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坊又創造出神秘取暖裝置的消息像初冬的雪花一樣,飄飄灑灑,一夜間覆蓋了方圓幾十裏的村落。十裏八村的人都趕來看新奇,天工坊根據李柯的要求來者不拒,但是不可同時坐上炕去多人,畢竟是土坯結構,難免會有超負荷導致塌陷的可能,所以來人需要按先來後到的秩序排隊體驗。
大家排著隊輪換上炕體驗,每一波坐上熱炕去體驗的人都充滿欣喜若狂和留戀不舍,恨不得躺在上麵賴著不起來了,每一波都想賴在上麵不走的人又會被排隊等著體驗的人嚷嚷著催促著趕緊下來,到最後實在不好意思,隻好依依不舍的下炕來。
燒炕也是一門學問,如果隻是簡單的用一些柴禾點燃是不會太熱的,燒炕不可能像燒開水一樣不住給炕底添柴禾,因為炕的材質是土坯,沒有鍋碗那樣壁薄傳熱快,土坯材質的炕特點在於持久性好,隔熱也好,這樣就不會燒完後馬上就涼了,也不會熱到把炕上的被褥燒著了。
持久的火炕溫度需要炕底最好燒一些碎葉碎末的東西才會保溫更持久一些,因為碎葉碎末燃燒的慢的緣故。天工坊正好有大量的木頭碎末,所以李柯正是讓人用這些木頭碎末燒的炕,所以天工坊的火炕,不光是從做工還是使用中的燃燒材料都可謂上品。
經過連日多人的上炕下炕體驗,李柯其實從中也得到了對這個火炕結構的安全確認,如果放在前世他所在的電子行業來講的話,這種確認叫‘可靠性測試’!
既然盤炕、燒炕、試炕都已經完整結束了,那麽這種製作方式和結構說明是可靠的,是可以全麵上線的。其實也就是隻有李柯才有這種完整的安全品質意識,其他人壓根不會考慮這些,一般人隻要一眼看到這個並坐上去體驗一下後都會愛不釋手,迫不及待的想要自家擁有,根本不會去考慮什麽安全隱患之類。
最近李柯可是真的太忙了,不管是天工坊內的工人,還是村裏的鄉親,一個個找著機會排著隊找李柯拉親近,甚至有很多人跑去李柯家裏找李孝正拉關係,最終的目的其實就是想請李柯給自家盤個火炕這麽簡單。來人實在太多,需求量也太大,而盤炕這個事遠不是做木匠活那麽方便,至少在時間周期上是比較繁瑣的,因為前期的胡基土坯夯打就需要時間,還有風幹的時間,所以此事仍需從長記性。
按照李柯原來的想法,隻要試驗成功,就先給自家盤一個的,但後來他迴去跟李孝正說這個事的時候,卻被李孝正婉言拒絕了,說什麽自己身板還扛得住,實在不行了就去跟李柯擠一擠睡在天工坊的炕上之類的,讓李柯優先給那些比自己家過的更恓惶更窘迫的人家盤炕。李柯被李孝正感動了,這麽一個沒文化的粗鄙農戶,竟然有這種高尚的人道主義情懷,實在讓李柯慚愧不已。
李柯在經過一番思索後,決定出一個告示,大致內容是寫天工坊近來所創火炕,經試驗可為居家取暖之良品。近來獲悉需求人家太多,恐一時不能滿足,故計劃如下:家有年過六旬之老者,可優先;家有低於五歲之孩童者,可優先;家中經濟緊迫,取暖極貧者優先;另,家中原有火盆取暖者亦可優先,但需收取現錢十貫。其他滿足優先條件者可以物抵資,亦可以勞抵資,具體錢數,由天工坊決議。
此告示一出,馬上來叫嚷給自家盤炕的人少了許多,但滿足條件的也並不少。李柯讓趙南山對來預定盤炕的人做了詳細的一一登記,並在後麵備注上了其家裏的基本狀況,其實就是有錢和沒錢的狀況。李柯不是慈善家,天工坊也不是慈善機構,即便李柯是慈善家也需要經濟來源,所以李柯在盤算著先幫家中有老人和小孩的貧苦人家盤炕過冬的同時,也考慮著給有錢人家盤炕。
因為李柯需要錢,不管是人力物力都需要錢,隻是他把有錢人家宰的有點狠了,盤炕十貫錢絕對是天價,現實中他們五六個人忙活一天下來也就十幾文錢,而這十貫錢是可以盤十幾二十個炕的費用,但這個錢對於有錢人家來說,也不算太過苛刻,因為他們有了火炕後,一年節約下來的木炭錢就有不少,何況火炕可以一直沿用很多年,這樣算來,十貫錢自然也不是很多。關鍵是僅此一家,別無分號,放眼整個關中地區,沒有人再能幹的了這個事,所以貴點就貴點,倒也無妨。
“李柯…李柯…找你說點事!”呂彥手裏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油潑麵,一手端著碗,一手用筷子翻騰攪拌著,跑來屋子裏找李柯。李柯因為平時也沒啥體力活可幹,所以此刻實在吃不下去飯,正躺在炕上腦子裏盤算年底分紅的事呢。
“咋了?油潑麵都堵不上你嘴啊!”李柯被這小子突然殺進屋來擾亂了思緒,沒好氣的斥責道。
“我家有喜事了,嘿嘿…”呂彥嘿嘿邊笑邊說,還時不時給嘴裏塞進一口麵條。
“什麽喜事?你娘有了,要給你生個小弟弟或小妹妹嗎?”李柯看著這貨這吃相,沒好氣的問道。
“那倒不是,是我哥要娶婆姨了!”呂彥即興奮又神秘的說道。
“啊?有這事,我咋一點都不知道呢!”李柯一驚,因為他從來沒給這方麵想過,準確的說,他從來就沒想過,但給自己倒是偶爾想過。
“說來還要好好感謝你嘞,要不是你讓我們爺仨在這幹活,每天又管飯又發工錢的,我們家現在還不知道上哪要飯吃著嘞!現在有錢了,我哥已經十七了,眼看過年就要十八了,我爹說可不敢再耽擱了,所以最近家裏一直在張羅我哥的親事,聽我娘說已經差不多了,想趕在過年前娶過門嘞!”呂彥一副像是要自己娶婆姨的高興勁說道。
呂家這爺仨,因為呂老六是木匠老師傅的原因,李柯從剛開始的每月一百文工錢到現在越來越賺錢多了,也已經漲到了三百文錢,而呂峰呂彥倆兄弟,從剛開始的五十文每人每月也漲到了現在的每人一百五十文每月,這樣算下來爺仨每月可以純收入六百文錢,那確實已經是十足的小康之家了。
大唐貞觀年間,一鬥米不過三五文錢,可想而知月入六百文的家庭是個什麽概念。大唐貞觀年間法治婚齡是男十五,女十三。但通常都是比這年紀更小的時候就已經訂過婚約了,隻待到了年紀便過門成親。而呂家兄弟,包括李柯自己,其實都已經過了十五歲,但依舊光棍的原因,就是因為家庭一貧如洗,所以一直沒有媒人上門說親,而家人也不好意思托媒人說親,因為實在不具備娶親的條件,就算是媒人看到他家的人,也要故意繞著走,生怕難堪。
但現在不同了,呂家從原來的困難戶,一躍成了村裏的小康家庭,村裏那些專業的、非專業的媒婆也都開始前腳走後腳跟的上門來要給呂家娃子說媒了,這就是現實,不管什麽時代都大多如此。
大家排著隊輪換上炕體驗,每一波坐上熱炕去體驗的人都充滿欣喜若狂和留戀不舍,恨不得躺在上麵賴著不起來了,每一波都想賴在上麵不走的人又會被排隊等著體驗的人嚷嚷著催促著趕緊下來,到最後實在不好意思,隻好依依不舍的下炕來。
燒炕也是一門學問,如果隻是簡單的用一些柴禾點燃是不會太熱的,燒炕不可能像燒開水一樣不住給炕底添柴禾,因為炕的材質是土坯,沒有鍋碗那樣壁薄傳熱快,土坯材質的炕特點在於持久性好,隔熱也好,這樣就不會燒完後馬上就涼了,也不會熱到把炕上的被褥燒著了。
持久的火炕溫度需要炕底最好燒一些碎葉碎末的東西才會保溫更持久一些,因為碎葉碎末燃燒的慢的緣故。天工坊正好有大量的木頭碎末,所以李柯正是讓人用這些木頭碎末燒的炕,所以天工坊的火炕,不光是從做工還是使用中的燃燒材料都可謂上品。
經過連日多人的上炕下炕體驗,李柯其實從中也得到了對這個火炕結構的安全確認,如果放在前世他所在的電子行業來講的話,這種確認叫‘可靠性測試’!
既然盤炕、燒炕、試炕都已經完整結束了,那麽這種製作方式和結構說明是可靠的,是可以全麵上線的。其實也就是隻有李柯才有這種完整的安全品質意識,其他人壓根不會考慮這些,一般人隻要一眼看到這個並坐上去體驗一下後都會愛不釋手,迫不及待的想要自家擁有,根本不會去考慮什麽安全隱患之類。
最近李柯可是真的太忙了,不管是天工坊內的工人,還是村裏的鄉親,一個個找著機會排著隊找李柯拉親近,甚至有很多人跑去李柯家裏找李孝正拉關係,最終的目的其實就是想請李柯給自家盤個火炕這麽簡單。來人實在太多,需求量也太大,而盤炕這個事遠不是做木匠活那麽方便,至少在時間周期上是比較繁瑣的,因為前期的胡基土坯夯打就需要時間,還有風幹的時間,所以此事仍需從長記性。
按照李柯原來的想法,隻要試驗成功,就先給自家盤一個的,但後來他迴去跟李孝正說這個事的時候,卻被李孝正婉言拒絕了,說什麽自己身板還扛得住,實在不行了就去跟李柯擠一擠睡在天工坊的炕上之類的,讓李柯優先給那些比自己家過的更恓惶更窘迫的人家盤炕。李柯被李孝正感動了,這麽一個沒文化的粗鄙農戶,竟然有這種高尚的人道主義情懷,實在讓李柯慚愧不已。
李柯在經過一番思索後,決定出一個告示,大致內容是寫天工坊近來所創火炕,經試驗可為居家取暖之良品。近來獲悉需求人家太多,恐一時不能滿足,故計劃如下:家有年過六旬之老者,可優先;家有低於五歲之孩童者,可優先;家中經濟緊迫,取暖極貧者優先;另,家中原有火盆取暖者亦可優先,但需收取現錢十貫。其他滿足優先條件者可以物抵資,亦可以勞抵資,具體錢數,由天工坊決議。
此告示一出,馬上來叫嚷給自家盤炕的人少了許多,但滿足條件的也並不少。李柯讓趙南山對來預定盤炕的人做了詳細的一一登記,並在後麵備注上了其家裏的基本狀況,其實就是有錢和沒錢的狀況。李柯不是慈善家,天工坊也不是慈善機構,即便李柯是慈善家也需要經濟來源,所以李柯在盤算著先幫家中有老人和小孩的貧苦人家盤炕過冬的同時,也考慮著給有錢人家盤炕。
因為李柯需要錢,不管是人力物力都需要錢,隻是他把有錢人家宰的有點狠了,盤炕十貫錢絕對是天價,現實中他們五六個人忙活一天下來也就十幾文錢,而這十貫錢是可以盤十幾二十個炕的費用,但這個錢對於有錢人家來說,也不算太過苛刻,因為他們有了火炕後,一年節約下來的木炭錢就有不少,何況火炕可以一直沿用很多年,這樣算來,十貫錢自然也不是很多。關鍵是僅此一家,別無分號,放眼整個關中地區,沒有人再能幹的了這個事,所以貴點就貴點,倒也無妨。
“李柯…李柯…找你說點事!”呂彥手裏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油潑麵,一手端著碗,一手用筷子翻騰攪拌著,跑來屋子裏找李柯。李柯因為平時也沒啥體力活可幹,所以此刻實在吃不下去飯,正躺在炕上腦子裏盤算年底分紅的事呢。
“咋了?油潑麵都堵不上你嘴啊!”李柯被這小子突然殺進屋來擾亂了思緒,沒好氣的斥責道。
“我家有喜事了,嘿嘿…”呂彥嘿嘿邊笑邊說,還時不時給嘴裏塞進一口麵條。
“什麽喜事?你娘有了,要給你生個小弟弟或小妹妹嗎?”李柯看著這貨這吃相,沒好氣的問道。
“那倒不是,是我哥要娶婆姨了!”呂彥即興奮又神秘的說道。
“啊?有這事,我咋一點都不知道呢!”李柯一驚,因為他從來沒給這方麵想過,準確的說,他從來就沒想過,但給自己倒是偶爾想過。
“說來還要好好感謝你嘞,要不是你讓我們爺仨在這幹活,每天又管飯又發工錢的,我們家現在還不知道上哪要飯吃著嘞!現在有錢了,我哥已經十七了,眼看過年就要十八了,我爹說可不敢再耽擱了,所以最近家裏一直在張羅我哥的親事,聽我娘說已經差不多了,想趕在過年前娶過門嘞!”呂彥一副像是要自己娶婆姨的高興勁說道。
呂家這爺仨,因為呂老六是木匠老師傅的原因,李柯從剛開始的每月一百文工錢到現在越來越賺錢多了,也已經漲到了三百文錢,而呂峰呂彥倆兄弟,從剛開始的五十文每人每月也漲到了現在的每人一百五十文每月,這樣算下來爺仨每月可以純收入六百文錢,那確實已經是十足的小康之家了。
大唐貞觀年間,一鬥米不過三五文錢,可想而知月入六百文的家庭是個什麽概念。大唐貞觀年間法治婚齡是男十五,女十三。但通常都是比這年紀更小的時候就已經訂過婚約了,隻待到了年紀便過門成親。而呂家兄弟,包括李柯自己,其實都已經過了十五歲,但依舊光棍的原因,就是因為家庭一貧如洗,所以一直沒有媒人上門說親,而家人也不好意思托媒人說親,因為實在不具備娶親的條件,就算是媒人看到他家的人,也要故意繞著走,生怕難堪。
但現在不同了,呂家從原來的困難戶,一躍成了村裏的小康家庭,村裏那些專業的、非專業的媒婆也都開始前腳走後腳跟的上門來要給呂家娃子說媒了,這就是現實,不管什麽時代都大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