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明德皇帝忽然駕崩,關於白王的“審判”也拖了又拖。
皇後尋思著、索性就借著這個機會假傳聖旨,將白王府一眾人等處以極刑算了。假聖旨甚至都已經擬定完畢,就等著蓋上玉璽廣而告之了。
而這時候,段墨卻闖了進來。
皇後急急忙忙地將聖旨藏到身後,強撐著笑意:“墨兒,你怎麽過來了?”
那十餘歲的皇子甫一進屋,便直直地跪了下去:“母後,孩兒有罪!”
皇後被段墨這忽然的舉動弄懵了,蹙眉:“你有什麽罪?”
段墨仰起頭來,看著那個衣著華麗的女人:“母後,父皇的事情……孩兒已經知道了。”
明德皇帝駕崩之事,除了皇後和貼身侍奉的兩個宮人,這世上應該無人再知道。
段墨如何得知的呢?
皇後半信半疑:“你……已經知道了?”
跪在地上的孩子點了點頭,又道:“母後,孩兒今天過來,是想求您一件事。”
皇後將身後的“聖旨”握得更緊,往身後藏了又藏,麵上卻仍舊是麵不改色的:“什麽事?說說看。”
段墨俯下.身來,重重地向自己的生身母親磕了個頭:“孩兒請您,放過白王。”
“什麽!?”段墨所請的,是皇後怎麽也想不到的要求。她的聲音都提高了幾分貝。而很快,皇後又意識到另一件事情,她想假傳聖旨處死白王的事情並沒有走漏半點風聲,而自己的兒子居然已經早早猜到了?
皇後覺得,那道“聖旨”在自己手心裏微微發燙,簡直要把她的手灼傷了般。
那美豔的女子斂眉:“段墨,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麽!”
“孩兒很清楚!”段墨仰起頭來,“母後,您應該也能看出,白王叔入獄一事多有蹊蹺。此番,他是遭人陷害也不無可能!”
皇後高昂著脖頸,裝作是沒聽懂段墨的意思。
在處理白王殺人一案的時候,明德皇帝也是心有疑慮的。但是,安撫北甌使團才是首要之事,何況白王段驚瀾一直是明德皇帝心裏的刺——對於那位皇帝來說,早早除掉自己的眼中釘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而皇後,與明德皇帝的考量不無相同。
段墨作為天闕國的小太子,立場應當和自己的父母一樣才是。皇後不能理解,為何段墨如今竟要為了白王求情?
段墨接著道:“白王殺人之事,僅憑北歐使臣的一麵之詞並不足以證明。此事……是北甌國在自導自演也說不定。孩兒平日甚少參與國事,卻也知道這陣子,北甌軍隊在邊境時常騷擾。定王已歿,倘若兩國在此時發生戰爭,天闕的勝負難料。哪怕是為了未雨綢繆,白王叔這樣的人才也不該死在天闕的大牢裏。”
“你知不知道你在說什麽!”皇後厲聲,“你真是瘋了!竟然為你那個什麽白王叔求情!?”
“孩兒此番僅是為了天闕局勢,並非為了白王叔一人!”段墨將頭埋得更低。
“他白王算個什麽東西!天闕局勢,難不成他一個人說的算的!?”段墨的話仿佛是戳中了皇後的痛處,皇後冷笑道,“段墨,你可別忘了,當初你父皇是如何忌憚這個段驚瀾的!他雖貴為皇帝,卻處處受製於一個王爺!”
“墨兒,”皇後半蹲下來,苦口婆心的勸慰,“你是當今的太子,你父皇死了,日後就是你繼承大統!難道日後,你也甘心於受白王挾製麽!?那段驚瀾此時不除,更待何時?”
段墨十分冷靜地聽完皇後的話,沉默了很長時間。
皇後以為他已經想通了,站起身來,打算將聖旨上蓋上玉璽。
段墨卻道:“母後,兒臣定不會受製於白王叔。現在不會,將來更不會!”
他的聲音明亮而清脆,皇後偏頭看向他時,見到段墨的眼中神采奕奕,堅定而自信。
段墨接著道:“此時留下白王叔,實在是有用。至於以後,卻不一定了。”
皇後立在原地,靜靜地看著自己的孩子,良久良久。
段墨不過才十餘歲,很長時間裏,皇後和明德皇帝甚至沒有考慮過段墨會早早涉入朝政。也極少深入了解過段墨的心思。
在皇後的印象裏,按時背誦課業,時不時為朝政出一點小點子才是段墨這個年紀該做的事情。皇後抱著這樣的思想過了很久,直到今天才發現,段墨已經在不知不覺間,成長出了野心。
他的抱負,絕不會亞於明德皇帝。
“母後如果不放心,也可以先給白王按一個‘戴罪之身’,”段墨接著道,“日後孩兒若是繼承大統,定不會忘記白王曾如何囂張,也不會讓白王……有翻身之日!”
皇後並不是一個心軟的人。
可是今天,她卻被段墨說動了。
大約是段墨的言之鑿鑿,大約是自己的孩兒與往日大不相同,又或者是皇後從這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徹底解決白王的希望。
皇後有一種預感,倘若讓段墨放手處理白王府的事情,那一定做得比她好。
於是,皇後同意了。
同意暫時放過白王。她將手裏的“聖旨”展開,細細閱讀過一遍後,毫不猶豫地扔進了旁邊的燭火中。
“希望你不要忘記今天所說的話。”皇後看著段墨的眼睛,一字一句地囑咐,“白王在天闕的朝堂上,的確是囂張太久了。當初,他既然沒有得到這個皇位,那麽以後,也永遠別想!”
段墨嘴角微微牽起,不置可否。
從大殿裏出來的時候,段墨深深地舒了口氣。
富麗堂皇的亭台樓闕占據了他的眼,讓段墨覺得極為沉悶。
皇後以為他像她一樣憎恨白王,卻永遠不會知道,段墨真正憎惡的、卻是自己的父皇。
相比權勢滔天的段驚瀾,那個小肚雞腸又愛勾心鬥角的父皇,反倒更讓段墨無法接受。位高者,不一定是最強者,段驚鴻就是這樣的位高者。
段墨閉上眼睛,嘴邊的弧度極為輕微:這皇宮的氣息太過壓抑了……
皇後尋思著、索性就借著這個機會假傳聖旨,將白王府一眾人等處以極刑算了。假聖旨甚至都已經擬定完畢,就等著蓋上玉璽廣而告之了。
而這時候,段墨卻闖了進來。
皇後急急忙忙地將聖旨藏到身後,強撐著笑意:“墨兒,你怎麽過來了?”
那十餘歲的皇子甫一進屋,便直直地跪了下去:“母後,孩兒有罪!”
皇後被段墨這忽然的舉動弄懵了,蹙眉:“你有什麽罪?”
段墨仰起頭來,看著那個衣著華麗的女人:“母後,父皇的事情……孩兒已經知道了。”
明德皇帝駕崩之事,除了皇後和貼身侍奉的兩個宮人,這世上應該無人再知道。
段墨如何得知的呢?
皇後半信半疑:“你……已經知道了?”
跪在地上的孩子點了點頭,又道:“母後,孩兒今天過來,是想求您一件事。”
皇後將身後的“聖旨”握得更緊,往身後藏了又藏,麵上卻仍舊是麵不改色的:“什麽事?說說看。”
段墨俯下.身來,重重地向自己的生身母親磕了個頭:“孩兒請您,放過白王。”
“什麽!?”段墨所請的,是皇後怎麽也想不到的要求。她的聲音都提高了幾分貝。而很快,皇後又意識到另一件事情,她想假傳聖旨處死白王的事情並沒有走漏半點風聲,而自己的兒子居然已經早早猜到了?
皇後覺得,那道“聖旨”在自己手心裏微微發燙,簡直要把她的手灼傷了般。
那美豔的女子斂眉:“段墨,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麽!”
“孩兒很清楚!”段墨仰起頭來,“母後,您應該也能看出,白王叔入獄一事多有蹊蹺。此番,他是遭人陷害也不無可能!”
皇後高昂著脖頸,裝作是沒聽懂段墨的意思。
在處理白王殺人一案的時候,明德皇帝也是心有疑慮的。但是,安撫北甌使團才是首要之事,何況白王段驚瀾一直是明德皇帝心裏的刺——對於那位皇帝來說,早早除掉自己的眼中釘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而皇後,與明德皇帝的考量不無相同。
段墨作為天闕國的小太子,立場應當和自己的父母一樣才是。皇後不能理解,為何段墨如今竟要為了白王求情?
段墨接著道:“白王殺人之事,僅憑北歐使臣的一麵之詞並不足以證明。此事……是北甌國在自導自演也說不定。孩兒平日甚少參與國事,卻也知道這陣子,北甌軍隊在邊境時常騷擾。定王已歿,倘若兩國在此時發生戰爭,天闕的勝負難料。哪怕是為了未雨綢繆,白王叔這樣的人才也不該死在天闕的大牢裏。”
“你知不知道你在說什麽!”皇後厲聲,“你真是瘋了!竟然為你那個什麽白王叔求情!?”
“孩兒此番僅是為了天闕局勢,並非為了白王叔一人!”段墨將頭埋得更低。
“他白王算個什麽東西!天闕局勢,難不成他一個人說的算的!?”段墨的話仿佛是戳中了皇後的痛處,皇後冷笑道,“段墨,你可別忘了,當初你父皇是如何忌憚這個段驚瀾的!他雖貴為皇帝,卻處處受製於一個王爺!”
“墨兒,”皇後半蹲下來,苦口婆心的勸慰,“你是當今的太子,你父皇死了,日後就是你繼承大統!難道日後,你也甘心於受白王挾製麽!?那段驚瀾此時不除,更待何時?”
段墨十分冷靜地聽完皇後的話,沉默了很長時間。
皇後以為他已經想通了,站起身來,打算將聖旨上蓋上玉璽。
段墨卻道:“母後,兒臣定不會受製於白王叔。現在不會,將來更不會!”
他的聲音明亮而清脆,皇後偏頭看向他時,見到段墨的眼中神采奕奕,堅定而自信。
段墨接著道:“此時留下白王叔,實在是有用。至於以後,卻不一定了。”
皇後立在原地,靜靜地看著自己的孩子,良久良久。
段墨不過才十餘歲,很長時間裏,皇後和明德皇帝甚至沒有考慮過段墨會早早涉入朝政。也極少深入了解過段墨的心思。
在皇後的印象裏,按時背誦課業,時不時為朝政出一點小點子才是段墨這個年紀該做的事情。皇後抱著這樣的思想過了很久,直到今天才發現,段墨已經在不知不覺間,成長出了野心。
他的抱負,絕不會亞於明德皇帝。
“母後如果不放心,也可以先給白王按一個‘戴罪之身’,”段墨接著道,“日後孩兒若是繼承大統,定不會忘記白王曾如何囂張,也不會讓白王……有翻身之日!”
皇後並不是一個心軟的人。
可是今天,她卻被段墨說動了。
大約是段墨的言之鑿鑿,大約是自己的孩兒與往日大不相同,又或者是皇後從這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徹底解決白王的希望。
皇後有一種預感,倘若讓段墨放手處理白王府的事情,那一定做得比她好。
於是,皇後同意了。
同意暫時放過白王。她將手裏的“聖旨”展開,細細閱讀過一遍後,毫不猶豫地扔進了旁邊的燭火中。
“希望你不要忘記今天所說的話。”皇後看著段墨的眼睛,一字一句地囑咐,“白王在天闕的朝堂上,的確是囂張太久了。當初,他既然沒有得到這個皇位,那麽以後,也永遠別想!”
段墨嘴角微微牽起,不置可否。
從大殿裏出來的時候,段墨深深地舒了口氣。
富麗堂皇的亭台樓闕占據了他的眼,讓段墨覺得極為沉悶。
皇後以為他像她一樣憎恨白王,卻永遠不會知道,段墨真正憎惡的、卻是自己的父皇。
相比權勢滔天的段驚瀾,那個小肚雞腸又愛勾心鬥角的父皇,反倒更讓段墨無法接受。位高者,不一定是最強者,段驚鴻就是這樣的位高者。
段墨閉上眼睛,嘴邊的弧度極為輕微:這皇宮的氣息太過壓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