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定國是淩州人氏,在本州擔任團練使,手下有五百名絳衣火兵。他精通火攻兵法,作戰好用火器,人稱神火將軍(有時略作神火將)。而同任淩州團練使的單廷珪,作戰好用水攻,人稱聖水將軍。二人並稱水火二將。
淩州迎戰
大名府之戰後,諫議大夫趙鼎主張招安梁山,被力主征剿的太師蔡京叱退。蔡京認為梁山軍乃是“山野草賊”,無需大軍征討。他推薦魏定國、單廷珪為主將,率淩州軍馬征討梁山。宋徽宗便命樞密院差官到淩州征調二將。百官皆料二將難以取勝,無不哂笑。消息傳迴梁山,關勝因與二將相識,向宋江主動請纓,率五千兵馬到淩州抵擋二將。
關勝到達淩州時,魏定國、單廷珪剛剛接到朝廷調令,尚未整軍出征。二將聞聽關勝前來,忙收拾軍馬,出城迎戰,首戰便大敗關勝,擒獲其副將宣讚、郝思文。關勝敗退途中,遇到前來接應的林衝、楊誌,這才收住殘兵。魏定國、單廷珪得勝迴城,命將宣讚、郝思文解赴東京,結果在途經枯樹山時被李逵、鮑旭、焦挺救出。李逵五人又率領枯樹山兵馬去打淩州。
關勝又到淩州城外搦戰,並用拖刀計生擒單廷珪。單廷珪遂歸順梁山,還招降了手下五百玄甲兵。魏定國次日率軍從南門出城,與關勝交戰。他不敵逃迴本陣,引得關勝追來,又以火器大敗關勝,逼得其退軍四十裏。但這時,枯樹山兵馬已由北門攻陷淩州。魏定國無法迴城,被迫退往中陵縣。關勝又率軍包圍縣城,讓單廷珪入城勸降。魏定國卻表示要關勝親自來請,否則自己“寧死而不辱”。關勝不顧林衝勸阻,親入中陵縣勸降。魏定國遂率五百火兵歸順梁山。
梁山聚義
夜打曾頭市時,魏定國與關勝、單廷珪一同擊退青州援軍。後又隨盧俊義攻打東昌府。
梁山排座次時,魏定國排第四十五位,星號地猛星,擔任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隨林衝把守梁山泊正西旱寨。
兩贏童貫時,魏定國在九宮八卦陣中鎮守南方朱雀方位,與單廷珪同為先鋒大將秦明的副將。
南征北戰
梁山受招安後,魏定國隨宋江南征北戰,頗有戰功。
水火二將單廷珪、魏定國
征討遼國時,魏定國隨秦明攻破太乙混天象陣中的金星陣,並與單廷珪一同生擒胃土雉高彪。
征討田虎時,魏定國隨樊瑞迎戰喬道清,結果被喬道清的道術嚇得“魂不附體,舉手無措,抵死逃迴本陣”。後又隨索超、徐寧攻取潞城縣,並與單廷珪負責留守。
征討王慶時,魏定國與林衝、唿延灼等十員將領屯駐宛州之西,大敗臨汝州張壽所部援軍。後隨柴進護送糧草到前線,途中在龍門山遇敵。他埋伏在叢密樹林中,以火器伏擊,協助柴進擊殺淮西大將縻貹。而在簡本水滸中,魏定國與黃信、孫立等十四位將佐一同鎮守洮陽。
征討方臘時,魏定國隨唿延灼鎮守湖州。後參與攻取昱嶺關,生擒守將計稷。
慘烈結局
歙州之戰時,守將王寅設下空城計,引誘宋軍入城,並在城門內掘下陷坑。魏定國與單廷珪都是“一勇之夫”,對此毫無提防。二將為搶奪頭功,引軍衝入歙州城,結果掉入陷坑,被伏兵的長槍亂箭戳射而死。江南平定後,魏定國作為陣亡偏將,被追封為義節郎。
淩州迎戰
大名府之戰後,諫議大夫趙鼎主張招安梁山,被力主征剿的太師蔡京叱退。蔡京認為梁山軍乃是“山野草賊”,無需大軍征討。他推薦魏定國、單廷珪為主將,率淩州軍馬征討梁山。宋徽宗便命樞密院差官到淩州征調二將。百官皆料二將難以取勝,無不哂笑。消息傳迴梁山,關勝因與二將相識,向宋江主動請纓,率五千兵馬到淩州抵擋二將。
關勝到達淩州時,魏定國、單廷珪剛剛接到朝廷調令,尚未整軍出征。二將聞聽關勝前來,忙收拾軍馬,出城迎戰,首戰便大敗關勝,擒獲其副將宣讚、郝思文。關勝敗退途中,遇到前來接應的林衝、楊誌,這才收住殘兵。魏定國、單廷珪得勝迴城,命將宣讚、郝思文解赴東京,結果在途經枯樹山時被李逵、鮑旭、焦挺救出。李逵五人又率領枯樹山兵馬去打淩州。
關勝又到淩州城外搦戰,並用拖刀計生擒單廷珪。單廷珪遂歸順梁山,還招降了手下五百玄甲兵。魏定國次日率軍從南門出城,與關勝交戰。他不敵逃迴本陣,引得關勝追來,又以火器大敗關勝,逼得其退軍四十裏。但這時,枯樹山兵馬已由北門攻陷淩州。魏定國無法迴城,被迫退往中陵縣。關勝又率軍包圍縣城,讓單廷珪入城勸降。魏定國卻表示要關勝親自來請,否則自己“寧死而不辱”。關勝不顧林衝勸阻,親入中陵縣勸降。魏定國遂率五百火兵歸順梁山。
梁山聚義
夜打曾頭市時,魏定國與關勝、單廷珪一同擊退青州援軍。後又隨盧俊義攻打東昌府。
梁山排座次時,魏定國排第四十五位,星號地猛星,擔任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隨林衝把守梁山泊正西旱寨。
兩贏童貫時,魏定國在九宮八卦陣中鎮守南方朱雀方位,與單廷珪同為先鋒大將秦明的副將。
南征北戰
梁山受招安後,魏定國隨宋江南征北戰,頗有戰功。
水火二將單廷珪、魏定國
征討遼國時,魏定國隨秦明攻破太乙混天象陣中的金星陣,並與單廷珪一同生擒胃土雉高彪。
征討田虎時,魏定國隨樊瑞迎戰喬道清,結果被喬道清的道術嚇得“魂不附體,舉手無措,抵死逃迴本陣”。後又隨索超、徐寧攻取潞城縣,並與單廷珪負責留守。
征討王慶時,魏定國與林衝、唿延灼等十員將領屯駐宛州之西,大敗臨汝州張壽所部援軍。後隨柴進護送糧草到前線,途中在龍門山遇敵。他埋伏在叢密樹林中,以火器伏擊,協助柴進擊殺淮西大將縻貹。而在簡本水滸中,魏定國與黃信、孫立等十四位將佐一同鎮守洮陽。
征討方臘時,魏定國隨唿延灼鎮守湖州。後參與攻取昱嶺關,生擒守將計稷。
慘烈結局
歙州之戰時,守將王寅設下空城計,引誘宋軍入城,並在城門內掘下陷坑。魏定國與單廷珪都是“一勇之夫”,對此毫無提防。二將為搶奪頭功,引軍衝入歙州城,結果掉入陷坑,被伏兵的長槍亂箭戳射而死。江南平定後,魏定國作為陣亡偏將,被追封為義節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