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皇上夜訪壽康宮
陵容重生,不再自卑了 作者:古痞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夕陽漸漸落下,皇上已經辛勞了一日,簡單地吃過晚膳後,皇上決定還是去一趟壽康宮。
夕陽的餘暉灑在金線繡的團龍紋明黃色常服上熠熠生輝,輦轎上的皇上肆意地享受著這份疲憊過後的愜意,微閉雙眼,抬頭感受著這份暖意:“再過些日子想來就不會這般溫暖了。
對了,蘇培盛!”
“奴才在。”蘇培盛走在輦轎旁邊,躬身道。
“朕記得,前幾日容嬪提起的周歲宴似乎就在這兩日?”皇上微微睜開雙眼,眼裏帶著幾分期待。
蘇培盛抬起頭:“迴皇上,正是,過兩日便是了。今日華貴妃娘娘來過養心殿說是有周歲宴相關的事情想征求下皇上的意見,見皇上與齊妃娘娘還有柔嬪娘娘在商議事情,便先迴去了,說是明日再來。”
皇上微微蹙眉:“這事兒怎麽不早說?”
蘇培盛仰頭看著皇上,一臉委屈:“皇上,您可冤枉奴才了。這是華貴妃娘娘說不要用這些小事情去叨擾皇上,所以奴才我才沒向皇上說的啊!”
“嗯。”皇上沉聲道:“的確,世蘭自從有了孩子這性子更加沉穩了。
不過朕也許久沒去過翊坤宮了,等下若是去了壽康宮後,時辰還早,便去翊坤宮裏瞧瞧。”
“嗻。”
皇上的鑾駕很快便來到了壽康宮附近,走下輦轎,皇上徑直走到了正殿麵前,讓人通報過後,才緩緩走進殿內。
太後虔誠地坐在軟榻上看著佛經,皇上一進來,便屈膝請安道:“兒子給皇額娘請安。”
“起來坐吧。”太後抬手道。
見皇上站起身來,坐下後。太後才開口問道:“皇上怎麽這個時候來了?”
“皇額娘,兒子過來,是想同皇額娘商量商量。”皇上斜著眼睛看了眼太後,又繼續道:“隆科多年事已高,近來似乎是有老糊塗了,提了些大逆不道的建議。兒臣念著隆科多也是朕的舅舅,便想著讓其在家休養幾日。不知皇額娘意下如何?”
太後微微皺眉,眼裏閃過幾絲緊張,但幾十年的經驗讓太後很快便鎮靜下來:“皇上這樣做也好,隻是此前年羹堯便告老在家養傷,若是年羹堯也一並迴家去了,怕是朝堂之上,難免會引人猜測啊……”
皇上扯了扯嘴角,麵無表情道:“所以兒臣隻是下旨讓隆科多在家休養半月。此前有人上奏說隆科多的次子玉柱品性不端,行為惡劣。
兒子一直沒將此事放在心上,如今剛好隆科多有些糊塗,便叫隆科多迴家管教次子也算是情理之中了。”
“皇上既然已經下旨,何苦又跑來壽康宮問哀家的意見,皇上您自己做主便是。”太後將頭側到一邊,不再看著皇上。
皇上聽太後這樣說,又繼續道:“既然皇額娘覺得這種方法可行,那兒子也便放心了。
不過兒子也想提醒皇額娘一句,有些事情皇額娘不必過於操心了。以免累著皇額娘。”
太後冷笑一聲:“哀家知道了。若沒其他事,皇上就先迴去吧,哀家也累了。”
聽太後這樣說,皇上也明白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便不想再做停留。皇上站起身來:“那皇額娘先休息,兒子迴養心殿了。”
待皇上走後,太後的臉上才露出不滿的神情:“皇上都已經下了聖旨,何必又來問哀家的意思。”
“太後,皇上這是心裏還有著太後您呢,否則也不會親自來一趟。”竹息站在太後身旁勸道。
另一邊的竹君卻耷拉著嘴,臉上露出幾分擔憂。
太後見了,看了眼對麵的竹君:“竹君,你怎麽看?”
竹君走上前來,小心翼翼地開口道:“太後,奴婢想說句大逆不道的話,還請太後恕罪。”
說著,竹君便“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太後微微蹙眉:“你直說便是,哀家恕你無罪。”
竹君輕聲應了後,這才抬頭望向太後繼續道:“太後,奴婢覺得,皇上此番過來似乎是為了隆科多大人的事情。
奴婢雖然不清楚這裏麵是否有別的意思,但也聽出來皇上話裏話外是想警告太後不要插手隆科多的事情。”
說完,竹君便裝作一副害怕的樣子將頭狠狠地埋了下去。
一時間,殿內陷入了沉默,太後抬眸看了眼竹息:“竹息,你先下去吧。就讓竹君在這兒伺候哀家 ,看來上次哀家同你說的事情,你還是沒往心裏去。”
“太後,奴婢我……”竹息還想辯解幾句,可太後擺了擺手,竹息也隻好心不甘情不願地退了出去。
待竹息退下後,太後看著跪在地上的竹君道:“你先起來吧。”
“是,太後。”竹君幹脆利落地站起身來,走到太後身邊。
太後看著竹君:“你倒是個有話直說的,不過此前怎麽不見你這樣說話。”
“迴太後,此前壽康宮中,有諸多嬤嬤伺候著太後,奴婢壓根都沒機會在太後麵前露臉。
之前又被調去春禧殿照看甄貴人,自她離宮後,奴婢又迴了壽康宮伺候,不過偶爾也會去春禧殿打掃一番。
上次在太後麵前得了臉,這才有機會再太後您身邊伺候。”
太後微微點頭:“那也好,在哀家身邊伺候。哀家不求你多忠心,但求你不要有異心。
隻需要你日後也能像今日一般,能夠直言不諱。雖說忠言逆耳,但哀家聽慣了假話,也想聽聽真話。”
“是,奴婢發誓,奴婢定當對太後娘娘忠心不二!”竹君抬起手做發誓狀,一臉的堅定。
太後看了也是笑得合不攏嘴。
“好了,好了。伺候哀家洗漱吧,秋日夜長,哀家老了,受不得寒氣。”太後抬手搭在竹君手臂上,隨後便站起身來,朝梳妝台走去。
殿外的竹息心中卻有幾分不服氣,嘴上罵得難聽:“我伺候了太後這麽多年了,就憑她也配!”
“姑姑別生氣,竹君就是會說話了些,太後過幾日新鮮勁過了,定會記起姑姑的好。”一個宮女在竹君身旁勸道。
另一邊的皇上,出了壽康宮後,並沒有直接迴了養心殿,而是掉頭去了翊坤宮。
夕陽的餘暉灑在金線繡的團龍紋明黃色常服上熠熠生輝,輦轎上的皇上肆意地享受著這份疲憊過後的愜意,微閉雙眼,抬頭感受著這份暖意:“再過些日子想來就不會這般溫暖了。
對了,蘇培盛!”
“奴才在。”蘇培盛走在輦轎旁邊,躬身道。
“朕記得,前幾日容嬪提起的周歲宴似乎就在這兩日?”皇上微微睜開雙眼,眼裏帶著幾分期待。
蘇培盛抬起頭:“迴皇上,正是,過兩日便是了。今日華貴妃娘娘來過養心殿說是有周歲宴相關的事情想征求下皇上的意見,見皇上與齊妃娘娘還有柔嬪娘娘在商議事情,便先迴去了,說是明日再來。”
皇上微微蹙眉:“這事兒怎麽不早說?”
蘇培盛仰頭看著皇上,一臉委屈:“皇上,您可冤枉奴才了。這是華貴妃娘娘說不要用這些小事情去叨擾皇上,所以奴才我才沒向皇上說的啊!”
“嗯。”皇上沉聲道:“的確,世蘭自從有了孩子這性子更加沉穩了。
不過朕也許久沒去過翊坤宮了,等下若是去了壽康宮後,時辰還早,便去翊坤宮裏瞧瞧。”
“嗻。”
皇上的鑾駕很快便來到了壽康宮附近,走下輦轎,皇上徑直走到了正殿麵前,讓人通報過後,才緩緩走進殿內。
太後虔誠地坐在軟榻上看著佛經,皇上一進來,便屈膝請安道:“兒子給皇額娘請安。”
“起來坐吧。”太後抬手道。
見皇上站起身來,坐下後。太後才開口問道:“皇上怎麽這個時候來了?”
“皇額娘,兒子過來,是想同皇額娘商量商量。”皇上斜著眼睛看了眼太後,又繼續道:“隆科多年事已高,近來似乎是有老糊塗了,提了些大逆不道的建議。兒臣念著隆科多也是朕的舅舅,便想著讓其在家休養幾日。不知皇額娘意下如何?”
太後微微皺眉,眼裏閃過幾絲緊張,但幾十年的經驗讓太後很快便鎮靜下來:“皇上這樣做也好,隻是此前年羹堯便告老在家養傷,若是年羹堯也一並迴家去了,怕是朝堂之上,難免會引人猜測啊……”
皇上扯了扯嘴角,麵無表情道:“所以兒臣隻是下旨讓隆科多在家休養半月。此前有人上奏說隆科多的次子玉柱品性不端,行為惡劣。
兒子一直沒將此事放在心上,如今剛好隆科多有些糊塗,便叫隆科多迴家管教次子也算是情理之中了。”
“皇上既然已經下旨,何苦又跑來壽康宮問哀家的意見,皇上您自己做主便是。”太後將頭側到一邊,不再看著皇上。
皇上聽太後這樣說,又繼續道:“既然皇額娘覺得這種方法可行,那兒子也便放心了。
不過兒子也想提醒皇額娘一句,有些事情皇額娘不必過於操心了。以免累著皇額娘。”
太後冷笑一聲:“哀家知道了。若沒其他事,皇上就先迴去吧,哀家也累了。”
聽太後這樣說,皇上也明白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便不想再做停留。皇上站起身來:“那皇額娘先休息,兒子迴養心殿了。”
待皇上走後,太後的臉上才露出不滿的神情:“皇上都已經下了聖旨,何必又來問哀家的意思。”
“太後,皇上這是心裏還有著太後您呢,否則也不會親自來一趟。”竹息站在太後身旁勸道。
另一邊的竹君卻耷拉著嘴,臉上露出幾分擔憂。
太後見了,看了眼對麵的竹君:“竹君,你怎麽看?”
竹君走上前來,小心翼翼地開口道:“太後,奴婢想說句大逆不道的話,還請太後恕罪。”
說著,竹君便“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太後微微蹙眉:“你直說便是,哀家恕你無罪。”
竹君輕聲應了後,這才抬頭望向太後繼續道:“太後,奴婢覺得,皇上此番過來似乎是為了隆科多大人的事情。
奴婢雖然不清楚這裏麵是否有別的意思,但也聽出來皇上話裏話外是想警告太後不要插手隆科多的事情。”
說完,竹君便裝作一副害怕的樣子將頭狠狠地埋了下去。
一時間,殿內陷入了沉默,太後抬眸看了眼竹息:“竹息,你先下去吧。就讓竹君在這兒伺候哀家 ,看來上次哀家同你說的事情,你還是沒往心裏去。”
“太後,奴婢我……”竹息還想辯解幾句,可太後擺了擺手,竹息也隻好心不甘情不願地退了出去。
待竹息退下後,太後看著跪在地上的竹君道:“你先起來吧。”
“是,太後。”竹君幹脆利落地站起身來,走到太後身邊。
太後看著竹君:“你倒是個有話直說的,不過此前怎麽不見你這樣說話。”
“迴太後,此前壽康宮中,有諸多嬤嬤伺候著太後,奴婢壓根都沒機會在太後麵前露臉。
之前又被調去春禧殿照看甄貴人,自她離宮後,奴婢又迴了壽康宮伺候,不過偶爾也會去春禧殿打掃一番。
上次在太後麵前得了臉,這才有機會再太後您身邊伺候。”
太後微微點頭:“那也好,在哀家身邊伺候。哀家不求你多忠心,但求你不要有異心。
隻需要你日後也能像今日一般,能夠直言不諱。雖說忠言逆耳,但哀家聽慣了假話,也想聽聽真話。”
“是,奴婢發誓,奴婢定當對太後娘娘忠心不二!”竹君抬起手做發誓狀,一臉的堅定。
太後看了也是笑得合不攏嘴。
“好了,好了。伺候哀家洗漱吧,秋日夜長,哀家老了,受不得寒氣。”太後抬手搭在竹君手臂上,隨後便站起身來,朝梳妝台走去。
殿外的竹息心中卻有幾分不服氣,嘴上罵得難聽:“我伺候了太後這麽多年了,就憑她也配!”
“姑姑別生氣,竹君就是會說話了些,太後過幾日新鮮勁過了,定會記起姑姑的好。”一個宮女在竹君身旁勸道。
另一邊的皇上,出了壽康宮後,並沒有直接迴了養心殿,而是掉頭去了翊坤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