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躊躇滿誌的折可存
折可存年輕氣盛,眼高於頂,在西北,他曾與西夏交戰,生擒過對方大將,後來在戰場上更是多次斬將奪旗,可謂戰功顯赫。現在,聽到童貫對方臘如此重視,他忍不住說道:“相公寬心,待劉節帥大軍親至,必將方臘獻俘於闋下!”
童貫語重心長,“嗣長,千萬不要小覷方臘,王稟、王淵都是軍中宿將,可他們卻全都敗了,這並非巧合,若你與其交戰,務必多加小心!”
折可存雖然依舊不以為然,卻還是應承下來:“相公所言,末將銘記於心。”
童貫酒足飯飽,終於恢複了幾分精力,“取輿圖。”
折可存急忙將樞密院簽發的東南輿圖鋪在案上,“相公,不知賊人有多少兵馬?”
童貫閉著眼睛都能想到江寧城外那無邊無際的太平軍,“應該在四五萬左右。”
折可存手指江寧、鎮江,不無遺憾,“若能將賊人引出城外,我這一萬馬軍就可以將其擊潰,隻可惜,如今江水難渡,隻能任由賊人猖狂。”
童貫皺起眉頭,如果擊敗方臘這麽容易,江寧城又怎麽會丟?
罷了,罷了。
良言難勸該死的鬼,剛才已經提醒過折可存了,可這廝卻渾然沒有放在心上,且看他戰況如何吧。
若是勝了,自然少不了童貫的運籌帷幄之功,若是敗了,那也可以將戰局不利,貽誤戰機,縱使江寧失陷的罪名落到他頭上!
童貫深諳官場生存之道,所謂武將不過是他手中的劍,需要的時候自然認真擦拭保養,可若是沒了用處,隨手丟了也無妨。
此時,童貫無兵無卒,正是需要折可存賣命的時候,當然不會再惡言相向,“西軍鐵騎確實悍勇無雙,嗣長,眼下正是你大顯身手之際。”
折可存抱拳行禮:“請相公示下!”
“方臘此獠慣會行險,眼下海州已失,我怕那方臘沿河北上,直取揚州,江南已經丟了,江北是萬萬不能再出問題了”
“從江寧到鎮江,江岸數百裏,僅靠我這萬餘精騎顯然把守不住,不如效仿關雲長在江邊設立烽火台,由當地廂軍把守,一旦發現賊人大舉渡江跡象,那便點燃烽火,我得訊後即刻馳援,如此可好?”
童貫沒想折可存竟然想出這等穩妥之策,當下欣然同意:“此計穩妥,傳我軍令,沿江五裏設一處烽火,日夜看守,不得有誤!”
“諾!”
好端端的一場平叛戰事竟然變成這幅模樣,真是窩囊又憋屈。
試想當初汴京南下之時,童貫是何等的意氣風發?他甚至還打算迅速平等方臘之後再度揮師北上,為大宋開疆拓土,收服燕雲。
現在看來,與金人定下的合擊遼人的盟約,隻怕要失信於人了。
燕雲十六州更是遙遙無期。
可恨,可惜!
都怪那方臘,無事生非。
忽而,童貫計上心來:“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如果能從方賊內部亂其陣腳,我等豈不是可以事倍功半?”
折可存急忙擺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願聞其詳!”
“南下平叛之前,聖君曾允我便宜行事之權,有了這權利,我便可以先斬後奏!嗣長,我決定派些人手渡江南下,四處散布消息,我要讓方臘麾下的賊人們知道,隻要他們棄暗投明,朝廷便既往不咎,如果能夠帶領一縣之地投降,朝廷可以讓他們做縣令,如果能讓一州之地歸順,就讓他們做知府,如果能使杭州、江寧二府歸順,便賞他個節度使做做!”
折可存吸了口冷氣,他將心比心地設想了一番,如果換做是他,隻怕早已經心動了。
賊寇就是賊寇,就算竊據一城,那也是來位不正,名不正言不順,可如果得到朝廷的認可,那可就真搖身一變,成為地方大員了!
“相公深諳人心,此招絕妙,必讓賊人自顧不暇!”
“那就安排下去吧,我倒要看看方臘如何應對後院失火!”
童貫自認為算無遺策,當夜睡了個安穩覺。
翌日一早,等來的不是賊人自亂陣腳的消息,而是海州急報。
告急文書是張叔夜從海州發來的。
原來那一日鄧元覺救下梁山武鬆一行之後,勢頭正旺的太平軍很快便揮師南下,與漣水軍惡戰一場。
由於火藥威力巨大的緣故,漣水軍損失慘重。
關鍵時刻,張叔夜說服大戶派出人手相助,這才穩住陣腳。
不過,連番惡戰已經讓張叔夜認識到這股太平軍的不凡之處。
如果任其發展,再加上武鬆等梁山餘孽,漣水軍必然抵擋不住。
要知道,梁山潰軍雖然折損嚴重,但連番鏖戰下來,他們都已磨煉出一手殺人技。
麵對這樣的威脅,海州兵馬都管張叔夜隻能希望童貫派兵相援。
誰曾想,童貫看罷之後怒火中燒:“這張叔夜真是個廢物,海州不過數千賊軍就讓他束手無策,竟然還有臉來求援軍,真是笑話!”
一直未曾表態的王桐急忙說道:“相公,張叔夜統兵打仗很有一手,他在梁山泊,逼得盧俊義生死不知,宋江遠遁他鄉;他在海州,又逼降了宋江,收服千餘賊寇,由此可見,此人絕非浪得虛名之輩!依我之見,如果無需援手,張叔夜絕不會冒然求援,現在他既然派出信使告急,那便說明漣水軍可能真的抵擋不住了。”
一旦漣水軍落敗,剩下的楚州、高郵軍又能抵擋多久?
萬一方臘真的揮師北上,合擊揚州,那後果不堪設想!
童貫冷靜下來之後也意識到援軍非派不可。
然而,江寧已失,王淵、黃迪接連戰敗,如今童貫可以指使的隻有折可存這一萬精騎,除此之外,地方雖有廂軍,可他們也要謹防太平軍來犯,又哪裏指望的上?
這時,折可存正色道:“相公,此處留下七千精騎足矣,不如抽調三千馬軍日夜兼程,助那張叔夜一臂之力?
童貫並不想分兵北上,怕給人各個擊破的機會。
可張叔夜不得不救,隻能讓折可存派兵了。
“就這麽辦吧,再讓高郵軍出兵兩千,務必將這支賊寇圍剿於海州境內,萬萬不可任其南下,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末將明白!”
江水以北,官軍正在建造烽火台的消息很快便傳到了方臘耳中。
“看這模樣,童貫是不打算從江寧渡江了,他要另選渡口,以此來看,咱們還有幾天的安穩日子,隻可惜,還有折可存這萬餘精騎,有他們盯著,想要渡江北上難之又難”
盧俊義已經聽說了梁山分道揚鑣,宋江投降,武鬆帶人出走的消息,此時,再無後路的他頗想立下功勳,也好留在太平軍。
“方公,既然劉延慶尚未抵達,附近隻有這萬餘西軍,咱不如引蛇出洞”
“喔?怎麽個引蛇出洞?”
“折可存萬餘大軍跋涉而來,寸功未立,正是一心立功之時,這時候,我們隻要派出兵馬渡江而上,必會將其引來,到那時,我軍伺機而動,若能一舉擊潰自然萬事大吉,若不能畢其功於一役,也可以與海州鄧元覺遙相唿應,迫使童貫不敢輕易分兵!”
方臘拍案而起,“就這麽定了,隻是誰可渡江誘敵?”
盧俊義、石寶、米泉都躍躍欲試。
方臘想罷,還是決定將這個任務交給盧俊義。
一來,盧俊義曾經有過五百步卒硬憾王淵精騎的戰績,二來,方臘也有吸納水滸諸將為己所用的考慮。
盧俊義在梁山排名第二,正是千金買馬骨的最佳人選。
“還是勞煩盧頭領走一遭吧,在此之前,咱們多布疑陣,真真假假,讓折可存疲於奔命!”
“善!”
一行人商議妥當之後,徐方、阮氏兄弟兵分兩路,一路沿江西進,故意做出要在江寧西北宣化鎮登陸的消息,迷惑官軍,另一路則帶著三千兵馬沿江而下,在瓜州登陸!
當折可存聽到宣化鎮告急,急匆匆領軍抵達的時候,江麵上早已經空無一人了,連一艘船也看不到。
心中自己中計的折可存滿腔怒火,“人呢?”
看護烽火的小校嚇得兩股戰戰,“折將軍,剛才賊人起碼來了一百艘船,我以為他們真的要靠岸,所以就點燃了烽火,誰想到他們竟然又退了。”
“他們退往何處了?”
“去了下遊!”
果不其然,下遊很快又燃了烽火。
這一次,折可存多了個心眼,他在這裏留下五百兵馬,同時往烽火燃起的地方行軍。
然而,來勢洶洶的西軍鐵騎依舊撲了個空。
“賊子,可恨!”
此時,折可存對老鼠一般的太平軍恨到了極處,這些賊子,根本不敢上岸,也許就是在施展疲兵之計,想要消耗騎軍的體力。
可誰也不敢保證太平軍會不會將佯攻變為主攻,別無選擇之下,折可存隻能繼續領軍趕路。
其實,折可存隻猜對了一半,負責擾敵的阮小二並沒有登陸廝殺的使命,他們的任務就是滋擾官軍,為盧俊義的搶灘爭取時間!
就這麽一而再,再而三,折可存很快發現了不妥。
如果這麽一直分兵,七千兵馬很快就所剩無幾。
再想到童貫數次的提醒,折可存不由得思考起對方的真正意圖。
難道說,對方大張旗鼓的水師滋擾,真的隻是讓西軍疲於奔命嗎?
可這樣做又有什麽用處?
如果太平軍不能靠岸,就算西軍累乏了,他們又能如何?
對了!
上麵的假設是太平軍不敢靠岸,如果太平軍真正的目的是靠岸呢?
想到這裏,折可存深吸一口冷氣,“揚州,瓜洲渡,來人呐,速速點齊兵馬,趕往瓜州!”
“轟隆隆!”
上萬匹戰馬沿著官道一路疾馳。
快些,再快些!
折可存心急如焚,如果真的被他猜中,那麽太平軍極有可能已經成功上岸了。
隻是不知道太平軍的先鋒有多少人馬!
管不了那麽多了,無論太平軍有多少人馬,折可存都必須將其擊潰,否則,一旦太平軍穩住陣腳,後續援軍接連抵達之下,僅靠折可存這五千兵馬根本不可能取勝。
連番分兵之後,折可存手中隻剩下疲憊不堪的五千精騎。
一路狂奔之後,瓜州古渡口終於遙遙在望。
這時,渡口的烽煙直入雲霄,河邊,已經可以看到太平軍的旗幟在獵獵飛舞。
不斷有太平軍下船,他們在快速整隊,擺出防禦攻勢。
太平軍真的來了!
折可存深深鬆了一口氣,自己沒有猜錯,那麽接下來就是擊潰他們!
很快,折可存的出現引起了盧俊義的注意。
“好賊子,終於來了!”
盧俊義身邊已經聚攏了一千人馬,他們憑借高大的盾牌很快列陣完畢。
折可存不敢貿然行動,坐騎一路狂奔而來,已經累得渾身出汗,這要是再讓其上陣廝殺,很有可能把它們累出毛病。
“快給坐騎喂食,它們吃完了咱們就上陣廝殺!”
“得令!”
西軍給坐騎提供的食物是一把黃豆以及一小包鹽粒,兩者可以恢複戰馬的體力,一定程度上緩解疲勞。
河邊,太平軍的數量依舊在繼續增加著,
一千一百、一千二百、一千三百……
這時,戰馬終於將所有的鹽粒、黃豆舔舐完畢。
折可存見狀把手一揮,“殺了他們!”
“殺!”
……
數千人的騎軍策馬奔馳而來,給人帶來一種巨大的視覺衝擊力。
即便軍卒躲在盾牌之後,見狀也不由得心驚肉跳。
好多的馬!
五百步、三百步、二百步!
近了,更近了,官軍很快便進入了神臂弓的射程範圍之內。
“神臂弓,發射!”
“嗡嗡嗡!”
眨眼間,二百支箭矢便破空而去。
猶在馬背上的西軍憑借嫻熟的馬術硬是有半數以上的人成功躲過,然而,還是有不少人中箭落馬。
折可存目齜欲裂,他從未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竟然要麵對神臂弓的襲擊。
這可是遼人、金人都沒有的神兵利器,現在竟然落入賊人之手。
這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此時此刻,折可存對丟城失地的童貫腹誹不已。
若非這位童相公連戰連敗,太平軍又怎麽會獲取神臂弓這等利器?
現在,西軍要付出不小的代價才能接近太平軍了!
跟諸位說一下哈,不加更的時候都是一張四千字章節,加更的話,另外單獨發一張,今天一更四千字。拜謝訂閱的諸位。
折可存年輕氣盛,眼高於頂,在西北,他曾與西夏交戰,生擒過對方大將,後來在戰場上更是多次斬將奪旗,可謂戰功顯赫。現在,聽到童貫對方臘如此重視,他忍不住說道:“相公寬心,待劉節帥大軍親至,必將方臘獻俘於闋下!”
童貫語重心長,“嗣長,千萬不要小覷方臘,王稟、王淵都是軍中宿將,可他們卻全都敗了,這並非巧合,若你與其交戰,務必多加小心!”
折可存雖然依舊不以為然,卻還是應承下來:“相公所言,末將銘記於心。”
童貫酒足飯飽,終於恢複了幾分精力,“取輿圖。”
折可存急忙將樞密院簽發的東南輿圖鋪在案上,“相公,不知賊人有多少兵馬?”
童貫閉著眼睛都能想到江寧城外那無邊無際的太平軍,“應該在四五萬左右。”
折可存手指江寧、鎮江,不無遺憾,“若能將賊人引出城外,我這一萬馬軍就可以將其擊潰,隻可惜,如今江水難渡,隻能任由賊人猖狂。”
童貫皺起眉頭,如果擊敗方臘這麽容易,江寧城又怎麽會丟?
罷了,罷了。
良言難勸該死的鬼,剛才已經提醒過折可存了,可這廝卻渾然沒有放在心上,且看他戰況如何吧。
若是勝了,自然少不了童貫的運籌帷幄之功,若是敗了,那也可以將戰局不利,貽誤戰機,縱使江寧失陷的罪名落到他頭上!
童貫深諳官場生存之道,所謂武將不過是他手中的劍,需要的時候自然認真擦拭保養,可若是沒了用處,隨手丟了也無妨。
此時,童貫無兵無卒,正是需要折可存賣命的時候,當然不會再惡言相向,“西軍鐵騎確實悍勇無雙,嗣長,眼下正是你大顯身手之際。”
折可存抱拳行禮:“請相公示下!”
“方臘此獠慣會行險,眼下海州已失,我怕那方臘沿河北上,直取揚州,江南已經丟了,江北是萬萬不能再出問題了”
“從江寧到鎮江,江岸數百裏,僅靠我這萬餘精騎顯然把守不住,不如效仿關雲長在江邊設立烽火台,由當地廂軍把守,一旦發現賊人大舉渡江跡象,那便點燃烽火,我得訊後即刻馳援,如此可好?”
童貫沒想折可存竟然想出這等穩妥之策,當下欣然同意:“此計穩妥,傳我軍令,沿江五裏設一處烽火,日夜看守,不得有誤!”
“諾!”
好端端的一場平叛戰事竟然變成這幅模樣,真是窩囊又憋屈。
試想當初汴京南下之時,童貫是何等的意氣風發?他甚至還打算迅速平等方臘之後再度揮師北上,為大宋開疆拓土,收服燕雲。
現在看來,與金人定下的合擊遼人的盟約,隻怕要失信於人了。
燕雲十六州更是遙遙無期。
可恨,可惜!
都怪那方臘,無事生非。
忽而,童貫計上心來:“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如果能從方賊內部亂其陣腳,我等豈不是可以事倍功半?”
折可存急忙擺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願聞其詳!”
“南下平叛之前,聖君曾允我便宜行事之權,有了這權利,我便可以先斬後奏!嗣長,我決定派些人手渡江南下,四處散布消息,我要讓方臘麾下的賊人們知道,隻要他們棄暗投明,朝廷便既往不咎,如果能夠帶領一縣之地投降,朝廷可以讓他們做縣令,如果能讓一州之地歸順,就讓他們做知府,如果能使杭州、江寧二府歸順,便賞他個節度使做做!”
折可存吸了口冷氣,他將心比心地設想了一番,如果換做是他,隻怕早已經心動了。
賊寇就是賊寇,就算竊據一城,那也是來位不正,名不正言不順,可如果得到朝廷的認可,那可就真搖身一變,成為地方大員了!
“相公深諳人心,此招絕妙,必讓賊人自顧不暇!”
“那就安排下去吧,我倒要看看方臘如何應對後院失火!”
童貫自認為算無遺策,當夜睡了個安穩覺。
翌日一早,等來的不是賊人自亂陣腳的消息,而是海州急報。
告急文書是張叔夜從海州發來的。
原來那一日鄧元覺救下梁山武鬆一行之後,勢頭正旺的太平軍很快便揮師南下,與漣水軍惡戰一場。
由於火藥威力巨大的緣故,漣水軍損失慘重。
關鍵時刻,張叔夜說服大戶派出人手相助,這才穩住陣腳。
不過,連番惡戰已經讓張叔夜認識到這股太平軍的不凡之處。
如果任其發展,再加上武鬆等梁山餘孽,漣水軍必然抵擋不住。
要知道,梁山潰軍雖然折損嚴重,但連番鏖戰下來,他們都已磨煉出一手殺人技。
麵對這樣的威脅,海州兵馬都管張叔夜隻能希望童貫派兵相援。
誰曾想,童貫看罷之後怒火中燒:“這張叔夜真是個廢物,海州不過數千賊軍就讓他束手無策,竟然還有臉來求援軍,真是笑話!”
一直未曾表態的王桐急忙說道:“相公,張叔夜統兵打仗很有一手,他在梁山泊,逼得盧俊義生死不知,宋江遠遁他鄉;他在海州,又逼降了宋江,收服千餘賊寇,由此可見,此人絕非浪得虛名之輩!依我之見,如果無需援手,張叔夜絕不會冒然求援,現在他既然派出信使告急,那便說明漣水軍可能真的抵擋不住了。”
一旦漣水軍落敗,剩下的楚州、高郵軍又能抵擋多久?
萬一方臘真的揮師北上,合擊揚州,那後果不堪設想!
童貫冷靜下來之後也意識到援軍非派不可。
然而,江寧已失,王淵、黃迪接連戰敗,如今童貫可以指使的隻有折可存這一萬精騎,除此之外,地方雖有廂軍,可他們也要謹防太平軍來犯,又哪裏指望的上?
這時,折可存正色道:“相公,此處留下七千精騎足矣,不如抽調三千馬軍日夜兼程,助那張叔夜一臂之力?
童貫並不想分兵北上,怕給人各個擊破的機會。
可張叔夜不得不救,隻能讓折可存派兵了。
“就這麽辦吧,再讓高郵軍出兵兩千,務必將這支賊寇圍剿於海州境內,萬萬不可任其南下,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末將明白!”
江水以北,官軍正在建造烽火台的消息很快便傳到了方臘耳中。
“看這模樣,童貫是不打算從江寧渡江了,他要另選渡口,以此來看,咱們還有幾天的安穩日子,隻可惜,還有折可存這萬餘精騎,有他們盯著,想要渡江北上難之又難”
盧俊義已經聽說了梁山分道揚鑣,宋江投降,武鬆帶人出走的消息,此時,再無後路的他頗想立下功勳,也好留在太平軍。
“方公,既然劉延慶尚未抵達,附近隻有這萬餘西軍,咱不如引蛇出洞”
“喔?怎麽個引蛇出洞?”
“折可存萬餘大軍跋涉而來,寸功未立,正是一心立功之時,這時候,我們隻要派出兵馬渡江而上,必會將其引來,到那時,我軍伺機而動,若能一舉擊潰自然萬事大吉,若不能畢其功於一役,也可以與海州鄧元覺遙相唿應,迫使童貫不敢輕易分兵!”
方臘拍案而起,“就這麽定了,隻是誰可渡江誘敵?”
盧俊義、石寶、米泉都躍躍欲試。
方臘想罷,還是決定將這個任務交給盧俊義。
一來,盧俊義曾經有過五百步卒硬憾王淵精騎的戰績,二來,方臘也有吸納水滸諸將為己所用的考慮。
盧俊義在梁山排名第二,正是千金買馬骨的最佳人選。
“還是勞煩盧頭領走一遭吧,在此之前,咱們多布疑陣,真真假假,讓折可存疲於奔命!”
“善!”
一行人商議妥當之後,徐方、阮氏兄弟兵分兩路,一路沿江西進,故意做出要在江寧西北宣化鎮登陸的消息,迷惑官軍,另一路則帶著三千兵馬沿江而下,在瓜州登陸!
當折可存聽到宣化鎮告急,急匆匆領軍抵達的時候,江麵上早已經空無一人了,連一艘船也看不到。
心中自己中計的折可存滿腔怒火,“人呢?”
看護烽火的小校嚇得兩股戰戰,“折將軍,剛才賊人起碼來了一百艘船,我以為他們真的要靠岸,所以就點燃了烽火,誰想到他們竟然又退了。”
“他們退往何處了?”
“去了下遊!”
果不其然,下遊很快又燃了烽火。
這一次,折可存多了個心眼,他在這裏留下五百兵馬,同時往烽火燃起的地方行軍。
然而,來勢洶洶的西軍鐵騎依舊撲了個空。
“賊子,可恨!”
此時,折可存對老鼠一般的太平軍恨到了極處,這些賊子,根本不敢上岸,也許就是在施展疲兵之計,想要消耗騎軍的體力。
可誰也不敢保證太平軍會不會將佯攻變為主攻,別無選擇之下,折可存隻能繼續領軍趕路。
其實,折可存隻猜對了一半,負責擾敵的阮小二並沒有登陸廝殺的使命,他們的任務就是滋擾官軍,為盧俊義的搶灘爭取時間!
就這麽一而再,再而三,折可存很快發現了不妥。
如果這麽一直分兵,七千兵馬很快就所剩無幾。
再想到童貫數次的提醒,折可存不由得思考起對方的真正意圖。
難道說,對方大張旗鼓的水師滋擾,真的隻是讓西軍疲於奔命嗎?
可這樣做又有什麽用處?
如果太平軍不能靠岸,就算西軍累乏了,他們又能如何?
對了!
上麵的假設是太平軍不敢靠岸,如果太平軍真正的目的是靠岸呢?
想到這裏,折可存深吸一口冷氣,“揚州,瓜洲渡,來人呐,速速點齊兵馬,趕往瓜州!”
“轟隆隆!”
上萬匹戰馬沿著官道一路疾馳。
快些,再快些!
折可存心急如焚,如果真的被他猜中,那麽太平軍極有可能已經成功上岸了。
隻是不知道太平軍的先鋒有多少人馬!
管不了那麽多了,無論太平軍有多少人馬,折可存都必須將其擊潰,否則,一旦太平軍穩住陣腳,後續援軍接連抵達之下,僅靠折可存這五千兵馬根本不可能取勝。
連番分兵之後,折可存手中隻剩下疲憊不堪的五千精騎。
一路狂奔之後,瓜州古渡口終於遙遙在望。
這時,渡口的烽煙直入雲霄,河邊,已經可以看到太平軍的旗幟在獵獵飛舞。
不斷有太平軍下船,他們在快速整隊,擺出防禦攻勢。
太平軍真的來了!
折可存深深鬆了一口氣,自己沒有猜錯,那麽接下來就是擊潰他們!
很快,折可存的出現引起了盧俊義的注意。
“好賊子,終於來了!”
盧俊義身邊已經聚攏了一千人馬,他們憑借高大的盾牌很快列陣完畢。
折可存不敢貿然行動,坐騎一路狂奔而來,已經累得渾身出汗,這要是再讓其上陣廝殺,很有可能把它們累出毛病。
“快給坐騎喂食,它們吃完了咱們就上陣廝殺!”
“得令!”
西軍給坐騎提供的食物是一把黃豆以及一小包鹽粒,兩者可以恢複戰馬的體力,一定程度上緩解疲勞。
河邊,太平軍的數量依舊在繼續增加著,
一千一百、一千二百、一千三百……
這時,戰馬終於將所有的鹽粒、黃豆舔舐完畢。
折可存見狀把手一揮,“殺了他們!”
“殺!”
……
數千人的騎軍策馬奔馳而來,給人帶來一種巨大的視覺衝擊力。
即便軍卒躲在盾牌之後,見狀也不由得心驚肉跳。
好多的馬!
五百步、三百步、二百步!
近了,更近了,官軍很快便進入了神臂弓的射程範圍之內。
“神臂弓,發射!”
“嗡嗡嗡!”
眨眼間,二百支箭矢便破空而去。
猶在馬背上的西軍憑借嫻熟的馬術硬是有半數以上的人成功躲過,然而,還是有不少人中箭落馬。
折可存目齜欲裂,他從未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竟然要麵對神臂弓的襲擊。
這可是遼人、金人都沒有的神兵利器,現在竟然落入賊人之手。
這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此時此刻,折可存對丟城失地的童貫腹誹不已。
若非這位童相公連戰連敗,太平軍又怎麽會獲取神臂弓這等利器?
現在,西軍要付出不小的代價才能接近太平軍了!
跟諸位說一下哈,不加更的時候都是一張四千字章節,加更的話,另外單獨發一張,今天一更四千字。拜謝訂閱的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