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明天真的會有吃的麽?”

    女孩兒期盼的看著母親。

    “會的,會有的.........”

    女子點頭道。

    “小妹妹,這個給你吃吧。”

    女子一直安慰著女兒,都沒注意到陸儉何時走到了麵前。

    她抬起頭,隻見陸儉麵帶微笑,正將一隻兔腿遞過來。

    “謝謝!謝謝!”

    女子隻是愣了一會兒,然後急忙道謝,一把抓過兔腿便遞給女兒。

    “妞妞快吃.......”

    她像是擔心陸儉後悔似的,將兔腿直接遞到女兒嘴裏。

    那小女孩兒一邊本能的吃著,一雙眼睛卻直直的盯著陸儉,撲閃撲閃的,無比靈動。

    “多謝兄弟!”

    大胡子站起身,滿懷感激的對陸儉道。

    陸儉隻是笑著點了點頭,便轉身走迴去。

    “你把吃的給那小姑娘了,你吃什麽?”

    陸儉走迴來,朱衝說道。

    “我也吃了的,餓不著。”陸儉道。

    雖然他很清楚在這種情況下,獨善其身才是道理,可有些事情,他實在做不到完全無視,畢竟他血管裏的血並不是冷的。

    見兒子把兔腿給了那小女孩兒,陸淑婉心中對他的做法是讚許的。

    “儉兒.........”

    她叫了兒子一聲,準備把手上的兔肉給兒子。

    “娘,我剛才吃了,那是我吃剩下的,我不餓,您吃。”

    見到母親的動作陸儉就知道她在想什麽,急忙擺手。

    “我擔心你沒吃飽。”陸淑婉道。

    “我吃飽了,真的,娘您別管我,吃您的。”

    陸儉對母親說道,堅決不要她的食物。

    因為先前陸儉背對著陸淑婉,他吃沒吃,陸淑婉並不知道,後來拿兔腿給小女孩兒的時候,又由於對麵沒火堆,所以陸淑婉也沒看清陸儉給小女孩兒的兔腿有多大。

    見兒子執意不要自己的,她以為兒子真的吃過了,沒再勸說。

    烤了會兒火,陸儉走到一旁坐下。

    之所以要走到一旁,是因為他肚子餓得咕咕叫,不能讓娘聽到。

    聞聞手指上烤兔子的味道,他趁著沒人嘬了一口。

    “喏!”

    就在陸儉正迴味手上烤兔子香味的時候,麵前突然伸出來一隻手。

    是袁紅繡的。

    “你幹什麽呀?”

    陸儉嚇了一跳,差點咬到手指,仔細一看,他才發現袁紅繡的手上拿著小半塊兔肉。

    “嗨,我說了,我吃飽了,我這肚子正脹著呢.........”

    “我吃不下了,愛要不要,不要我可扔了!”

    袁紅繡舉著兔肉,冷冰冰的說道。

    她之前離陸儉近,看到陸儉隻咬了一口兔腿便將剩下的都送出去,陸儉說他吃飽,她是不信的。

    聽到袁紅繡的話,陸儉沒動靜。

    “真不要?那我真扔了?”

    袁紅繡說著,正準備扔。

    “哎別別別.......”

    陸儉趕忙阻止。

    “這麽好的東西,我肚子脹是脹了點兒,但也還吃得下去,千萬別扔........”

    陸儉一邊說著,急忙接過兔肉,放到嘴裏啃起來。

    見陸儉都餓得舔手指了還逞強,袁紅繡覺得有些好笑,剛想嘲諷兩句,她的肚子卻突然咕咕響了兩聲。

    聲音不大,她趕緊按住。

    看到陸儉吃得香,她下意識的咽了口唾沫,又急忙別過頭去。

    “對了,我問你個事兒。”

    一會兒的功夫,陸儉便將手上的東西吃個精光,他忽然說道。

    “什麽事兒?”

    袁紅繡正要走,聞言又停下來。

    “之前找你的那四個人,到底為什麽找你啊?”

    這問題陸儉早就想問了。

    袁紅繡眉頭一蹙,上下看了陸儉一眼。

    他們相處了兩天,如今雖然不至於動不動就惡言相向,但有些事情,她還是不能說。

    “不關你的事兒,別瞎打聽。”

    扔下這句話,袁紅繡便起身離開。

    又不說。

    陸儉挑了挑眉,微眯著眼睛,看著袁紅繡離開的背影,他實在想不通她為何對此事這麽諱莫如深。

    陸儉想,不會真幹了什麽為非作歹的事兒吧?

    .............

    天已完全黑了,汴京皇城,紫宸殿。

    原本早該退朝的文武大臣們,此刻還在殿中激烈的爭論著。

    “下邳決口,其原因是由於陽武縣黃河決口,從而導致泗水水位上漲,衝垮了下邳的堤壩,這責任怎麽能算在下邳官員的頭上呢?”

    “陽武縣黃河決口,泗水水位雖然上漲,但早有沿途官員上報,此水雖急,卻還不足以衝垮下邳堤壩!”

    “可實際情況它已經被衝垮了!”

    “那就是下邳的堤壩有問題!”

    朝堂上,左相曾布和右相鄧洵武爭得麵紅耳赤,坐在龍椅上的趙佶眉頭深深皺著,感覺腦袋嗡嗡的響。

    “夠了!”

    一巴掌拍在禦案上,趙佶實在聽得不耐煩了,這是他登基以來,第一次發火。

    “陛下息怒,臣等該死!”

    見到皇上發火,一眾大臣急忙跪下,口稱萬死。

    狠狠一巴掌,拍得手生疼。

    趙佶看了眼旁邊的震山河(醒木),後悔沒拿這東西拍。

    “朕叫你們來,是商量對策,不是叫你們來吵架的!”

    看了眼下頭跪著的文武百官,趙佶說道。

    “臣等知罪,臣等該死!”

    又是這些話,趙佶覺得最沒意思的就是這種話,但他偏偏又挑不出來毛病。

    “行了,都起來吧!”

    他說道。

    “謝皇上!”

    眾人紛紛站起身。

    “五月初二,下邳決堤,洪水連淹下邳,睢寧,潼陽,文縣四城,上萬百姓流離失所,聞此噩耗,朕心甚痛,諸位愛卿覺得,當務之急是該如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趙佶問道。

    “迴皇上,臣以為當務之急是要讓徐州各地未受災官員組織人手,疏通河道,記錄受災人數,以及被衝毀的房屋田產。

    至於安置難民一事.......因為逃離方向不同,各地可能都有,應讓各州縣自行妥善安置。”

    鄧洵武說道。

    “皇上,老臣覺得,疏通河道,安置難民固然重要,但下邳決堤,絕非偶然,此事應該徹查!”

    曾布提出建議。

    去年才撥了五十萬貫到下邳去修築堤壩,可是這麽多錢修起來的堤壩,竟然連今年第一場洪水都沒防住,這堤壩的質量之差,顯而易見。

    曾布此話,是懷疑有人貪汙這筆錢。

    朝堂上的其它官員心裏也隱隱有所猜測。

    “那就讓徐州知州任仲秋去查。”鄧洵武道。

    “不可!”

    一個聲音高聲叫道,說此話的人乃是諫議大夫陳瓘。

    “下邳乃徐州屬地,在任官員共事多年,修築堤壩之事若真有內情,隻怕徐州官員也難逃幹係,鄧相讓徐州知州查辦此事,隻怕他們官官相護。”

    陳瓘此話,擲地有聲,鄧洵武眉頭當即皺了起來,趙佶微微點頭,他很讚同陳瓘的話。

    “那就讓京西路轉運使蔡卞查辦此事吧。”鄧洵武道。

    他之所以提蔡卞,一來是徐州本就屬京東西路管轄,二來則是蔡卞和他都是新黨中人,自從蔡卞被貶出京後,他一個人抗衡曾布,頗有些力不從心,他想借此機會將蔡卞調迴來。

    “陛下!”

    副相張商英出列。

    “陽武縣黃河決口,大量的泥沙隨同洪水一起衝進泗水,洪水向下遊流去,但這些泥沙卻隨著河道淤積,使得河道被抬高。

    今年隻四月降了兩場雨,洪水就已如此猛烈,臣想若到五月下旬至六月,雨水增加,那時洪水豈不更加駭人?沿途河沙若不清理,隻怕徐州都難逃一劫。”

    張商英言辭懇切的說道。

    這話讓趙佶悚然一驚,如今隻淹了四個小縣城就已經讓他手忙腳亂,若是徐州再被淹..........

    相比下邳睢寧等地,徐州可有數十萬百姓,他不敢想象這個後果。

    “那依張愛卿之意,清理泥沙,疏通河道才是當務之急了?”

    趙佶問道。

    “皇上,此事盡可雙管齊下,派一人查辦決堤內情,一人治理河道,兩不耽誤。”曾布說道。

    他既不是新黨,也不是舊黨,但新黨鄧洵武和他乃是對頭,他聽出張商英話中的深意,所以不介意送個順水人情。

    “那曾愛卿以為誰能擔此重任?”

    趙佶問道。

    “這.........”

    曾布沒急著說話,而是看向張商英,他隻是牽線搭橋,人選一事,還得他們來定。

    “陛下,臣以為工部侍郎楊時或能堪當大任。”

    張商英說道。

    他與楊時都是舊黨中人。

    “臣也覺得楊時可以。”

    見張商英說出人選,曾布急忙附和。

    “臣等也覺得楊時能擔重任!”

    舊黨諸臣紛紛附議。

    見到多數人都點頭,趙佶心裏有了計較。

    “既然如此,那朕就任命工部侍郎楊時為京西路治水使,負責清理泥沙,疏通河道,修築堤壩等一切防洪工事。

    原京西路轉運使蔡卞負責統計損失,安撫難民,糾察百官,協同楊時治理河道,並查清下邳決堤之緣由,諸位愛卿覺得如何?”

    鄧洵武本想將治水查決堤一事安排給蔡卞,沒想到卻被舊黨鑽了一個空子,他心中雖然不喜,但知道若是不同意,舊黨中人必不會善罷甘休,無奈,他也隻得點頭。

    “皇上聖明!”

    見文武百官沒有意見,趙佶對自己的安排也頗為滿意。

    “既然如此,那就即刻命中書舍人起草詔書吧,退朝!”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

    文武百官退朝時,月已上了中天。

    南京應天府,一座巨大的莊園內,一個相貌魁偉,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正在佛前靜坐。

    “嗣真到他們身邊了麽?”

    中年男子開口道。

    他在詢問門外站著的人。

    “迴主上,到了。”

    一個身材佝僂的老頭站在門外,恭敬迴答。

    “下邳發了大水,怎麽樣了?”

    男子又問。

    “嗣真說有驚無險,請主上放心。”

    聽到有驚無險四字,男子鬆了口氣,不過一會兒又微微皺起眉頭,像是有什麽煩心事兒,歎息一聲:

    “好端端的,非要去什麽徐州........這臭小子,比他娘還能折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猙獰的大宋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醒時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醒時眠並收藏猙獰的大宋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