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飽喝足了,大家在這裏休整了一天,接著又出發了,穿過馬六甲,“獅子號”又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海域。


    “約翰老師,這裏是何地方?”


    “這裏叫印度洋。”郭宗堂在書裏了解過印度洋。在中國古書裏,把它叫做西洋,鄭和下西洋的時候,他就曾經到過這裏的許多國家。


    “老師,我們能不能在沿線的國家看看?”


    “不行,我們的路程還很長,那樣耽誤時間太多了,我們還要抓緊時間趕路呢。”


    “獅子號”繼續前行,在茫茫的海洋上航行了幾個星期。期間,海天一體,連一棵樹,一間房子也沒看到。大家從早到晚,昏昏沉沉,乏味無趣。


    一天早上起來,他們看到了陸地,一座港口出現在了他們的麵前。


    “房子,港口!”他們高興地叫了起來。


    “約翰老師,我們到何處了。”


    “好望角。”


    對於“好望角”這個地方大家非常的陌生。郭宗堂、鄧旭升和黃坤生他們好像沒有聽說過。


    “老師,為什麽把這個地方叫‘好望角’呢?”


    “奧,是這樣的……”


    約翰老師介紹說,1487年8月,葡萄牙航海家迪亞士奉葡萄牙國王若奧二世之命,率兩艘輕快帆船和一艘運輸船自裏斯本出發,踏上遠征的航路。他的使命是探索繞過非洲大陸最南端通往印度的航路。迪亞士率領的船隊首先沿著以往航海家們走過的航路先到加納的埃爾米納,後經過剛果河口和克羅斯角,約於1488年1月間抵達納米比業的盧得瑞次。船隊在那裏遇到了強烈的風暴。苦於疾病和風暴的船員們多數不願繼續冒險前行,數次請求返航。迪亞士力排眾議,堅持南行。船隊被暴裹挾著在大洋中飄泊了13個晝夜,不知不覺間已經繞過了好望角。風暴停息後,對具體方位尚無清醒意識的迪亞士命令船隊掉轉船頭向東航行,以便靠近非洲西海岸。但船隊在連續航行了數日之後仍不見大陸。此時,迪亞上醒悟到船隊可能已經繞過了非洲大陸最南端,於是他下令折向北方行駛。1488年2月間,船隊終於駛入一個植被豐富的海灣,船員們還看到土著黑人正在那裏放牧牛羊,迪亞士遂將那裏命名為牧人灣。迪亞士本想繼續沿海岸線東行,無奈疲憊不堪的船員們歸心似箭,迪亞士隻好下令返航。


    在返航途中,他們再次經過好望角時正值晴天麗日。船員們驚異地凝望著這個隱藏了多少世紀的壯美的岬角。他們不僅發現了一個突兀的海角,而且發現了一個新的世界。感慨萬千的迪業士據其經曆將其命名為“風暴角”。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再率船隊探索直通印度的新航路。當年11月27日,達·伽馬的船隊再次繞過好望角,次年5月20日駛抵印度西海岸重鎮卡利庫特。又經曆了千辛萬苦之後,達·伽馬約於1499年9月1日前後返迴裏斯本。


    “既然有了‘風暴角’,那為什麽又叫‘好望角’呢?”郭宗堂好奇地問道。


    約翰老師接著解釋道:關於“好望角”一名的由來有著多種說法。最常見的說法有兩種:一說為迪亞士1488年12月迴到裏斯本後,向若奧二世陳述了“風暴角”的見聞,若奧二世認為繞過這個海角,就有希望到達夢寐以求的印度,因此將“風暴角”改名為“好望角”;另一種說法是達·伽馬自印度滿載而歸後,當時的葡王才將“風暴角”易名為“好望角”,以示繞過此海角就帶來了好運。


    好望角是位於非洲西南端的非常著名的岬角。好望角是世界航線上著名的風浪區,經常有船隻在此遇上風暴沉沒。它在南非的西南端,北距開普敦48千米,西瀕大西洋,東麵為福爾斯灣,北連開普半島,這是一條細長的岩石岬角,長約4.8千米。地處大西洋和印度洋相匯之處,蘇伊士運河未開通之前,是歐洲通往亞洲的海上必經之地。這裏有狒狒、非洲旋角大羚羊等動物出沒。


    “我們想看看狒狒、旋角大羚羊,我們能否在此下船呢?”郭宗堂問道。


    “可以,我們再次修整一兩天,在這裏補充一些食物,繼續趕路。”


    “太好了!”大家欣喜若狂,都覺得約翰老師太善解人意了。


    “獅子號”靠岸後,大家立刻登上了岸。


    “快看城堡!”


    一眼望去,一個規模宏大的城堡展現在大家的麵前。


    “快,我們到城堡去看看!”大家迅速走進了城堡。郭宗堂他們奇怪地發現城堡裏的人皮膚比較黑,郭宗堂很好奇,他不解地問道:“約翰老師,這裏的人為什麽這麽黑呀?”


    老師迴答說:“這就是非洲班圖族黑人。他們的祖先最早出現在熱帶西非地區。大約在10到11世紀,一部分班圖人陸續南下,進入南部非洲。他們皮膚黑,主要與其是所處的氣候環境有關。


    正在遊覽街景,突然,郭宗堂他們聽到了節奏明快的音樂,他們趕快走了過去。走近一看,一些身上塗滿黑白相間的花紋的土著居民,身上穿著各種獸皮衣裙,頭插漂亮的羽毛,全身上下綴滿貝殼、獸骨等飾品,在非常具有節奏的獸皮大鼓的伴奏下,一邊集體呐喊,一邊在篝火中翩翩起舞,動作誇張而簡單,處處彰顯著粗獷氣質,極富感染力。


    郭宗堂、黃坤生和鄧旭東,他們直愣愣地看著,感覺到這舞蹈太神奇、太刺激了。這些舞者,他們身上僅穿了一點獸皮,很多地方都裸露著。如此大膽、開放的穿著,讓這幾個來自東方禮儀之邦的大清國民簡直無法想象。


    舞蹈者看人群中來了幾位陌生的麵孔,他們便衝著郭宗堂、黃坤生他們來了,邀請他們加入舞蹈的行列。


    幾個人連忙躲閃,因為他們從來沒有見過此舞蹈,更不用說跳了。無奈,舞者又向約翰夫婦發出邀請。約翰夫婦不扭捏,他們大方地走上去,隨著音樂的節奏,學著圖班人的樣子扭動起來,很快,他們便和圖班人融為了一體。


    “very good!very good!”


    欣賞完舞蹈,大家都覺得肚子有點餓,於是找到了一家餐館,約翰先生用英語對店老板說:“please introduce the local menu for us(請給我們介紹一下當地的菜譜)。


    老板很高興,立刻用英語介紹起來。他說,玉米是這裏人最喜歡的食物。我們把玉米用火烤或碾成細粉,以烹製最喜愛的玉米粥。在早餐時喝玉米粥,佐以酸奶、糖或醮有西紅柿和洋蔥汁的肉,那真是天下的美味。


    店老板介紹的第二種美味食品是卡魯小羔羊。卡魯羊以香草和灌木為食,其肉有一種特殊的香味。無論是煎、炒、烹、炸,都樣樣俱佳。


    店老板特別推薦的是南非香腸。


    香腸是用碎牛肉和一種奇特的南非混合香料製作成的。當肉條卷在一起,看上去就像一條蛇。很多人還以為它是用蛇肉做的,其實不然。它是它是南非人最喜歡吃的食物之一。


    大家每樣食品都要了一點,仔細品嚐起來。郭宗堂、黃坤生他們感覺到這些食物味道非常特別,和家鄉的菜味迥然不同。


    “how do feel the local menu taste of the south of africa?(你覺得南非這裏的菜味如何?)”約翰先生問郭宗堂道。


    “very good,very special!”郭宗堂讚譽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同光遺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亮萍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亮萍毅並收藏同光遺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