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黑旋風李逵
寒冬臘月,北兵來到東南,非但沒有感受到一絲暖意,反而有一種更為寒冷的感覺。
與西北的幹冷不同,東南的冷更像是鈍刀子割肉,一點一點浸入你的身體,讓你在不知不覺間便凍僵了!
營寨中,西軍為了取暖,燃起了一堆堆篝火。
劉光弼烤著火,待潰卒離開之後,一臉遲疑,“黃迪兵敗之後,隻怕王淵也撐不了多久,咱們這一萬兵馬是進還是退?”
副將低聲說道:“若是不戰而退,隻怕童相公那裏沒法交代。”
“可賊人兵多將廣,又剛剛擊敗了黃迪,正是銳氣旺盛之時,如果這時候撞到他們,咱們還能全身而退嗎?”
副將也覺得這時候與太平軍交戰不是個好主意,他思來想去,忽然有了一計:“將軍,咱們出城是為了什麽?”
“為了糧食”
“可現在糧食已經落入方臘之手,咱們想要虎口奪食,隻怕力有不逮,我聽說附近有一座鄉堡,咱們不如去鄉堡走一遭?”
劉光弼吸了一口冷氣,“你是說,咱們去鄉堡奪糧?”
副將幹咳一聲,“將軍,咱們隻是暫借,等到日後朝廷平定判斷,自然有地方官府償還暫借之糧秣!”
宛若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劉光弼眼睛瞪得滾圓,“那還愣著幹什麽?去鄉堡借糧,對了,每部分出一千人馬,務必跟鄉堡談妥,讓他們拿出糧食,助我大軍剿寇!”
“若是鄉堡拒絕,又該如何?”
“我等身負皇命,為的是東南平安,地方鄉紳、百姓都應該主動獻出糧食才對,如果他們一意孤行,不肯借糧,那便說明他們與賊人有勾結,既然與賊人勾連到一處,那還客氣什麽?攻破鄉堡,取走糧秣便是!”
“得令!”
就這樣,在劉光弼的命令下,煕河軍開始了“借糧”行動。
有的鄉堡深惡太平軍,他們主動獻出糧食,對這樣的地方,煕河軍沒法痛下殺手。
可到了其他不願“借糧”的鄉堡,煕河軍就換了副嘴臉,他們破堡而入,強征男丁,將糧秣一掃而空。
成百上千個家庭沒了存糧,很可能會餓死。
然而,劉光弼卻不以為意。
如果西軍打了敗仗,這些鄉堡早晚會落入太平軍之手。
到時候,堡中的糧食豈不是成為賊人的資糧?
如今,西軍隻不過是提前支取些糧秣罷了!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嘛!
聲勢浩大的“借糧”行動足足持續了一天,等到第二日劉光弼滿載迴城的時候,童貫大喜過望,他以為劉光弼搶迴了被劫的漕糧。
“劉將軍此番勞苦功高,重奪輜重當為首功!”
劉光弼有些尷尬,“不敢欺瞞相公,這些糧食不是漕糧,是從附近的鄉堡裏借到的。”
童貫意識到情況不妙:“漕糧在何處?黃迪、王淵呢?”
“黃將軍與王將軍二人奪迴漕糧之後,遭遇賊人夜襲,隻怕已經全軍盡墨了”
“什麽?伱再說一次!”
童貫一個踉蹌,險些昏倒在地。
這消息太過勁爆,饒是童貫心理素質過硬,也不由得慌亂起來。
劉光弼硬著頭皮重複道:“相公,黃迪與王淵敗了,漕糧又丟了。”
童貫重重拍在劉光弼身上,大聲質問:“黃迪怎麽會敗?他們可是西軍精銳,還有那王淵,數千騎軍怎麽可能全軍盡沒?”
劉光弼不敢再言,隻是任憑童貫發泄。
果不其然,數息之後,童貫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態了,他歎了口氣,嘴裏道:“賊人有多少兵馬?”
“應該在兩萬開外!”
童貫冷靜下來之後恢複了決斷:“既然事不可為,就該及時迴師,你能將兵馬盡數帶迴,也算功過相抵!若再加上這批糧秣,此番出城,記你一功!”
劉光弼謙辭不受,“末將愧不敢當,未能及時救援黃迪,皆我之過也!”
“這不是你的錯,如果剛開始就讓你們一同出擊,也許賊人就沒有機會了,是我小覷了方臘!對了,你帶來了多少糧食?”
“合計兩萬石!”
童貫十分滿意,“有了這批糧食,再讓城中大戶進獻一些,足夠咱們支撐到中軍來援!”
“敢問相公,中軍還要多久才能趕到?”
“快則三日,慢則五日!”
劉光弼鬆了口氣,“那便好,隻要兵力充足,咱們便可以擊敗方臘,收服失地!”
童貫深以為然,當即召集眾將,議定方針:在援軍抵達之前,城內兵馬絕不出城,西軍當前之要務是守住江寧城!
隻要江寧不丟,賊人便不敢大舉北上。
否則,一旦方臘北上與海州的亂軍合流一處,隻怕整個京東路都會亂成一鍋粥!
此時,京東路亂不亂,完全在與另外一支兵馬——宋江的梁山軍。
自從那一日梁山軍從汶上出發之後,負責殿後的武鬆、魯智深等人幾乎一日一戰。
雖然擊退了一股又一股追兵,可幾日過去,武鬆麾下兵馬都有些扛不住了。
宋江聽聞之後,終於讓李逵殿後。
李逵比不得武鬆粗中有細,雖有燕青在旁提醒,可他依舊中了官軍的埋伏。
後軍本是孤軍,一切隻能靠自己。
步軍與騎軍相遇,原本便落於下風,再加上梁山軍士氣不振,雙方甫一接觸,梁山軍便有不敵之勢。
李逵隻顧著大肆衝殺,可官軍的馬隊十分兇悍,他們在神臂弓的配合下,將梁山軍殺傷大半。
“噠噠噠!”
當一擊即退的馬軍又一次衝鋒而來的時候,李逵暴躁的仰天長嘯:“老子是黑旋風李逵,誰來送死!”
話音剛落,巨大的斧頭便揮舞的如同風車一般,無論是戰馬還是甲士,隻要挨著就是非死即傷的下場。
“賊子莫要猖狂!”
一名身披精甲的軍將威風凜凜殺向了李逵,眼看著便是一場龍爭虎鬥。
這時,一直冷箭破空而來,瞬間捅破了官軍大將的喉嚨。
隻見這官軍頭上腳下,被戰馬拖著狂奔不止,留下一地的鮮血。
李逵大怒:“誰他娘的壞老子好事!”
寒冬臘月,北兵來到東南,非但沒有感受到一絲暖意,反而有一種更為寒冷的感覺。
與西北的幹冷不同,東南的冷更像是鈍刀子割肉,一點一點浸入你的身體,讓你在不知不覺間便凍僵了!
營寨中,西軍為了取暖,燃起了一堆堆篝火。
劉光弼烤著火,待潰卒離開之後,一臉遲疑,“黃迪兵敗之後,隻怕王淵也撐不了多久,咱們這一萬兵馬是進還是退?”
副將低聲說道:“若是不戰而退,隻怕童相公那裏沒法交代。”
“可賊人兵多將廣,又剛剛擊敗了黃迪,正是銳氣旺盛之時,如果這時候撞到他們,咱們還能全身而退嗎?”
副將也覺得這時候與太平軍交戰不是個好主意,他思來想去,忽然有了一計:“將軍,咱們出城是為了什麽?”
“為了糧食”
“可現在糧食已經落入方臘之手,咱們想要虎口奪食,隻怕力有不逮,我聽說附近有一座鄉堡,咱們不如去鄉堡走一遭?”
劉光弼吸了一口冷氣,“你是說,咱們去鄉堡奪糧?”
副將幹咳一聲,“將軍,咱們隻是暫借,等到日後朝廷平定判斷,自然有地方官府償還暫借之糧秣!”
宛若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劉光弼眼睛瞪得滾圓,“那還愣著幹什麽?去鄉堡借糧,對了,每部分出一千人馬,務必跟鄉堡談妥,讓他們拿出糧食,助我大軍剿寇!”
“若是鄉堡拒絕,又該如何?”
“我等身負皇命,為的是東南平安,地方鄉紳、百姓都應該主動獻出糧食才對,如果他們一意孤行,不肯借糧,那便說明他們與賊人有勾結,既然與賊人勾連到一處,那還客氣什麽?攻破鄉堡,取走糧秣便是!”
“得令!”
就這樣,在劉光弼的命令下,煕河軍開始了“借糧”行動。
有的鄉堡深惡太平軍,他們主動獻出糧食,對這樣的地方,煕河軍沒法痛下殺手。
可到了其他不願“借糧”的鄉堡,煕河軍就換了副嘴臉,他們破堡而入,強征男丁,將糧秣一掃而空。
成百上千個家庭沒了存糧,很可能會餓死。
然而,劉光弼卻不以為意。
如果西軍打了敗仗,這些鄉堡早晚會落入太平軍之手。
到時候,堡中的糧食豈不是成為賊人的資糧?
如今,西軍隻不過是提前支取些糧秣罷了!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嘛!
聲勢浩大的“借糧”行動足足持續了一天,等到第二日劉光弼滿載迴城的時候,童貫大喜過望,他以為劉光弼搶迴了被劫的漕糧。
“劉將軍此番勞苦功高,重奪輜重當為首功!”
劉光弼有些尷尬,“不敢欺瞞相公,這些糧食不是漕糧,是從附近的鄉堡裏借到的。”
童貫意識到情況不妙:“漕糧在何處?黃迪、王淵呢?”
“黃將軍與王將軍二人奪迴漕糧之後,遭遇賊人夜襲,隻怕已經全軍盡墨了”
“什麽?伱再說一次!”
童貫一個踉蹌,險些昏倒在地。
這消息太過勁爆,饒是童貫心理素質過硬,也不由得慌亂起來。
劉光弼硬著頭皮重複道:“相公,黃迪與王淵敗了,漕糧又丟了。”
童貫重重拍在劉光弼身上,大聲質問:“黃迪怎麽會敗?他們可是西軍精銳,還有那王淵,數千騎軍怎麽可能全軍盡沒?”
劉光弼不敢再言,隻是任憑童貫發泄。
果不其然,數息之後,童貫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態了,他歎了口氣,嘴裏道:“賊人有多少兵馬?”
“應該在兩萬開外!”
童貫冷靜下來之後恢複了決斷:“既然事不可為,就該及時迴師,你能將兵馬盡數帶迴,也算功過相抵!若再加上這批糧秣,此番出城,記你一功!”
劉光弼謙辭不受,“末將愧不敢當,未能及時救援黃迪,皆我之過也!”
“這不是你的錯,如果剛開始就讓你們一同出擊,也許賊人就沒有機會了,是我小覷了方臘!對了,你帶來了多少糧食?”
“合計兩萬石!”
童貫十分滿意,“有了這批糧食,再讓城中大戶進獻一些,足夠咱們支撐到中軍來援!”
“敢問相公,中軍還要多久才能趕到?”
“快則三日,慢則五日!”
劉光弼鬆了口氣,“那便好,隻要兵力充足,咱們便可以擊敗方臘,收服失地!”
童貫深以為然,當即召集眾將,議定方針:在援軍抵達之前,城內兵馬絕不出城,西軍當前之要務是守住江寧城!
隻要江寧不丟,賊人便不敢大舉北上。
否則,一旦方臘北上與海州的亂軍合流一處,隻怕整個京東路都會亂成一鍋粥!
此時,京東路亂不亂,完全在與另外一支兵馬——宋江的梁山軍。
自從那一日梁山軍從汶上出發之後,負責殿後的武鬆、魯智深等人幾乎一日一戰。
雖然擊退了一股又一股追兵,可幾日過去,武鬆麾下兵馬都有些扛不住了。
宋江聽聞之後,終於讓李逵殿後。
李逵比不得武鬆粗中有細,雖有燕青在旁提醒,可他依舊中了官軍的埋伏。
後軍本是孤軍,一切隻能靠自己。
步軍與騎軍相遇,原本便落於下風,再加上梁山軍士氣不振,雙方甫一接觸,梁山軍便有不敵之勢。
李逵隻顧著大肆衝殺,可官軍的馬隊十分兇悍,他們在神臂弓的配合下,將梁山軍殺傷大半。
“噠噠噠!”
當一擊即退的馬軍又一次衝鋒而來的時候,李逵暴躁的仰天長嘯:“老子是黑旋風李逵,誰來送死!”
話音剛落,巨大的斧頭便揮舞的如同風車一般,無論是戰馬還是甲士,隻要挨著就是非死即傷的下場。
“賊子莫要猖狂!”
一名身披精甲的軍將威風凜凜殺向了李逵,眼看著便是一場龍爭虎鬥。
這時,一直冷箭破空而來,瞬間捅破了官軍大將的喉嚨。
隻見這官軍頭上腳下,被戰馬拖著狂奔不止,留下一地的鮮血。
李逵大怒:“誰他娘的壞老子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