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的設定上編劇埋坑頗多,美劇編劇們常常有這樣的習慣,一路寫下去一路挖坑,時不時來個伏筆時不時來個隱藏身份,至於這伏筆什麽時候抖出來,隱藏身份什麽時候亮出來……看電視台有沒有續訂下一季。所以常常有這樣的美劇,一路看下去一路疑惑無數,對於真相甚感好奇,然而等你追完某一季,憤然發覺,坑還沒填,劇情就結束了……摔啊!特想把隻管挖坑不管埋的編劇拖出來吊打!
好吧,其實並非編劇的錯,他們隻是兢兢業業地把劇情長了又長,比如《塞西莉婭》,原設定兩季就圓滿結束的劇情,因為受歡迎收視率高,電視台續訂了第三季第四季,然後苦逼的編劇開始了從一本正經的哥特驚悚風到傾盆狗血瑪麗蘇三角戀的發展……更杯具的是,就連主演都受不了劇情的狗血想要辭演。想辭演的是馬特,尤娜和季米特裏劇裏劇外忙著卿卿我我已經將合約訂到了第六季,隻有馬特,對每況愈下的劇本失去了信心,覺得再拖下去對自己的演藝生涯不利,他明確地表示下一季想要離開。
在演員堅定的意願之前,編劇隻能含著淚改劇本,兩男一女的三角戀崩了怎麽辦?看看網上的角色調查,編劇找了個受歡迎又合適的角色頂上了男二的位置。
“這是獨立日玩笑嗎?”崔琝晃著第五季劇本問。拿到第五季劇本他整個人就是一個大寫的懵逼,誰能告訴他“龍憂鬱地望著天空”“龍微笑著將娃娃遞給小女孩”是什麽玩意兒!龍的設定不是很單麵的冷漠冷酷嗎?
“龍是一個內心複雜的人物……”導演摸了摸下巴上的胡子,擠出半句解釋後他眨眨眼睛,看崔琝沒反應,又眨了眨,滿臉“你懂了吧”的神情。
崔琝:“……”嗬嗬,第五季龍的形象崩得沒邊了,你跟我說因為他是一個複雜的人物?
“我要求漲薪,”崔琝最後提出要求,在導演苦著臉哀歎劇組經濟狀況時,他一句話打斷了導演的長篇演講:“具體請和我的經紀人談。”崔琝很喜歡這模式,遇到事“請和我的經紀人談”“請和我的律師談”,專業事交給專業人士,他隻需要最後看結果選擇“yesorno”就行。
相比於崔琝交給經紀人的輕鬆,導演略苦逼。老無賴威爾遜?一聽到名字大胡子導演手裏一緊拔下一把胡須來,他疼得齜牙,肉疼心疼,他已經能想象威爾遜獅子大開口的情形了,聽說《暴風行動》威爾遜替keeley爭取到了百萬片酬,以一個東方演員來說,這薪酬足夠給力。
崔琝當然沒有百萬片酬,在國內明星們總喜歡誇大片酬來顯示自己的身價,在國外也是同樣,然而這樣做的一般是不上不下的演員,頂級演員人除了要片酬,還能要票房分紅,狡猾一點的要的是收支平衡點的優先票房分成,要薪酬要獎金還要第三方擔保,條條規定細致到變態,當然,賺錢也多,不過前提是混出頭。崔琝一直屬於體製外,東方演員在好萊塢限製很大,電視劇劇情長角色多而且每部必然需要非裔亞裔麵孔他串場機會也多,各類型還有選擇的餘地,然而電影更多的是動作片的角色。對東方演員有固定印象的不僅是威爾遜,整個好萊塢都表現出了這種印象,在他們眼裏,東方演員很能打,功夫很好,喜歡在大片裏出場,很講究排場……方瑞安和楊一靈的征戰好萊塢一定程度打破了導演和投資人對東方演員的固定印象,然而大圈子上本質上,依舊沒有什麽翻天覆地的變化。
“你可以模仿沃倫選擇一些動作片吸引導演們的視線,”威爾遜最開始的時候也是如此計劃崔琝的發展,不過很快,他就推翻了原來的計劃。
“我想拍更複雜一點的更人性化的人物,”崔琝如此跟威爾遜講,不拒絕《塞西莉婭》第五季也出於這樣的考慮,美國整個大環境下,華裔或者東方角色無非幾個套路,或溫婉或性感的美麗花瓶,楊一靈初征好萊塢走的就是此路線,又或者是刻板的滑稽角色,美國本土眾多華裔亞裔都被固定在這一個套路內,還有就是功夫很好的冷酷人物,在電影電視中常做保鏢、黑幫或是殺手,龍最初的設定也是此類,職業是吸血鬼獵人。
“fang,”崔琝頓了頓,有些不確定在英文中該怎麽稱唿方影帝,不過他很快略過了這個細節:“他在我們國家是非常厲害的影帝,而在好萊塢,他被認為是東方的功夫影帝,”崔琝搖了搖頭:“我不想讓自己被固定在有功夫的印象內。”
崔琝說的是事實,方瑞安在好萊塢的發展並不能說取得了巨大成功,雖然給西方觀眾留下來印象,然而他的國際名聲,更多地依靠幾部華語電影在國際市場上的成功。
“事實上,”威爾遜無奈地聳了聳肩:“好萊塢是美國最固執、最未開化的地區,導演和投資人不會選擇東方演員做主角。”有些事實大家心知肚明,在宣揚平等自由的主流下,好萊塢暫時地夾起了尾巴,種族主義和男性沙文主義一直都存在,從一些無傷大雅的小細節中,從一些日常習慣中,甚至從一些電影鏡頭中不經意間顯露出來,雖然多數人都標榜自己是平等主義者。
你所看到的真相不一定是真相,經曆過幾個月的國外生活,崔琝感受頗多。國內的文化自輕導致網上充斥著大量“外國很好外國的天很藍外國的水很綠”如此言論,放到電影電視劇上,全是美劇好美國大片好,然而實際上,崔琝覺得這隻是一種自我輕視。國外幾個月,經曆過被排斥被暗暗歧視被坑被罵後,崔琝總是在想,國外有哪些好?人總是片麵地選擇他想看到的那一麵,而那些他所選擇的背麵,分明是種種不合理。大肆談著國外天很藍國外水很綠的人一定沒在國外住過,有時候在片場因為其他演員的排斥歧視氣到肺炸,崔琝憤憤地想。平等?當然平等,他們不會將歧視說出來,然而在現實中,崔琝曾在某個片場受到過“東方演員適合吃最差的食物化最醜的妝”如此待遇,雖然事後丹尼爾律師卷著袖子上了他的戰場控告片方種族歧視,可贏得的精神損失費一點都安慰不了崔琝碎掉的琉璃心,還是大唐好,他想,四夷賓服,萬國來朝,經曆過那樣的時期又如何能接受如今。
在《暴風行動》後崔琝接了一部小成本的恐怖片,獨立電影多數投資不高,《偶咒》的拍攝資金僅僅三萬,有意思的是,導演是個年僅二十歲的大學生。卡爾文,他經常稱唿自己為“弗勞德”,在完成劇本後,他迫不及待地從東海岸奔到好萊塢公司希望得到讚助,因為想法太過瘋狂,他成功地被所有公司掃地出門。崔琝遇到卡爾文時他正被羅福斯的保安拎出門外,是真的拎,因為卡爾文隻有124厘米,他是個侏儒症患者。
“你想要出演我的電影嗎?”在見到有人過來的那一刹,卡爾文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靈活掙脫了保安,忽地撲過來抱住了崔琝的腿。
崔琝:“……”看著匍在他腳下抱著他腿眼睛亮閃閃的侏儒,崔琝抽了抽腳,沒抽動。然後他彎下腰,抽出了卡爾文小心翼翼護在胸前的劇本。
《偶咒》講的是一個歸家的遊子迴到小時候居住的家所遇到的一係列靈異事件,劇本寫得很碎,與其說劇本不如說種種雜糅在一起的片段,中途很多是迴憶,從長大求學忽地跳到院子裏的蘋果樹,又或者從迴憶裏哭泣的母親跳到課桌上的彈珠,毫無邏輯性,雖然劇本中加了很多解說,可在腦袋正常的導演們眼裏,這劇本連故事性都沒有根本就沒有價值。
“有故事!這是他的迴憶!”卡爾文大口地吞下漢堡,一邊解釋著他腦袋裏的種種想法。漢堡是崔琝請的,他喜歡劇本裏的某些情節,請了卡爾文一餐順便聽聽他的想法,然而他很快就發覺,卡爾文有很大的表達問題。他的腦袋轉得太快,而且時不時有好點子冒出來,而他的語言無法跟上他思考的速度,更多時候他依舊筆和紙記錄下腦袋中閃過的某些碎片,在詢問過幾個細節後,崔琝很快就發覺,並不是沒有邏輯,細碎而雜亂的片段之間有聯係在。隻是卡爾文無法清楚地表達出來。
崔琝對劇本有了興趣,然而當他聽說了卡爾文的拍攝想法後,他的反應和所有的導演們一樣:“這不可能。”卡爾文隻想用一個演員,全程隻用一個演員,且不論演員的演技能不能達到要求,長達一個多小時的電影隻看到一個演員,觀眾們會有審美疲勞,這是一部未開拍就注定失敗的電影。
“不不不,並不是隻用一個演員,而是隻出現這一個演員的臉,這是一個懸念,整部電影都是一個懸念,”卡爾文極力地說明,在好萊塢遊說了七天結果一事無成的大學生努力地想抓住最後一個機會。
幸運的是,他抓住了機會,崔琝將劇本推薦給了羅伯特小姐,最後卡爾文獲得三萬的投資。投資很少,而且是羅伯特小姐自己出錢,不過在失敗了幾百次,期望資金已經降到一萬的卡爾文眼裏,這個機會太好了!他全力以赴地拍攝,這時候誰都不知道,這一部小成本獨立電影會成為在好萊塢的電影旅途碑上刻下金光閃閃的名字。
好吧,其實並非編劇的錯,他們隻是兢兢業業地把劇情長了又長,比如《塞西莉婭》,原設定兩季就圓滿結束的劇情,因為受歡迎收視率高,電視台續訂了第三季第四季,然後苦逼的編劇開始了從一本正經的哥特驚悚風到傾盆狗血瑪麗蘇三角戀的發展……更杯具的是,就連主演都受不了劇情的狗血想要辭演。想辭演的是馬特,尤娜和季米特裏劇裏劇外忙著卿卿我我已經將合約訂到了第六季,隻有馬特,對每況愈下的劇本失去了信心,覺得再拖下去對自己的演藝生涯不利,他明確地表示下一季想要離開。
在演員堅定的意願之前,編劇隻能含著淚改劇本,兩男一女的三角戀崩了怎麽辦?看看網上的角色調查,編劇找了個受歡迎又合適的角色頂上了男二的位置。
“這是獨立日玩笑嗎?”崔琝晃著第五季劇本問。拿到第五季劇本他整個人就是一個大寫的懵逼,誰能告訴他“龍憂鬱地望著天空”“龍微笑著將娃娃遞給小女孩”是什麽玩意兒!龍的設定不是很單麵的冷漠冷酷嗎?
“龍是一個內心複雜的人物……”導演摸了摸下巴上的胡子,擠出半句解釋後他眨眨眼睛,看崔琝沒反應,又眨了眨,滿臉“你懂了吧”的神情。
崔琝:“……”嗬嗬,第五季龍的形象崩得沒邊了,你跟我說因為他是一個複雜的人物?
“我要求漲薪,”崔琝最後提出要求,在導演苦著臉哀歎劇組經濟狀況時,他一句話打斷了導演的長篇演講:“具體請和我的經紀人談。”崔琝很喜歡這模式,遇到事“請和我的經紀人談”“請和我的律師談”,專業事交給專業人士,他隻需要最後看結果選擇“yesorno”就行。
相比於崔琝交給經紀人的輕鬆,導演略苦逼。老無賴威爾遜?一聽到名字大胡子導演手裏一緊拔下一把胡須來,他疼得齜牙,肉疼心疼,他已經能想象威爾遜獅子大開口的情形了,聽說《暴風行動》威爾遜替keeley爭取到了百萬片酬,以一個東方演員來說,這薪酬足夠給力。
崔琝當然沒有百萬片酬,在國內明星們總喜歡誇大片酬來顯示自己的身價,在國外也是同樣,然而這樣做的一般是不上不下的演員,頂級演員人除了要片酬,還能要票房分紅,狡猾一點的要的是收支平衡點的優先票房分成,要薪酬要獎金還要第三方擔保,條條規定細致到變態,當然,賺錢也多,不過前提是混出頭。崔琝一直屬於體製外,東方演員在好萊塢限製很大,電視劇劇情長角色多而且每部必然需要非裔亞裔麵孔他串場機會也多,各類型還有選擇的餘地,然而電影更多的是動作片的角色。對東方演員有固定印象的不僅是威爾遜,整個好萊塢都表現出了這種印象,在他們眼裏,東方演員很能打,功夫很好,喜歡在大片裏出場,很講究排場……方瑞安和楊一靈的征戰好萊塢一定程度打破了導演和投資人對東方演員的固定印象,然而大圈子上本質上,依舊沒有什麽翻天覆地的變化。
“你可以模仿沃倫選擇一些動作片吸引導演們的視線,”威爾遜最開始的時候也是如此計劃崔琝的發展,不過很快,他就推翻了原來的計劃。
“我想拍更複雜一點的更人性化的人物,”崔琝如此跟威爾遜講,不拒絕《塞西莉婭》第五季也出於這樣的考慮,美國整個大環境下,華裔或者東方角色無非幾個套路,或溫婉或性感的美麗花瓶,楊一靈初征好萊塢走的就是此路線,又或者是刻板的滑稽角色,美國本土眾多華裔亞裔都被固定在這一個套路內,還有就是功夫很好的冷酷人物,在電影電視中常做保鏢、黑幫或是殺手,龍最初的設定也是此類,職業是吸血鬼獵人。
“fang,”崔琝頓了頓,有些不確定在英文中該怎麽稱唿方影帝,不過他很快略過了這個細節:“他在我們國家是非常厲害的影帝,而在好萊塢,他被認為是東方的功夫影帝,”崔琝搖了搖頭:“我不想讓自己被固定在有功夫的印象內。”
崔琝說的是事實,方瑞安在好萊塢的發展並不能說取得了巨大成功,雖然給西方觀眾留下來印象,然而他的國際名聲,更多地依靠幾部華語電影在國際市場上的成功。
“事實上,”威爾遜無奈地聳了聳肩:“好萊塢是美國最固執、最未開化的地區,導演和投資人不會選擇東方演員做主角。”有些事實大家心知肚明,在宣揚平等自由的主流下,好萊塢暫時地夾起了尾巴,種族主義和男性沙文主義一直都存在,從一些無傷大雅的小細節中,從一些日常習慣中,甚至從一些電影鏡頭中不經意間顯露出來,雖然多數人都標榜自己是平等主義者。
你所看到的真相不一定是真相,經曆過幾個月的國外生活,崔琝感受頗多。國內的文化自輕導致網上充斥著大量“外國很好外國的天很藍外國的水很綠”如此言論,放到電影電視劇上,全是美劇好美國大片好,然而實際上,崔琝覺得這隻是一種自我輕視。國外幾個月,經曆過被排斥被暗暗歧視被坑被罵後,崔琝總是在想,國外有哪些好?人總是片麵地選擇他想看到的那一麵,而那些他所選擇的背麵,分明是種種不合理。大肆談著國外天很藍國外水很綠的人一定沒在國外住過,有時候在片場因為其他演員的排斥歧視氣到肺炸,崔琝憤憤地想。平等?當然平等,他們不會將歧視說出來,然而在現實中,崔琝曾在某個片場受到過“東方演員適合吃最差的食物化最醜的妝”如此待遇,雖然事後丹尼爾律師卷著袖子上了他的戰場控告片方種族歧視,可贏得的精神損失費一點都安慰不了崔琝碎掉的琉璃心,還是大唐好,他想,四夷賓服,萬國來朝,經曆過那樣的時期又如何能接受如今。
在《暴風行動》後崔琝接了一部小成本的恐怖片,獨立電影多數投資不高,《偶咒》的拍攝資金僅僅三萬,有意思的是,導演是個年僅二十歲的大學生。卡爾文,他經常稱唿自己為“弗勞德”,在完成劇本後,他迫不及待地從東海岸奔到好萊塢公司希望得到讚助,因為想法太過瘋狂,他成功地被所有公司掃地出門。崔琝遇到卡爾文時他正被羅福斯的保安拎出門外,是真的拎,因為卡爾文隻有124厘米,他是個侏儒症患者。
“你想要出演我的電影嗎?”在見到有人過來的那一刹,卡爾文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靈活掙脫了保安,忽地撲過來抱住了崔琝的腿。
崔琝:“……”看著匍在他腳下抱著他腿眼睛亮閃閃的侏儒,崔琝抽了抽腳,沒抽動。然後他彎下腰,抽出了卡爾文小心翼翼護在胸前的劇本。
《偶咒》講的是一個歸家的遊子迴到小時候居住的家所遇到的一係列靈異事件,劇本寫得很碎,與其說劇本不如說種種雜糅在一起的片段,中途很多是迴憶,從長大求學忽地跳到院子裏的蘋果樹,又或者從迴憶裏哭泣的母親跳到課桌上的彈珠,毫無邏輯性,雖然劇本中加了很多解說,可在腦袋正常的導演們眼裏,這劇本連故事性都沒有根本就沒有價值。
“有故事!這是他的迴憶!”卡爾文大口地吞下漢堡,一邊解釋著他腦袋裏的種種想法。漢堡是崔琝請的,他喜歡劇本裏的某些情節,請了卡爾文一餐順便聽聽他的想法,然而他很快就發覺,卡爾文有很大的表達問題。他的腦袋轉得太快,而且時不時有好點子冒出來,而他的語言無法跟上他思考的速度,更多時候他依舊筆和紙記錄下腦袋中閃過的某些碎片,在詢問過幾個細節後,崔琝很快就發覺,並不是沒有邏輯,細碎而雜亂的片段之間有聯係在。隻是卡爾文無法清楚地表達出來。
崔琝對劇本有了興趣,然而當他聽說了卡爾文的拍攝想法後,他的反應和所有的導演們一樣:“這不可能。”卡爾文隻想用一個演員,全程隻用一個演員,且不論演員的演技能不能達到要求,長達一個多小時的電影隻看到一個演員,觀眾們會有審美疲勞,這是一部未開拍就注定失敗的電影。
“不不不,並不是隻用一個演員,而是隻出現這一個演員的臉,這是一個懸念,整部電影都是一個懸念,”卡爾文極力地說明,在好萊塢遊說了七天結果一事無成的大學生努力地想抓住最後一個機會。
幸運的是,他抓住了機會,崔琝將劇本推薦給了羅伯特小姐,最後卡爾文獲得三萬的投資。投資很少,而且是羅伯特小姐自己出錢,不過在失敗了幾百次,期望資金已經降到一萬的卡爾文眼裏,這個機會太好了!他全力以赴地拍攝,這時候誰都不知道,這一部小成本獨立電影會成為在好萊塢的電影旅途碑上刻下金光閃閃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