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陛下支持?不可能!”

    賈政覺得母親太過癡心妄想!

    陛下心裏裝著天下事, 怎會在意這些奇淫技巧?

    賈政覺得, 若是他能造出機關火包, 或者火木倉,陛下或許會支持。

    研製自鳴鍾, 不挨罵就好了!

    石梅很奇怪賈政的反應:“為什麽不支持?

    你研究出來的鍾表技術,將會獻給朝廷,替朝廷創收。

    一個國家要強盛,就要大力發展……”

    大力發展經濟。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然而, 這話賈政聽不懂。

    石梅改口道:“這種先進的科技,私人不可能保留,必須歸入朝廷。

    既然遲早是朝廷得利,為何不幹脆讓朝廷出錢出力,咱們家的番薯, 不是這樣?”

    賈政覺得舌頭不靈便:“可是您不是說賈氏鍾表行?”

    石梅頷首:“你研究出來的東西可以用你的姓氏冠名。

    比如你師父山子野, 他修建出來的園林宮殿,難道屬於他自己嗎?

    肯定歸屬朝廷。

    但是,大月朝的曆史會記上一筆,謀朝某代,某年某月, 工部某某, 率先研究出本土自鳴鍾,保護了本朝的經濟不受番邦衝擊, 提高了朝廷賦稅, 改善了百姓的生活雲雲。“

    這就是青史留名。

    賈政嘿嘿一笑:“兒子慚愧, 不敢做此奢望。”

    石梅一哼:“為什麽不敢奢望?

    這世上隻有想不到,沒有辦不到。

    六年前,你知道有今日嗎?

    六年前你若是接受陛下恩蔭,短短三年,你能連升兩級,晉升工部郎中,獨當一麵?

    事在人為這句話,你要牢牢記住!“

    賈政聞言收起嬉笑:“兒子慚愧,母親教訓的事情。”

    石梅道:“為什麽要尋求朝廷支持呢?

    因為研究鍾表非一日之功,花費的金錢那是堆山填海。

    再有,我之前已經在研究了,這個鍾表製造,跟山子園林一樣,你得有師傅,正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賈政頓時泄氣:“這個師傅如何找呢,會做鍾表的都是佛郎機人,兒子哪裏去找他們……”

    石梅道:“怎麽不好找了,找理藩院啊,那弗朗機人,呂宋人,扶桑人,不是一直想要覲見陛下嗎?

    隻要陛下接見他們,你不就有師傅了?”

    賈政搖頭:“這談何容易啊,因海疆的倭寇與弗朗機人勾結,販賣武器,陛下因此十分厭惡西洋人,覺得他們居心不良。”

    明朝可是開放過口岸,清朝閉關鎖國,也曾接納過傳教士。

    眼前這個明朝與清朝綜合而成大月朝,至少會接納傳教士。

    洋人已經在海疆與江南獲得開辦貨棧的權力。

    燕候已經給陛下敬獻了自鳴鍾。

    燕候這個人很是通透,一旦看出這些洋貨的利潤,隻怕就會居中促進。

    再者,不光是明朝,清朝也曾經大力研究火器。

    眼下卻沒有動靜,石梅猜測,未來的十幾二十年,這些事情隻怕都會發生。

    大月朝要跟倭寇幹,要跟老毛子幹,沒有火器肯定不成。

    嘉和帝也好,後麵的皇帝也好,總歸會被曆史推著往前走。

    傳教士進京進宮,隻是時間的問題。

    如今賈政提前涉獵,不過是占個先機。

    一旦朝廷接受弗朗機人覲見,火器自鳴鍾這些東西就會即刻上馬。

    賈政占了先機,這一輩子肯定不會止步郎中。

    石梅盯了眼賈政,這個書呆子,隻要愛上了就會著迷,希望他迷戀西洋科技吧。

    這件事情成功,對於賈政的人生,將會是質地飛躍。

    賈政或許能夠走實業強國,科技興國的路子。

    從而躋身這個朝廷的頂端。

    這個時代限製了女子,石梅隻能引領方向,具體如何,要看賈政的造化。

    但凡一個人能夠成功,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強求不得!

    不過,即便不成功,隻要賈政沉溺研究就好。

    如此,榮府兩個兒子,一個遠在江南,一個沉溺科技。

    再不會陷入奪嫡的沼澤。

    這一年的八月十五。

    嘉和帝在停辦三年中秋慶典之後,再次恢複宮宴。

    白日在暢音閣看戲,晚上則在禦花園舉行大型的賞月晚宴。

    石梅張氏楊氏,都接待了內務府的請柬。

    石梅原本不想進宮。

    然而,張氏懷孕七月,大腹便便,不能成行。

    石梅再辭,就是全家迴避,有些打眼。

    石梅將自己臉上比照賴嬤嬤的麵色修飾一番,膚色由瓷白變成灰白。

    再上了薄薄的胭脂,戴上大紅色的額飾。

    大紅色襯得肌膚越發暗淡,呈現出一種年老色衰,偏偏要擦脂抹粉的效果。

    除了沒有皺紋,一切完美。

    石梅嘴唇本來紅潤,石梅還是擦了口脂。

    穿上銀紫色的袍子,活脫脫一個徐娘半老的富貴太太。

    石梅收拾妥當出來,楊氏把石梅盯了好幾眼:“嬸娘,您這脂粉哪家鋪子買得,是不是時間太久了,一點光澤也沒有,您還不如不擦呢。”

    石梅瞧了瞧:“是嗎?

    我覺得很好呢,時間來不及了,我們早點去排隊。”

    石梅心裏卻暗自一歎,今後在楊氏麵前也要小心些才是。

    石梅與楊氏各自上了朱輪馬車,賈政賈敬護轎,前往宮門排隊。

    宮廷宴會將在巳時開始。

    石梅的車架被執勤的侍衛引到國公府一塊停頓。

    緊挨著的車架,便是燕國公府的婆媳兩人。

    燕國公老夫人雖不及石梅是老國公夫人,但是,燕國公如今是賈赦的頂頭上司。

    故而,石梅主動向燕國公之母點頭問好。

    燕國公府婆媳們很熱情的點頭致意。

    這種場合不適合行禮,也不適合大聲喧嘩。

    點頭一笑表示善意,也就足夠了。

    說起來,這一次燕國公立功,賈赦可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燕國公婆媳也該對榮府人客氣些。

    約莫半個時辰,車架開始挪移,到西華門下車,改坐小轎子到蒼震門。

    誥命至此,下車步行到皇後的翊坤宮請安。

    賜膳之後,才會陪同皇後一起到暢音閣聽戲。

    這一次,主持後宮的的娘娘換成了皇後與傅賢妃。

    傅賢妃是一位體態豐盈,麵容圓潤的娘娘,給人一種富態慈愛的感覺。

    傅賢妃之所以封妃,乃是為陛下產下第七子。

    因此從貴人一路高升直到賢妃之位。

    傅賢妃還有三皇子之母淑妃,都是陛下早年的妃嬪。

    歲數比較大了,青春不再,恩寵不再,隻剩下滿身的皇家氣勢。

    石梅進了翊坤宮就跟楊氏一路,順便跟八公府的誥命打招唿,交際應酬。

    左不過是相互誇讚兒子孫子之類的話。

    當然石梅受到的誇讚最多。

    榮府兩個兒子最近都升官了。

    然後,石梅再沒想到會被人指桑罵槐。

    卻是淑妃跳出來了。

    淑妃雖然脫簪待罪,三皇子被罷黜了吏部的兼職。

    然而,淑妃依然位列妃位。

    皇後本身也是被打壓之人,對淑妃這等一直很低調的妃嬪很願意照顧。

    故而,這一次中秋宴還是有淑妃的名字。

    然後,淑妃就看見了她哥哥與兒子倒黴的元兇,燕國公府婆媳,再有石梅。

    淑妃駕到,所有功勳夫人一起行禮問安。

    淑妃並非皇後,這些超品誥命便都是彎腰行禮。

    然後,淑妃就挑禮。

    她盯著石梅斥道:“大膽蠢婦,見了本宮,竟敢不行跪拜之禮?”

    淑妃挑禮也沒錯。

    她雖然不是皇後,但是也屬於君。

    臣子家眷行跪拜之禮,也不算錯。

    然而,她今日單挑石梅,卻是有些莽撞。

    皇後,傅賢妃,甄貴妃聞言,齊齊挑眉。

    別的妃嬪不知道,她們三人掌管後宮,前朝的事情還是知道一些。

    石梅得了陛下格外賞賜,她們身為後宮之主,也得到了消息。

    石梅不願意跟著淑妃發瘋,手裏握著盤龍玉佩,行禮完畢,優雅的起身。

    然後,眼觀鼻鼻觀心,權當淑妃不存在。

    石梅心裏很篤定,她是按照禮儀行事,不怕人刁難。

    刁難的結果,最終不過是讓陛下斷案。

    那時候,誰丟臉還不一定。

    淑妃瞧石梅竟敢不言不語,不跪地不求饒,氣得牙根兒疼。

    然而,她身為皇妃,撒潑打人的事情還是做不出來。

    且朝廷的超品夫人,不是隨便打得。一旦打了,就是藐視朝廷法度。

    淑妃這點理智還有。

    見石梅棉花一般,打一拳不見動靜,眼眸一轉,嘴裏不幹不淨,憤然嗤笑。

    “一個二個的,仗著幾分姿色,狐媚子歪道,竟敢到皇宮來要強。

    不知道是仗了誰的勢?”

    淑妃說著話,慢騰騰的走著,眼神不時瞟著燕國公老夫人。

    老燕國公夫人年輕就跟了嘉和帝,這些年也沒斷過,兩人就跟兩口子沒兩樣。

    她當初不是自甘下賤,心氣自然高。

    她一輩子都是超然的存在,不貪不求,置身事外。

    然而,私下侮辱也罷了。

    今日當著這麽些貴人,當著她的兒媳婦,被一個棄婦蛀蟲侮辱。

    燕國公夫人忽然不想忍了。

    既然大家都是皇帝的女人,你憑什麽要罵人,憑什麽要高人一等?

    這一刻,她忽然笑了。

    燕國公夫人忽然越過人群,站在淑妃麵前,手裏高擎一塊巴掌大的盤龍玉佩。

    “好叫淑妃知道,方才不是問,不知道我這個狐媚子仗了誰的勢嗎?

    我現在告訴你,我就是仗了這玉佩的勢。

    陛下有旨,執此玉佩者,雖無鑾駕,如朕親臨!”

    如朕親臨!

    所有人都要跪拜!

    皇後都跪下了。

    後麵撲通撲通跪了一地。

    隻剩下淑妃還傻愣愣的站著。

    石梅心裏感歎:牛人啊!

    皇後傅賢妃,原本隻是想看戲而已。

    如今鬧得圖窮匕首見,再不出麵斡旋,陛下的申斥就要到了。

    皇後出麵斡旋,拉著淑妃勸說:“妹妹,大清早的怎麽就吃酒了,太不像話了,快些迴去歇著吧。

    陛下瞧見可是了不得。”

    淑妃憤憤然走了。

    一眾誥命嘰嘰咕咕的不知道在議論什麽。

    燕候的母親忽然身子一晃。

    她兒媳婦馬上驚唿:“婆婆,婆婆您怎麽啦,難道頭疼的舊病又犯了?”

    燕國公老夫人便捂著額頭搖頭。

    半晌,方才睜眼。

    她朝著皇後肅身行禮:“臣婦頭疾犯了,估計不能赴宴,臣婦福薄,辜負皇後厚愛!”

    燕國公府婆媳相互攙扶,一陣風的出宮去了。

    剩下的誥命們,一個個麵麵相覷。

    那些方才偷偷笑話的人,這時,臉上的笑容都僵住了。

    人在這裏,她們可勁兒的笑話。

    如今被醋 走了,陛下會如何想?

    不能明發諭旨,暗地裏找茬呢?

    北靜王妃,南安王妃幾個都看著皇後。

    皇後也隻有歎氣,心裏後悔沒有及時勸阻淑妃。

    她不過是寂寞,看個笑話。

    竟然鬧得騎虎難下。

    石梅在翊坤宮用膳,味同嚼蠟。

    然後看戲,也是如坐針氈。

    耐著性子等到晚宴開始,月餅發下來,大家觀燈賞月的時候,石梅就拉著楊氏告辭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等裹亂之地,她一刻也不想多待。

    翌日。

    石梅睡足起身,吩咐準備晚宴。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今日榮府晚宴拜月。

    然後,石梅得到北王府的消息,淑妃感染重症,需要長期靜養,陛下旨意,移居冷宮養病。

    皇後與傅賢妃都受到陛下的申斥,罰俸三年。

    燕國公府卻迎來了陛下派遣的禦醫。

    石梅心裏思忖,拋開老羞成怒,嘉和帝對這個老情人還有幾分真情。

    這還不算。

    轉眼到了重陽節。

    這一迴宮中再沒擺宴。

    嘉和帝給所有的功勳之家,都賞賜了瓜果菜肴。

    然後,最為震驚的消息,卻是燕國公府的賞賜。

    嘉和帝將一直空置的前朝攝政王的花園子王府,賞賜給燕國公,作為燕國公府。

    消息一出,整個京都都騷動起來。

    這個恩寵堪比皇子!

    三皇子府邸的門楣,還藏在小胡同裏。

    燕國公府的府邸,就直接聳立在西城最大的王府街上。

    榮府後院一個荷花池子,已經讓人羨慕不已。

    王府街的花園子王府,有山有水。關鍵人家不是荷花池,人家是湖泊。

    不是這岸望著那岸的湖泊,是一眼望不到邊的明淨湖麵。

    湖中心還有湖心島,可不是丹丸小島,人家島上有亭台樓閣花園子。

    石梅聞聽花園子洋房的格局,首先想到了什刹海的王府,想到了清華園。

    可是,那些地方,之前一直關閉,不是隨隨便便進入的地方。

    現在屬於燕國公府,一般人家尚可進去做客遊覽一番。

    可惜,燕國公府的老夫人十分低調,不愛交際,更不愛請客。

    如今被淑妃一醋,撕破臉了。

    今後隻怕更不會出來走動。

    說起來,這迴燕國公老夫人,也是看準了淑妃不會東山再起,才狠狠踩了一腳。

    倘若不是沈家倒了,燕國公夫人肯定會學石梅,左耳進右耳出,隻當是和尚念經,有口無心了。

    淑妃原本還保留著最基本的體麵,這最後一蹦,把自己玩完了。

    什麽病好才能出來,除非三皇子有所建樹,嘉和帝才會考慮吧。

    石梅猜測的不錯。

    燕國公府沒有準備喬遷宴會,甚是都沒有馬上喬遷。

    婆媳們依然住在侯府,足不出戶。

    十月初,石梅收到了賈赦的來信。

    賈赦詢問京都出了何事,燕國公老夫人,或者燕國公夫人,是不是受到什麽委屈?

    原本沈世績倒台,沈家嫡枝就丟官罷職,隻剩下一些遠親與姻親,跟沈家關係不大的中下級官員。

    這些人夾著尾巴做人,大多數人也就默認他們的存在。

    誰還沒有個倒黴的時候呢?

    然後,九月初開始,燕候開始針對沈家的殘餘人員,展開窮追猛打。

    在整個江南地麵,兇殘的打擊沈家的側枝與姻親。

    打擊麵包括沈家的為官人員,各書院的後輩子弟。

    再有沈家的家族生意,沈家的祖產。

    且燕候不是肆意報複,他一般都是扶持沈家的仇人出告。

    諸如生意爭議,爭奪房產地產。

    或者,沈家曾經仗勢欺人,謀奪誰家的族產。

    誰家女子被沈家無辜休妻致死。

    或者沈家子弟曾經強占民女為妾。

    一個家族立足久了,總有種種不法行徑存在。

    這一次,沈家的這些不法行徑,全部被燕國公讓人翻出來。

    血淋淋的擺在大家麵前。

    九月初開始,衙門收到十張狀紙,到有九張是狀告沈家。

    然後,燕國公出麵替原告主持公道,監督並敦促地方府衙,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從重從嚴。

    將一件件案子辦成永世不能翻身的鐵案。

    沈家許多的優秀子弟,被家族醜聞牽連,蒙上各種汙點,被同書院的學子抵製,被各大書院勸退。

    而沈家尚未入學的子弟,也被各書院列為拒絕往來戶。

    沈家男丁遭受排擠打壓,風光不再之後,沈家子女被退親者,被休棄者,不知凡幾。

    數次三番的打擊之下,沈家子弟幾乎動動輒得咎。

    時時麵臨各種的罰款與巨額賠償。

    族人們為了減少罪責,減少損失,隻得龜縮不出。

    整個家族,隻剩下最後的祭田。

    沈家沒有謀反,嘉和帝也不能沒收其祖宅祭田。

    燕國公當然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

    暫時放過了沈家。

    但是,隻要沈家家族有人妄圖踏出族地,就會被人黏上,各種的官司纏身。

    如今,沈家家族,已經到了隻出不進的地步。

    今後唯有靠著祭田的收入勉強度日。

    江南地麵,任憑是誰,隻要對沈家援手,就會馬上受到針對。

    誰也不敢保證,自家家族幾十年沒有丁點違法亂紀。

    因此,誰也不敢再跟沈家接觸。

    沈家如今已經成為整個江南民眾避之不及的存在。

    沈家子弟,在三餐不能保證的情況下,被所有鄉民無視排擠的情況下,要想東山再起,難如登天。

    沈氏再沒想到,隻因淑妃娘娘嘴臭,會造成整個家族的傾覆。

    江南許多名門多在四處打探,想要探知沈家到底如何惹到了燕國公。

    燕國公當然說是秉公辦事。

    但是,世人不是傻瓜。

    若是秉公辦事,七月返迴江南,就該動手,不會等到九月忽然發難。

    賈赦在信裏感慨,他以為燕候跟他一樣是紈絝子弟,沒想到,燕候是人中龍鳳。

    從前他那種想要設計陷害的計謀,在燕候的陽謀重錘之下,不堪一擊。

    真正的打擊報複,就是拿住你的把柄,重錘出擊,趁你病要你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錘子砸得你永世不得翻身。

    燕國公沒收了沈家的族產,並不沾染分毫,而是全部納入地方府衙,充實義倉。

    如今,整個江南的百姓,幾乎交口稱讚燕國公。

    說他是清廉如水的青天大老爺。

    對於賈赦詢問燕國公發瘋的原因,石梅的迴複是不清楚。

    之前,石梅沒有跟賈赦透露燕國公老夫人遭受淑妃侮辱的事情。

    也沒有透露自己遭受的刁難與侮辱。

    免得賈赦做錯事。

    賈赦沒有燕候的靠山與底氣。

    榮國府沒有跟整個江南對抗的能力。

    如今,沈家已經窮途末路,石梅覺得就更沒與必要提及。

    燕國公夫人被嘉和帝壞了名節。

    又被嘉和帝的小老婆侮辱,因此咽不下去。

    石梅卻無所謂。

    她也沒狐媚子歪道。

    石梅的盤龍玉佩,是用自己的智慧獲取。

    堂堂正正。

    石梅最近最關心的就是張氏的肚子。

    偶爾也會關注一下賈政。

    賈政對自鳴鍾的結構,已經十分熟悉,閉著眼睛也能裝卸。

    如今,賈政合著一群木匠在作坊裏用木頭零件組裝自鳴鍾。

    想用這個模型去說服陛下。

    自鳴鍾做成馬拉城堡的模子。

    這是土洋結合。

    弗朗機人的自鳴鍾有教堂的造型。

    馬拉的自鳴鍾,可以直接推著進宮,推到金鑾殿上。

    石梅覺得這個創意很好。

    以後陛下出巡,這自鳴鍾可隨扈。

    賈政預備趕在陛下最後一次叫大起,在朝會上敬獻自鳴鍾。

    大月朝督察院禦史之外的在京官員,必須四品以上才有資格參加朝會。

    三品以下的官員,隻有陛下叫大起的時候,才能有部分相關的官員,有機會站乾清宮的殿門之外。

    賈政正好有機會列席。

    春節期間,賈政也要每日進宮,保證三大殿不會雜草叢生。

    石梅看了賈政的奏本,笑問:“僅僅憑此?”

    ※※※※※※※※※※※※※※※※※※※※

    嗯嗯嗯,謝謝親們的支持。

    草草今日依然很高興。

    今天依然有五十個福氣紅包降落。

    小天使們,請伸出蔥白的玉手吧!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暗夜幽蘭 70瓶;一顆卉 24瓶;水中撈月、19857394 10瓶;angel_2000sh 6瓶;firefly、緋羽☆、淺色藍衫、瑟西 5瓶;蘆葦、鏘鏘隆咚 2瓶;牆角花孤芳不自賞、難捱、wandao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老太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香溪河畔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香溪河畔草並收藏紅樓老太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