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皇上考阿哥功課
陵容重生,不再自卑了 作者:古痞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謝皇阿瑪。”三阿哥與四阿哥齊聲說道,說完便站了起來。
皇上看著眼前年歲相差不大的兩個兒子,一時間竟陷入了左右為難的地步。
皇上仔細地看著二人,並沒有開口說話。
四阿哥性子穩重,隻是耐心地站著等待。一旁的三阿哥心情卻有些急躁了,眼神中都帶著幾分惶恐,眼珠子環顧著四周。
見皇上坐在寶座上一直都不肯說話,三阿哥本想上前 一步詢問皇上召自己和四阿哥過來所為何事,可瞥見一旁鎮定自若的四阿哥,三阿哥最終還是忍住沒有上前詢問。
皇上也注意到三阿哥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以及一旁四阿哥淡定地模樣。
皇上微微揚起嘴角,隨即便從寶座上站起身來,朝著另一邊的軟榻走去,兩個阿哥見狀也紛紛跟了上去。
皇上走到軟榻旁坐了下來,這才正眼看向自己的兩個兒子,抬手隨意地指了指一旁的紫檀木扶手椅,一臉慈愛地開口道:“坐吧。”
“是,皇阿瑪。”
皇上坐在軟榻上,看著兩個兒子,眼裏也流露出了幾分慈父該有的溫柔。但這種溫柔隨著皇上慵懶地靠在軟枕上時,便成了一種君王的居高臨下地壓迫感。
見兩個兒子都坐了下來,皇上隨意地撥弄著手中的佛珠,抬眸看著兩個兒子,語氣平淡,麵無表情道:“朕今日叫你們過來,一是近來政事繁忙,朕許久沒有見到你們,甚是想念。
二是聽上書房的師傅說你們二人近來在功課上做的不錯,便想著考考你們二人。”
皇上說完,其視線便在兩個阿哥身上來迴打量。
隻見三阿哥嘴角微微揚起,似是胸有成竹,一旁的四阿哥依舊是一副小心謹慎、沉著冷靜的模樣。
三阿哥率先開口道:“皇阿瑪能抽空來考驗兒臣的功課、關心兒臣的學業,實乃兒臣的榮幸。兒臣定當竭盡全力迴答皇阿瑪的考問,還請皇阿瑪不吝賜教。”
一旁的四阿哥見狀,也附和道:“請皇阿瑪不吝賜教。”
皇上微微點頭,眼皮下耷著做思考狀,良久才又抬眸,緩緩開口道:“這‘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你們二人作何理解啊?”
三阿哥看著皇上微微皺眉,臉上露出幾分慌張。
【這皇阿瑪問的呀太過含糊不清了,若是照著師傅教的那樣迴答,想必皇阿瑪會覺得我沒有自己的見解。
可若是我按照自己的理解作答,要是說的不好,想來又會惹皇阿瑪的不快……】
四阿哥心中早有了答案,但眼睛瞥見一旁三阿哥的慌亂時,便選擇了默不作聲。隻靜靜地等待著。
皇上看著有些慌張 的三阿哥,眉頭也微微跟著皺起,見四阿哥神情淡定,皇上心中也有了自己的打算。
見自己的兩個兒子都不開口。其中三阿哥一副猶猶豫豫的模樣,四阿哥鎮定地模樣,皇上思索片刻後,眼睛便停留在三阿哥的身上:“弘時,你是朕的長子,就由你先來說說吧。”
被皇上點名的三阿哥,本就緊張,這一下心裏更加緊張了,連忙站起身來,拱手迴答道:“是,皇阿瑪。”
三阿哥緊抿嘴唇,思考片刻過後,也鎮定了下來。這才鎮靜地開口迴答道:“迴皇阿瑪的話,這‘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出自《大學》。
兒臣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高深學問的宗旨在於要彰顯人自身所擁有的品德,要棄惡從善。
同時要親民,對天下百姓要仁厚、從而做到仁愛天下。此外這‘止於至善’就是要人們將明德與親民這二者結合起來,同時要付諸實踐。”
皇上有些不耐煩地聽完三阿哥所說的話,心中雖有幾分嫌棄,但麵上還算過得去:“不錯,也算是有些進步。”
皇上一邊說著,一邊擺擺手示意三阿哥坐下。同時眼神又落在了一旁的四阿哥身上:“弘曆,你也來說說。”
四阿哥站起身來,拱手行禮道:“是,皇阿瑪。
兒臣以為,這句話是想說明為官者一要重視道德,做官之人要有高尚的品德,一是要大公無私,這樣方能贏得百姓們的信任;二是要為百姓們做出表率,隻有為官者光明正大,百姓們才會紛紛效仿。
此外,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在親民’一句,兒臣以為是要為官者以民為本,以天下百姓為重。
這最後一句‘在止於至善’,兒臣以為是要為官者在為官期間不斷追求卓越,不斷改進。從而達到一個十全十美的結果。”
說完,四阿哥略微頓了頓,又開口道:“皇阿瑪,兒臣的見解淺薄,還請皇阿瑪指教。”
皇上微微點頭,心中甚是滿意四阿哥的答案,但嘴上卻未表現分毫:“你的見解與弘時雖有不同,但大致意思也相差無幾。”
皇上又抬起手:“坐下吧。”
四阿哥坐下後,皇上看向兩個兒子,又注意到四阿哥穿的有些單薄,便關心道:“入冬了,外麵天冷,弘曆你可得像你三哥一樣日後出門也多穿一些,免得受了風寒,誤了功課。”
“是,皇阿瑪。兒臣多謝皇阿瑪關心。”四阿哥屁股剛挨著凳子,便又站起身來謝恩。
三阿哥看了看四阿哥身上穿的有些單薄,低頭看了看自己穿的嚴嚴實實,故而有些不好意思。
三阿哥立馬站起身來:“此事也是兒臣不好,身為長子,理應關心自己的弟弟妹妹,今日是兒臣疏忽了。”
“三哥說的是哪裏的話,今日是臣弟出門有些著急,這才穿得單薄了些。”
皇上在一旁看著,嘴角微微揚起:“好了,別爭了,以後多注意就好。朕看到你們兄弟二人如此,也能安心了。
現下時辰不早了,朕還有奏折還未批閱,你們便都迴去吧。
朕改日再去看看你們。”
“是,皇阿瑪。”兩個阿哥行禮道。
皇上看著眼前年歲相差不大的兩個兒子,一時間竟陷入了左右為難的地步。
皇上仔細地看著二人,並沒有開口說話。
四阿哥性子穩重,隻是耐心地站著等待。一旁的三阿哥心情卻有些急躁了,眼神中都帶著幾分惶恐,眼珠子環顧著四周。
見皇上坐在寶座上一直都不肯說話,三阿哥本想上前 一步詢問皇上召自己和四阿哥過來所為何事,可瞥見一旁鎮定自若的四阿哥,三阿哥最終還是忍住沒有上前詢問。
皇上也注意到三阿哥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以及一旁四阿哥淡定地模樣。
皇上微微揚起嘴角,隨即便從寶座上站起身來,朝著另一邊的軟榻走去,兩個阿哥見狀也紛紛跟了上去。
皇上走到軟榻旁坐了下來,這才正眼看向自己的兩個兒子,抬手隨意地指了指一旁的紫檀木扶手椅,一臉慈愛地開口道:“坐吧。”
“是,皇阿瑪。”
皇上坐在軟榻上,看著兩個兒子,眼裏也流露出了幾分慈父該有的溫柔。但這種溫柔隨著皇上慵懶地靠在軟枕上時,便成了一種君王的居高臨下地壓迫感。
見兩個兒子都坐了下來,皇上隨意地撥弄著手中的佛珠,抬眸看著兩個兒子,語氣平淡,麵無表情道:“朕今日叫你們過來,一是近來政事繁忙,朕許久沒有見到你們,甚是想念。
二是聽上書房的師傅說你們二人近來在功課上做的不錯,便想著考考你們二人。”
皇上說完,其視線便在兩個阿哥身上來迴打量。
隻見三阿哥嘴角微微揚起,似是胸有成竹,一旁的四阿哥依舊是一副小心謹慎、沉著冷靜的模樣。
三阿哥率先開口道:“皇阿瑪能抽空來考驗兒臣的功課、關心兒臣的學業,實乃兒臣的榮幸。兒臣定當竭盡全力迴答皇阿瑪的考問,還請皇阿瑪不吝賜教。”
一旁的四阿哥見狀,也附和道:“請皇阿瑪不吝賜教。”
皇上微微點頭,眼皮下耷著做思考狀,良久才又抬眸,緩緩開口道:“這‘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你們二人作何理解啊?”
三阿哥看著皇上微微皺眉,臉上露出幾分慌張。
【這皇阿瑪問的呀太過含糊不清了,若是照著師傅教的那樣迴答,想必皇阿瑪會覺得我沒有自己的見解。
可若是我按照自己的理解作答,要是說的不好,想來又會惹皇阿瑪的不快……】
四阿哥心中早有了答案,但眼睛瞥見一旁三阿哥的慌亂時,便選擇了默不作聲。隻靜靜地等待著。
皇上看著有些慌張 的三阿哥,眉頭也微微跟著皺起,見四阿哥神情淡定,皇上心中也有了自己的打算。
見自己的兩個兒子都不開口。其中三阿哥一副猶猶豫豫的模樣,四阿哥鎮定地模樣,皇上思索片刻後,眼睛便停留在三阿哥的身上:“弘時,你是朕的長子,就由你先來說說吧。”
被皇上點名的三阿哥,本就緊張,這一下心裏更加緊張了,連忙站起身來,拱手迴答道:“是,皇阿瑪。”
三阿哥緊抿嘴唇,思考片刻過後,也鎮定了下來。這才鎮靜地開口迴答道:“迴皇阿瑪的話,這‘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出自《大學》。
兒臣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高深學問的宗旨在於要彰顯人自身所擁有的品德,要棄惡從善。
同時要親民,對天下百姓要仁厚、從而做到仁愛天下。此外這‘止於至善’就是要人們將明德與親民這二者結合起來,同時要付諸實踐。”
皇上有些不耐煩地聽完三阿哥所說的話,心中雖有幾分嫌棄,但麵上還算過得去:“不錯,也算是有些進步。”
皇上一邊說著,一邊擺擺手示意三阿哥坐下。同時眼神又落在了一旁的四阿哥身上:“弘曆,你也來說說。”
四阿哥站起身來,拱手行禮道:“是,皇阿瑪。
兒臣以為,這句話是想說明為官者一要重視道德,做官之人要有高尚的品德,一是要大公無私,這樣方能贏得百姓們的信任;二是要為百姓們做出表率,隻有為官者光明正大,百姓們才會紛紛效仿。
此外,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在親民’一句,兒臣以為是要為官者以民為本,以天下百姓為重。
這最後一句‘在止於至善’,兒臣以為是要為官者在為官期間不斷追求卓越,不斷改進。從而達到一個十全十美的結果。”
說完,四阿哥略微頓了頓,又開口道:“皇阿瑪,兒臣的見解淺薄,還請皇阿瑪指教。”
皇上微微點頭,心中甚是滿意四阿哥的答案,但嘴上卻未表現分毫:“你的見解與弘時雖有不同,但大致意思也相差無幾。”
皇上又抬起手:“坐下吧。”
四阿哥坐下後,皇上看向兩個兒子,又注意到四阿哥穿的有些單薄,便關心道:“入冬了,外麵天冷,弘曆你可得像你三哥一樣日後出門也多穿一些,免得受了風寒,誤了功課。”
“是,皇阿瑪。兒臣多謝皇阿瑪關心。”四阿哥屁股剛挨著凳子,便又站起身來謝恩。
三阿哥看了看四阿哥身上穿的有些單薄,低頭看了看自己穿的嚴嚴實實,故而有些不好意思。
三阿哥立馬站起身來:“此事也是兒臣不好,身為長子,理應關心自己的弟弟妹妹,今日是兒臣疏忽了。”
“三哥說的是哪裏的話,今日是臣弟出門有些著急,這才穿得單薄了些。”
皇上在一旁看著,嘴角微微揚起:“好了,別爭了,以後多注意就好。朕看到你們兄弟二人如此,也能安心了。
現下時辰不早了,朕還有奏折還未批閱,你們便都迴去吧。
朕改日再去看看你們。”
“是,皇阿瑪。”兩個阿哥行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