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權臣辭官
琅琊榜前傳之籌謀十二年 作者:zotman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936年2月,汴梁爆發了極為激烈的禁軍嘩變事件,樞密院、戶部、禮部、鴻臚寺的官員被叛亂的禁軍和慶曆軍殺害了大半,叛亂的起因是這些軍隊對自身的生存狀況感到擔憂,由於此次叛亂爆發的原因是蕭景睿在汴梁舉辦了奢侈的生日宴會,因此其父謝玉被迫辭官樞密使,但是保留了寧國侯的爵位和護國柱石的印章。
其後,樓之敬和陳元直因受到蕭景琰和程知忌、柳澄、董忠汝等人的集體擔保而保住了戶部和禮部的職位,言闕由於國舅身份的原因,沒有從鴻臚寺解職,當初這些禁軍要謀殺的朝廷重臣大部分都保留下來了。
可是梁廷現在麵臨著一個巨大的難題,那就是京官的核心還有淮南道的高官損失了一大半,國庫收入連年遞減,而且受到梁帝蕭選控製的主力軍隊多數都倒向了靖王蕭景琰的方向,隻要蕭景琰說一句話,這些軍隊就會隨聲附和。
蕭選現在才感到後悔,比起當初那個一腔熱血動不動就頂撞父親的不懂事的皇太子蕭景禹,這位不動聲色卻又一鳴驚人的靖王蕭景琰,更加可怕。
此時越貴妃來到蕭選的身邊,蕭選還在頭疼,自從蕭景琰在上次的朝堂會議中保住了謝玉後,再也沒有出現在自己的麵前,他該怎麽辦?他像哄小孩一樣隻是給了蕭景琰一個王爵,但是爵位完全沒用,他要給廣大的慶曆軍和禁軍一個交代。
蕭選不敢殺了蕭景琰,他知道,如果他要是再殺了蕭景琰或者是軟禁他,那恐怕自己的命也保不了多久了。
越貴妃此時向蕭選勸道
“我們不如,去江南,我們把國都遷往江寧,江寧也是龍盤虎踞之地啊,定都在那裏,財政的問題,不就不用擔憂了嗎?而且,如果靖王想要謀逆,我們隻要在江南道一斷財源,那靖王就不攻自破了!”
蕭選這一聽,如果遷都江寧的話,那自南朝梁滅亡後,四百年後又出現了一個定都建康的蕭梁。可是如果不遷都,朝廷就永遠要被漕運的問題困擾著,而像正月的禁軍嘩變,說不定也會有下一次,恐怕蕭景琰還會帶兵逼宮。
此時蕭景琰閉門不出,除了李孝源和程知忌、柳澄、董忠汝外,他謝絕了任何客人的來訪。
一名尚書省的官員想要拜訪蕭景琰,他帶著一些禮物過來,可是守在門口的戚猛告訴他
“靖王說了,他最近病了,很辛苦,魏州的事情,他是帶到汴梁來做的,他很擔心北方的情況,這一急啊,給弄出了頭疼,不如您等等?”
官員“哎喲,那我先走啦。”
這名官員來到了政事堂,跟程知忌說了蕭景琰的近況,程知忌就對各位官員說
“嗯,現在情況很明確了,靖王一定是太累了,你們一定要為陛下處理好手頭的事務,以後等靖王好了,自然就能見得到的。”
柳澄問
“閣老,自從處死那幾個造反的校尉後,謝玉就辭官了,越來越多的朝廷官員去找靖王,這恐怕不太好吧?”
程知忌和柳澄走到一處角落,他隨手拿了一本上書就和柳澄說
“樓之敬和陳元直,靖王力保,那是因為這倆人就是太子的勢力,如果靖王立刻就要求陛下同意撤換樓之敬和陳元直的決定,那麽全天下都知道靖王有逼迫陛下廢掉太子的想法,那麽所有人都會來支持靖王,你看,現在就是靖王沒有作出任何意見,但是謝玉自己辭了官,朝中大大小小這麽多的人就都開始往靖王一邊倒了,靖王是個明眼人,他知道問題所在。”
說著說著,夏江來到了程知忌身邊,他對程知忌說
“各位閣老,陛下要見你們。”
程知忌等人來到了宮內,見到了蕭選,此時越貴妃在蕭選背後給他捶背,蕭景宣站在一邊。
蕭選對程知忌說
“程知忌,朕想要遷都江寧,不知道你的意願如何?隻要遷都了,那麽漕運的難題就解決了。”
程知忌急忙勸道
“陛下,不能遷都到江寧啊!陛下,當初您在長安起兵,長安文官一唿百應!到了洛陽,洛陽的文官追隨您,到了汴梁,河南河北還有淮南的文官及節度使都支持您!如果您去了江南,那北方的士紳該怎麽辦?”
蕭選說
“程知忌,你就這麽害怕天下的士紳和讀書人嗎?你是擔心遷都之後,你會得罪這些士紳和讀書人吧?”
程知忌知道蕭選是一定要自己支持他,這時候程知忌也不再裝下去了,他把官帽摘下來說
“陛下,江南多好臣,歲一易主;江北無好臣,百年易主!如果您執意要遷都江寧,那臣就不做這個同平章事,臣自請罷官迴長安,請陛下恩準!”
蕭選大怒起來,他指著程知忌說
“程知忌,你別以為朕不敢處置你!”
董忠汝也被蕭選的決定嚇得不輕,真的要遷都江寧,這就相當於是把整個河南河北都拱手送給蕭景琰了。
但是現在看蕭選的脾氣,董忠汝知道這勸不動,蕭選已經上頭了。
董忠汝說
“陛下,臣支持遷都,這樣子禁軍的財政不會這麽吃緊。”
柳澄也感覺不對勁,但是他已經是蕭景琰的嶽祖父,如果這時候自己要反對的話,或許蕭選也會不開心,為了給這位老皇帝一個麵子,他說
“臣支持陛下遷都江寧。”
程知忌也清楚,董忠汝和柳澄也實在是有苦難言,可如果自己辭官,或許朝廷的局勢反而會比此前穩定一些。
程知忌便把官帽摘了下來,他起身,冷冷一笑,往殿外走去。
但是程知忌畢竟陪伴了蕭選這麽多年,朝廷的許多難處都是程知忌去解決的,現在蕭選又不舍得他,便追上去,說
“程...程知忌...”
程知忌頭也不迴,黯淡地走下這大殿的台階。
這時候戚猛來拜訪李孝源,他看到李孝源身邊有很多儒生,而地上丟著許多廢棄的文案,李孝源大怒一聲
“放屁!你們這些江南來的人,現在你們來做禮部官員,說的東西都是些屁話!軍餉不見漲,吹那麽幾個人和那麽幾個事頂個球用?”
其後,樓之敬和陳元直因受到蕭景琰和程知忌、柳澄、董忠汝等人的集體擔保而保住了戶部和禮部的職位,言闕由於國舅身份的原因,沒有從鴻臚寺解職,當初這些禁軍要謀殺的朝廷重臣大部分都保留下來了。
可是梁廷現在麵臨著一個巨大的難題,那就是京官的核心還有淮南道的高官損失了一大半,國庫收入連年遞減,而且受到梁帝蕭選控製的主力軍隊多數都倒向了靖王蕭景琰的方向,隻要蕭景琰說一句話,這些軍隊就會隨聲附和。
蕭選現在才感到後悔,比起當初那個一腔熱血動不動就頂撞父親的不懂事的皇太子蕭景禹,這位不動聲色卻又一鳴驚人的靖王蕭景琰,更加可怕。
此時越貴妃來到蕭選的身邊,蕭選還在頭疼,自從蕭景琰在上次的朝堂會議中保住了謝玉後,再也沒有出現在自己的麵前,他該怎麽辦?他像哄小孩一樣隻是給了蕭景琰一個王爵,但是爵位完全沒用,他要給廣大的慶曆軍和禁軍一個交代。
蕭選不敢殺了蕭景琰,他知道,如果他要是再殺了蕭景琰或者是軟禁他,那恐怕自己的命也保不了多久了。
越貴妃此時向蕭選勸道
“我們不如,去江南,我們把國都遷往江寧,江寧也是龍盤虎踞之地啊,定都在那裏,財政的問題,不就不用擔憂了嗎?而且,如果靖王想要謀逆,我們隻要在江南道一斷財源,那靖王就不攻自破了!”
蕭選這一聽,如果遷都江寧的話,那自南朝梁滅亡後,四百年後又出現了一個定都建康的蕭梁。可是如果不遷都,朝廷就永遠要被漕運的問題困擾著,而像正月的禁軍嘩變,說不定也會有下一次,恐怕蕭景琰還會帶兵逼宮。
此時蕭景琰閉門不出,除了李孝源和程知忌、柳澄、董忠汝外,他謝絕了任何客人的來訪。
一名尚書省的官員想要拜訪蕭景琰,他帶著一些禮物過來,可是守在門口的戚猛告訴他
“靖王說了,他最近病了,很辛苦,魏州的事情,他是帶到汴梁來做的,他很擔心北方的情況,這一急啊,給弄出了頭疼,不如您等等?”
官員“哎喲,那我先走啦。”
這名官員來到了政事堂,跟程知忌說了蕭景琰的近況,程知忌就對各位官員說
“嗯,現在情況很明確了,靖王一定是太累了,你們一定要為陛下處理好手頭的事務,以後等靖王好了,自然就能見得到的。”
柳澄問
“閣老,自從處死那幾個造反的校尉後,謝玉就辭官了,越來越多的朝廷官員去找靖王,這恐怕不太好吧?”
程知忌和柳澄走到一處角落,他隨手拿了一本上書就和柳澄說
“樓之敬和陳元直,靖王力保,那是因為這倆人就是太子的勢力,如果靖王立刻就要求陛下同意撤換樓之敬和陳元直的決定,那麽全天下都知道靖王有逼迫陛下廢掉太子的想法,那麽所有人都會來支持靖王,你看,現在就是靖王沒有作出任何意見,但是謝玉自己辭了官,朝中大大小小這麽多的人就都開始往靖王一邊倒了,靖王是個明眼人,他知道問題所在。”
說著說著,夏江來到了程知忌身邊,他對程知忌說
“各位閣老,陛下要見你們。”
程知忌等人來到了宮內,見到了蕭選,此時越貴妃在蕭選背後給他捶背,蕭景宣站在一邊。
蕭選對程知忌說
“程知忌,朕想要遷都江寧,不知道你的意願如何?隻要遷都了,那麽漕運的難題就解決了。”
程知忌急忙勸道
“陛下,不能遷都到江寧啊!陛下,當初您在長安起兵,長安文官一唿百應!到了洛陽,洛陽的文官追隨您,到了汴梁,河南河北還有淮南的文官及節度使都支持您!如果您去了江南,那北方的士紳該怎麽辦?”
蕭選說
“程知忌,你就這麽害怕天下的士紳和讀書人嗎?你是擔心遷都之後,你會得罪這些士紳和讀書人吧?”
程知忌知道蕭選是一定要自己支持他,這時候程知忌也不再裝下去了,他把官帽摘下來說
“陛下,江南多好臣,歲一易主;江北無好臣,百年易主!如果您執意要遷都江寧,那臣就不做這個同平章事,臣自請罷官迴長安,請陛下恩準!”
蕭選大怒起來,他指著程知忌說
“程知忌,你別以為朕不敢處置你!”
董忠汝也被蕭選的決定嚇得不輕,真的要遷都江寧,這就相當於是把整個河南河北都拱手送給蕭景琰了。
但是現在看蕭選的脾氣,董忠汝知道這勸不動,蕭選已經上頭了。
董忠汝說
“陛下,臣支持遷都,這樣子禁軍的財政不會這麽吃緊。”
柳澄也感覺不對勁,但是他已經是蕭景琰的嶽祖父,如果這時候自己要反對的話,或許蕭選也會不開心,為了給這位老皇帝一個麵子,他說
“臣支持陛下遷都江寧。”
程知忌也清楚,董忠汝和柳澄也實在是有苦難言,可如果自己辭官,或許朝廷的局勢反而會比此前穩定一些。
程知忌便把官帽摘了下來,他起身,冷冷一笑,往殿外走去。
但是程知忌畢竟陪伴了蕭選這麽多年,朝廷的許多難處都是程知忌去解決的,現在蕭選又不舍得他,便追上去,說
“程...程知忌...”
程知忌頭也不迴,黯淡地走下這大殿的台階。
這時候戚猛來拜訪李孝源,他看到李孝源身邊有很多儒生,而地上丟著許多廢棄的文案,李孝源大怒一聲
“放屁!你們這些江南來的人,現在你們來做禮部官員,說的東西都是些屁話!軍餉不見漲,吹那麽幾個人和那麽幾個事頂個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