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方臘無意招安


    高氏執掌大理國近百年,無論在地方還是在朝堂都有著不可忽視的力量。


    如今,國主段正嚴試圖借助太平軍的力量將高氏連根拔起,然而,反應過來的高泰明很快便反戈一擊:段氏答應太平軍的,高氏同樣可以答應,而且可以做的更多、更好。


    做狗而已!


    隻要高氏可以存活,隻要高氏可以報仇雪恨,高泰明願意做方臘的一條狗!


    有了這樣的決斷,高泰明很快便與司行方達成了協議,雙方化敵為友,共討段氏,事成之後,高氏大理將認吳王方臘為宗主,若吳王有詔,高氏在所不辭!


    相對於段氏的條件,很顯然,高氏跪的更為徹底,這也是司行方果斷調轉槍口的原因之一。


    於是,在無人察覺之際,太平軍與高氏兵馬悄然聯手。


    由於事發突然,段氏兵馬未及防備便被聯軍殺了個措手不及。


    此番,高泰明沒有半點留手,更沒有半分保存實力的想法。


    段氏與高氏徹底撕破了臉,隻有一方消失,另外一方才會徹底收手。


    一時間,大理戰亂再起。


    即便太平軍戰力超群,可是在大理這等地形地貌極其特殊的地方,還是很難發揮出一錘定音的效果。


    好在真正上陣廝殺的多是高氏兵馬,這才讓太平軍的損失在可控的範圍之內。


    西南邊陲烽煙再起,一騎騎快馬正將戰報傳往北方。


    此時,在江寧府的童貫心急如焚。


    自從方臘自立吳王以來,宋廷的使者在江寧府便成了一個巨大的笑話。


    如今,方臘已然占據了半壁江山,這時候還想用賜婚、封王等手段來使方臘北上擊遼,顯然是癡人說夢。


    可是,皇命不可違,童貫在戰場上損兵折將,已經不被皇帝信賴,這要是連招安一事都做不好,隻怕等待他的一定是極其悲慘的結局。


    為此,童貫多次求見方臘,卻始終不得其門而入。


    如今的方臘,早已經不是青溪起義之時的方臘了,雙方地位易轉。


    最重要的是,方臘有足夠的底氣來拿捏童貫!


    現在,有求於人的是童貫!


    走投無路之下,童貫重金收買了梁紅玉的兄長,試圖讓梁紅玉為其美言幾句。


    誰曾想,梁紅玉嚴詞相拒,並且正告自家兄長:軍國大事,吳王自有決斷,若兄長私相授受,試圖以己牟利,以後便不要再見了!


    外戚這一條道走不通,童貫隻能去求見方肥。


    方肥倒是大大方方見了童貫,“童相公可是為招安一事而來?”


    童貫沒想到方肥如此直接,稍一愣神,最終還是微微頜首,“不錯,我已然在江寧耽擱了半月之久,剛開始方公還願意見我,現在卻連麵談的機會都不給我,方賢弟可知其中究竟?”


    方肥咧嘴笑得:“童相公心知肚明,又何必問我?”


    童貫有些尷尬,“還請賢弟指點迷津。”


    “我太平軍勢如破竹,想要什麽,自可揮兵取之,換句話說,童相公,朝廷和談的誠意不足,即便吳王見了你,你又能拿出什麽條件出來?沒有足夠的條件,吳王又怎麽會答應和談?又拿什麽來說服數十萬精兵強將?”


    童貫是何等的聰明,他當即明白,方肥這是話裏有話,對方必然得到了方臘的首肯,特意來傳話了。


    “依賢弟之見,朝廷該如何行事?”


    “其一,將官軍降卒的家眷送到江南,讓他們家人團聚;其二,京東東路、河北東路撤出所有兵馬,作為緩衝區,為此,太平軍可以出師北上,收服燕雲;其三,聽聞皇九子頗為聰慧,不若讓其在江寧待上一段時日!”


    童貫聽得眼皮急跳,第一個條件還好,不過是些許收買人心之舉,便是準了方臘也幹係不大,可第二個、第三個條件就有些聳人聽聞了。


    河北東路與京東東路扼守汴京門戶,若是撤兵收縮,宋廷豈不是無險可守,隻能任由方臘拿捏了?


    至於趙構為質一事更是荒謬至極,如若朝廷真的如此行事,隻怕官府將顏麵盡失!


    童貫歎了口氣,“看來方公無意招安,所以才出此下策。”


    方肥不置可否,連番征戰之下,太平軍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即便麵對聞名天下的西軍,太平軍依舊有戰而勝之的能力。


    既然如此,那還招安做什麽?


    童貫最終還是未能完成招安的任務,他憂心忡忡地返迴了汴京。


    甫一入城,皇帝趙佶便召見了童貫,“方臘意欲何為?”


    “此獠無意招安,猖狂至極”


    趙佶深吸一口氣,強忍著怒意,“他是怎麽說的?”


    童貫以身伏地,顫抖著說道:“微臣沒能見到方臘,不過,他麾下的方肥卻轉達了方臘的要求。”


    “講!”


    “方臘開口索要降兵家眷”


    趙佶不動聲色,這個條件倒是可以答應下來,朝廷別的不多,就是人丁多,便是送他幾萬口也不妨事,不過,他明白,真正為難的要求應該還在下麵。


    “方臘打算出兵燕雲,但條件是官軍從河北東路、京東東路撤出”


    “絕無可能!”


    這個條件趙佶尚未開口,王黼已然出言拒絕了。


    但凡有點常識之人,都明白河北東路、京東東路對於汴京的重要性。


    如今,太平軍已過江北,長江天險已然失守,全靠數路兵馬扼守堅城要道才不至於被太平軍長驅直入。


    可如若撤迴兩路兵馬,豈不是自縛手腳,將生死交予他人手中?


    趙佶冷著臉,“繼續說!”


    “方臘還想讓皇九子為質”


    “此獠好大的口氣,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堂內諸臣怒不可遏,一時間,大放厥詞。


    可是,趙佶聽得明白,沒有一人敢自告奮勇,領兵剿滅方臘。


    真是悲哀啊!


    滿朝士大夫,滿口仁義道德,可到頭來,卻無一人能迎難而上。


    這便是朕的大宋嗎?


    一時之間,趙佶有些心灰意冷,“方臘狂妄,招安一事就此作罷,不過,賊人勢大,如何破敵諸位可有良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水滸之我是方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秀才會武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秀才會武術並收藏重生水滸之我是方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