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為了吃的
夜襲敵營,關鍵在於出其不意。
眼下,方臘的太平軍在米泉所部人馬的唿應下順利將西軍大營攪合的天翻地覆。
如今,營地裏到處都是火光衝天、殺聲陣陣。
在這種混亂的情況下,敵我雙方都難以確保軍令通暢。。
好在夜襲之前,方臘便給予各級軍令臨機應變之權,準許他們自行判斷攻守情況。
這樣一來,太平軍激發出了十成的戰力,他們個個卯足了力氣,要讓這幫西軍瞧瞧——東南也有好漢!
軍權的下放,意味著方臘能夠直接指揮的人手隻剩下身邊的八百親衛,其餘兵馬全都深入敵營,大唿酣戰。
從太平軍殺入大營到現在,差不多已經過去了兩炷香的時間。
在這段時間內,西軍已經付出了傷亡兩千人的代價,而且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數字在進一步擴大。
即便越來越多的西軍拿起武器,竭力反抗。
可麵對勢如破竹的太平軍,缺乏武器、甲胄的西軍接連退卻。
一方有備而來,一方倉促迎戰,兩相比較,自然是太平軍大占上風。
若非過萬人的營寨占地太大,太平軍早已經結束了戰事。
可現在,太平軍隻能竭力壓縮包圍圈,試圖將西軍一網打盡。
經過月旬以來不間斷的廝殺,太平軍遠非昔日之新軍,他們從睦州殺到杭州,又從杭州殺到鎮江,戰陣經驗極為豐富,然而,麵對集結在黃迪身前的官軍,他們進展極慢。
若非有石寶這等悍將在前砍殺,說不定太平軍早已寸步難行。
這是為何?
這是因為黃迪身前大唿酣戰的家夥俱是真正的百戰精銳,無論在邊地還是在這裏,這些精銳的待遇都要比普通軍士高上一倍。
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黃迪將絕大部分俸祿貼補了出去,此時再度迎來了迴報。
麵對來勢洶洶的太平軍,這些老卒並未慌亂,他們殺過西夏人、也與遼人對陣過,哪一個手中都有七八條人命。
“兄弟們,黃將軍待我等恩重如山,這些年,咱們吃香的喝辣的,想睡女人就睡女人,想快活就去快活,這可都是黃將軍的恩情,眼下,到了咱們賣命的時候,讓這幫南方佬瞧瞧咱們西軍的厲害!”
“沒錯,咱們這條爛命不值錢,今日就還給黃將軍吧!”
“殺賊,殺賊!”
……
西軍老卒越戰越勇,他們人數雖少,但對拚太平軍絲毫不落下風。
這時,越來越多的西軍聚攏而來,他們聽到了此處的喊殺聲,猶如找到主心骨一般。
“將軍,陳六歸陣!”
“黃進歸陣!”
……
一個個軍卒大聲唱出自己的名姓,視死如歸。
一名又一名西軍倒在火光中。
黃迪心如刀割,這些西軍將士本該為收複燕雲故土而戰,可現在卻窩囊地死在了這裏。
這要是重歸西北,又該如何麵對家鄉父老?
難道告訴鄉鄰,西軍子弟盡數死在了東南?
不,不能這樣!
原本萌生死誌的黃迪本打算與太平軍決一死戰,可此時此刻,他卻有些動搖了。
這樣一場戰事下來,就算反敗為勝,西軍又要折損多少?
黃迪不同於王淵,他向來視軍卒為手足。
這些軍中好漢若是倒在燕雲戰場上也就罷了,與外族廝殺,轟轟烈烈,就算戰死也算死得其所。
可現在呢?
北人與南人可都是漢人!
這樣廝殺下去,何時才能收複燕雲?
對麵,率軍猛衝的石寶同樣對這股西軍生出了敬佩之意。
即便身處困境,四麵皆敵,可麵前的西軍並未一觸即潰,而是越戰越勇。
有的西軍即便戰死,也會試圖與太平軍同歸於盡。
真是遇到狠人了!
西軍困獸猶鬥之下給太平軍帶來了不小的傷亡。
夜色深沉,以西軍大營為中心方圓數裏的範圍內火光衝天,到處都是呐喊聲、慘叫聲。
石寶、米泉、喬正、盧俊義各領兵馬,遙相唿應,將一股股西軍當場剿滅。
也有靈醒的西軍及時投降,對於他們,太平軍自然網開一麵,並未痛下殺手。
按照計劃,石寶直取黃迪之後,應該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其頭顱,號令全軍。
然而,再好的計劃也會出現意外。
聚攏在黃迪身前的數百老卒悍不畏死,硬是擺出一副不要命的模樣。
石寶往日裏也是勇冠三軍的大將,可此時卻被幾名老卒死死纏住!
連番拚殺,石寶已經斬殺了二十多人。
若是在其他地方,官軍早已經潰退。
可此時,西軍卻前仆後繼,無一人退卻。
此時此刻,石寶忍不住生出惺惺相惜之感:“黃迪,可願歸降?若是歸降,我保你西軍平安!咱們本是漢人,又何必殺得頭破血流?你們西軍都是好漢,應該與遼狗廝殺才對!”
這番話說到了眾人的心坎裏。
西軍向來以鎮守邊疆為榮,他們為大宋戍邊百餘年,數代人縱死無悔。
可現在呢?
石寶又道:“我們原本是睦州百姓,飽受花石綱之苦活不下去才揭竿而起,咱們拚死拚活,為的不是一家富貴,而是天底下的百姓,隻要爾等放下武器,日後必可歸鄉!因為方公曾經說過,有朝一日定會收服燕雲,斬盡胡狗!”
一番慷慨激揚之語讓人觸動不已,原來東南一隅的方臘竟然也心有燕雲戰事,這倒是讓人大為意外。
若在開戰之前,遇到賊人勸降,黃迪一定會破口大罵,他與西軍感情深厚,豈會輕易言降?
然而,此時營寨內此起彼伏的鄉音頓時讓其痛下決心:“罷了,降了,黃迪願降,隻願貴軍莫再傷我一兵一卒!”
石寶拍得胸脯“砰砰”作響,“你放心,咱石寶最佩服軍中好漢,伱們都是好樣的,隻要放下武器,絕不會有人再傷你們分毫!”
黃迪眉頭舒展,“你便是石寶?”
“正是某!”
“在下黃迪,諸位西軍的兄弟,放下武器吧,今夜是我們敗了!”
一眾老卒雖然心有不甘,可他們早已是強弩之末,此時聽到黃迪所言,最終還是憤憤丟下武器。
“將軍,為何要降?”
黃迪歎氣說道:“黃某死不足惜,可卻不能讓我西軍兒郎慘死異鄉!若是與遼人廝殺,收服燕雲,那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可死在這裏,實在有愧於我們一身所學!”
有了這樣的解釋,西軍將士終歸沒那麽抵觸了。
在黃迪的勸說下,一隊隊西軍接連歸降。
期間,自然也有破口大罵,頑抗到底之輩。
對著這些人,石寶當然不會客氣,一概斬殺殆盡。
就這樣,太平軍在戰場上推進的很快,一部部人馬很快合攏一處,將為數不多的西軍重重圍困。
小股官軍始終難成氣候,可有一支人馬卻尚有威脅。
僥幸逃生的王淵順利逃入騎營之後,試圖統領騎軍殺出一條生路。
誰曾想,前方攔阻的不是別人,正是盧俊義。
有道是仇人見麵分外眼紅,白日間,王淵帳下騎軍與盧俊義殺得不可開交,雙方不分勝負。
現在,攻守之勢易轉,王淵想要逃走,必須經過盧俊義這一關!
夜風凜冽,吹得旌旗獵獵作響。
以槍兵為核心,盧俊義統領三千兵馬一點一點擠壓著西軍鐵騎的活動空間。
紅彤彤的火光下,長林如林,殺氣四溢。
白天的時候,由於兵力不足,盧俊義隻能看著王淵越逃越遠,那時候他便暗自發誓,如果再有這樣的機會,他一定不會錯過!
沒曾想,機會來得這麽快!
盧俊義戰意高昂,誓要報仇雪恨。
王淵本打算利用騎軍一鼓作氣衝殺出去,誰曾想,第一波騎軍撞到槍陣當即死傷殆盡。
麵對騎軍的衝鋒,太平軍用短矛、長槍編織成一張死亡之網,但凡落網之人,無一存活!
王淵心急如焚,如果再耽擱下去,一旦再有賊人來援,隻怕麾下兵馬極有可能當場嘩變。
就在王淵進退失據之際,後方的軍卒帶來另一個消息:後方出現另一股賊人,數量起碼在三千開外!
現在看來,這五萬石糧食就是賊人拋出的誘餌,一旦西軍將其吞下,勢必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王淵悔之已晚,他竭力指揮騎軍衝陣,可接連衝殺,依舊一無所獲。
不遠處,黃迪所處的營寨逐漸平息下來。
難道黃迪戰死了?
騎軍所處的營寨臨近河流,這樣固然便於戰馬飲水,易守難攻,可一旦麵對賊人的圍堵,西軍根本沒有多餘的選擇,隻有殺破槍陣才能逃出生天。
沒多久,越來越多的太平軍將營寨團團圍困。
王淵心知不妙,麾下戰兵垂頭喪氣,哪還有平日裏的精氣神?
然而,等了半晌,始終沒等待太平軍的攻擊。
這是為何?
方臘將黃迪請來現身說法,“諸位西軍將士們,放下武器,降了吧,今夜咱們西軍的血已經流的夠多了,適才方公已經答應我,不會讓我們與童相公交戰,更不會讓我們攻打朝廷城池!”
王淵又急又怒,“黃迪,你怎麽敢投降!你還有沒有一點禮義廉恥?”
黃迪“啐”了一口,“王淵,你自己死便死,不要拉著這麽多兄弟跟你一起陪葬!我大好男兒,自當與外族廝殺,豈能手足相殘?”
王淵冷冷一笑:“我們是官,他們是賊,哪來的手足!”
黃迪搖了搖頭,退迴軍中。
這時,牛皋忍不住毛遂自薦,“方公,我願領軍斬殺此獠!”
方臘並未答應,“不急,將士們廝殺了一夜,早已又累又疲,傳我軍令,輪番休整,明日再戰!”
石寶有些想不通,“方公,大好局勢就在眼前為何要等到明日?”
“王淵不願投降,若是強行衝陣,將士們必定傷亡慘重,可若是等上半宿,讓他麾下的騎軍仔細考慮清楚,說不定可以不戰而勝!”
石寶仔細一琢磨,確實是這個道理。
如果真像方臘所說,如果停戰半宿就能讓西軍不戰而降,對於太平軍自然是極好的。
“方公運籌帷幄,咱明白了!”
“那就好,傳令吧!”
“諾!”
傳令過後,太平軍便輪番休整去了。
夜色深沉,營寨中的王淵根本看不清太平軍的動向。
等待的時間最是煎熬,如果太平軍趁夜攻伐,王淵絕不會束手就擒,他會讓對方付出代價。
可太平軍卻偏偏停戰了。
這是為何?
難道太平軍又在謀劃什麽陰謀詭計?
王淵膽戰心驚,徹夜難眠。
第二日,天剛亮,王淵便看到麾下騎卒滿臉疲態,有的即使睡著了,臉上還留著一抹驚恐之色。
西軍在邊地久經戰事,即便落入絕境,也隻是痛痛快快地廝殺一場,哪會像今日這般,鈍刀子割肉,遲遲不給人痛快!
可惡,這定是方臘的詭計!
不遠處,太平軍已經開始埋鍋造飯,股股肉香隨風飄來。
香、實在是太香了!
聞到香味,不少騎軍肚子餓的咕咕叫。
然而,營內的物資早已損失殆盡,為了填飽肚子,騎卒隻能仔細找尋未被焚毀的糧秣。
可營內依舊有三千人馬,起碼需要幾千斤糧食!
“將軍,糧秣不多,將士們怕是要餓肚子了”
“不是還有死馬、傷馬嗎?全宰了,先讓將士們湊活一頓,告訴大家,援軍一定會來,童相公不會拋棄我們的!”
“隻怕戰馬也不夠吃的!”
“先宰了再說!”
“王將軍,真的會有援軍嗎?”
“那是當然,江寧缺糧,童相公絕不會無動於衷!”
果真如此嗎?
王淵自己也沒有信心。
沒多久,西軍將馬肉煮食殆盡,可還是有不少人分不到,隻能喝點肉湯。
天大地大,肚子最大!
為了一口吃肉,漸或有騎卒偷偷逃出營內,降了太平軍。
甫一入軍中,降卒便請求能否得一頓飽食。
饑餓的味道實在是難以忍受。
對此,糧秣充足的太平軍自然予以滿足。
有一就有二,有了成功吃到飯的榜樣在先,不少西軍更見堅定了逃竄的決定。
沒有輜重糧食,留下必定死路一條!
與其遮掩窩囊地死,還不如降了太平軍,就算被砍了腦袋,也能做一個飽死鬼!
夜襲敵營,關鍵在於出其不意。
眼下,方臘的太平軍在米泉所部人馬的唿應下順利將西軍大營攪合的天翻地覆。
如今,營地裏到處都是火光衝天、殺聲陣陣。
在這種混亂的情況下,敵我雙方都難以確保軍令通暢。。
好在夜襲之前,方臘便給予各級軍令臨機應變之權,準許他們自行判斷攻守情況。
這樣一來,太平軍激發出了十成的戰力,他們個個卯足了力氣,要讓這幫西軍瞧瞧——東南也有好漢!
軍權的下放,意味著方臘能夠直接指揮的人手隻剩下身邊的八百親衛,其餘兵馬全都深入敵營,大唿酣戰。
從太平軍殺入大營到現在,差不多已經過去了兩炷香的時間。
在這段時間內,西軍已經付出了傷亡兩千人的代價,而且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數字在進一步擴大。
即便越來越多的西軍拿起武器,竭力反抗。
可麵對勢如破竹的太平軍,缺乏武器、甲胄的西軍接連退卻。
一方有備而來,一方倉促迎戰,兩相比較,自然是太平軍大占上風。
若非過萬人的營寨占地太大,太平軍早已經結束了戰事。
可現在,太平軍隻能竭力壓縮包圍圈,試圖將西軍一網打盡。
經過月旬以來不間斷的廝殺,太平軍遠非昔日之新軍,他們從睦州殺到杭州,又從杭州殺到鎮江,戰陣經驗極為豐富,然而,麵對集結在黃迪身前的官軍,他們進展極慢。
若非有石寶這等悍將在前砍殺,說不定太平軍早已寸步難行。
這是為何?
這是因為黃迪身前大唿酣戰的家夥俱是真正的百戰精銳,無論在邊地還是在這裏,這些精銳的待遇都要比普通軍士高上一倍。
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黃迪將絕大部分俸祿貼補了出去,此時再度迎來了迴報。
麵對來勢洶洶的太平軍,這些老卒並未慌亂,他們殺過西夏人、也與遼人對陣過,哪一個手中都有七八條人命。
“兄弟們,黃將軍待我等恩重如山,這些年,咱們吃香的喝辣的,想睡女人就睡女人,想快活就去快活,這可都是黃將軍的恩情,眼下,到了咱們賣命的時候,讓這幫南方佬瞧瞧咱們西軍的厲害!”
“沒錯,咱們這條爛命不值錢,今日就還給黃將軍吧!”
“殺賊,殺賊!”
……
西軍老卒越戰越勇,他們人數雖少,但對拚太平軍絲毫不落下風。
這時,越來越多的西軍聚攏而來,他們聽到了此處的喊殺聲,猶如找到主心骨一般。
“將軍,陳六歸陣!”
“黃進歸陣!”
……
一個個軍卒大聲唱出自己的名姓,視死如歸。
一名又一名西軍倒在火光中。
黃迪心如刀割,這些西軍將士本該為收複燕雲故土而戰,可現在卻窩囊地死在了這裏。
這要是重歸西北,又該如何麵對家鄉父老?
難道告訴鄉鄰,西軍子弟盡數死在了東南?
不,不能這樣!
原本萌生死誌的黃迪本打算與太平軍決一死戰,可此時此刻,他卻有些動搖了。
這樣一場戰事下來,就算反敗為勝,西軍又要折損多少?
黃迪不同於王淵,他向來視軍卒為手足。
這些軍中好漢若是倒在燕雲戰場上也就罷了,與外族廝殺,轟轟烈烈,就算戰死也算死得其所。
可現在呢?
北人與南人可都是漢人!
這樣廝殺下去,何時才能收複燕雲?
對麵,率軍猛衝的石寶同樣對這股西軍生出了敬佩之意。
即便身處困境,四麵皆敵,可麵前的西軍並未一觸即潰,而是越戰越勇。
有的西軍即便戰死,也會試圖與太平軍同歸於盡。
真是遇到狠人了!
西軍困獸猶鬥之下給太平軍帶來了不小的傷亡。
夜色深沉,以西軍大營為中心方圓數裏的範圍內火光衝天,到處都是呐喊聲、慘叫聲。
石寶、米泉、喬正、盧俊義各領兵馬,遙相唿應,將一股股西軍當場剿滅。
也有靈醒的西軍及時投降,對於他們,太平軍自然網開一麵,並未痛下殺手。
按照計劃,石寶直取黃迪之後,應該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其頭顱,號令全軍。
然而,再好的計劃也會出現意外。
聚攏在黃迪身前的數百老卒悍不畏死,硬是擺出一副不要命的模樣。
石寶往日裏也是勇冠三軍的大將,可此時卻被幾名老卒死死纏住!
連番拚殺,石寶已經斬殺了二十多人。
若是在其他地方,官軍早已經潰退。
可此時,西軍卻前仆後繼,無一人退卻。
此時此刻,石寶忍不住生出惺惺相惜之感:“黃迪,可願歸降?若是歸降,我保你西軍平安!咱們本是漢人,又何必殺得頭破血流?你們西軍都是好漢,應該與遼狗廝殺才對!”
這番話說到了眾人的心坎裏。
西軍向來以鎮守邊疆為榮,他們為大宋戍邊百餘年,數代人縱死無悔。
可現在呢?
石寶又道:“我們原本是睦州百姓,飽受花石綱之苦活不下去才揭竿而起,咱們拚死拚活,為的不是一家富貴,而是天底下的百姓,隻要爾等放下武器,日後必可歸鄉!因為方公曾經說過,有朝一日定會收服燕雲,斬盡胡狗!”
一番慷慨激揚之語讓人觸動不已,原來東南一隅的方臘竟然也心有燕雲戰事,這倒是讓人大為意外。
若在開戰之前,遇到賊人勸降,黃迪一定會破口大罵,他與西軍感情深厚,豈會輕易言降?
然而,此時營寨內此起彼伏的鄉音頓時讓其痛下決心:“罷了,降了,黃迪願降,隻願貴軍莫再傷我一兵一卒!”
石寶拍得胸脯“砰砰”作響,“你放心,咱石寶最佩服軍中好漢,伱們都是好樣的,隻要放下武器,絕不會有人再傷你們分毫!”
黃迪眉頭舒展,“你便是石寶?”
“正是某!”
“在下黃迪,諸位西軍的兄弟,放下武器吧,今夜是我們敗了!”
一眾老卒雖然心有不甘,可他們早已是強弩之末,此時聽到黃迪所言,最終還是憤憤丟下武器。
“將軍,為何要降?”
黃迪歎氣說道:“黃某死不足惜,可卻不能讓我西軍兒郎慘死異鄉!若是與遼人廝殺,收服燕雲,那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可死在這裏,實在有愧於我們一身所學!”
有了這樣的解釋,西軍將士終歸沒那麽抵觸了。
在黃迪的勸說下,一隊隊西軍接連歸降。
期間,自然也有破口大罵,頑抗到底之輩。
對著這些人,石寶當然不會客氣,一概斬殺殆盡。
就這樣,太平軍在戰場上推進的很快,一部部人馬很快合攏一處,將為數不多的西軍重重圍困。
小股官軍始終難成氣候,可有一支人馬卻尚有威脅。
僥幸逃生的王淵順利逃入騎營之後,試圖統領騎軍殺出一條生路。
誰曾想,前方攔阻的不是別人,正是盧俊義。
有道是仇人見麵分外眼紅,白日間,王淵帳下騎軍與盧俊義殺得不可開交,雙方不分勝負。
現在,攻守之勢易轉,王淵想要逃走,必須經過盧俊義這一關!
夜風凜冽,吹得旌旗獵獵作響。
以槍兵為核心,盧俊義統領三千兵馬一點一點擠壓著西軍鐵騎的活動空間。
紅彤彤的火光下,長林如林,殺氣四溢。
白天的時候,由於兵力不足,盧俊義隻能看著王淵越逃越遠,那時候他便暗自發誓,如果再有這樣的機會,他一定不會錯過!
沒曾想,機會來得這麽快!
盧俊義戰意高昂,誓要報仇雪恨。
王淵本打算利用騎軍一鼓作氣衝殺出去,誰曾想,第一波騎軍撞到槍陣當即死傷殆盡。
麵對騎軍的衝鋒,太平軍用短矛、長槍編織成一張死亡之網,但凡落網之人,無一存活!
王淵心急如焚,如果再耽擱下去,一旦再有賊人來援,隻怕麾下兵馬極有可能當場嘩變。
就在王淵進退失據之際,後方的軍卒帶來另一個消息:後方出現另一股賊人,數量起碼在三千開外!
現在看來,這五萬石糧食就是賊人拋出的誘餌,一旦西軍將其吞下,勢必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王淵悔之已晚,他竭力指揮騎軍衝陣,可接連衝殺,依舊一無所獲。
不遠處,黃迪所處的營寨逐漸平息下來。
難道黃迪戰死了?
騎軍所處的營寨臨近河流,這樣固然便於戰馬飲水,易守難攻,可一旦麵對賊人的圍堵,西軍根本沒有多餘的選擇,隻有殺破槍陣才能逃出生天。
沒多久,越來越多的太平軍將營寨團團圍困。
王淵心知不妙,麾下戰兵垂頭喪氣,哪還有平日裏的精氣神?
然而,等了半晌,始終沒等待太平軍的攻擊。
這是為何?
方臘將黃迪請來現身說法,“諸位西軍將士們,放下武器,降了吧,今夜咱們西軍的血已經流的夠多了,適才方公已經答應我,不會讓我們與童相公交戰,更不會讓我們攻打朝廷城池!”
王淵又急又怒,“黃迪,你怎麽敢投降!你還有沒有一點禮義廉恥?”
黃迪“啐”了一口,“王淵,你自己死便死,不要拉著這麽多兄弟跟你一起陪葬!我大好男兒,自當與外族廝殺,豈能手足相殘?”
王淵冷冷一笑:“我們是官,他們是賊,哪來的手足!”
黃迪搖了搖頭,退迴軍中。
這時,牛皋忍不住毛遂自薦,“方公,我願領軍斬殺此獠!”
方臘並未答應,“不急,將士們廝殺了一夜,早已又累又疲,傳我軍令,輪番休整,明日再戰!”
石寶有些想不通,“方公,大好局勢就在眼前為何要等到明日?”
“王淵不願投降,若是強行衝陣,將士們必定傷亡慘重,可若是等上半宿,讓他麾下的騎軍仔細考慮清楚,說不定可以不戰而勝!”
石寶仔細一琢磨,確實是這個道理。
如果真像方臘所說,如果停戰半宿就能讓西軍不戰而降,對於太平軍自然是極好的。
“方公運籌帷幄,咱明白了!”
“那就好,傳令吧!”
“諾!”
傳令過後,太平軍便輪番休整去了。
夜色深沉,營寨中的王淵根本看不清太平軍的動向。
等待的時間最是煎熬,如果太平軍趁夜攻伐,王淵絕不會束手就擒,他會讓對方付出代價。
可太平軍卻偏偏停戰了。
這是為何?
難道太平軍又在謀劃什麽陰謀詭計?
王淵膽戰心驚,徹夜難眠。
第二日,天剛亮,王淵便看到麾下騎卒滿臉疲態,有的即使睡著了,臉上還留著一抹驚恐之色。
西軍在邊地久經戰事,即便落入絕境,也隻是痛痛快快地廝殺一場,哪會像今日這般,鈍刀子割肉,遲遲不給人痛快!
可惡,這定是方臘的詭計!
不遠處,太平軍已經開始埋鍋造飯,股股肉香隨風飄來。
香、實在是太香了!
聞到香味,不少騎軍肚子餓的咕咕叫。
然而,營內的物資早已損失殆盡,為了填飽肚子,騎卒隻能仔細找尋未被焚毀的糧秣。
可營內依舊有三千人馬,起碼需要幾千斤糧食!
“將軍,糧秣不多,將士們怕是要餓肚子了”
“不是還有死馬、傷馬嗎?全宰了,先讓將士們湊活一頓,告訴大家,援軍一定會來,童相公不會拋棄我們的!”
“隻怕戰馬也不夠吃的!”
“先宰了再說!”
“王將軍,真的會有援軍嗎?”
“那是當然,江寧缺糧,童相公絕不會無動於衷!”
果真如此嗎?
王淵自己也沒有信心。
沒多久,西軍將馬肉煮食殆盡,可還是有不少人分不到,隻能喝點肉湯。
天大地大,肚子最大!
為了一口吃肉,漸或有騎卒偷偷逃出營內,降了太平軍。
甫一入軍中,降卒便請求能否得一頓飽食。
饑餓的味道實在是難以忍受。
對此,糧秣充足的太平軍自然予以滿足。
有一就有二,有了成功吃到飯的榜樣在先,不少西軍更見堅定了逃竄的決定。
沒有輜重糧食,留下必定死路一條!
與其遮掩窩囊地死,還不如降了太平軍,就算被砍了腦袋,也能做一個飽死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