更多長期優質的遊客,因為耕耘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事,它必須花一個月兩個月甚至是半年的時間才能得到成果,而這也就使得遊客不得不在來過一次後再來一次兩次……甚至是無數次。
當然了,想要真正吸引住遊客,光靠這些花裏胡俏的名目是不行的,還得保證農場自身擁有高質量的服務,要不然,遊客們就會不買賬,哪怕租了地也大可以就此放棄,不再重來。
吳言簡單地跟他們說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章爽聽了摩拳擦掌,激動不已:“這個項目要是真的展開了,勢必可以掙不少錢。”
比起章爽對掙錢的關注,鄭重更注重的是事情的可行度。歪著脖子想了片刻,才說:“這個項目是挺不錯的,但是那邊是林地,要是想租出去種東西的話,隻怕能種的東西有限吧,假如租客想要種點什麽蔬菜莊稼之類的,豈不是種不了了?”
鄭重說的這些,吳言早就考慮到了,先不說林地的環境條件等是否支持種植蔬菜莊稼等,我國耕地保護的相關規章製度就先不允許了。
吳言說:“這樣子種自然是種不了,但如果要是換個方法的話就不一樣了。我呢是這麽打算的,植物不直接種在地裏,而是種在花盆之類的容器裏,這樣一來,以後想種什麽都可以種。”
“可是這樣的話就要花不少錢了吧?”章爽問。
“那是當然的,不過這麽做的好處也不少,一來隨時可以轉移,二來方便管理,三來種植的容器放在架子上可以騰出更多的空間,同時還不會影響原來的土地的屬性。”
“到時候那片地再用柵欄圍起來,免得那些遊客走錯地方了。章爽,這件事情我就交由你去做,你找幾個人一起搞,該買的買,該花的花,到時候再把賬目拿給我對一下。至於挖荷塘和建亭台的事,鄭重,你等會去跟杜莎莎說一聲,到時候你們倆負責建亭台,爭取趕在村建設完之前。挖荷塘的事兒我現在就去請工頭。”
章爽和鄭重兩人齊聲應好。
吳言便自己一個人去請人了。
挖荷塘的工頭便是之前來農場挖池塘的師傅,吳言遇到對方家裏一說,那師傅立馬高高興興地答應了。第二天早上,一應工程同時展開,半個月不到,荷塘、亭台以及用來提供給遊客耕耘的場地便全都弄好了。
荷塘分為大中小三個,連在一起,中間設亭台,前後有走廊,前廊連著“幽深廊”,後廊半彎,過一拱橋,然後便直向最大的荷塘中央。人站在那裏,遠遠望著,還以為浮身於荷塘之上,格外好看。
而提供給遊客耕耘的那片場地則用白色的柵欄圈成一個很大很大的長方形,柵欄裏一排排鐵架子,架子很寬很大,上麵擺滿了水泥製作而成、形狀不一的大花盆,盆裏已經裝滿了土,隻待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