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伯這個人對桂珍是真是有意思的,他單身了一輩子,累了,真的希望有一個知疼知熱的女人在他身邊照顧他,但忠伯也知道這是奢望。首先桂珍沒有離婚,家裏還有拖累,她不是單身,而且也不可能照顧忠伯。但這無法阻止忠伯在夜深人靜時候的幻想。
有時候做夢,他也會在夢裏夢到桂珍。桂珍笑嗬嗬的,臉上總是掛了一副和善的笑容。她輕輕地端著一碗茶,或者手裏拿了一個什麽糕點,對著忠伯說道:“那就隨便吃點什麽吧,家裏沒有什麽好的。”忠伯哪裏要吃她的東西,相反叫她放下食物,他也差點控製不住,差點就要握住桂珍的手了,但還差點子啊接觸的那一刻,像觸電一樣鬆開了,忠伯說道:“桂珍,你辛苦了,其實你這麽年輕,真的可以……不必這樣,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可以幫你。”
這些話。忠伯也隻在夢裏傾訴,醒來的時候對著牆壁深深的歎息。現在,當看到桂珍手裏提著的紅薯,忠伯笑了,放下手裏的活計,對她說道:“又送東西給我了。”
桂珍就到道:“是呀,紅薯成熟了,今年的紅薯特別好。我種的黃心紅薯,要不我掰給看。”桂珍因為每天都下地幹活,手腕的力氣真的挺大的,兩手一掰就把紅薯給掰下來了。忠伯也不客氣,就咬了一口,真的是嘎嘣嘎嘣脆。他們之間默契的互動讓站在旁的徐婉芳感覺到了奇怪。
“忠伯,她是誰呀?”
莫非,是忠伯的親戚,還是朋友?
徐婉芳已經知道,忠伯是單身,可明明這女人和忠伯的關係看著更像是一對還未挑明關係的戀人。虞山是一個古鎮,迄今已有兩千年的曆史,雖然曆經戰亂,但是奇怪的是,這兩千年來,這裏的人並不到處遷徙。他們依然保留著固守的傳統,聽從祖先的囑咐,哪怕發洪災了,鬧蝗災了,也堅決不離開。所以虞山鎮的人就幾個姓,大家說起來都是親戚,一家人。有意思的是,林軒一家卻是外地遷徙過來的。他們來到虞山也不過一百多年。
忠伯很客氣,撿了一個最大的紅薯遞給徐婉芳。
忠伯願意幫助桂珍,隻要她手裏能夠寬裕一些,忠伯願意幫她當說客處處推銷。桂珍是一個內向的女人,她也看出來了,今天荒廢已久的林家來客人了,或許就是那傳說中的大少爺迴來了。人家是上等人,又聽說在城裏開著一家大廠,是那種有幾個分廠的集團,還要來村子裏擴大地盤。在桂珍看來,林軒就是村裏的大貴人。不過,這樣一想,桂珍就覺得自己和林家人在身份比,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她家太窮了,就像地下的螞蟻,林家就像天上的神仙。
要說這忠伯還真是頭腦靈活,以前,跟在林軒的爸爸身後伺候,也的確長了一些見識。他突然想起來,種紅薯那麽辛苦,可是少爺的廠幾個月就能建好,如果能給她介紹一個工作,去廠裏的話,這不是大大減輕了她的負擔?桂珍也不僅僅是種紅薯,她還打著一份工。可是在酒店當清潔工,有什麽前途,如果能夠進財大氣出的林氏集團,那麽桂珍一家都不用那麽窘迫了。忠伯心裏有桂珍,他希望這個女人不要那麽累,她的孩子能有出息。可是少爺剛迴來,這個話題不能夠說,說不定少爺會很反感。忠伯知道少爺是一個剛正不阿的人,厭惡走後門,但是桂珍這個情況也很特殊。算了,一會兒吃飯的的時候,在飯桌旁再試著試探試探少爺。
桂珍送完了紅薯就要走了,忠伯不會讓她空手而歸的。他想了想,又對著桂珍說道:“我這裏還有一點臘肉,你拿著迴去吧。”
“哎呀,怎麽好意思?上次你送我的臘肉還沒吃完呢,你一個人也不容易的,你醃製的肉的確挺好吃的,你就多留著自己吃吧。”
桂珍不會說好聽的話,她推脫著不肯接受忠伯的好意。忠伯就急了:“哎呀,你這個女人怎麽迴事嗎?我願意送給你,你就拿著嘛,你不吃你兩個娃就不想吃了?上次你還說他們喜歡的不得了呢。”桂珍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忠伯都記得。
桂珍被忠伯的話說得臉紅了,她本來就不是一個擅長說話的人。他們之間關係的湧動被晾在一旁的徐婉芳更是看得清清楚楚。
原來這個枯井一樣的忠伯,心裏也有念叨的女人啊。徐婉芳倒是有心想成全忠伯了。女的看起來雖然比男的小了十來歲,但也是郎有情來妾有意呀,不是不可以啊。她本想試探地問一句,既然感情這樣好,為什麽不在一起訥?可話到嘴邊,還是咽了迴去。
徐婉芳知道,這女人到了這個年紀,在農村一般都是已婚。難道他離婚了還是喪偶了?不想問了,徐婉芳還是委婉地說了一句:“忠伯,桂珍阿姨是一人住著嗎?”
忠伯馬上一本正經地說道:“徐小姐,她是有男人的。”
他和桂珍之間就是這樣一道深深的鴻溝。她是有夫之婦,自己一個鰥夫,兩人隻能當朋友處著,即便現在農村開放,也不能夠越雷池半步,忠伯是一個有底線的人。
徐婉芳看出來了,如果桂珍堅持不收這塊臘肉的話,那麽忠伯將相當相當地不高興。何必呢?不如,自己出麵再說點兒什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徐婉芳就笑著對桂珍道:“桂珍阿姨,你要不收,一會兒忠伯心情不好,或許就不肯吃飯了。讓他餓著肚子。你忍心嗎?”
哈哈,徐婉芳的這個理由很可愛。此話一出,桂珍和忠伯都臉紅了。
桂珍還是收下了。她得趕緊迴去。不然,孩子迴來見午飯還沒做好,隻能餓著肚子自己做飯了。這是桂珍不忍心的。孩子們都很努力,成績也都不錯。家裏這樣了,也就希望孩子們考個好大學,然後找個好工作,離開這裏。不,也不是離開虞山鎮,鎮子上也有開發區,開發區建了不少工廠。孩子們有了學曆,不管在哪裏,才能得一個好工作,離不離開虞山鎮並不是她考慮的。而且,丈夫還等著她迴去換藥。桂珍其實是可以離開丈夫的。因為,在丈夫出事之前,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並不好,而且,桂珍的丈夫還有家暴的陋習,好幾次,他打桂珍打得她不能走路。也是報應,丈夫出事了,其實桂珍可以和他離婚。把孩子們帶走的,但她心裏善良。帶走了,丈夫癱瘓了,沒人照料,不得餓死嗎?
桂珍的婆婆已經去世。丈夫有一個姐姐,但是遠嫁在外。桂珍隻能流露出一點想離開丈夫的心思,想想而已。因為,桂珍丈夫會演戲,會演苦情戲。他脾氣不好,但是一旦有客,又裝出一副笑眯眯的樣子。鄰居都摸不準他到底是個什麽個性。他打桂珍,是關起門來打,外麵的人一點都不知道。知道真相的,隻有桂珍的一兒一女。孩子們都心疼媽媽,他們也希望跟著媽媽走,但爸爸雖然可惡,可要不管了,爸爸也會餓死。不過這樣一來,孩子們知道媽媽的苦處,更加心疼媽媽了。桂珍覺得種紅薯也好,還是鎮上打工也好,一點兒不苦。她知道孩子們每天晚睡早起,就為了多複習一點功課,覺還沒睡足夠呢,這要趕迴家裏幹活,又累,還得耽誤學習,桂珍真的不忍心啊。
她提著臘肉,走到自家門前的院子裏,拔了一點蔥蒜,今天中午的菜就是大蒜炒臘肉,炒茄子。韭菜炒蛋,不錯了。孩子們不挑食,不管孩子們吃什麽,哪怕就是餿了的飯菜,孩子們都說好吃。今天,孩子們見桌上有一盤臘肉,又要開口笑了。還好,當他推開院門的一刻,孩子們還沒放學迴來。現在是中午,按說孩子們該在學校就餐,但路途不遠,鄉村的一所初中,他們還是堅持跑迴來吃飯,為的就是替媽媽省錢。再加吃飯能省錢麽?能,也不能。主要看中午的飯食水準。再則,就是偷偷幫媽媽幹些活兒。比如,幫媽媽清理菜園子啦,去河邊捉點兒小魚小蝦啦,還有就是打掃衛生啦。他們也會去田裏幫媽媽挖紅薯,什麽活兒都幹。
桂珍是一個有骨氣的女人,她不接受施舍。她常對孩子們,人啊,沒有餓死的,隻有懶死的。學校免了孩子的學費,也說如果孩子們在學校就餐的話,夥食也可以免了。但桂珍不同意。她不想讓孩子們成為一名救濟者。除非萬不得已。桂珍覺得,自己隻是老公癱瘓了,就當自己和老公離婚了,在這世上,一個女人拖著兩個孩子自力更生的事兒多著呢,從古自今都有。她有手有腳,有力氣,孩子們都健康。老公癱瘓了,那就當自己多養了一個孩子唄。真到沒到山窮水盡的那一步。真要到了那一步,那麽再做打算。桂珍雖然沒有什麽文化,但她就想告訴孩子,人活在世上,還是要有骨氣。自己脊梁骨伸直了,就不怕別人說三道四。
就比如自己和忠伯,她承認自己對忠伯是有那麽一些好感。和自己的男人比。忠伯強多了。但她男人到底沒死。她不想禍害了忠伯。但凡忠伯送了她什麽東西,桂珍總想著拿東西返還。她不想占忠伯的便宜。然而,叫她自己也不能明白的是,她不願意孩子們接受學校的捐款,不願意孩子們解說別人的施舍,但卻願意收下忠伯救濟的錢。忠伯給了多少錢,一筆一筆的,桂珍都用一個本子記了下來,不漏過每一項。適當的時候,等肩上的擔子不重了,她會一點一點地還。
桂珍將菜收拾好了,屋裏的男人也在叫她的名字,提醒她換藥。他的腿雖然截肢了,但每天還得換藥,要不,大腿就腫脹。癢得叫人受不了。也是奇怪了,桂珍丈夫身體好的時候,對她大唿小叫。可現在癱瘓了,對桂珍唿來喝去的態度還是一點兒沒變。要換成是別人,早受不了了。可桂珍還是無怨無悔地幫他熬藥換藥。
那邊,忠伯就去樓上提醒林軒該下來吃飯了。
徐婉芳告訴他,自己去。
林軒呆了這麽久,一直悶在樓上。一定有他的原因。
果然,當徐婉芳上樓,林軒恰好從樓道下來,他告訴徐婉芳:“這房子我想拆了。”
“拆了?”
“是啊。拆了。”
“好。”
徐婉芳微微一驚,就沒有往下繼續問。這是林軒的私事。這裏藏著他的苦痛,拆了,有拆了的好處。畢竟,將這幢樓一直保存著。對林軒的媽媽不公平。
“婉芳,本來我還想再建一個新房子的。但我改主意了。既然拆了,何必要建?不過,我還是打算將忠伯住著的小平房修建成一個二層小樓。”
這是林軒的善舉。
他知道,忠伯並不缺錢。但忠伯一輩子儉省慣了,一定不會主動提出蓋樓。他寧願將錢藏起來,作別的用途。既然這樣,那就自己幫他蓋樓。
“好啊。這是好事啊,我想忠伯知道了一定很高興。對了,林軒,你還不知道吧……”見林軒一臉愕然的表情,徐婉芳就告訴他,有關忠伯和村裏一個叫桂珍的之間的事兒。
林軒想了想,就道:“這是忠伯的私事,我們不好說什麽的。不過。給忠伯蓋一幢漂亮的樓房,總不是一件壞事。房子變大了,人的心情也就開闊了。”
這頓飯,基本是忠伯一手操持的,徐婉芳隻是打了個下手。林軒吃得津津有味,忠伯做的臘肉蒸飯實在太香了。麵對林軒的誇讚,忠伯更不好意思了,一個勁地說,是農村養的豬好。
有時候做夢,他也會在夢裏夢到桂珍。桂珍笑嗬嗬的,臉上總是掛了一副和善的笑容。她輕輕地端著一碗茶,或者手裏拿了一個什麽糕點,對著忠伯說道:“那就隨便吃點什麽吧,家裏沒有什麽好的。”忠伯哪裏要吃她的東西,相反叫她放下食物,他也差點控製不住,差點就要握住桂珍的手了,但還差點子啊接觸的那一刻,像觸電一樣鬆開了,忠伯說道:“桂珍,你辛苦了,其實你這麽年輕,真的可以……不必這樣,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可以幫你。”
這些話。忠伯也隻在夢裏傾訴,醒來的時候對著牆壁深深的歎息。現在,當看到桂珍手裏提著的紅薯,忠伯笑了,放下手裏的活計,對她說道:“又送東西給我了。”
桂珍就到道:“是呀,紅薯成熟了,今年的紅薯特別好。我種的黃心紅薯,要不我掰給看。”桂珍因為每天都下地幹活,手腕的力氣真的挺大的,兩手一掰就把紅薯給掰下來了。忠伯也不客氣,就咬了一口,真的是嘎嘣嘎嘣脆。他們之間默契的互動讓站在旁的徐婉芳感覺到了奇怪。
“忠伯,她是誰呀?”
莫非,是忠伯的親戚,還是朋友?
徐婉芳已經知道,忠伯是單身,可明明這女人和忠伯的關係看著更像是一對還未挑明關係的戀人。虞山是一個古鎮,迄今已有兩千年的曆史,雖然曆經戰亂,但是奇怪的是,這兩千年來,這裏的人並不到處遷徙。他們依然保留著固守的傳統,聽從祖先的囑咐,哪怕發洪災了,鬧蝗災了,也堅決不離開。所以虞山鎮的人就幾個姓,大家說起來都是親戚,一家人。有意思的是,林軒一家卻是外地遷徙過來的。他們來到虞山也不過一百多年。
忠伯很客氣,撿了一個最大的紅薯遞給徐婉芳。
忠伯願意幫助桂珍,隻要她手裏能夠寬裕一些,忠伯願意幫她當說客處處推銷。桂珍是一個內向的女人,她也看出來了,今天荒廢已久的林家來客人了,或許就是那傳說中的大少爺迴來了。人家是上等人,又聽說在城裏開著一家大廠,是那種有幾個分廠的集團,還要來村子裏擴大地盤。在桂珍看來,林軒就是村裏的大貴人。不過,這樣一想,桂珍就覺得自己和林家人在身份比,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她家太窮了,就像地下的螞蟻,林家就像天上的神仙。
要說這忠伯還真是頭腦靈活,以前,跟在林軒的爸爸身後伺候,也的確長了一些見識。他突然想起來,種紅薯那麽辛苦,可是少爺的廠幾個月就能建好,如果能給她介紹一個工作,去廠裏的話,這不是大大減輕了她的負擔?桂珍也不僅僅是種紅薯,她還打著一份工。可是在酒店當清潔工,有什麽前途,如果能夠進財大氣出的林氏集團,那麽桂珍一家都不用那麽窘迫了。忠伯心裏有桂珍,他希望這個女人不要那麽累,她的孩子能有出息。可是少爺剛迴來,這個話題不能夠說,說不定少爺會很反感。忠伯知道少爺是一個剛正不阿的人,厭惡走後門,但是桂珍這個情況也很特殊。算了,一會兒吃飯的的時候,在飯桌旁再試著試探試探少爺。
桂珍送完了紅薯就要走了,忠伯不會讓她空手而歸的。他想了想,又對著桂珍說道:“我這裏還有一點臘肉,你拿著迴去吧。”
“哎呀,怎麽好意思?上次你送我的臘肉還沒吃完呢,你一個人也不容易的,你醃製的肉的確挺好吃的,你就多留著自己吃吧。”
桂珍不會說好聽的話,她推脫著不肯接受忠伯的好意。忠伯就急了:“哎呀,你這個女人怎麽迴事嗎?我願意送給你,你就拿著嘛,你不吃你兩個娃就不想吃了?上次你還說他們喜歡的不得了呢。”桂珍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忠伯都記得。
桂珍被忠伯的話說得臉紅了,她本來就不是一個擅長說話的人。他們之間關係的湧動被晾在一旁的徐婉芳更是看得清清楚楚。
原來這個枯井一樣的忠伯,心裏也有念叨的女人啊。徐婉芳倒是有心想成全忠伯了。女的看起來雖然比男的小了十來歲,但也是郎有情來妾有意呀,不是不可以啊。她本想試探地問一句,既然感情這樣好,為什麽不在一起訥?可話到嘴邊,還是咽了迴去。
徐婉芳知道,這女人到了這個年紀,在農村一般都是已婚。難道他離婚了還是喪偶了?不想問了,徐婉芳還是委婉地說了一句:“忠伯,桂珍阿姨是一人住著嗎?”
忠伯馬上一本正經地說道:“徐小姐,她是有男人的。”
他和桂珍之間就是這樣一道深深的鴻溝。她是有夫之婦,自己一個鰥夫,兩人隻能當朋友處著,即便現在農村開放,也不能夠越雷池半步,忠伯是一個有底線的人。
徐婉芳看出來了,如果桂珍堅持不收這塊臘肉的話,那麽忠伯將相當相當地不高興。何必呢?不如,自己出麵再說點兒什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徐婉芳就笑著對桂珍道:“桂珍阿姨,你要不收,一會兒忠伯心情不好,或許就不肯吃飯了。讓他餓著肚子。你忍心嗎?”
哈哈,徐婉芳的這個理由很可愛。此話一出,桂珍和忠伯都臉紅了。
桂珍還是收下了。她得趕緊迴去。不然,孩子迴來見午飯還沒做好,隻能餓著肚子自己做飯了。這是桂珍不忍心的。孩子們都很努力,成績也都不錯。家裏這樣了,也就希望孩子們考個好大學,然後找個好工作,離開這裏。不,也不是離開虞山鎮,鎮子上也有開發區,開發區建了不少工廠。孩子們有了學曆,不管在哪裏,才能得一個好工作,離不離開虞山鎮並不是她考慮的。而且,丈夫還等著她迴去換藥。桂珍其實是可以離開丈夫的。因為,在丈夫出事之前,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並不好,而且,桂珍的丈夫還有家暴的陋習,好幾次,他打桂珍打得她不能走路。也是報應,丈夫出事了,其實桂珍可以和他離婚。把孩子們帶走的,但她心裏善良。帶走了,丈夫癱瘓了,沒人照料,不得餓死嗎?
桂珍的婆婆已經去世。丈夫有一個姐姐,但是遠嫁在外。桂珍隻能流露出一點想離開丈夫的心思,想想而已。因為,桂珍丈夫會演戲,會演苦情戲。他脾氣不好,但是一旦有客,又裝出一副笑眯眯的樣子。鄰居都摸不準他到底是個什麽個性。他打桂珍,是關起門來打,外麵的人一點都不知道。知道真相的,隻有桂珍的一兒一女。孩子們都心疼媽媽,他們也希望跟著媽媽走,但爸爸雖然可惡,可要不管了,爸爸也會餓死。不過這樣一來,孩子們知道媽媽的苦處,更加心疼媽媽了。桂珍覺得種紅薯也好,還是鎮上打工也好,一點兒不苦。她知道孩子們每天晚睡早起,就為了多複習一點功課,覺還沒睡足夠呢,這要趕迴家裏幹活,又累,還得耽誤學習,桂珍真的不忍心啊。
她提著臘肉,走到自家門前的院子裏,拔了一點蔥蒜,今天中午的菜就是大蒜炒臘肉,炒茄子。韭菜炒蛋,不錯了。孩子們不挑食,不管孩子們吃什麽,哪怕就是餿了的飯菜,孩子們都說好吃。今天,孩子們見桌上有一盤臘肉,又要開口笑了。還好,當他推開院門的一刻,孩子們還沒放學迴來。現在是中午,按說孩子們該在學校就餐,但路途不遠,鄉村的一所初中,他們還是堅持跑迴來吃飯,為的就是替媽媽省錢。再加吃飯能省錢麽?能,也不能。主要看中午的飯食水準。再則,就是偷偷幫媽媽幹些活兒。比如,幫媽媽清理菜園子啦,去河邊捉點兒小魚小蝦啦,還有就是打掃衛生啦。他們也會去田裏幫媽媽挖紅薯,什麽活兒都幹。
桂珍是一個有骨氣的女人,她不接受施舍。她常對孩子們,人啊,沒有餓死的,隻有懶死的。學校免了孩子的學費,也說如果孩子們在學校就餐的話,夥食也可以免了。但桂珍不同意。她不想讓孩子們成為一名救濟者。除非萬不得已。桂珍覺得,自己隻是老公癱瘓了,就當自己和老公離婚了,在這世上,一個女人拖著兩個孩子自力更生的事兒多著呢,從古自今都有。她有手有腳,有力氣,孩子們都健康。老公癱瘓了,那就當自己多養了一個孩子唄。真到沒到山窮水盡的那一步。真要到了那一步,那麽再做打算。桂珍雖然沒有什麽文化,但她就想告訴孩子,人活在世上,還是要有骨氣。自己脊梁骨伸直了,就不怕別人說三道四。
就比如自己和忠伯,她承認自己對忠伯是有那麽一些好感。和自己的男人比。忠伯強多了。但她男人到底沒死。她不想禍害了忠伯。但凡忠伯送了她什麽東西,桂珍總想著拿東西返還。她不想占忠伯的便宜。然而,叫她自己也不能明白的是,她不願意孩子們接受學校的捐款,不願意孩子們解說別人的施舍,但卻願意收下忠伯救濟的錢。忠伯給了多少錢,一筆一筆的,桂珍都用一個本子記了下來,不漏過每一項。適當的時候,等肩上的擔子不重了,她會一點一點地還。
桂珍將菜收拾好了,屋裏的男人也在叫她的名字,提醒她換藥。他的腿雖然截肢了,但每天還得換藥,要不,大腿就腫脹。癢得叫人受不了。也是奇怪了,桂珍丈夫身體好的時候,對她大唿小叫。可現在癱瘓了,對桂珍唿來喝去的態度還是一點兒沒變。要換成是別人,早受不了了。可桂珍還是無怨無悔地幫他熬藥換藥。
那邊,忠伯就去樓上提醒林軒該下來吃飯了。
徐婉芳告訴他,自己去。
林軒呆了這麽久,一直悶在樓上。一定有他的原因。
果然,當徐婉芳上樓,林軒恰好從樓道下來,他告訴徐婉芳:“這房子我想拆了。”
“拆了?”
“是啊。拆了。”
“好。”
徐婉芳微微一驚,就沒有往下繼續問。這是林軒的私事。這裏藏著他的苦痛,拆了,有拆了的好處。畢竟,將這幢樓一直保存著。對林軒的媽媽不公平。
“婉芳,本來我還想再建一個新房子的。但我改主意了。既然拆了,何必要建?不過,我還是打算將忠伯住著的小平房修建成一個二層小樓。”
這是林軒的善舉。
他知道,忠伯並不缺錢。但忠伯一輩子儉省慣了,一定不會主動提出蓋樓。他寧願將錢藏起來,作別的用途。既然這樣,那就自己幫他蓋樓。
“好啊。這是好事啊,我想忠伯知道了一定很高興。對了,林軒,你還不知道吧……”見林軒一臉愕然的表情,徐婉芳就告訴他,有關忠伯和村裏一個叫桂珍的之間的事兒。
林軒想了想,就道:“這是忠伯的私事,我們不好說什麽的。不過。給忠伯蓋一幢漂亮的樓房,總不是一件壞事。房子變大了,人的心情也就開闊了。”
這頓飯,基本是忠伯一手操持的,徐婉芳隻是打了個下手。林軒吃得津津有味,忠伯做的臘肉蒸飯實在太香了。麵對林軒的誇讚,忠伯更不好意思了,一個勁地說,是農村養的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