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查訪民情,了解百姓唿聲,方臘輕車簡從,打算到街頭巷尾瞧一瞧。
經過一天一夜的觀察,大部分百姓已經接受了秋毫無犯的太平軍,小攤、小販們像往常一樣開門迎業,而尋常百姓也開始出門走動。
一切似乎正在走向正軌。
方臘鬆了口氣,邁步走進一處茶館,這裏十分熱鬧,八九張桌子上擠滿了高談闊論的茶客。
寒冬臘月,左右無事,喝一碗熱騰騰的茶水,聽一聽最新的時局消息,幾個時辰的時間很快就會過去了。
前幾日,由於太平軍來襲的消息,茶館關門閉戶,尋常百姓也輕易不敢出門,如今,官軍落敗,太平軍已然掌控全局,這時候正是出門打聽消息的時候。
於是,茶館酒樓裏高朋滿座,到處都是眉飛色舞、口若懸河的茶客們。
這時,臨門的幾個茶客看到了方臘,當即意識到了什麽,他們麵麵相覷,不敢多言。
受到這邊的感染,原本熱鬧的茶館頓時安靜起來。
毫無疑問,是方臘、包康的出現驚動了這些茶館熟客。
方臘本以為自己不會引人矚目,誰曾想還是被人發現了異常:“諸位還請自便,我等隻是口渴想要討杯茶水喝,並無惡意。”
這睦州口音更是坐實了太平軍的身份!
一名老者倒是不懼,他提起壺來,為方臘二人倒了茶水,嘴裏讚道:“太平軍賑濟百姓、嚴明軍法、秋毫無犯,比朝廷的官軍強了不止一倍!”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花花轎子人人抬,眼下親耳聽到百姓讚譽,方臘笑道:“太平軍多是尋常百姓,他們飽受士紳欺壓,自然不會重蹈覆轍。”
老者摸不清方臘的底細,但猜想多說好話自然是沒錯的,當下連連附和:“這都是太平軍將軍方臘的功勞!”
既然被人識破,方臘索性攤牌了:“既是如此,諸位應當不怕我們才對,可為什麽見了我們就閉口不談了呢?”
老者環顧左右,卻並沒有他人搭話,當下隻得硬著頭皮迴稟:“這位頭領見諒,茶客們都是升鬥小民,聊的都是家長裏短,實在上不得台麵,就算談論些國事,罵的也都是禍國殃民的朱勄、意圖縱火焚糧的趙霆,若不是他們逃的快,杭州百姓恨不得生啖其肉!”
這又是不疼不癢的車軲轆話,方臘並不滿意:“不知諸位對我們太平軍有什麽看法?”
老者恭恭敬敬,又說了幾句恭維之詞:“聽說太平軍在睦州為百姓分了不少田地,這是造福萬民之法,更是流芳百世之舉,小老兒時日不多,卻也希望這法子能夠在杭州也施行起來,讓咱們也嚐嚐甜頭。”
方臘重重頜首,“老丈寬心,分田到戶之法一定會在杭州繼續實施,諸位拭目以待便是!”
包康也拱手笑道:“諸位放心,咱們太平軍絕不因言獲罪,諸位有什麽想對太平將軍說的,在下可以代為轉述!”
這二人果然不凡!
竟然還能麵見方臘!
想到這裏,就連剛才侃侃而談的老者都不敢多言了。
反倒是一名濃眉大眼的漢子忍不住說道:“二位頭領,他們不敢說,我來說!如今太平軍剛入杭州城,輕徭薄賦、分發賑濟,很是不錯,但是,如此行徑杭州城見慣了,別的不說,就拿朝廷的官員來說,但凡新官上任,初始總會顯露幾分手段,為民做幾件好事,可時間一長,多半露出貪財戀權的本相,而那時候,遭罪的就是百姓了!”
方臘微微頜首,“你們擔心太平軍朝令夕改,不能善始善終?”
“不錯,在下就有這種擔憂”
方臘拍了拍男子的肩膀,繼續鼓勵他暢所欲言,“說得很好,我們一定會將今日所聽所聞如實稟報,這位兄台,還有什麽話你盡管說!”
男子受到鼓勵,喝了口茶水便繼續說道:“太平軍在睦州的所作所為,我早有耳聞,你們廢除花石綱、分田到戶,讓百姓得到了實惠,這確實是難得的善政,但自古以來,成大事者多半逃脫不了八個字。”
“喔?不知是哪八個字?”
“這其一便是,磕頭,為什麽說是磕頭呢,因為就像劉玄德請諸葛亮那般,想要取得民心支持,自然要禮下於人,施恩於人”
方臘睜大了眼睛,“有道理,還有什麽說法?”
“其二便是點頭,此時大局已定,掌權者大權在握,開始有了剛愎自用的跡象,然而,麵對諫言,卻還是勉強能夠聽下去,這其三,便是搖頭,這時候,當權之人已經完全聽不見他人的意見了,他們堵塞言路,因言獲罪於人,隻是搖頭拒絕!”
方臘擊掌稱讚,“如此發人深省之妙言,簡直令人醍醐灌頂!你剛才說有八個字,現在隻是六個,還有兩個字呢?”
“殺頭!到了這時,多半也是當權者窮途末路的時候了,他們開始肆意妄為,擅殺百姓,最終的結局不是殺人,便是被人殺,於是,又開始了新的八字輪迴!”
別說方臘、包康了,就連茶館裏的其他人都聽呆了,顯然,像這般立意深遠的評判,就算是他們也是第一次聽到。
“不知先生高姓大名?”
眼下,方臘有了憐才之意,試圖拉攏這人。
然而,此人卻一口迴絕,“這位頭領,在下並無出仕之意,不過,倘若太平軍能夠善始善終,一定會引來四方英才來投。”
包康還要再勸,此人卻放聲大笑,徑自離去,口唿:“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篙人!”
方臘雖然有些遺憾,但也知道強扭的瓜不甜,“罷了,讓他自行離去吧。”
這位怪人剛才說的沒錯,一時做善事不難,難的是一直做善事,這便是善始善終了。
杭州百姓見多識廣,遠遠不是小恩小惠就能收買的,他們更相信自己親眼所見到的。
正所謂聽其言,觀其行!
看來,太平軍在杭州不能一蹴而就,還是要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走下去,隻有這樣,才可能進一步盡取杭州民心。
經過一天一夜的觀察,大部分百姓已經接受了秋毫無犯的太平軍,小攤、小販們像往常一樣開門迎業,而尋常百姓也開始出門走動。
一切似乎正在走向正軌。
方臘鬆了口氣,邁步走進一處茶館,這裏十分熱鬧,八九張桌子上擠滿了高談闊論的茶客。
寒冬臘月,左右無事,喝一碗熱騰騰的茶水,聽一聽最新的時局消息,幾個時辰的時間很快就會過去了。
前幾日,由於太平軍來襲的消息,茶館關門閉戶,尋常百姓也輕易不敢出門,如今,官軍落敗,太平軍已然掌控全局,這時候正是出門打聽消息的時候。
於是,茶館酒樓裏高朋滿座,到處都是眉飛色舞、口若懸河的茶客們。
這時,臨門的幾個茶客看到了方臘,當即意識到了什麽,他們麵麵相覷,不敢多言。
受到這邊的感染,原本熱鬧的茶館頓時安靜起來。
毫無疑問,是方臘、包康的出現驚動了這些茶館熟客。
方臘本以為自己不會引人矚目,誰曾想還是被人發現了異常:“諸位還請自便,我等隻是口渴想要討杯茶水喝,並無惡意。”
這睦州口音更是坐實了太平軍的身份!
一名老者倒是不懼,他提起壺來,為方臘二人倒了茶水,嘴裏讚道:“太平軍賑濟百姓、嚴明軍法、秋毫無犯,比朝廷的官軍強了不止一倍!”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花花轎子人人抬,眼下親耳聽到百姓讚譽,方臘笑道:“太平軍多是尋常百姓,他們飽受士紳欺壓,自然不會重蹈覆轍。”
老者摸不清方臘的底細,但猜想多說好話自然是沒錯的,當下連連附和:“這都是太平軍將軍方臘的功勞!”
既然被人識破,方臘索性攤牌了:“既是如此,諸位應當不怕我們才對,可為什麽見了我們就閉口不談了呢?”
老者環顧左右,卻並沒有他人搭話,當下隻得硬著頭皮迴稟:“這位頭領見諒,茶客們都是升鬥小民,聊的都是家長裏短,實在上不得台麵,就算談論些國事,罵的也都是禍國殃民的朱勄、意圖縱火焚糧的趙霆,若不是他們逃的快,杭州百姓恨不得生啖其肉!”
這又是不疼不癢的車軲轆話,方臘並不滿意:“不知諸位對我們太平軍有什麽看法?”
老者恭恭敬敬,又說了幾句恭維之詞:“聽說太平軍在睦州為百姓分了不少田地,這是造福萬民之法,更是流芳百世之舉,小老兒時日不多,卻也希望這法子能夠在杭州也施行起來,讓咱們也嚐嚐甜頭。”
方臘重重頜首,“老丈寬心,分田到戶之法一定會在杭州繼續實施,諸位拭目以待便是!”
包康也拱手笑道:“諸位放心,咱們太平軍絕不因言獲罪,諸位有什麽想對太平將軍說的,在下可以代為轉述!”
這二人果然不凡!
竟然還能麵見方臘!
想到這裏,就連剛才侃侃而談的老者都不敢多言了。
反倒是一名濃眉大眼的漢子忍不住說道:“二位頭領,他們不敢說,我來說!如今太平軍剛入杭州城,輕徭薄賦、分發賑濟,很是不錯,但是,如此行徑杭州城見慣了,別的不說,就拿朝廷的官員來說,但凡新官上任,初始總會顯露幾分手段,為民做幾件好事,可時間一長,多半露出貪財戀權的本相,而那時候,遭罪的就是百姓了!”
方臘微微頜首,“你們擔心太平軍朝令夕改,不能善始善終?”
“不錯,在下就有這種擔憂”
方臘拍了拍男子的肩膀,繼續鼓勵他暢所欲言,“說得很好,我們一定會將今日所聽所聞如實稟報,這位兄台,還有什麽話你盡管說!”
男子受到鼓勵,喝了口茶水便繼續說道:“太平軍在睦州的所作所為,我早有耳聞,你們廢除花石綱、分田到戶,讓百姓得到了實惠,這確實是難得的善政,但自古以來,成大事者多半逃脫不了八個字。”
“喔?不知是哪八個字?”
“這其一便是,磕頭,為什麽說是磕頭呢,因為就像劉玄德請諸葛亮那般,想要取得民心支持,自然要禮下於人,施恩於人”
方臘睜大了眼睛,“有道理,還有什麽說法?”
“其二便是點頭,此時大局已定,掌權者大權在握,開始有了剛愎自用的跡象,然而,麵對諫言,卻還是勉強能夠聽下去,這其三,便是搖頭,這時候,當權之人已經完全聽不見他人的意見了,他們堵塞言路,因言獲罪於人,隻是搖頭拒絕!”
方臘擊掌稱讚,“如此發人深省之妙言,簡直令人醍醐灌頂!你剛才說有八個字,現在隻是六個,還有兩個字呢?”
“殺頭!到了這時,多半也是當權者窮途末路的時候了,他們開始肆意妄為,擅殺百姓,最終的結局不是殺人,便是被人殺,於是,又開始了新的八字輪迴!”
別說方臘、包康了,就連茶館裏的其他人都聽呆了,顯然,像這般立意深遠的評判,就算是他們也是第一次聽到。
“不知先生高姓大名?”
眼下,方臘有了憐才之意,試圖拉攏這人。
然而,此人卻一口迴絕,“這位頭領,在下並無出仕之意,不過,倘若太平軍能夠善始善終,一定會引來四方英才來投。”
包康還要再勸,此人卻放聲大笑,徑自離去,口唿:“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篙人!”
方臘雖然有些遺憾,但也知道強扭的瓜不甜,“罷了,讓他自行離去吧。”
這位怪人剛才說的沒錯,一時做善事不難,難的是一直做善事,這便是善始善終了。
杭州百姓見多識廣,遠遠不是小恩小惠就能收買的,他們更相信自己親眼所見到的。
正所謂聽其言,觀其行!
看來,太平軍在杭州不能一蹴而就,還是要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走下去,隻有這樣,才可能進一步盡取杭州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