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當世名將,聲名遠播四海,天下皆驚!【求訂閱求月票】


    廳堂之中。


    曹昂正聽著曹純的匯報。


    “將軍,那個叫何羅的家夥開口了,甚至都還沒用上刑具,才剛讓人擺出來,他就已經全招了。”


    曹昂不由笑了笑。


    這人要是能死咬著牙齒不開口,那才是令曹昂感到驚異的事情呢。


    “他都說了些什麽?”


    曹純拱手行禮,接著取出一份記錄文書,對著上麵所記載的內容,向曹昂轉述道。


    “迴稟將軍,根據此人口供,在東光界他們被公孫瓚大敗之後,三十餘萬人就隻殘存不到二十萬,不過在迴轉青州之後大敗北海相孔融,倒是又重新將兵力擴充至二十餘萬。”


    “然後在穿過泰山郡,濟北國、東平國的一路上,接連裹挾百姓,總的青壯兵一度達到二十五六萬。”


    “兩股部隊在無鹽縣分道,其中往我們這邊來的,由青州渠帥張饒所統領,總人數約有八萬。”


    “往運城那邊派去了一萬多人,廩丘縣這邊總計超過六萬人。”


    曹昂的嘴角忍不住抽搐兩下。


    怪不得先前壓力那麽大。


    對手居然是踏馬的六萬多人。


    十幾倍的兵力差距。


    真是看得起我啊!


    也得虧自己這邊士兵精銳,而敵軍單兵素質低,也非正規軍,否則恐怕先前的守城戰,自己堅持不到一個時辰。


    不過也正是因為自己這邊,分攤了大部分兵力,所以去張遼那兒的就少了許多。


    僅僅一萬多人的話,以張文遠的本事,外加三千虎賁營精銳,想要反攻不太容易,但是堅守沒啥問題。


    這一點倒是讓曹昂放下心來。


    ……


    “我們這一路是八萬人,那就說明在壽張縣,與兗州劉刺史決戰的主力部隊,總人數達到了十七八萬左右。”


    “真是難以想象,劉公山究竟需要多少人馬,才能夠與這樣龐大的軍隊決戰,他要能成功,恐怕就是當世戰神了。”


    一邊說著。


    曹昂還一邊搖了搖頭。


    就差沒把“我不看好他”這幾個字寫在臉上了。


    對於這樣的事情。


    曹純自然是不好插話的。


    隻能等曹昂感慨完後,接著向其匯報道:“根據何羅的招供,按照他們原本製定的計劃,在拿下了北方三縣之後,就會一路向南突進。”


    “隻是如今在此大敗而歸,那殘存兵力恐怕不會再有膽子南下,他認定渠帥張饒等人必定選擇北上進入東郡,甚至會化作零散部隊,倉皇逃入冀州。”


    曹昂微微頷首。


    “那姓張的手裏也沒剩下多少殘兵,他要識趣的就找個山頭,自己當山賊,要是不知死活,那等我們掌控整個兗州之後,再騰出手來把他剿滅。”


    “對了,招降人數,還有殺敵數量,以及我們自身戰損,這些數字統計出來了沒有?”


    聽到曹昂問起這個問題。


    曹純臉上的表情頓時興奮起來。


    原本還有些正經嚴肅的他。


    一下子變的亢奮不少。


    動作飛快的在懷中一陣摸索,隨後找出了一張小小的布條,恭敬的遞呈給曹昂,接著嘿嘿一笑道。


    “將軍,咱們發財了!”


    “總計招降四萬餘人,先前在攻守城之戰時,還殺死殺傷敵人近萬人,零散逃竄出去的賊兵,恐怕不足萬餘。”


    “除此之外,我軍也有近千人的傷亡,不過以傷者居多,陣亡者唯有小數百人,可以算得上傷亡極小。”


    “另外先前敵軍主將在倉皇撤退時,來不及攜帶太多東西,他們之前搶略多座縣城所獲得的財物,絕大多數都落在了戰場上,已經被末將派人全部拉了迴來,暫且存放在軍營中。”


    ……


    確實發財了。


    曹純這話一點不假。


    四萬多人啊!


    而且全部都是青壯年,哪怕絕大多數都餓的走不動路,甚至個個被折磨的精神麻木,瘦骨嶙峋。


    但隻要稍微養上一陣。


    就能重新煥發活力!


    曹家現在最缺的是什麽?


    糧食、礦產、錢財,這些都缺。


    但最缺的還是人!


    耕田種地,開礦采礦,組建新軍,這些全部都需要活生生的人。


    人口才是一個勢力的根基。


    沒有人口,空有錢財糧食等物資,那在一些大勢力的眼中,也不過是待宰的肥羊罷了。


    可眼下情況不同了。


    曹家翻手之間,獲得了這樣一支龐大的隊伍,隻要能順利吸收轉化,就能迅速轉變為實際生產力。


    不說別的。


    眼下曹家再想擴充軍隊數量,就沒必要派手底下的武將,千裏萬裏跑到周邊幾個郡,去辛辛苦苦的招人了。


    直接在這一支青壯當中挑就行。


    而挑剩下的,還能撿出一部分拿去挖礦,也不說把他們當奴隸用,就是正常的當做礦工來使,也絕對是一股非常強勁,非常新鮮的血液。


    隻要把這些人往任峻那一送。


    那小子也就不用再苦逼兮兮的,帶著百來號人擱那兒,一點一點的開采發掘了,可以極大的加快工程進度。


    而在去除了這兩撥人之後。


    剩下的人還能拿來耕田作地。


    配合著曹家日後大概率會實行的屯田製,能夠迅速的穩定後方。


    所以不管從什麽方麵講。


    這幾萬人都是一筆極為龐大的財富,能夠讓本就已經處在快車道上的曹家勢力,再一次噴氣式前進。


    真舒服啊!


    曹昂一時間思緒紛飛,甚至都忍不住把主意打到了,目前正在壽張縣的主力部隊身上。


    等到劉岱那老小子一掛。


    父親曹操掌控了兗州。


    一定要想辦法,把青州黃巾的主力全部吞下,如果能完整消化,曹家勢力將在頃刻之間富得流油。


    更別說,拿下了主力部隊後。


    後方還有大幾十萬的老弱流民。


    這些老弱婦孺也是一種資源,重體力活幹不了,但是日常耕作,還有織布之類的輕活,也能為整個兗州整體增加財富。


    不說了。


    饞了!


    ……


    “子和,你吩咐下去,讓把陣亡的弟兄們的名字記下來,等迴到定陶縣之後,要把他們的賣命錢送到家眷手中,不能讓他們白白犧牲。”


    “受了傷的弟兄,也額外多給點賞錢,剩下的眾將士,按照我們戰前承諾的賞格,該多少賞多少!”


    “你不是說在戰場上繳獲了,黃巾賊之前搶略的大筆財富嗎,撫恤用的錢財,就從這裏麵出。”


    談到這種嚴肅的問題。


    曹純立馬變得鄭重其事。


    戰後撫恤和生者賞格,這兩件事是必須做好的,但凡有所紕漏,都會導致軍隊戰鬥力降低。


    因此曹昂這麽一說。


    曹純立馬鄭重點頭。


    “將軍放心,末將必定謹遵吩咐,絕不會誤了如此大事。”


    曹昂“嗯”了一聲。


    “你先去安排吧,記得在夏侯將軍到來前的這幾天,不論日夜都必須嚴防死守,一定要有人時刻盯著關押俘虜的各處地點。”


    “但凡發現有群體暴動,那就必須毫不留情,快刀斬亂麻的出兵將他們鎮壓,會造反的俘虜,不如死了的俘虜來的好!”


    行軍作戰之中。


    是萬萬不可同情心泛濫的。


    必須讓自己鐵石心腸。


    掐滅所有可能的苗頭。


    這才是對自己,對所有人負責的表現,也才算得上是一位合格的主帥。


    曹純再次領命。


    隨後才匆忙離去。


    …………


    三日之後。


    位於定陶縣北門處。


    依舊是嚴禁寬出,但是比最開始,嚴防死守時的模樣要好上許多,最起碼還容許商隊進出,隻是需要嚴加盤問而已。


    這一日。


    城外突然響起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正當守城士兵全神戒備,猶豫著要不要先將城門關起來時。


    便見一人一騎策馬而來。


    身上穿著曹軍將士的衣甲。


    手裏拿著一麵兵符令旗,一邊左右揮動著,一邊語氣急促的叫喊道。


    “前線軍情急報,有大事奏報府君,前方速速避讓!”


    一聽這話。


    城門衛士不敢隨意阻攔了。


    而在接到丟下來的令符時,更是快快空出通道,讓傳信兵進去。


    一刻鍾之後。


    太守府中。


    方才和衣而臥,正準備草草午睡一番的曹操,根本就來不及洗漱換裝。


    穿著中衣,胡亂的套上鞋子,便腳步飛快的接見了信使。


    而聽聞前線有急報的夏侯惇等人,也是火速趕來了此處。


    “府君,曹將軍命我送來軍情急報,乃是前線戰況!”


    曹操迫不及待的從士兵手中接過信件,沒有第一時間拆開,而是語氣急促的問道。


    “汝可知前線勝敗如何?”


    “迴稟府君,具體情況小人不知,隻知我軍大勝敵軍!”


    曹操聞言,頓時眼睛一亮。


    “好!”


    “伱一路奔波不易,且隨府中下人去稍事休息!”


    ……


    待士兵退去之後。


    曹操做到桌案前。


    當著夏侯惇、曹洪、陳宮等人的麵,拆開了信件,目光如掃描一般,飛速的閱覽了起來。


    隻是初時曹操還能保持鎮定。


    可當他讀到中後段時。


    整個人都驚住了。


    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一張嘴巴也張的老大。


    仿佛變得有些癡愣愣的。


    “啪嗒!”


    讀完之後,曹操甚至都沒能拿穩手中的信件,使其掉在桌案上,發出了一記清脆的碰撞聲。


    如此模樣。


    可把大夥給看急了。


    夏侯惇更是忍不住問道:“府君,什麽情況,莫非這是一場慘勝,是不是我軍傷亡人數有點多,還是說……”


    後麵的他不敢問出來。


    而曹操在掃視了眾人一眼後。


    先是緩緩的搖了搖頭。


    就在眾人真以為前線情況有些不妙,是以付出慘痛代價,才換取來的一場勝利的時候。


    曹操突然間爆發出一陣大笑聲。


    “哈哈哈哈!”


    “元讓,大勝啊,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大勝,方才是把我給看呆了。”


    “黃巾賊調動了六萬餘兵力攻打廩丘縣,這一戰子修出奇計,動用騎兵配合天象,一戰而使敵人軍心潰散。”


    “共計俘虜生擒四萬餘人,斬殺敵軍近萬人,而整場戰役,我軍總共傷亡人數還不到千人。”


    “此戰足以載入史冊!”


    ……


    全場皆驚。


    所有聽到這個消息的人,都有那麽幾秒鍾,懷疑是不是自己的耳朵出了什麽毛病,又或者這份情報有誤。


    但在反應過來後。


    眾人便知這不可能。


    這份軍情不僅僅是下屬遞呈給上級,還是兒子傳給父親的。


    曹昂沒有必要謊報軍情。


    再說是慘勝還是大勝,等曹昂凱旋歸來後,一切都清晰明了。


    這個東西是瞞不住的。


    因此曹昂說的必是真話。


    而要是這樣的話。


    “嘶……唿!”


    廳堂中是此起彼伏的深唿吸聲。


    眾人皆為之震驚。


    這實在太令人震撼了。


    以區區數千人,大敗敵人六萬餘眾,甚至還生擒了四萬餘人。


    這是何等誇張的戰績啊?


    在己方的士兵精銳程度,以及守城器械等方麵,並沒有超出太多的前提下,能取得這樣的戰績。


    就隻能說明一點。


    我方主將水平極高!


    以高超的統帥藝術,直接彌補了雙方的兵力差距,硬生生的打造出了一場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


    而正如曹操先前所述說的。


    曹昂利用騎兵,配合天象,打出了一招奇謀妙計,故而大勝敵軍。


    夏侯惇等人不知道具體計策是什麽樣子,但曹昂作為主事者,並且作為奇謀妙計的製定之人。


    絕對值得他們為之驚駭。


    最起碼像夏侯惇、曹洪這兩名定位為武將的人,自覺設身處地的話,絕對無法打出這樣一場戰績。


    他們能艱難守住城池。


    就已經算相當不錯了!


    故而兩相對比之下。


    曹昂又豈能不算當世名將?


    “府君,子修這一戰,若是傳揚出去,恐怕將名震天下啊!”


    “咱們曹家之中,如今也算出了一位當世名將,此乃光耀門楣之事啊!”


    曹洪毫不吝嗇自己的溢美之詞。


    這話說的。


    曹操臉上的笑容越發洋溢。


    他快樂死了!


    ……


    “諸位,待會兒議事散去之後,我要你們做一件事,那就是盡可能的,將此戰的結果宣揚出去。”


    “不僅僅是為子修造勢,同時也是借這一戰,將我曹家的名號打出去。”


    “憑借這一戰的兵威,日後我出任兗州牧,執掌一州之地時,周內各郡縣才會對我心服口服,不敢有所異動。”


    眾人皆知此事的重要性。


    當即拱手應諾。


    可以料想到的是。


    今日過後。


    曹昂曹子修的名頭,將再一次傳遍五湖四海,名震整個北方大地。


    甚至連南方恐怕也會有所耳聞。


    或許黃巾賊主力部隊在聽到這一戰的結果時,有很大概率都不會再繼續往濟陰郡走了,說不定會掉頭跑路。


    這就是一人之威!


    隻可惜黃巾賊沒有一個穩固的地盤,否則等曹昂的名聲傳出去後,他大可以說上一聲。


    “曹子修名,止黃巾小兒啼哭!”


    看著麾下夏侯惇等人都是摩拳擦掌,準備散會後,去替曹昂揚名。


    曹操臉上也是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妙啊!


    我兒不愧是天降麒麟子。


    不僅智謀過人,眼界高遠,心思縝密,擁有非凡的大局。


    單挑武力可勝呂布,甚至連戰場指揮,統帥之能,都稱得上是當世名將。


    這不妥妥的文武全才嗎?


    這樣一個無比完美,左看右看都找不出任何一個短板的人才。


    居然降生在我曹家。


    時乃曹家之幸啊!


    聽聞五百年必有賢者出,想必這五百年的大賢,就應在我兒子修身上了。


    …………


    在曹操的刻意宣傳下。


    曹昂於廩丘縣大勝黃巾賊,取得了令人瞠目結舌戰績的消息,就像是長了翅膀一般,迅速的飛往北方各地。


    首先接到消息的,自然是距離定陶縣最近的兗州刺史劉岱。


    這家夥還在行兵進軍的路上。


    再有一兩日便可抵達壽張縣。


    在接到這份情報時,劉岱的第一感覺,就是牙有點酸。


    酸的他半邊肌肉都快偏癱了。


    這尼瑪什麽猛男啊?


    曹昂此子他也見過,甚至對這個小子還有比較深刻的印象。


    畢竟這家夥在偃師縣戰場上,與呂布大戰數百迴合,並戰而勝之,實在讓人很難把這件事忘掉。


    可他沒想到曹昂打仗也這麽厲害。


    真是有點酸了。


    曹孟德有個這樣的兒子,真是好福氣啊,我劉岱咋沒這樣的福分呢?


    不過在發酸之後。


    劉岱倒是越發信心十足起來。


    曹昂能大敗敵軍。


    固然有其水平高超的原因。


    但肯定也是因為黃巾賊太廢了,幾萬人還打不過幾千人。


    這也越發證明,自己接下來在壽張縣與黃巾賊決戰的決策,是何等明智。


    曹昂能大勝。


    他混個小勝還不行?


    此事易耳!


    …………


    渤海郡南皮縣。


    袁紹召集了自己麾下兩員謀臣。


    許攸和逢紀。


    這二位都是他當初從洛陽出來,擔任渤海郡太守時,就已經帶上了老人,故而是目前他最信任的班底。


    “元圖,子遠,曹家這小子不簡單啊,居然能以少勝多,打出如此輝煌的戰績,縱觀數百年來的曆史,像這樣的例子恐怕也是鳳毛麟角。”


    聽聞此言。


    二人反應各異。


    逢紀麵露苦笑之色,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


    而許攸卻並未露出憂色,反倒雙目中閃過一絲光芒,若有所思的在考量著什麽。


    隻有半晌過後。


    逢紀才向前一步,向袁紹拱了拱手,接著輕歎一聲說道。


    “以為先是被公孫瓚大敗,接著又慘敗於曹昂之手,恐怕世人要皆以為蟻賊不堪一擊了。”


    “隻是若有誰不將蟻賊放在眼裏,認為自己也能取得如此大勝,那才將是滅頂之災,豈不聞蟻多也咬死象乎?”


    袁紹不關心其他人。


    他隻關心他自己。


    因此聞言隻是搖了搖頭。


    “北有公孫伯圭,南有曹子修,渤海郡這個地方還真是選的不妙啊,怎的讓我同時碰上了兩個如此猛人。”


    渤海郡乃是冀州第一大郡。


    因此袁紹選是選的沒錯的。


    隻是他有些鬱悶。


    同時碰上兩個這麽會打仗的,還正好一南一北,將他夾在其中。


    那可真是太令人難受了。


    更何況眼下正值亂世,戰爭的權重可比其他要高得多,會打仗的人才,比一般的人才還要更值錢。


    作為一方勢力之主。


    袁紹兵多將廣,聲名遠播,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可偏偏夾在中間,反倒成了在戰場上麵最弱勢的一方。


    這豈能不讓他心中不愉?


    ……


    見袁紹頗有苦惱之色。


    逢紀目光一轉,適時的對其沉聲勸說道:“府君,當務之急是盡快取得冀州之地,此事已不容再緩!”


    “若是能吞下整個冀州,以冀州之地的廣博遼闊,人口眾多,兵糧足備,即便公孫瓚和曹操兩方勢力,再怎麽能爭善戰,我等亦無需懼他們分毫!”


    袁紹點了點頭。


    這個道理他也明白。


    鯨吞冀州之事,他早已提上了議事日程,隻是一直沒什麽特別好的機會。


    “冀州牧韓馥,雖是我袁家門生,但涉及此等大事,他又如何肯輕而易舉,將一州之地讓於我。”


    “若是換了尋常時候,我便是與他刀兵相見,強行令他交出冀州也並無不可,但如今形勢不同。”


    “公孫瓚在北方蠢蠢欲動,三天兩頭便要派兵南下,他的威脅不可忽視,我若與韓馥陷入戰爭,此人必定坐收漁翁之利,故而此事尚需謀定後動。”


    公孫瓚的威脅實在太大了。


    不比曹操眼下甚至還沒掌握整個兗州,即便有威脅,也是日後的事。


    公孫伯圭這家夥,不僅戰鬥力強悍,而且還特別活躍,特別喜歡搞事情,早就對冀州眼饞許久。


    自己一旦給了他機會。


    他便會趁虛而入。


    到時候可別為他人做嫁衣。


    那袁紹真是要氣死了。


    這才是他遲遲不動的原因。


    ……


    逢紀不是個簡單的人物。


    他在聽到袁紹的擔憂之後。


    略微思索一番。


    接著給出了一個頗為陰險的計謀。


    “府君,我們不妨引公孫瓚南下,讓他來取冀州,從而騙得他率兵進入冀州境內,給韓馥一定的壓力。”


    “同時我們再轉告韓馥,公孫瓚想取他的冀州,如果不想死於公孫瓚之手,不如將冀州獻給我們,我們保他一命。”


    “如此一來,冀州豈不唾手可得?”


    ……


    ?月票??推薦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曹家長子,大漢慈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雀吞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雀吞龍並收藏三國:我,曹家長子,大漢慈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