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西軍從西北各地開撥到東南,沿途何止千裏之遙,這人吃馬嚼的,每日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蔡京、童貫之所以不讚同西軍南下,也是有錢糧消耗太大的考慮。


    可是,急於亡羊補牢的王黼顯然顧不了這麽多了,“聖上,請恕微臣死罪,否則微臣不敢多言。”


    皇帝語氣不悅,冷冷應了一聲,“免罪。”


    王黼這才正色道:“封樁庫,請聖上準許西軍啟用封樁庫!”


    皇帝勃然大怒,“胡說八道,封樁庫是本朝太祖為平定北地特意設下的寶藏,若是大軍平遼也就罷了,啟用封樁庫名正言順,現在卻是為了東南一亂匪,這要是傳出去,讓朕將來有何麵目去見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


    封樁庫原本有十七座,太宗皇帝趙光義繼位之後更名為內庫藏,隨後,繼任的皇帝紛紛挪用,根本沒用到征遼戰事上。


    到了趙佶這一代,十七座封樁庫僅剩下唯一的一座了,不過,根據皇家典籍記載,這一封樁庫內起碼有錢財一千萬貫!


    蔡京也好、童貫也罷,他們聽到封樁庫之後便心動不已。


    這可是一大筆橫財,若是能夠經手一番,一定可以撈得盆滿缽溢!


    剛才王黼建議童貫揮師南下,原本童貫還有些不樂意。


    可若是能夠啟用封樁庫,這差事可就成了美差。


    犒賞軍卒也好、采買軍需也罷,哪一條都意味著海量的錢財!


    想到這裏,童貫決定幫王黼美言幾句:“聖上容稟,如今方臘竊取東南,實力必定暴增數倍,如果任其發展,此獠席卷東南之後必定渡江北上,而江北無險可守,必將陷入一片戰火,到那時,徒留封樁庫又有何意義?不如此時開啟封樁庫,犒賞軍士,三軍用命之下必可順利圍剿方臘,屆時,東南事畢,大軍揮師北進,再與金國會獵於幽州,如此也就算物盡其用,並未違背太祖之遺訓!”


    妙極,妙極!


    好一番說辭,簡直說到人心坎裏。


    趙佶十分心動,當即目光轉向蔡京:“老太師覺得可行否?”


    王黼、童貫都已經表明了態度,蔡京又怎麽會做個惡人?


    “老臣再三思慮,覺得並無不妥之處”


    趙佶早就盯上了唯一一座封樁庫!


    之前之所以沒有動用,隻不過是沒有合適的由頭。


    現在,王黼、童貫找到了合適的理由,就連蔡京都表示了認可,趙佶又怎會猶豫?


    “也罷,既是為了平遼所用,那便擇一吉日焚香祭祖,朕要上稟列祖列宗”


    王黼急忙應下。


    趙佶又問起了北地軍事:“童卿家,西北情況如何?抽調十萬精兵是否會帶來邊境動蕩?”


    說起西北情況,童貫胸有成竹:“聖上寬心,遼國正與金國在上京對峙,如今宋遼邊境多年無戰事,而遼國山南大將郭藥師似有投誠之意,微臣認為,隻要應對得當,定可穩住遼國。”


    “西北抽調十萬精兵,幹係重大,童卿家,半年之內應當無事,若是過了半年之期,隻怕金遼虎狼之輩一定不會善罷甘休!”


    皇帝金口玉言,要求童貫半年之內剿滅方臘!


    這個期限對於童貫來說足夠使用,隻要錢糧充足,就算跋涉千裏,西軍也一定可以剿滅方臘!


    對此,童貫信心十足。


    “聖上放心,西軍必定不負眾望”


    趙佶沉思片刻,來到了輿圖前,“十萬西軍,你打算從何處抽調?”


    “聖上且看,環慶、麟延、秦鳳、熙河、永興、涇原十五萬大軍分布在西北,其中涇原兩萬馬軍距離汴京最近,四日便可抵達,折可存八千馬軍正在洛陽,朝令夕至,另可從勝捷軍、鄜延軍、河東軍幾部人馬中抽調精兵八萬,兵分東西兩路,直抵東南!”


    趙佶十分滿意,童貫如此排兵布陣,可謂運籌帷幄之典範!


    “童卿家,東南、西北之事盡托付於你了!”


    童貫跪倒在地,“臣鞠躬盡瘁,誓報君恩!”


    趙佶喚來執筆太監,令其書寫聖旨。


    “傳旨,加封童貫為江淮荊浙四路宣撫使,統帥西北六路兵馬,節製長江以南路政軍事!”


    童貫激動不已,剛要謝恩,又聽皇帝補充道:“許童貫便宜行事之權!”


    好一個便宜行事!這是恩寵至極的榮耀。


    童貫連連叩首,嘴裏道:“臣保舉保信軍節度使劉延慶為宣撫司都統、馬軍副都指揮使”。


    “準奏!”


    王黼見縫插針,“臣保舉發運使陳亨伯為征繳度支大員!”


    何為征繳度支大員?


    就是負責大軍錢糧、補給的官員。


    這可是真正的肥差。


    趙佶略一思慮,也應承下來:“可!”


    蔡京倒是未提要求,不過,料想王黼、童貫絕不會少了他的那一份!


    梁山泊,新任東平府知州侯蒙未到任上便接連下了三道招降書。


    言辭懇切,將利害一一道明,並再三保證,隻要宋江等人隨軍南下,征伐方臘,所有過往,朝廷俱不追究!


    大頭領宋江看罷之後召集大小頭領,商議對策。


    “諸位,侯蒙想要招降我們對付方臘,你們覺得如何?”


    武鬆不屑一顧,“不過是一招借刀殺人計罷了,大頭領若是應下了,隻怕我梁山好漢百不存一!”


    關勝倒是心動不已:“諸位,我等蝸居梁山泊,縱使衣食無憂,可來日九泉之下無顏麵見列祖列宗啊,如今侯知州願意招降我們,不如降了!”


    花榮皺起眉頭,“宋頭領,你是梁山泊的第一把交椅,你說怎麽幹,我們就怎麽幹!”


    李逵咧嘴大笑:“俺也一樣!”


    宋江歎了口氣,“招安一事事關重大,某不敢擅作決斷,吳軍師,你覺得如何?”


    吳用輕搖羽扇,“不可降,眼下時機未到,諸位不妨多等幾日。”


    宋江疑惑不解,“軍師莫非知道什麽隱秘?這裏都是自家兄弟,軍師何不坦言相告?”


    吳用笑道:“頭領說笑了,某確實知道一個消息,不過卻也算不得隱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水滸之我是方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秀才會武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秀才會武術並收藏重生水滸之我是方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