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上的戰鬥進至高潮的當口,陸地上的戰鬥,在海沙幫的淩誌高領著萬餘人馬成功的將東溟派的巨舶逼走之後,隨即直轉急下。


    因為,李欽入城了。


    “茅山一窩好入城咯!”


    “句容青龍找入城咯!”


    “宣城大帥入城咯!”


    “綏安猛如虎入城咯!”


    ……


    此起彼伏的吆喝聲在黑夜裏不斷響起。


    借用各自匪號,進入餘杭城的茅山鎮和宣城鎮,甫一進入,便兵分三路,一路控製了餘杭城的官府要害,一路堵住了餘杭城守軍的大營,而另一路著斜插淩誌高的背後,狠狠的暴了淩誌高的菊花。


    官府和官兵原本就沒有想過今夜還有人會趁著餘杭城海沙幫和東溟派大戰的時候幹自己一票。


    於各自官署營房內安心等待這混亂一夜過去的他們在措手不及的情況遭遇了茅山鎮和宣城鎮的突襲。


    好在兩鎮人馬都事先得到了李欽的吩咐明白李欽此行的目的。故而在鎮壓官署,幹掉一兩個實在沒有眼力的官員之後,隻將官府和官軍堵在各自的官署營房之內,並沒有對他們進行殺戮。


    而是當著他們的麵言語自己此次乃是針對海沙幫而來,不欲與官府為敵。隻要擊潰海沙幫,他們就會撤出城去。


    所有的官府中人都被看住了,明晃晃的刀槍就在身邊,他們即使對兩鎮人口中的言辭不甚相信,卻也沒有更好的辦法。隻是一個勁兒祈禱,這些來自茅山、句容、宣城、綏安等地的好漢們能夠遵守自己的諾言,在幹掉海沙幫之後,能夠依約而退。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一群高高在上的官員被一群匪徒欺上門來,偏生毫無反抗之力,心中的憋屈也就不說了。


    至於,他們在憋屈之餘會不會怨天尤人,在怪罪這些匪徒的同時,在痛恨丹陽、宣城、吳郡的官員,追究他們以鄰為壑的罪責,那就不是李欽考慮的事情了。


    在這個年代,出身平民背後毫無勢力的或許有些,但絕對不多。這是一個門閥大姓勢力極強的時代,每一個官員的背後基本上都有一連串的勢力護衛聯係支撐。


    若餘杭郡的這些官員如此爆發一把的話,那可以預見的是又會有一場浩大的官場風暴會在江南之地爆發了。


    不過,這個和李欽應該是沒有什麽關係的吧。


    眼下李欽正一馬當先的爆著淩誌高的菊花。


    作為茅山鎮和宣城鎮的老大,他在向突襲海沙幫後路的軍士出示代表自己“身份”的令牌之後,便領著徐子陵和寇仲加入奇襲的隊伍之中。


    刀揚起,刀光揮灑!


    李欽邁步向前,越過了猶自噴著鮮血的無頭屍身。


    在開始了實實在在的進攻,李欽並沒有耍什麽虛頭巴腦的東西。而是作為一員猛將在戰鬥履行自己殺敵的職責。


    就這麽一路開去,無人是自己的一合之將,領著徐子陵和寇仲,李欽狠狠的在淩誌高的背後撕開了一道口子。


    鮮血鋪就了李欽前進的道路。李欽麾下的士兵緊接著湧上,用密致整齊的軍陣將被李欽撕開的口子進一步拉扯的更大。


    迅猛的出擊,整齊的動作,冰冷的殺戮,李欽麾下這些正規士兵的攻勢是海沙幫這些比烏合之眾還要麵上一些的混混打手所無法抗衡的。


    當一片片如雪的刀光閃過,一排排幫眾如麥子一般被割倒,海沙幫之人的士氣迅速從巔峰朝深淵滑落。


    戰鬥不到一刻鍾,海沙幫的大局就崩潰了。


    “官兵來了!官兵來剿滅我們哪!”海沙幫的人大聲哀嚎著,然後四散而逃。


    而到了這時海沙幫的護法,被幫主韓蓋天任命為統領整個陸地戰局的“雙槍闖將”淩誌高還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


    他隻覺得自己的後防一片混亂,然後崩潰就發生了。


    “怎麽迴事?敵人……哪裏的敵人?”淩誌高錯愕不已。


    “後……後麵……是官軍!”張皇失措的左右聽著遠處的混亂的呐喊告訴給淩誌高一個令他驚訝的答案。


    “官軍?我們不是早就和他們約定好了嗎?今夜的官軍都會在營房裏待著。”淩誌高不解。


    他疑惑著,但很快也就不需要疑惑了。


    因為李欽和雙龍組成的鋒銳已經殺透了海沙幫的後路,出現在了淩誌高的麵前。


    敵人!?


    淩誌高意識到來者的身份。


    “是你們?”一聲驚唿在淩誌高的身邊響起。


    淩誌高扭頭一看,發出驚唿的人是餘杭分舵的副舵主譚勇。。


    “你認識他們?”淩誌高微微的皺起了眉頭。


    “前幾天在碼頭……”譚勇說著低下的腦袋。


    三天前在碼頭發生的事情,譚勇覺得很沒有麵子,他不太願意提起。因為那是他的恥辱。


    但是現在他不能不說了,因為對麵的人正是那天自己遭遇的敵人。


    “哦!”淩誌高了解了一些,他點點頭,沒有問得更仔細。


    因為更仔細的東西,對眼下一點幫助也沒有。


    對方的敵意已是如此明顯,雙方已然不能和平相處,那還多說什麽呢。


    上吧,直接來戰!


    淩誌高的怒吼一聲,手中兩把短槍摯於手中,身形一晃,帶出道道殘影飛撲向李欽。


    而跟在他身後的陶勇帶麾下武功不俗分堂堂主冷球,和他兩名心腹手下迎向了徐子陵、寇仲二人。


    五人分作兩個戰場鬥在一起。


    淩誌高沒有見過李欽,隻從手下人口中聽說過他的可怕。但他曉得自己手下的那般滑頭基本上會因為推卸戰敗責任而將敵人渲染得厲害無比。


    至於對方是不是真的有那麽厲害,淩誌高心裏依舊存著疑惑。


    不過,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的道理他也是曉得的。


    是以在接近李欽的一瞬間,他便抖出了宛如梨花一般的漫天槍影,施展出了自己的絕學——“奪命十八槍”。


    槍鋒銳利,槍影密集,道道宛如鬼哭狼嚎一般的嘶鳴在槍影裂空的同時爆起,尖銳的唿嘯在李欽的耳邊。


    李欽凝神一看,便察覺到淩誌高這一手槍法的不俗。


    但見,虛空之間,雙槍攢刺,強勁的力道刺破虛無,在空中蕩起絲絲漣漪,似有無數細碎的氣泡在空中崩潰開來,顯得玄奇而詭異。


    “不錯!”李欽口中讚道:“盡管依舊走得的虛實相間,以虛招惑人耳目,以實招攻敵要害的路子,但虛實之間能夠恣意轉換,已經說明了這套武功的不俗。隻是,這樣還拿不下我!”


    李欽話音未落,提著刀柄的手猛地向上一撩,一片銀色的刀光閃出,帶起滾滾宛如大江長河一般的刀氣席卷向淩誌高。


    刀鋒磊落,刀勁淩厲。刀氣長河中翻滾而起的朵朵浪花,儼然化作一張張血盆大口將淩誌高的槍影吞噬泯滅。


    一擊之下,淩誌高的槍影頓時潰不成軍,無論是虛招還是實招都在李欽的這一刀之下被破解的幹幹淨淨。


    這還不是終結,因為李欽手中的長刀在破滅了他的槍影之後並未停歇。


    淩誌高隻覺得一片刺眼的寒芒映入自己的眼簾,旋即便感到一陣刺骨的寒風從自己的身軀席過,恍惚之間從自己的身邊卷走了不少東西。


    “怎麽迴事?”淩誌高心中一驚,旋即便感到一把鋒芒已然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我敗了?”淩誌高心如死灰,他喃喃自語的低頭,看到的是自己身上已然衣不蔽體的身軀。


    “我敗了!”淩誌高意識到這一點,雙手一鬆,手中兩把短槍就此跌落塵土,響起了一聲清脆。


    淩誌高認命了。


    李欽麾下的士兵立刻上前,將他捆綁起來,並以此向四方喝令:“你們的老大都已經被我們抓了,你們敗局已定,還反抗什麽呢?”


    是啊,還反抗什麽呢?


    老大都不是對手,何況是我們這些小嘍囉呢?


    投降吧!反正跟誰當老大,不是當呢?


    嘍囉們一下子失去了戰意,接二連三的將自己手中的兵器丟下,在李欽麾下那些軍士們的威逼下集中起來,被帶到了一邊。


    大局已定。


    海沙幫再也沒有了反抗的能力。


    和徐子陵、寇仲酣戰正烈的陶勇、冷球幾人當先心急。他們對視了一眼,連施狠招逼退了徐子陵二人,便想邁步向港口突圍出去,打算借水路逃走,卻不想被李欽看了一個正著。


    李欽冷哼一聲,隨手甩出一片手中的刀鞘。


    隻聽嗚的一聲刀鞘帶著厲嘯貼著地麵朝兩人的腳踝打去。


    啪,一聲脆響!


    之後,又是一聲一模一樣的脆響!


    隻見陶勇和冷球頓時就地撲倒,在濺起一片煙塵的同時,如滾地葫蘆一般抱成一團。


    徐子陵和寇仲見狀大喜,連忙衝上前去,梟下二人的首級。


    他們提著滴血的首級向李欽抱功,本以為李欽會誇獎他們一番,卻不想李欽看了看他們提著腦袋的樣子輕輕的了搖了搖頭:“可惜了!”


    “什麽?”徐子陵不解。


    “這兩個人多少還有些功夫,他們隻是海沙幫的中層,對海沙幫究竟有多少忠心還待考究。我用刀鞘擊倒他們,本想讓你們把他們逼住勸服他們的,卻不想你們竟然如此快……唉!”李欽歎息一聲,無奈的搖頭。


    “師父啊,這兩個一個是堂主,一個是舵主,都是海沙幫的既得利益者,你不是告訴我們說一切既得利益者都是都是現有利益的維護者麽?我們要改變現在的利益,不是要推翻他們。既然這樣,我們殺了他們也是正常啊。”寇仲嘟囔著反駁道。


    “既得利益者,有得大的,有得小的,諸如幫主、護法之流,高層那些都是極難改變的。


    而舵主、堂主這些則是幫中的中層,他們既享受到來自下層的供奉,也承受著來自上層的剝削。


    我想如果能給予他們一番教育,還是能夠領他們轉變過來的。”李欽小聲的教導著他們。


    “那我們殺他們不對了?”寇仲有點悶悶不樂。


    “也不是完全不對,具體高看情況。”李欽斟酌著說道。


    “什麽情況?”徐子陵和寇仲倒是虛心好學。


    “時間、精力……如果時間精力足夠,而且我們能夠壓得住他們,自然以教育收攏為上。”


    李欽說著認真的看著他們:


    “記住,我們要爭天下。這個過程說道底都是在打內戰,是自己人殺自己人。因此,殺戮絕對不可以太過。


    一個國家,之所以能被稱之為國家關鍵在於國民。國民減少無疑是代表了國力的受損,而國力受損,必然導致外敵入侵。


    落後就要挨打,天下本就沒有那麽多仁義道德可說,所以用心對待自己的百姓,用聖道統治他們,對外展現王道、霸道才是正理。”


    “原來如此,瑾受教了!”徐子陵和寇仲連忙丟掉手中首級,拱手向李欽致謝。


    戰鬥結束了,海沙幫全麵敗北。杭州城裏的幫眾近兩萬人被,李欽繳械。


    他們在李欽大軍的看押之下,將城裏鹽貨倉庫的鹽包和海沙幫在城內的各個據點的財貨物資搬運到城外,潛藏於鳳凰山中,並依約退兵,將餘杭城重新歸還給了那些酒囊飯袋的官員和守將。


    這已經是圓月水門之戰三天之後的事情了。


    盡管耽擱了三天,可隨著這一夥賊人能夠依約退去,餘杭城裏的大大小小官員、將領還是慶幸不已的。


    之後,他們驚訝的發現城裏的海沙幫眾精簡了許多,也精銳了許多,雖然他們還做著以前的營生,似乎又何以前有些不一樣了:


    被餘杭郡官員熟悉的海沙幫中高層一個都不見了。餘杭分舵的海沙幫如今做主的是傅仲和傅陵兩個半大小子。他們憑借著著不俗的武力和精悍的幫眾牢牢的控製了碼頭鹽倉那一塊。


    在北方隱隱傳來海沙幫被東溟派擊敗連幫主都下落不明的消息之後,餘杭郡的官員也有想過直接欺上門,徹底解決這群海沙幫的餘孽,但還不等他們有所動作,他們便收到了來自來自城外的警告——一把帶著匕首的信紙直接出現在餘杭郡守府的大堂上,而城外傳來了大規模山賊活動的消息。


    原來,李欽令茅山鎮和宣城鎮各留了一千兵馬並從原有的海沙幫眾挑選合適的幫眾組建合新的餘杭鎮。


    水門之戰後餘杭鎮的人馬在鳳凰山、青龍山、天柱山等周邊區域建立起了不少的營頭。他們聽從傅仲和傅陵的吩咐,暗中掌握著餘杭城的一切。


    餘杭城,李欽在留了一些資源人手之後,就將其交給徐子陵和寇仲練手。


    而李欽自己則在接到了一個消息之後,連忙趕上了飄香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限之斧攬萬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飄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飄零並收藏無限之斧攬萬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