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中秋宮宴(下)
陵容重生,不再自卑了 作者:古痞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是,剪秋姑姑。”祺貴人自信地揚起頭說道。
剪秋看著麵前的祺貴人一臉得意,忍不住提醒道:“方才麗嬪的琵琶很是受皇上喜愛,接下來小主的表演不求讓皇上多高興,但隻求不要出任何差錯才是。”
祺貴人點頭答應了,隨後便借口說要上妝了,將剪秋打發了出去。
“真是嘮叨,就算麗嬪的琵琶彈得再好,終究也敵不過她那張人老珠黃的臉。再說了,皇後能安什麽好心,把我打發到碎玉軒,還讓我再後麵出場,這不存心給我難堪嘛。”
“小主,奴婢相信,憑借小主的美貌,皇上定然會對小主動心的。”
剪秋還未走遠,祺貴人尖酸刻薄的話語便傳到了剪秋的耳朵裏。
剪秋一臉不屑,嘴上嘀咕了兩句:“娘娘費心給你安排,倒顯得是我家娘娘不對了。真是不知好歹。”
嘀咕完後便氣衝衝地迴到了殿內,俯身在皇後身邊耳語了幾句,皇後的臉上也多了幾分難堪,但這份難堪和憤怒轉眼便煙消雲散。
大殿內,燭火通明,眾人專注地欣賞著眼前的歌舞,時不時也會同身旁的人聊上幾句家常。
果郡王借著酒醉,得到皇上應允後,便出了大殿去消散一些醉意。
孟靜嫻看著離席的果郡王,剛想讓身邊平時沒帶出過門的燕兒跟上去,餘光便瞥見身旁有些一臉不悅的甄玉嬌,心裏一下來了主意:“妹妹,王爺說是有些醉酒便出去了,我對這宮裏不熟悉,但心裏擔心王爺,妹妹從前是從這皇宮裏出來的,想必十分熟悉這紫禁城,不如妹妹跟上去看看,以免王爺有什麽不測。”
原以為甄玉嬌會推脫一二,可不料甄玉嬌並沒有多想,直接就跟了出去。
孟靜嫻見二人都出去了,才讓燕兒也跟上前去。
觥籌交錯間,燭火搖曳但大殿依舊被這些燭火照得金碧輝煌。
樂聲剛消,琴聲又起。
隻見一位麵容姣好的女子,身著一身羅蘭紫漸變舞衣,踩著細碎的步子,來到了大殿中央。
“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鬆……”
隨著身後歌姬的唱聲,祺貴人的水袖輕盈地甩向兩邊,裏麵藏著的秋海棠花瓣也隨著水袖的揮動撒了出來,仿若天女散花一般。
(花瓣不小心落在了敦親王正在吃的炙羊肉盤子裏,瞬間敦親王的臉就垮了下來。剛要開罵,好在敦親王及時發現,將自己的那份炙羊肉換給了敦親王,這才平息了敦親王的怒火。)
看著眼前祺貴人曼妙的舞姿,皇後宜修是越看越眼熟,微微側過身去,一臉疑惑地看向剪秋,低聲道:“怎麽祺貴人跳得是《驚鴻舞》,不是讓她跳《霓裳羽衣舞》嗎?怎麽迴事?”
剪秋緊張地低下身子,輕聲道:“想必是祺貴人自作主張了,而且方才我去提醒祺貴人的時候,不小心聽到祺貴人不滿娘娘你安排她住在碎玉軒以及讓她在後麵表演的事情。”
“好啊。”皇後戲謔一笑,隨後便不再過問。
皇上看著眼前有些東施效顰的祺貴人,這舞跳得既不如安陵容跳得優美輕盈,又不如甄嬛跳得自然舒心。唯獨那張年輕的麵孔還將就能看,皇上想到從前陵容的舞蹈,目光隨即落在了下方端坐在自己位置上的陵容身上。
陵容感受到皇上的目光,淺淺一笑,舉起酒杯輕抿了一口。
隻見皇上與陵容對視一眼後,也舉起酒杯做敬酒狀,將手中的酒一飲而盡。
隨著歌聲琴聲漸漸消散,祺貴人也漸漸停了下來,盈盈一拜後,剛想離去。
一旁早就不滿的敦親王,一臉怒意地開口道:“ 剛才還說皇兄宮裏的娘娘那琵琶技藝高超,可現下看著這位娘娘倒是還不如本王宮裏的舞姬跳得好。
美則美矣,既毫無新意,又彷如東施效顰。
本王記得此舞當年純元皇後還在時,跳得可謂是‘長鬢如雲衣似霧,錦茵羅薦承輕步’,既優雅柔美,又輕盈飄逸。”
祺貴人被說得有些不知所措,正打算說些什麽時,隻見皇上抬起手:“你先下去吧。”
祺貴人一臉惶恐地行禮告退後,才聽見皇上略有不滿道:“純元的當年作《驚鴻舞》時,的確美輪美奐,難為敦親王如今還記得。”
“皇上恕罪,王爺有些喝醉了,這才胡言亂語。”敦親王福晉站起身來,行禮道。
“無妨。”
敦親王福晉坐下後,扯了扯敦親王的衣角,示意他不要再說話。
皇帝原本笑著的臉垮了下來。好在時間也過去的差不多了,倒也不必特別在意。
可一旁皇後黑著的臉倒是多了幾分得意,又吩咐剪秋道:“你去關心關心祺貴人,讓她明白本宮才是她最大的靠山,讓她少自作聰明。”
“是,娘娘。”
此時,之前離席的果郡王也迴到了席位上。
果郡王滿麵春風,似乎出去一趟後人都精神了不少,臉上還帶著幾分笑意。
倒是甄玉嬌卻沒有跟著果郡王一起迴到席上。
孟靜嫻用餘光左右掃視一番後,才看見燕兒邁著小碎步走了進來。
靠近孟靜嫻後,俯身耳語道:“福晉,剛才側福晉跟著王爺去了壽康宮。
王爺進去後不久便出來了,隨後在壽康宮門口的側福晉同王爺吵了兩句後,也氣衝衝地進去了。”
孟靜嫻點點頭,心裏也明白了個大概。甄嬛前不久才搬進壽康宮裏的春禧殿,如今果郡王就這般急不可耐。不過果郡王同甄玉嬌吵了起來,想必甄玉嬌也明白了些事情。
一陣鑼鼓聲起,戲曲班子就登場了。
隻見頭戴點翠鳳冠,身著紅白色戲服的“昭君”,隨著鑼鼓聲便驚豔登場了。隻聽“昭君”嘴裏唱著:
“別離淚漣,怎忍舍漢宮的輦。無端反賊弄朝權,漢劉王,特煞柔軟。”
……
原本有些疲憊地宮妃、王爺及其家眷等人,現下也都打起了精神。
此時的皇上還未看出眼前的“昭君”有何不同,倒是皇後覺得這人的聲音十分耳熟。
剪秋看著麵前的祺貴人一臉得意,忍不住提醒道:“方才麗嬪的琵琶很是受皇上喜愛,接下來小主的表演不求讓皇上多高興,但隻求不要出任何差錯才是。”
祺貴人點頭答應了,隨後便借口說要上妝了,將剪秋打發了出去。
“真是嘮叨,就算麗嬪的琵琶彈得再好,終究也敵不過她那張人老珠黃的臉。再說了,皇後能安什麽好心,把我打發到碎玉軒,還讓我再後麵出場,這不存心給我難堪嘛。”
“小主,奴婢相信,憑借小主的美貌,皇上定然會對小主動心的。”
剪秋還未走遠,祺貴人尖酸刻薄的話語便傳到了剪秋的耳朵裏。
剪秋一臉不屑,嘴上嘀咕了兩句:“娘娘費心給你安排,倒顯得是我家娘娘不對了。真是不知好歹。”
嘀咕完後便氣衝衝地迴到了殿內,俯身在皇後身邊耳語了幾句,皇後的臉上也多了幾分難堪,但這份難堪和憤怒轉眼便煙消雲散。
大殿內,燭火通明,眾人專注地欣賞著眼前的歌舞,時不時也會同身旁的人聊上幾句家常。
果郡王借著酒醉,得到皇上應允後,便出了大殿去消散一些醉意。
孟靜嫻看著離席的果郡王,剛想讓身邊平時沒帶出過門的燕兒跟上去,餘光便瞥見身旁有些一臉不悅的甄玉嬌,心裏一下來了主意:“妹妹,王爺說是有些醉酒便出去了,我對這宮裏不熟悉,但心裏擔心王爺,妹妹從前是從這皇宮裏出來的,想必十分熟悉這紫禁城,不如妹妹跟上去看看,以免王爺有什麽不測。”
原以為甄玉嬌會推脫一二,可不料甄玉嬌並沒有多想,直接就跟了出去。
孟靜嫻見二人都出去了,才讓燕兒也跟上前去。
觥籌交錯間,燭火搖曳但大殿依舊被這些燭火照得金碧輝煌。
樂聲剛消,琴聲又起。
隻見一位麵容姣好的女子,身著一身羅蘭紫漸變舞衣,踩著細碎的步子,來到了大殿中央。
“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鬆……”
隨著身後歌姬的唱聲,祺貴人的水袖輕盈地甩向兩邊,裏麵藏著的秋海棠花瓣也隨著水袖的揮動撒了出來,仿若天女散花一般。
(花瓣不小心落在了敦親王正在吃的炙羊肉盤子裏,瞬間敦親王的臉就垮了下來。剛要開罵,好在敦親王及時發現,將自己的那份炙羊肉換給了敦親王,這才平息了敦親王的怒火。)
看著眼前祺貴人曼妙的舞姿,皇後宜修是越看越眼熟,微微側過身去,一臉疑惑地看向剪秋,低聲道:“怎麽祺貴人跳得是《驚鴻舞》,不是讓她跳《霓裳羽衣舞》嗎?怎麽迴事?”
剪秋緊張地低下身子,輕聲道:“想必是祺貴人自作主張了,而且方才我去提醒祺貴人的時候,不小心聽到祺貴人不滿娘娘你安排她住在碎玉軒以及讓她在後麵表演的事情。”
“好啊。”皇後戲謔一笑,隨後便不再過問。
皇上看著眼前有些東施效顰的祺貴人,這舞跳得既不如安陵容跳得優美輕盈,又不如甄嬛跳得自然舒心。唯獨那張年輕的麵孔還將就能看,皇上想到從前陵容的舞蹈,目光隨即落在了下方端坐在自己位置上的陵容身上。
陵容感受到皇上的目光,淺淺一笑,舉起酒杯輕抿了一口。
隻見皇上與陵容對視一眼後,也舉起酒杯做敬酒狀,將手中的酒一飲而盡。
隨著歌聲琴聲漸漸消散,祺貴人也漸漸停了下來,盈盈一拜後,剛想離去。
一旁早就不滿的敦親王,一臉怒意地開口道:“ 剛才還說皇兄宮裏的娘娘那琵琶技藝高超,可現下看著這位娘娘倒是還不如本王宮裏的舞姬跳得好。
美則美矣,既毫無新意,又彷如東施效顰。
本王記得此舞當年純元皇後還在時,跳得可謂是‘長鬢如雲衣似霧,錦茵羅薦承輕步’,既優雅柔美,又輕盈飄逸。”
祺貴人被說得有些不知所措,正打算說些什麽時,隻見皇上抬起手:“你先下去吧。”
祺貴人一臉惶恐地行禮告退後,才聽見皇上略有不滿道:“純元的當年作《驚鴻舞》時,的確美輪美奐,難為敦親王如今還記得。”
“皇上恕罪,王爺有些喝醉了,這才胡言亂語。”敦親王福晉站起身來,行禮道。
“無妨。”
敦親王福晉坐下後,扯了扯敦親王的衣角,示意他不要再說話。
皇帝原本笑著的臉垮了下來。好在時間也過去的差不多了,倒也不必特別在意。
可一旁皇後黑著的臉倒是多了幾分得意,又吩咐剪秋道:“你去關心關心祺貴人,讓她明白本宮才是她最大的靠山,讓她少自作聰明。”
“是,娘娘。”
此時,之前離席的果郡王也迴到了席位上。
果郡王滿麵春風,似乎出去一趟後人都精神了不少,臉上還帶著幾分笑意。
倒是甄玉嬌卻沒有跟著果郡王一起迴到席上。
孟靜嫻用餘光左右掃視一番後,才看見燕兒邁著小碎步走了進來。
靠近孟靜嫻後,俯身耳語道:“福晉,剛才側福晉跟著王爺去了壽康宮。
王爺進去後不久便出來了,隨後在壽康宮門口的側福晉同王爺吵了兩句後,也氣衝衝地進去了。”
孟靜嫻點點頭,心裏也明白了個大概。甄嬛前不久才搬進壽康宮裏的春禧殿,如今果郡王就這般急不可耐。不過果郡王同甄玉嬌吵了起來,想必甄玉嬌也明白了些事情。
一陣鑼鼓聲起,戲曲班子就登場了。
隻見頭戴點翠鳳冠,身著紅白色戲服的“昭君”,隨著鑼鼓聲便驚豔登場了。隻聽“昭君”嘴裏唱著:
“別離淚漣,怎忍舍漢宮的輦。無端反賊弄朝權,漢劉王,特煞柔軟。”
……
原本有些疲憊地宮妃、王爺及其家眷等人,現下也都打起了精神。
此時的皇上還未看出眼前的“昭君”有何不同,倒是皇後覺得這人的聲音十分耳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