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信心滿滿的趙佶


    汴梁城內花樣不斷,南來北往的客商總是會帶來些許新鮮故事,而說書先生講解的西軍大戰方臘方十三的典故往往可以博得一片好評;勾欄瓦舍也不甘人後,為了博得毫客千金一擲,每日都在推陳出新,各類風格不一的花魁一經出場便可以獲得一群擁簇。


    汴梁城載歌載舞,西軍戰敗的消息如今尚未傳出,文人士子依舊在醉生夢死。


    宰相府中的王黼卻無心享樂,手中的奏報宛若烙鐵一般,已經過了半個時辰的時間,可他卻實在想不出應對之策。


    方臘的叛軍出乎意料的強大,不擅機變的王黼根本應付不過來。


    正在這時,門子低聲來稟:“相公,蔡相公、童相公聯袂而來!”


    王黼瞪大了眼睛,童貫可是欽命的江淮荊浙四路宣撫使,更有節製長江以南路政軍事的權力。


    如今,無詔而返,已然是抗命了。


    至於蔡京,這老狐狸向來與童貫交好,此時定然是來為童貫打掩護的。


    “快快有請!”


    無論如何,聖眷未消之前,王黼都不願得罪了這兩位朝中重臣。


    一番寒暄過後,三人始終顧左右而言他,不肯言及正題。


    童貫身負重擔,實在忍受不住,嘴裏道:“將明老弟,江南急報可曾收到?”


    王黼微微頜首,“方十三起事不過三月,便已占盡江南重鎮,如今重兵渡江,連克泰州、楚州,長此以往,隻怕漣水孤木難支,根本支撐不住,童相公,這般亂局,根本遮掩不住,我已準備上奏聖人,請君聖裁!”


    這幾日,道君皇帝閉宮煉丹,誰也不見,期間,王黼試圖叩關遞交奏報,可黃門官依舊不肯轉遞,這才讓王黼心急如焚。


    軍情如火,皇帝不肯聖裁,一切決斷便隻能由王黼做出。


    可這等軍國大事,王黼一介幸臣如何敢草率決斷?


    蔡京幹咳一聲,嘴裏道:“聽說今日聖君便要出關了?”


    “不錯,我正打算入宮奏報!”


    童貫額頭生津,“將明賢弟可有應對之策?”


    王黼自然不能說自己束手無策,隻是信口胡扯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汴梁還有禁軍幾十萬,西北尚有精兵十多萬,我泱泱大宋,百萬精兵,難道還奈何不得一個區區方臘?”


    童貫急忙勸解,“將明賢弟聽我一言,西北六路抽調十萬精銳已是極限,若是再行調兵,西夏虎狼之輩一定不會善罷甘休,到那時,西北不寧,舉國不安!至於汴梁禁軍,你我皆知,他們多半是樣子貨,根本上不得戰場!”


    這些情況王黼何嚐不知?


    正因為如此,王黼才難尋破解之道,如今,童貫振振有詞,著實令人生厭!


    “童相公有何高見?”


    宛若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童貫擲地有聲,“招安方臘!”


    這倒是新鮮的很,王黼來了興致,“嗯?那方十三願意招安?”


    童貫重重頜首,“不錯,臨行之前,我以身犯險,親赴揚州與之詳談,方十三願意接受招安,隻是提出三個要求。”


    這時候別說三個要求了,就算三十個要求,王黼都認為可以商量!


    對付朝廷叛逆,朝廷方法不多,可如果對付自己人,宋廷的士大夫有一百不帶重複的法子將其之置於死地。


    什麽?


    方臘不是自己人?


    將方臘招安,不就是變叛逆為為朝臣的法子嗎?


    若能招安方臘,朝廷輕易便可將這等武夫玩弄於鼓掌之間!


    “方十三有什麽要求?”


    “其一,索要錢一百萬貫;其二,求娶皇女茂德帝姬;其三,意圖劃江而治,永鎮江南!”


    第一個要求最簡單,便是王黼自己都能掏出這筆銀子,至於第二個要求,著實有些難辦了,世人皆知聖君最愛茂德帝姬,一心要為其擇一良配,若是將其許給方臘,豈不是有損皇家顏麵?當然了,最要命的還是第三條,方臘竟然想劃江而治,這簡直滑天下之大稽,昔日太祖皇帝好不容易才滅掉吳越,一統華夏,今時今日,又怎能將江南之地盡行割讓?


    王黼搖了搖頭,“此事難成,方十三的胃口太大了,便是我都不敢開這個口,否則,必將為千夫所指!”


    童貫咬牙說道:“賢弟寬心,待見到聖君,一切由我來說,隻求賢弟為我美言幾句,童貫感激不盡!”


    蔡京也適時補充道:“招安方臘不過是權宜之計,若能將其穩住,自有秋後算賬的機會!”


    王黼深以為然,“方十三陰險狡詐,隻怕絕不肯輕易就範,我覺得,還是應該早作準備!”


    “那便讓種師道領軍入京,若方臘膽敢進犯京東路,便讓種師道予以痛擊,若方臘安分守己,便允種師道編練新軍,伺機討賊!”


    童貫這法子倒是老成之道,不過,由此一來便將老種架到火上烤了。


    汴梁禁軍誰也不敢動,每年上千萬貫的軍餉開支,其中幹係的可不僅僅是一兩家!


    朝中但凡數得著的將門,哪家沒有分潤?


    毫不客氣地說,誰敢動汴梁禁軍,誰便是跟朝中武將、勳貴過不去!


    偏偏編練新軍這一差事也是個得罪人的差事,一個不好,便有可能落個千夫所指的下場!


    隻是,蔡京、王黼、童貫三人都是死道友不死貧道的人物,隻要能將自身從中摘個幹淨,他們才不會關心種師道會如何想!


    一番商議之後,三名朝廷重臣聯袂入宮。


    數日不見,皇帝氣色不佳,而且還有昏昏欲睡之態。


    不過,見到童貫之後,皇帝陡然一驚,“童貫,你不在江南平匪,迴京作甚?難道,江南亂事已平?”


    童貫漲紅了臉,連連叩首,嘴裏悲唿求饒:“微臣有罪,罪該萬死,今日是來向聖君請罪的!”


    皇帝心中“咯噔”一跳,“何罪之有?”


    童貫以頭觸地,不敢再多說一句。


    皇帝單手指著王黼,“他不敢說,你來說!”


    王黼將這幾日的急報高高捧起,“這是江南急報,伏請聖裁!”


    趙佶接過內侍轉遞的奏報,看罷之後,臉色陰沉如水,“如此要事,為何要到今日才報來?”


    王黼哪敢隱瞞,自然連聲抱屈,“聖上明鑒,微臣多次入宮奏報,可黃門卻不肯轉奏,徒之奈何!”


    趙佶大怒,“好大的膽子,連朕的宰相都敢攔,梁師成,找出來,看看是誰不開眼,貽誤軍機,誤我大事!”


    素有“隱相”之稱的梁師成又驚又怒,嘴裏連聲應諾:“聖人放心,奴婢這就去將人找出來,殺一儆百!”


    “快去!”


    趙佶心情不佳,“童貫,抬起頭來,告訴朕,伱的十萬精銳是怎麽敗的?”


    童貫不敢長篇大論,隻是總結道:“聖人容稟,方十三軍中有一火藥威力極大,就是靠著此物,接連炸開江南數城,而西軍精銳也深受其害!”


    趙佶有些不信,“火器營不是也製出了什麽瓷器鐵蒺藜?朕記得還有霹靂炮,難道有了他們也不是賊人的對手?”


    “瓷器鐵蒺藜劉延慶倒是有一些,可數量太少,很難扭轉戰局,至於霹靂炮,恕微臣孤陋寡聞,未曾見到”


    一直以來,朝廷雖然收入頗豐,可絕大多數財貨都被皇帝揮霍掉了,剩下來的一些,也還有無數人盯著。


    在這樣的情況下,火器營根本沒有多少進項。


    缺乏進項,匠工們便沒有積極性,這霹靂炮還是火器營無意間研製出來的,並未普及。


    在此之前,誰能想到江南一隅的鄉下土賊竟然也會有如此先進的武器?


    這時候隻能亡羊補牢了!


    此時,聽到童貫所言,趙佶意識到自己大搞花石綱,建湖造園,花費太大,當下痛下決心:“王黼,即刻傳旨,軍器監即刻滿載運轉,所需人、物、錢財,皆由戶部供給,不可截留!”


    “遵旨!”


    “童貫,你有十萬大軍在手,縱使賊人有奇技淫巧,也不至於一戰未勝!你且說說,賊人還有什麽招數?”


    “每到一處,方臘必分田到戶,將士紳之土地盡分於黎民百姓,憑此一招,賊人軍士敢打敢拚,不遜於精銳老卒”


    趙佶一臉的不置信,“方臘此獠鼠目寸光,此舉豈不是自絕於士紳?”


    原本趙佶還怕方臘奪了自己的天下,此時此刻卻徹底放下心來。


    自古以來從未聽說過有得罪世家大族卻奪取天下的例子!


    “話雖如此,但方臘卻獲得了即戰力,正因為如此,西軍才敗下陣來!”


    這般解釋,倒像是方臘在飲鴆止渴。


    趙佶心情放鬆起來,“童貫,你可是朕欽命的招討使,眼下江南戰事不利,戰火甚至燃到了江北楚州,你可有應對之策?”


    “微臣認為可以招安方臘!”


    “方臘願降?”


    童貫再度往自己臉上貼金,“微臣孤身入城,向其言明利害,方臘願意招安,隻不過提出三個條件。”


    趙佶同樣疑惑起來:“什麽條件?”


    童貫硬著頭皮,將方臘的要求一一道來。


    不曾想,趙佶臉色沒有一絲怒意,反而陷入了沉思。


    自從剛才童貫提及方臘分田到戶的政策之後,趙佶便認為其不可能奪取趙氏江山!


    這樣一個對趙氏江山沒有太大威脅的人,早晚都是秋後的螞蚱,便是給他一些好處又如何?


    早晚都可以連本帶利地收迴來!


    想到這裏,趙佶正色道:“自古以來做買賣都可以漫天要價,坐地還錢,現在,沒道理他方十三要什麽,朕便給他什麽,童貫,你告訴方臘,朕可以給他三百萬貫,不過,不嫁帝姬,不允他劃江而治!”


    童貫麵露難色,“方臘此獠最是桀驁,微臣怕他揮兵西進,威逼京戍要害!”


    “蔡京,你有何高見?”


    “聖上可讓種師道領軍入京!”


    仔細一琢磨,確實沒有比這更好的選擇了。


    “準了!”


    “童貫,你還有何話說?”


    “賊人水軍強悍,西軍久在邊地,不喜水戰,到了江南,一身本領發揮不出五成出來,還請聖上下旨各地船廠多造戰船,多練水軍,以備無患”


    趙佶微微頜首,“準!”


    君臣奏對之際,外頭有小黃門快步而來,“聖上,金使覲見!”


    趙佶雖然不爽,卻也不敢不見,“宣!”


    “大金國皇帝使者撒改見過宋君!”


    來人舉止粗獷,見君不敗。


    趙佶皺起眉頭,並未發作:“金使為何而來?”


    撒改冷冷一笑:“皇帝陛下莫非忘了海上之盟?去歲我們便議定共伐遼國,如今我大金在北地勢如破竹,孤軍作戰,為何不見宋軍人馬?”


    這金人使者太過猖狂,竟然堂而皇之將這等密約公之於眾!


    趙佶十分惱怒,有心斥責一番,卻又擔心對方不依不饒,當下隻能忍氣吞聲:“金使放心,春暖花開之日,必有宋軍北上攻遼!”


    “好,那我便敬候佳音!希望這一次皇帝莫要食言而肥!告辭!”


    說罷,撒改便揮袖離去。


    宋人的朝廷,一名金人卻來去自如,這讓王黼、童貫全都漲紅了臉,“聖人,金人猖狂,要不要教訓一番?出兵一事事關重大,不可莽撞。”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趙佶是一國之君,剛才他答應撒改,春暖花開便出兵。


    可現在,大宋連征伐方臘的人馬都險些湊不出,又怎麽可能在幾個月之後便揮師北上?


    趙佶深吸一口氣,“小不忍則亂大謀,一切為了燕雲十六州,隻要能夠收服故土,為我趙氏開疆拓土,即便朕守些折辱,也是值得的!”


    眾人自然又是一通馬屁奉上。


    趙佶心情極佳,腦子也轉的快了起來:“若是方臘同意招安,便讓其領軍北上,到時候,無論他與遼國廝殺,還是與金國翻臉,朕都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不得不說,這一招借刀殺人,確實讓人大開眼界。


    童貫也好、王黼也罷,全都高唿:“聖人高見。”


    趙佶也為自己這一神來之筆誌得意滿。


    方臘又如何,還不是要被朕指使的團團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水滸之我是方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秀才會武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秀才會武術並收藏重生水滸之我是方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