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暗線-東亞局勢
琅琊榜前傳之籌謀十二年 作者:zotman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藤原貞房、王仁鴻、飛流三人坐在馬車上,背後跟著一些矮小的日本使節,他們過了江寧,開始往汴梁的道路上走去了。
藤原貞房對王仁鴻說
“上一次聽說有遣唐使,也是幾百年前的事情了,現在我們是不是該改個稱謂叫做遣梁使呢?”
王仁鴻說
“是該叫遣梁使了,到了汴京之後,這個大梁皇帝不好惹。而且,過了淮南道,還要給路費,麻煩得很。”
藤原貞房疑問道
“我的老師不是說來了大唐就不用給過路費了嗎?怎麽還會有這種勾當呢?”
王仁鴻道
“今時不同往日了,節度使在各地盤剝百姓,其中淮南是最兇的!你看淮南的張宗琿和高子宜,他們就專門盤剝過路費,幸好藺閣主給了我們一筆錢,這樣子就好很多了。”
一邊的飛流抓著兩顆香瓜一邊吃一邊說
“啊,哈哈,現在不吃以後沒機會了!”
使節隊伍來到了滁州,發現城外有座橋,這裏聚集很多扛著鋤頭的農民,他們準備從橋的另一側過來,每人交一文錢的過路費,飛流對藤原貞房說
“藤原大人,您趕緊把糧草都藏起來,不然的話人家就來找您要東西吃了。”
藤原貞房說
“我是日本使臣,他們怎麽可以這樣對待我們呢?”
飛流說
“啊呀,是這樣的,不是搶你的糧食,而是我們過了滁州之後就會有很多因為北方幹旱逃難而來的災民了,他們是什麽都沒的吃的。此前已經被張宗琿和高子宜殺光了一批了,現在他們聽話了。”
藤原貞房抬頭,對背後的那些武士說
“快點把糧食藏起來,不然就被搶了!”
王仁鴻想起來藺晨給了他一封信,讓他過了江寧再拆開,現在拆開似乎有點晚了,但還是繼續拆信看看到底是怎麽迴事,這信一拆開,上麵說
“王大人請去宿州尋找有識之士,張宗琿、高子宜屢屢違抗朝廷,恐不能長久。”
“若除掉張宗琿、高子宜,閣下定有大功,定能在朝廷平步青雲。”
王仁鴻把信給了藤原貞房,藤原貞房看過信件後,問
“王大人,你如果願意留在大梁,我沒有阻攔你的可能啊。不過我現在來了滁州,以後也不會去宿州了,王大人您要在這裏和我分道揚鑣嗎?”
王仁鴻心想,如果離開藤原貞房,恐怕飛流能力有限,他隻有十一歲,幫不了藤原貞房更多了。
到了橋頭的時候,守橋的淮南軍隊正認得使節的標誌,發現有個使節團從江南而來,這是不是南楚使節團呢?走上來一問,裏麵的王仁鴻告訴隊正,說是日本使節團。
隊正不知道日本在哪裏,也不知道“倭國”這個稱唿,無奈之下,他隻好把藤原貞房帶到了滁州的刺史府去。
由於流民不斷南下,高子宜又非常害怕這些流民又會造反,他派出了徐長喜來到了滁州。
徐長喜知道倭國在哪裏,他見到藤原貞房後,便是客氣對待了,先請吃一頓飯再說。
徐長喜擺上來的都是好吃的東西,總而言之大魚大肉,可是這讓藤原貞房很不好意思,剛想動筷子,徐長喜問
“啊?怎麽?藤原大人吃不慣這些好酒好菜?我知道你們那裏喜歡吃魚,還有些青菜什麽的,我這就吩咐下人給大人做,來人啊...去...”
藤原貞房打斷道
“不了不了,大人,其實城外太多災民了,我怕吃了會心虛。如果要動筷子吃,我也是會吃的。”
徐長喜放下筷子,說
“其實,我家主公正在搜尋糧草,意圖賑濟災民。我這邊籌了點,可是不夠,如果現在開倉,搞不好會鬧出亂子,如果災民都往這裏擠,那譽王的麵子也不用要了,滁州還是離江寧很近的。”
藤原貞房笑道
“原來是如此,那我就不客氣了。”
徐長喜吃著吃著,突然問了藤原貞房一個問題
“閣下,日本來中國,隻需要走高麗、北燕,便可以來到中國了。您何必冒這麽大的風險走海路來江南道呢?”
藤原貞房腦袋一熱,這個問題他不能真迴答,便說
“奧,其實是北燕太過分了,他們封鎖了所有國家前往大梁的交通要道,他還要求我們日本臣服他們,無奈之下,我們才走海路來大梁的,希望大梁能夠和日本通商,我們日本也可以和大梁延續朝貢關係,就像當年我們和唐朝一樣。”
徐長喜笑了笑,但沒說話,他轉移話題道
“來,為了梁日關係友好,我們幹一杯。”
夜裏,徐長喜迴到刺史府,他打開了地圖,懷疑起了藤原貞房來中國的目的。
徐長喜看著地圖,說
“嗯?如果日本要出使中國,有兩條路線,一是高麗,二是東海軍的青州,可是青州現在是滴水不進,我們也奈何不了東海軍如何,這些問題日本不會不知道吧?為什麽他們要冒風險走遙遠的海路來江南呢?”
徐長喜覺得事有蹊蹺,他又想
“眼下大梁四分五裂,上下令行不一。如果日本要朝貢,最好就是朝貢北燕,因為北燕暫時是團結統一的,而且高麗一直在牽製北燕的軍隊。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日本完全可以和北燕聯手打高麗。要說朝貢大梁,道路都被北燕和東海封鎖了,直接來江南本來風險就大,怎麽可能呢?”
徐長喜抱著手,說
“不好!”
次日,徐長喜見到藤原貞房,他對藤原貞房笑道
“哈哈哈,藤原大人,我建議您來我們宿州和盱眙做客,濠州實在是不方便去,此前我們在那裏消滅了一場民變,實在是十室九空,赤地千裏啊!我是擔心,叛亂未平,而大人受到危險啊,請。”
藤原貞房並不知道徐長喜心中的盤算,便對徐長喜說
“好,我們這就去。”
夜裏,徐長喜寫好了兩封信,他找來探子,說
“這兩封信,第一封,務必交給符離的懸鏡司,差事辦砸了,提頭來見!第二封信,由我親自布置,到時候你們見機行事便是。”
探子“是!”
藤原貞房對王仁鴻說
“上一次聽說有遣唐使,也是幾百年前的事情了,現在我們是不是該改個稱謂叫做遣梁使呢?”
王仁鴻說
“是該叫遣梁使了,到了汴京之後,這個大梁皇帝不好惹。而且,過了淮南道,還要給路費,麻煩得很。”
藤原貞房疑問道
“我的老師不是說來了大唐就不用給過路費了嗎?怎麽還會有這種勾當呢?”
王仁鴻道
“今時不同往日了,節度使在各地盤剝百姓,其中淮南是最兇的!你看淮南的張宗琿和高子宜,他們就專門盤剝過路費,幸好藺閣主給了我們一筆錢,這樣子就好很多了。”
一邊的飛流抓著兩顆香瓜一邊吃一邊說
“啊,哈哈,現在不吃以後沒機會了!”
使節隊伍來到了滁州,發現城外有座橋,這裏聚集很多扛著鋤頭的農民,他們準備從橋的另一側過來,每人交一文錢的過路費,飛流對藤原貞房說
“藤原大人,您趕緊把糧草都藏起來,不然的話人家就來找您要東西吃了。”
藤原貞房說
“我是日本使臣,他們怎麽可以這樣對待我們呢?”
飛流說
“啊呀,是這樣的,不是搶你的糧食,而是我們過了滁州之後就會有很多因為北方幹旱逃難而來的災民了,他們是什麽都沒的吃的。此前已經被張宗琿和高子宜殺光了一批了,現在他們聽話了。”
藤原貞房抬頭,對背後的那些武士說
“快點把糧食藏起來,不然就被搶了!”
王仁鴻想起來藺晨給了他一封信,讓他過了江寧再拆開,現在拆開似乎有點晚了,但還是繼續拆信看看到底是怎麽迴事,這信一拆開,上麵說
“王大人請去宿州尋找有識之士,張宗琿、高子宜屢屢違抗朝廷,恐不能長久。”
“若除掉張宗琿、高子宜,閣下定有大功,定能在朝廷平步青雲。”
王仁鴻把信給了藤原貞房,藤原貞房看過信件後,問
“王大人,你如果願意留在大梁,我沒有阻攔你的可能啊。不過我現在來了滁州,以後也不會去宿州了,王大人您要在這裏和我分道揚鑣嗎?”
王仁鴻心想,如果離開藤原貞房,恐怕飛流能力有限,他隻有十一歲,幫不了藤原貞房更多了。
到了橋頭的時候,守橋的淮南軍隊正認得使節的標誌,發現有個使節團從江南而來,這是不是南楚使節團呢?走上來一問,裏麵的王仁鴻告訴隊正,說是日本使節團。
隊正不知道日本在哪裏,也不知道“倭國”這個稱唿,無奈之下,他隻好把藤原貞房帶到了滁州的刺史府去。
由於流民不斷南下,高子宜又非常害怕這些流民又會造反,他派出了徐長喜來到了滁州。
徐長喜知道倭國在哪裏,他見到藤原貞房後,便是客氣對待了,先請吃一頓飯再說。
徐長喜擺上來的都是好吃的東西,總而言之大魚大肉,可是這讓藤原貞房很不好意思,剛想動筷子,徐長喜問
“啊?怎麽?藤原大人吃不慣這些好酒好菜?我知道你們那裏喜歡吃魚,還有些青菜什麽的,我這就吩咐下人給大人做,來人啊...去...”
藤原貞房打斷道
“不了不了,大人,其實城外太多災民了,我怕吃了會心虛。如果要動筷子吃,我也是會吃的。”
徐長喜放下筷子,說
“其實,我家主公正在搜尋糧草,意圖賑濟災民。我這邊籌了點,可是不夠,如果現在開倉,搞不好會鬧出亂子,如果災民都往這裏擠,那譽王的麵子也不用要了,滁州還是離江寧很近的。”
藤原貞房笑道
“原來是如此,那我就不客氣了。”
徐長喜吃著吃著,突然問了藤原貞房一個問題
“閣下,日本來中國,隻需要走高麗、北燕,便可以來到中國了。您何必冒這麽大的風險走海路來江南道呢?”
藤原貞房腦袋一熱,這個問題他不能真迴答,便說
“奧,其實是北燕太過分了,他們封鎖了所有國家前往大梁的交通要道,他還要求我們日本臣服他們,無奈之下,我們才走海路來大梁的,希望大梁能夠和日本通商,我們日本也可以和大梁延續朝貢關係,就像當年我們和唐朝一樣。”
徐長喜笑了笑,但沒說話,他轉移話題道
“來,為了梁日關係友好,我們幹一杯。”
夜裏,徐長喜迴到刺史府,他打開了地圖,懷疑起了藤原貞房來中國的目的。
徐長喜看著地圖,說
“嗯?如果日本要出使中國,有兩條路線,一是高麗,二是東海軍的青州,可是青州現在是滴水不進,我們也奈何不了東海軍如何,這些問題日本不會不知道吧?為什麽他們要冒風險走遙遠的海路來江南呢?”
徐長喜覺得事有蹊蹺,他又想
“眼下大梁四分五裂,上下令行不一。如果日本要朝貢,最好就是朝貢北燕,因為北燕暫時是團結統一的,而且高麗一直在牽製北燕的軍隊。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日本完全可以和北燕聯手打高麗。要說朝貢大梁,道路都被北燕和東海封鎖了,直接來江南本來風險就大,怎麽可能呢?”
徐長喜抱著手,說
“不好!”
次日,徐長喜見到藤原貞房,他對藤原貞房笑道
“哈哈哈,藤原大人,我建議您來我們宿州和盱眙做客,濠州實在是不方便去,此前我們在那裏消滅了一場民變,實在是十室九空,赤地千裏啊!我是擔心,叛亂未平,而大人受到危險啊,請。”
藤原貞房並不知道徐長喜心中的盤算,便對徐長喜說
“好,我們這就去。”
夜裏,徐長喜寫好了兩封信,他找來探子,說
“這兩封信,第一封,務必交給符離的懸鏡司,差事辦砸了,提頭來見!第二封信,由我親自布置,到時候你們見機行事便是。”
探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