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綜武當神捕正文卷第141章天罡地煞正反六脈神劍劍陣“百毒”華孤墳。


    權力幫最擅長毒藥的高手之一。


    為何是之一?


    因為權力幫最擅長偷襲暗殺,下毒手段層出不窮,就連八大天王,也有一位醫毒雙修,用毒是看家本領。


    權力幫的組織架構,是每位配備三五位助手,方便他們執行任務。


    比如沙千燈的四個兒子,比如鐵騎麾下有六位精英騎士,華孤墳的助手隻有一個,目的是隱藏身份。


    如果你看到兩個人,一老一少,老的在前,少的在後,老的黝黑,少的蒼白,兩人行走坐臥的姿態一模一樣。


    請問,誰是真的華孤墳?


    大多數人會選擇老人,畢竟醫術和毒術,都是越老越吃香,但華孤墳的毒術淵深莫測,靠毒術維持住容貌。


    看似是弟子的年輕人是華孤墳。


    看似是華孤墳的老年人是徒弟。


    隻要稍稍判斷錯誤,華孤墳便能夠扔出毒藥,把敵人變成一具屍體。


    他們靠著這個辦法,成功擊殺十數位苗疆用毒大師,可謂戰績彪炳。


    可惜,他們遇到了風四娘。


    風四娘才不管老人年輕人,隻是憑借氣機判斷,直接偷襲最強的那個。


    權力幫慣用偷襲手段,如今被人反偷襲,乃是應有之報,怪不得別人。


    華孤墳的弟子南宮鬆篁,正想扔毒藥救師父,不想風四娘左手一揮,一把精致的十字弩,瞄準了他的咽喉。


    “嗤!”


    弩矢飛出,洞穿喉嚨。


    這是沈煉贈送弩箭的時候,對風四娘的囑托,也是最有效的江湖經驗。


    ——對付毒術高手,不要想著與這些人近戰,拉開距離,弩箭狙殺!


    風四娘曾經問過,毒術高手大多也喜歡遠攻,如果他們發暗器,或者是毒雲毒霧,我豈不是因此吃了虧?


    沈煉表示,發暗器需要力氣,催動毒雲毒霧需要力氣,弩箭無需力氣,而且可以連發,各個方麵均占優!


    就算把箭矢射空,隻要保留住了距離優勢,至少可以方便跑路。


    如果與這些人近戰,他們身上每個部位都是毒,打他們一掌,可能自己先中毒倒地,才是真的得不償失!


    風四娘非常認可這些經驗。


    對付華孤墳用蛟筋長鞭,對付南宮鬆篁用弩箭,輕而易舉取得勝利。


    華孤墳想要對長鞭下毒,但蛟龍這種天地異獸,能克製大多數毒素,蛟筋製作成的長鞭,不會沾染到毒素。


    就算放在五毒藥鼎浸泡三年,把長鞭拿出來,上麵也不會沾染毒素。


    風四娘笑道:“華孤墳,不要白費力氣了,我這條長鞭不沾染毒素,你越是想要淬毒,便收縮的越緊,如果你不想立刻身亡,迴答我三個問題。”


    華孤墳冷哼道:“呸!”


    風四娘趕忙退避。


    這家夥渾身上下都是毒,口水中當然也包含毒素,不可有半分大意。


    風四娘飛身閃避,卻忘了手中還抓著長鞭,鞭子越收越緊,待到風四娘站穩身子,華孤墳的脖子已被勒斷。


    不得不說,權力幫成員很忠心。


    臥底是溫係的一大特色,時常會莫名其妙蹦出一群臥底,這些臥底都是突如其來,越不可能背叛越會背叛。


    忠心耿耿的下屬,慈眉善目的得道高僧,風輕雲淡的道家高人,在毫無預兆毫無鋪墊的情況下,突然背刺。


    簡直比地震更加出其不意。


    地震至少還有點預兆,臥底則是全無預兆,完全超過正常人的智慧。


    蘇夢枕、雷損、關七等人物,麾下均有諸多臥底,有的是嫡係親信,有的甚至是枕邊人,全都被人給策反。


    就連蕭秋水這等人物,身邊竟也有權力幫臥底,讓人差點驚掉下巴。


    唯獨最擅長使用臥底的權力幫,沒有遭受此厄,麾下成員忠心耿耿。


    看似是叛徒,實則是大忠臣,看似是忠臣,實則是鞠躬盡瘁的忠臣。


    僅有的那麽一兩個叛徒,要麽早就被發現,故意留著送假情報,要麽是被人暗殺掉,以人皮麵具假扮替換。


    這種情況,著實讓人感到費解。


    隻能說,柳隨風把臥底技能,已經全部都點滿,既擅長安插臥底,也擅長策反對方高層,還擅長篩查臥底。


    華孤墳驕傲自大,違背命令,被風四娘擒獲,為了封口,主動求死。


    雖然注定是敵人,但能籠絡這麽多忠心的下屬,著實讓人感到敬佩。


    柳隨風真是好本事!


    ……


    “沈捕頭,既然那些賊人並不在萬劫穀,他們如今在何處呢?”


    “天龍寺!”


    “他們去天龍寺做什麽?”


    “久聞大理六脈神劍威名,劍譜收藏於天龍寺,段前輩臨死之前,書寫的奪劍二字,便是搶奪劍譜吧?”


    沈煉揣著明白裝糊塗,段正明也樂的裝糊塗,順著話頭接了下去。


    “天龍寺雖然不如少林武當,卻也不是那麽容易便被攻破的,想搶奪六脈神劍劍譜,他們是打錯了算盤!”


    “正是此理!”


    沈煉對段正明用了個眼色,段正明立刻改了口:“話雖如此,天龍寺是我皇家寺廟,內有諸多皇親國戚,如今天龍寺遭受威脅,必須前去相助。”


    眾人唿啦啦的趕往萬劫穀,又唿啦啦全部離去,顯得非常愚蠢可笑。


    不曾想,眾人表麵離開萬劫穀,實則繞路去往後方,燈下黑的套路,沈煉見過無數次,如何能夠瞞過沈煉?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


    誰能想到慘綠色的毒霧之下,竟然藏著數百位青壯?如果這些人潛入到大理王城,在午夜時分殺人放火,或者突襲大理貴族,能夠造成多大傷害?


    沈煉不知道他們的破壞力。


    段正明當然也不知道。


    段正明當然也不知道。


    因為他們都死了!


    死人不會有破壞力!


    在精銳士卒的絞殺下,這支由不服段正明的臣子、有異心的部族、吐蕃蒙元的勇士組成的“盜匪”,僅僅堅持了半個時辰,便被徹底的剿滅掉。


    全部殺死,不要俘虜!


    無論是內部的叛逆,還是外部的那些敵人,肯定會盯著此事,幹脆把所有人都殺掉,給那些人吃顆定心丸。


    等到所有事情全都了結,等到天龍寺高僧得到沐英的友誼,段正明有一百種辦法,把那些叛逆送上斷頭台。


    看著被絞殺的眾人,沈煉忽然覺得有些古怪,這實在是太順利了。


    無論是鎮南王府的刺殺,還是萬劫穀的埋伏,表麵上似乎很精妙,實際上都是花架子,經不起任何的推敲。


    要麽是布局的人能力不夠。


    要麽是布局的人故意為之。


    考慮到對手的能力,沈煉覺得後一種可能性更大,故意派人送死,故意送來諸多利益,他到底想要做什麽?


    這麽做有什麽目的?


    什麽樣的收獲,值得這般冒險?


    如果幕後布局之人是柳隨風,按照柳隨風的性格,凡事應該求穩。


    要麽能夠獲得穩固收益。


    要麽利益壓垮他的心理防線。


    權力幫能吞下這麽大的利益麽?


    難道隻是為了天怒劍?


    天怒劍威力再怎麽強,也不過是一把寶劍而已,除非這把劍藏著破碎虛空的隱秘,否則這一局必然大虧。


    李沉舟似乎不用劍啊!


    等等!


    青龍會在何處?


    莫不是青龍會在借刀殺人?


    沈煉忽然覺得,自己得到的情報似乎有些不夠,甚至可能是對方主動送過來的,隱藏了最為重要的部分。


    當對方千裏布局的時候,最好的辦法不是與他下棋,而是掀棋盤!


    那就,掀吧!


    誰怕誰啊!


    沈煉輕輕摩挲背後的鐵匣,嘴角露出狠厲的笑容,從去年臘月至今,還沒有鬆過筋骨,骨頭都生鏽了。


    希望伱不要讓我感到失望!


    如果我失望,你肯定會絕望!


    ……


    天龍寺本名為崇聖寺。


    這座寺廟位於大理城外點蒼山中嶽峰之北,背負蒼山,麵臨洱水,寺內有三塔,建於唐初,大者高二百尺,塔頂有鐵鑄記:大唐貞觀尉遲敬德造。


    天龍寺是大理皇室家廟,大理皇族大多信佛,段氏曆代祖先做皇帝的,有些避位為僧,都是在天龍寺出家。


    皇親出家後,子孫逢他生日,到寺中朝拜,每次朝拜,必有奉獻裝修。


    數百年積累,天龍寺的規模變得越來越宏大,構築越來越精麗,但卻並不顯得豪奢,是少有的佛門聖地。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是修佛聖地,還是欺世盜名,看的不是裝修是否奢華,也不是看寺內有多少經卷,而是看有多少虔誠高僧。


    天龍寺不是世上最奢華的寺廟,也不是最大的寺廟,更不是武力體係最強的寺廟,但寺內高僧,著實不少。


    沒辦法,人家有先天優勢!


    我連皇帝都不想做,人世間的那些誘惑,有什麽能夠動搖我的內心?


    當人舍棄了金錢、美色、權勢,豈不就是四大皆空、五蘊皆空?內心變得空明澄澈,修佛自然事半功倍。


    哪怕是為了避嫌、避禍,甚至是被強迫出家的,修佛幾十年之後,身體年老體衰,該放下的也會給放下。


    不僅高僧多,武力也頗為不俗。


    原因很簡單,他們沒事兒做!


    皇家寺廟,不必為了吃喝拉撒等事情發愁,每日除了誦經念佛,或者找老夥計喝茶下棋,可不就是要練武?


    除了練武還能做什麽?


    如果想要金錢美色、美酒佳肴、殺人放火,當初又何必出家當和尚?


    尤其當年淩渡虛隱居天龍寺,為了答謝天龍寺高僧,留下武道傳承。


    時至今日,天龍寺的武道體係已經非常完善,看似僅有一陽指、六脈神劍兩門傳承絕技,實則完全足夠。


    天龍寺無需從低到高培養弟子。


    出家的那些段氏皇族,全部都是成年之後出家,武道已經有所成就。


    天龍寺就相當於大學,隻負責培養高級人才,根基則是由皇家負責。


    淩渡虛隱居之時,曾經表示六脈神劍雖高深莫測,但對功力要求太高,不如修改為劍陣,每人各施展一脈。


    淩渡虛花費數年時間,不僅創出六人劍陣,還有三十六人的大陣,乃至七十二人的“正反六脈神劍大陣”。


    這也無奈,他是真的很無聊啊!


    天龍寺那些老和尚,閑著無聊可以麵壁誦經,淩渡虛哪有這個心思?


    除了研究武功,他還能做什麽?


    現在,拜訪天龍寺的兩位大喇嘛,吐蕃大輪明王鳩摩智,蒙元桑結,便見識到了淩渡虛苦心鑽研的陣法。


    以六個各使一脈劍法的老和尚作為陣法核心,每個老和尚帶五位弟子,合共三十六人,組成天罡之數。


    劍氣雨點般灑落,忽而劍路雄勁,頗有石破天驚,風雨大至之勢,忽而巧妙靈活,難以捉摸,忽而大開大闔,氣勢雄邁,忽而忽來忽去,變化精微。


    既有無形劍氣破空而起,又有霜寒寶劍刷刷作響,三十六人好似六個緊密貼合的磨盤,能把人絞成粉碎。


    鳩摩智身為吐蕃大輪明王,武功自然是高深莫測,火焰刀淩厲至極,烈焰飛騰,灼熱逼人,更勝烈陽刀法。


    桑結自幼苦修密宗大手印,雖然不能說是登峰造極,卻也爐火純青。


    九字真言手印循環施展,分川斷海的掌力片刻不停,短短一炷香時間,天龍寺百餘丈的廣場,便被轟成廢墟。


    段正明的親叔叔枯榮大師,由於修行枯榮禪功,半邊身子好似骷髏,因此一直都背著身子,但聽聞劍氣唿嘯,正常的半邊臉,忍不住露出幾分笑意。


    大理的國力,比起吐蕃和蒙元遠遠不如,但武道爭勝,卻不落下風。


    鳩摩智隻覺得嗶了狗了。


    他的佛法修為頗為不錯,對於金錢美色早已看透,唯獨參不透虛名,也太過爭強好勝,喜好修行高深武功。


    在某些人的攛掇下,鳩摩智想來天龍寺“借”六脈神劍劍譜,沒想到天龍寺武學底蘊,竟然有這般高明。


    鳩摩智覺得震驚,天龍寺方丈本因心中同樣震驚,六個本字輩老和尚,再加上三十精英弟子,竟然拿不下鳩摩智和桑結,反而形成了對峙的姿態。


    繼續這般戰鬥下去,要麽雙方兩敗俱傷,要麽鳩摩智桑結勝算更大。


    畢竟,鳩摩智根基渾厚,那些年輕的和尚,撐不住這般狠打硬拚。


    本因心知此時不可再有留手,當即飛身而出:“二位佛兄,你們見到的隻是半數陣法,還有另外一半陣法,不知二位佛兄,想不想看個完整!”


    鳩摩智揮掌逼退一人,笑道:“小僧此次來天龍寺,為的就是見識大理六脈神劍,豈能隻見一半就迴去?”


    桑結冷聲說道:“就算你們拿出七十二人陣法,未必能傷到貧僧!”


    本因大笑道:“說來慚愧,天龍寺最強的陣法,本該是天罡地煞,一百零八人,怎奈貧僧不擅經營,沒有那麽多精英弟子,隻能湊足地煞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綜武當神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貧道愛燙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貧道愛燙頭並收藏我在綜武當神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