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給你糧秣 置換朱勄


    有了恆益的榜樣在先,饒州城的士子當即蠢蠢欲動。


    眼下方臘大有一統江南之勢,在這樣的情況下,若能在方臘麾下混個一官半職,豈不美哉?


    心動不如行動,當即有一名士子站出來抱拳行禮,“晚生高玉見過方公,聽聞方公治下分田到戶,百姓安居樂業,高氏有田地三千畝,分田一策,可從高氏起始!”


    方臘眼前一亮,這又是一個聰明人,“好,高玉可願入我帳下?”


    高玉再度行禮,“願為方公鞍前馬後!”


    “善,不過某有言在先,無論諸位是何才能,須得從基層坐起,一年之後才能酌情升遷!”


    事已至此,高玉自然不會退卻,“全憑方公吩咐!”


    有了恆益、高玉帶頭,饒州城當即又站出來數人表達投效之意,對於他們,方臘一概留下,打算讓他們參與分田一事曆練一番,若能紮紮實實秉公辦事,日後便可大用,若是心懷叵測、眼高手低,自然會將其開革掉!


    短暫的一番交談之後,方臘還是在知府馬源的引領下來到了府城的庫房。


    作為一州府城,饒州資源條件極其優越,境內又有浮梁(景德鎮)這般瓷器大城,每年都可以收到大量的稅收。


    由於知府帶頭倒戈,庫房保存的極其完整。


    略一盤點,方臘便獲得了五十萬貫銅錢,十萬兩白銀,以及數量極多的布匹、鹽貨、米粟。


    看到這一清單,方臘有些詫異,“饒州怎麽有這麽多銀子?”


    此時,白銀雖未在市麵上流通,但卻是上流社會公認的硬通貨。


    銅錢計量單位過小,不易運輸、儲藏,可如果折換成白銀,方便程度自然提升了數倍。


    為此,有宋一朝,白銀在上流社會一直供不應求。


    饒州知府馬源手捋長須,頗有幾分自得,“方公有所不知,饒州樂平有座銀礦,每年可產十萬兩白銀!”


    方臘大喜過望,“可還有其他礦產?”


    “自是有的,唐人王勃曾有詩讚譽: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這裏的寶,指的就是此處豐富的礦產,饒州不但有銀礦,還有銅礦、鐵礦!”


    方臘頗為期待:“可有硫磺?”


    硫磺是製造火藥的必需品,此番南下,太平軍中火藥消耗極大,若能得到硫磺補充,很快便可以取得硝石、木炭,從而調配成火藥。


    馬源微微頜首,“就在銅礦附近,有一座礦場,專門負責提煉硫磺!”


    方臘眉飛色舞,“方傑,速速派人前往樂平,將所有硫磺盡數取來,同時派人嚴加看管各處礦場,不可讓賊人擾亂、破壞!”


    “得令!”


    宋應星《天工開物》中記載:“凡硫黃乃焼石承液而結就,著書者誤以焚石為礬石,遂有礬液之說。然燒取硫黃,石半出特生白石,半出煤礦燒礬石,此礬液之說所由混也。”


    也就是說,此時硫鐵礦與煤炭往往共生一處,人人往往利用與硫鐵礦共生的煤炭,加熱製硫磺。


    次日,方傑使人運來了五千斤硫磺!


    有了這麽多硫磺,方臘決定就近調配火藥。


    於是,匠工營很快忙碌起來,他們四處搜集硝石,並且將木炭、硫磺、硝石各自稱量出十斤為一份的單位。


    由於火藥的配方需要保密,到了調配這一步,一向是方臘親力親為。


    當方臘將木炭、硫磺、硝石按照相應的比例調配之後,很快便有專人分則製出火藥!


    兩日後,得火藥一千斤!


    就在方臘準備繼續南下之時,呂將派人來報:洪載已死,其麾下義軍業已遣散,太平軍擇其精銳遴選編入軍中!


    目前,福建路已占據大半,若不出意外,月旬之內變可將福建路盡數攻取!


    看到這條軍報,方臘長出了一口氣。


    洪載這廝聚眾數萬,又與朝廷密謀勾連,若不盡快除掉,後果不堪設想!


    現在,呂將不負眾望,成功將洪載設計殺死,可以說,為太平軍杜絕了一大隱患!


    接下來,太平軍隻要按部就班便可以將江南之地盡數蠶食!


    十日後,太平軍盡取江南東路、福建路。


    如今方臘地盤囊括淮南東路沿海地區、兩浙路、福建路以及江南東路!


    這可是江南最為富庶的幾個地區,自此以後,無論從經濟實力、人口實力,還是軍事實力上講,太平軍都有了與宋廷扳手腕的實力!


    不過,隨著地盤的增多,方臘忽然意識到了一個被他忽略的問題:一直以來,汴京的糧秣全靠江南的漕運來滿足,現在,漕運已經斷絕了三個月,隻怕汴京的糧食已經漲到了天價!


    要知道,汴京一城便有一百五十萬人口,如果再加上西北的邊軍,隻怕宋廷的存糧已經消耗殆盡。


    不成,絕不能讓宋廷因為缺糧而陷入崩潰。


    畢竟,此時的方臘並沒有統一全國的能力。


    如果宋廷崩潰,獲益的隻能是西夏,亦或者金國!


    方臘崛起的時間太短了,無論是武力基礎還是文官基礎都沒有打牢,這時,擴張太快很可能留下巨大的隱患。


    太平軍需要時間,方臘也需要時間!


    想到這裏,方臘手書一封信,讓武德司交由方百花處置。


    一旬之後,方百花喬裝打扮來到汴京王黼府外,“勞煩轉告王相公,便說某奉童相公之命前來拜見!”


    “口說無憑,可有信物?”


    “自是有的!”


    遞交出信物之後,方百花又等了半個時辰才見到正在釣魚的王黼,“王相公真是穩坐釣魚台,難道就不怕這汴京亂了起來?”


    這語氣,哪像是臣屬?


    王黼皺起眉頭,“你究竟是誰?為何會有童貫的信物?”


    話音剛落,兩側便有護衛持刀上前。


    方百花並不畏懼,“王相公,莫要計較那些細枝末節,我隻告訴你,某有一樁天大的好事要交給你!”


    王黼冷哼一聲,“拿下!”


    “王相公,我有辦法可以緩解汴京缺糧的困境”


    王黼吸了一口冷氣,“伱們都出去,我要聽聽此獠有何話說?”


    雖然趕走了親衛,但王黼卻手持弩箭,箭在弦上,隨時保持擊發的態勢。


    方百花微微一笑:“汴京缺糧,我有法子運來糧食!”


    王黼並不相信,“糧食從何而來?爾意欲何為?”


    “糧食自然是從南方來,價格公道,絕不讓相公為難!”


    王黼瞪大了眼睛,“你與方臘有聯係?”


    如果沒有方臘的配合,眼前之人縱有通天之能也很難將糧食運到汴京!


    “王相公,實不相瞞,某便是方公麾下一員!”


    王黼眯縫著了,並不意外,“方臘想要什麽?”


    “方公想要活著的朱勄!”


    王黼吸了口冷氣,“這我可做不了主!”


    “相公做不了主,那便讓皇帝去做主,一個朱勄,換一個百萬石糧秣平價供應的機會,王相公,莫要錯過了!”


    如今,汴京城的糧秣已經攀升了幾十倍。


    市麵上,多是囤積居奇之輩,卻無一人肯慷慨解囊,賑濟百姓。


    此時,野菜剛剛露出草芽,為求果腹,窮苦人家早將其一掃而空,甚至還打起了槐樹樹皮的主意!


    王黼作為當朝宰相,吃食用度並未短缺,可其他人家就不同了,他們無權無勢、無錢無糧,每日都有人餓死。


    倘若真的任由百姓餓殍滿地,隻怕王黼這個宰相做不了多久!


    “可有膽子與我一同見駕?”


    “有何不敢?”


    “好,來人呐,某要入宮!”


    “諾!”


    半個時辰之後,王黼見到了趙佶,“聖人,方臘遣使而來,可要見上一見?”


    趙佶從未見過方臘的太平軍,此時,自然頗有興趣,“宣他覲見!”


    “遵命!”


    沒多久,方百花徑自來到了大殿上,“草民見過聖君!”


    趙佶微微頜首,“方臘願意平價售糧?”


    “不錯!”


    “所求何事?”


    “聖人此言差矣,此乃公平交換,並非求封求賞!”


    趙佶碰了一鼻子灰,很是不爽,“你且說說看!”


    “方公隻要朱勄一人!若將此人交出,第一批一百萬石糧秣很快就能運到”


    朱勄不但是蔡京的幹兒子,更是趙佶的心腹。


    數年來,正是朱勄任勞任怨,所以趙佶才享受到了意想不到的快樂。


    眼下,方臘竟然以糧秣作條件,隻求朱勄一人。


    這讓趙佶有些遲疑,“王黼,朱勄可能交出?”


    “聖人,此事有利有弊,若是交出朱勄,城內缺糧困境立刻可解,然而,朝廷上下也將陷入風口浪尖,眼下,朱勄是宋臣,方臘是叛逆,若將宋臣交到叛逆手中,隻怕臣下將為千夫所指!”


    是呀,交出朱勄,意味著趙佶保不住自己的寵臣,這對於無上威嚴的皇家而言實在是巨大的打擊。


    趙佶陰沉著臉,“方臘實在欺人太甚,王黼,你且說說,若是將西北諸路邊軍盡數抽調南下,方臘可能擋住?”


    “西北邊軍尚有精銳十五萬,若是與方臘血拚到底,西軍定可大獲全勝”


    “那便抽調邊軍與其一決雌雄,朕倒要看看方臘到底是不是三頭六臂”


    王黼急忙勸解,“聖人三思,若是西軍盡退,隻怕西夏一定會得寸進尺,到了那時,請神容易送神難,就算擊敗方臘,想要再次奪迴西北也很是困難!”


    趙佶終究沒有說出“寧與友邦,不予家賊”這句話,他畢竟還要臉,自始至終他都認為方臘的太平軍蹦達不了多久!


    有這樣的認知,除非逼到絕境,否則趙佶不會放棄疆土,與方臘同歸於盡,更不會借助外族之兵力,討伐方臘!


    再三考慮之下,死保朱勄的心態已經有所動搖了,趙佶忍不住問道:“方臘現在何處?為何遲遲不肯招安?”


    “方公已至江南西路,至於招安一事,在下並不知曉”


    趙佶皺起眉頭,如今,朝廷與江南各地的聯絡隻剩下以荊湖路為代表的江水上遊。


    可現在,聽對方這意思,方臘還在南方攻城掠地!


    這賊子著實可恨!


    有心不管不顧,全力剿滅方臘,趙佶又強行按捺住了。


    汴京不能亂!


    汴京若是亂了,別說西夏了,隻怕遼國、金國都有可能趁火打劫。


    “也罷,你們將糧食送到泗陽,自會有人將朱勄送到那裏!”


    “善!”


    交易完成,趙佶忍不住問道:“方臘究竟是何等人物?竟然能讓你冒此風險?”


    要知道,汴京可是皇城,身為太平軍一員,卻甘願冒險前來尋求交易,這本身就意味著膽識過人!


    方百花笑道:“方公厲行節儉,從不奢侈浪費,而且一心為民,身先士卒,在他身邊,總能感到莫名的振奮!”


    趙佶大怒,這廝莫非是在諷刺自己?


    要不然怎麽每一句都好像說在了自己的軟肋上?


    誰不知道趙佶喜好花石綱,所以在江南勞民傷財,逼得方臘造反?


    誰不知道汴京禁軍不去訓練,反倒成了趙佶的匠工?


    幾十萬禁軍,如果真能保持訓練,剔除不合格的兵員,憑借禁軍便可橫掃天下。


    然而,可悲的是,宋太祖引以為傲的禁軍早已經成為一隻趴在宋廷身上吸血的吸血怪,他們的存在,對朝廷沒有絲毫的好處,隻是在浪費錢糧!


    “好了,朕乏了,你退下吧!”


    聽到方百花對方臘如此吹捧,趙佶頓時沒了興致。


    待方百花一走,趙佶當即歎了口氣,“朕隻不過是有了一點點愛好罷了,難道,如此繁華盛世,千萬百姓還供養不了朕一人?”


    趙佶從來沒覺得自己有錯,他甚至認為是天下百姓在吹毛求疵,他認為舉天下之力供奉皇帝一人,這是應有之意,稱不上鋪張浪費,百姓更不應該揭竿而起!


    若是誰敢滋事,誰就是刁民!


    試想,江南是那麽的富庶,不過是取些無用的石頭罷了,怎麽就鬧到天怒人怨的地步呢?


    童貫替趙佶下了罪己詔,趙佶十分不爽。


    眼下,童貫戰敗,正值用人之際,所以才沒有秋後算賬,待有機會,新賬舊賬一起算,童貫定然吃不了兜著走!


    敢替皇帝下罪己詔,這簡直是吃了熊心豹子膽!


    膽大妄為至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水滸之我是方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秀才會武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秀才會武術並收藏重生水滸之我是方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