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雍在山上看了半天,這拆毀的遺蹟,他的思潮不由一處而來。那萬年不毀的碉樓,征服金川的紀念,如今都拆得七零八落了。那些偉大的建築物,武功的標識,都是二百餘年以前,有三千所向無敵的健兒,以汗馬功勞和疆場上碧血換來的。如今他們的子孫,不第不曾博一點可紀念的東西,反把祖先的紀念拆賣了。他往西一望,舊日演武的教場,已被農商部占有,作為農林場了。他們派來幾個廢物,一事不做,專門地欺壓平民。他們以為占了這一點地方,便是戰勝民族的權利,而中國農林大業,也似乎興辦起來了。其實他們所占的不過巴掌大一點地方,內外蒙古的牧場,鴨綠江的森林,他們便不要了,他們也沒工夫去要,而且沒有膽子去要。他們占了一個教場,侵害許多貧民的產業,便算厲行農林政策了。


    教場裏的圓城、演武廳、馬城、梯子樓,依稀還存著。尤且令伯雍感慨不忘的,是那碑亭以內的記功碑。潔白的石頭,刻著滿漢蒙藏四種文字,一部征服金川的歷史,都在上麵刻著。同時建設這樣記功碑的,不知有多少地方!喜馬拉雅山巔上,也有這樣的記功碑。中國人於十八省以外,又多添了二分一的疆土,可以移植懋遷235。如今人人都視為固有,也就忘了開闢這些疆土的、增大中國版圖的是什麽人了!伯雍睹物傷情,簡直不勝今昔之感。他默默問那些紀念物說:“你們沒有一點法子救這些窮人麽?”仿佛那些紀念物答道:“我們現在還朝不保夕,哪裏管得許多。”


    伯雍已然不願再看這些殘破的遺蹟了。他慢慢地由山上下來,幸喜他家後院,有一株大杏樹,還有一株山桃。前院有一株槐樹,一株榆樹,還有一株茂盛的靈椿,還有他父親手植的一株鬆樹。此外還有幾株棗樹,依然是舊日模樣,所以他不用費事,便認識他的家門。若照旁處一樣,也拆毀了,連他自己也許不認得他的家了。他到了家中,很覺不痛快,因問他父母說:“房子拆得太多了,將來上哪裏住呢?”他父親說:“這真是沒法子的事。但是近來也有幾位慈善家,提倡許多慈善濟貧的事,每一貧戶,可以得些錢米。再說靜宜園已被一位慈善家由皇室借出來,打算開一個女學,辦一個貧兒院,將來還要開辦工場什麽的。貧民有了工作地方,每日可以餬口,自然不至把房子拆賣了。”伯雍道:“房子立著才值錢的,他們為什麽拆了賣呢?”伯雍的父親道:“在城市裏,房子固然很值錢,但是他們搬不了去。他們知道在鄉村的房子,沒有人租,不能指著它吃飯,隻得把磚瓦木料拆下來,賣與人家。三間房子的材料,剩到賣主手裏,不過四五十元錢,還有不到此數的。憑這樣的房子,不管是官的私的,但是由老上輩到如今,已然住了二百多年,便是修理費,每間房子不知花多少錢了。如今一文不值半文,竟自拆賣了,真是可惜的事。可也難怪,誰教趕上這國破家亡的末運呢!幸喜出來這幾位慈善家,雖然是杯水車薪,究竟不無小補。這裏雖然有幾處官立的小學,少大236一點的姑娘,都不願意去。他們聽說西山園子要開女學,將來還有女工場,有許多姑娘願意去,她們雖然受窮,向學的誌氣還沒有頹喪。這位創辦女學的先生,自號萬鬆野人237,是天主教會中人。他夫婦兩個,都很信主的。教會中人,怎樣不及,道德思想,也比沒宗教的人強。何況他夫婦兩個,都是很有學問很有道德的,多少有名的人,都肯幫他們的忙,所以他們一定要辦這個善舉。他們還要約我出來幫忙,反正我也是在家裏閑著,幫他們辦一辦,也是我的義務。你的妹妹,雖然在家念一點書,究竟沒程序238。那學堂開了,我打算把他們也帶了去。”伯雍道:“這是好事!你老人家就幫著他們辦一辦吧。”老人家又道:“他們此刻正在開辦時代,明天你不妨到那裏看看。這個園子,若不整理一下,做個廢物利用,再過幾年,園子裏的樹木,就要沒有了。那些園戶,見清室退政了,他們把這園子簡直據為己有,每日不知盜賣多少東西。那多年的古柏,他們也一點不愛惜,天天要伐倒幾株。勢敗奴欺主,世界上最要不得的人,便是這些有奴性的鼠輩。主人有勢力,他們便倚勢淩人。主人一衰敗,他們便先下手分肥。他們的性質,不該殺麽?當萬鬆野人由皇室借得這個園子,附近園戶,哪裏答應,他們不管人家拿這園子做什麽用,與地方上有什麽關係,他們就知道不能自由盜伐樹木了,群起和萬鬆野人反對,甚至有拿刀在路上等他的,打算一嚇他,他就不敢辦了。誰知萬鬆野人一點聲色不動,向他們首領說:‘你們若好好跟我說,山上柴草,依舊許你們打,因為我不得不體恤你們。樹木,無論大小,一枝也不許動。如果不聽我話,那我就沒法子了,隻得用非常手段,求遊緝隊把你們盡數驅逐,到那時不要後悔。’那些園戶知道反抗是無益的,所以都就了他的範圍239。如今不第樹木都保住了,而且還要把舊有的地方整理起來。你明天到那裏一看,就知道他們的目的是很大的。”伯雍說:“這樣辦法,是很合理的。因為皇室的廢園,在清室已沒力量整理了。委之無良心的園丁,非毀平了不止。贈予民國,也不過被強有力者獨占了去。最好借與民間慈善團體,辦點社會公益的事,不但能把古蹟保存,而且還有逐漸復興的希望。清室此舉,總算是很賢明的。不過慈善大家,得了這樣有山有水、樹木蔥翠的離宮,真得興辦義舉,若為自己享受打算,那就有負此園了。”他一家談了半天的話,天已不早,鄉間不比城市,晚間沒有可去的地方,惟有早睡。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京,1912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穆儒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穆儒丐並收藏北京,1912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