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翻閱全港各大報紙,是徐家純來香港後雷打不動的習慣。從各份報紙的頭版新聞中,他能夠了解港九城各種最新的動態。
徐家純現在手中拿的是一份《天天日報》,這份報紙最近一兩年的勢頭很猛,日發行量一再攀升,據說離20萬份已經不遠了。《天天日報》的辦報風格,是喜歡追逐市民們喜聞樂見的熱點新聞,特別是各種醜聞和案件的報道,然後通過渲染和誇張的語言來吸引讀者。
用西方新聞學的一個詞匯來形容《天天日報》的新聞風格就是小報化。《天天日報》的記者最喜歡幹的事情,就是挖各種背後黑幕和八卦消息。原本一條嚴肅、乏味的新聞,經過它們記者和編輯的妙筆生花,也能變成一個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新聞故事。
徐家純其實並不喜歡《天天日報》的這種做法,因為在他看來《天天日報》報道新聞的方式,實際上使用降低新聞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來諂媚讀者。但徐家純的個人看法,抵擋不住香港市民們的喜歡,隨著《天天日報》銷量的不斷攀升,在香港社會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小糯米和小湯圓放棄美國國籍,“財神李”說要擇一城而終老!》,徐家純看著《天天日報》今天頭條的加粗黑體長標題,不由陷入了沉思。
小糯米和小湯圓是香港首富兼世界首富——李軒先生的龍鳳胎寶寶,這是全港市民眾所周知的事情。這兩個被香港媒體譽為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孩子親切可愛的乳名,也正是由《天天日報》最新挖出來並廣而告之的。
《天天日報》的新聞最大的特點就是通俗易懂,讀者基本一看標題就能猜到新聞的大致內容,根本無需費腦筋去猜測作者是不是隱含著其他深意。
“放棄美國國籍”,這應該是李軒對之前香港媒體盛傳。他特意讓自己夫人赴美產子,好讓子女自動獲得美國國籍傳聞的正麵迴應。從年初開始,香港的移民風潮就愈演愈烈。在發生港元危機和世界首富走資事件後,更是一下子達到了*。
李軒這次主動放棄了自己兩個孩子的美國國籍。無疑是對那些急著逃離香港的人士最有力的迴擊。汝棄之,吾取之!而“擇一城終老”中的這座城,應該也是指香港。李軒是在表明自己對香港不離不棄的堅定態度。
徐家純快速瀏覽完整篇文章,“擇一城終老,遇一人白首”,他沒想到“財神李”的文學素養也如此之高,嘴角不由泛出一絲笑意。
這段時間香港社會動蕩,新華分社為此承受的壓力也非常之大。特別是最近幾個月。整個香港可謂是風聲鶴唳。李軒如此鮮明的表態,無疑是為這座城市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而其實香港社會近期人心惶惶,有一大半的責任要歸咎於這位“財神李”的頭上。雖然李軒早在東方電子收購美國rca公司的消息公布前,就已經提前對內地政府作了通報。但徐家純知道,中央的一部分領導對李軒依舊還是產生了不小的看法,認為他不顧大局。
為此,香港的左派報紙對“財神李”展開了猛烈的炮轟。那些記者們逞一時之快,口誅筆伐時罵得很兇。但事過境遷,擦屁股的統戰工作,卻還要由新華分社來做。想到這裏徐家純不由一陣苦笑。幸好這位“財神李”看上去並不是心胸狹義之輩,已經開始釋放善意,主動出來收拾殘局。
《天天日報》是李軒名下的報紙。這是全香港人眾所周知的事情。他們在這個時候刊發出這樣一篇專訪,顯然是有人在背後組織策劃的。
徐家純放下手中的《天天日報》陷入沉思,他覺得自己有必要給香港的幾家左派報社打個電話,讓他們停止對李軒的攻擊。這還不夠,應該再順勢借著《天天日報》頭條文章的思路炒作一番,爭取從輿論上把香港現在的移民傾向給壓下去。
徐家純拿定主意後又拿起另一份報紙,今天《信報》的頭條同樣是一篇對李軒的專訪文章。與擅長娛樂八卦風格的《天天日報》不同,《信報》是一份嚴肅的財經類報紙。
《信報》今天頭版頭條的標題,赫然是《收購rca。香港企業的新機會?》!文章中詳細論述了李軒昨天接受專訪時的言論。東方電子在海外並購行動,不應該引起香港社會的擔憂。而應該是全香港的驕傲。
東方集團收購rca公司不是資金出走,而是把新的產業和市場融入到東方電子的產業體係中來。這次收購帶來的結果是。東方電子在美國電子行業的地位進一步拓展和穩固,這也將會惠及整個香港電子業。
李軒同時還指出,世界經濟正處在新一輪產業分工全球大調整的關口。包括家電製造在內的電子業,向亞洲轉移的趨勢正在加快。香港東方電子與美國rca公司最終達成善意並購協議,正是雙方的管理層認識到了,這種趨勢的不可逆性,而做出的順應潮流之舉。
rca公司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將會在未來的三五年內,逐步把其銷售的電視機、收音機、錄像機等電子產品的產能,全部轉移到亞洲來。而包括香港、台灣在內的華人企業,如果想在東方集團這一輪產業多元化的擴張中分一杯羹,就應該提前做好充分準備,以便與同樣有著廉價勞動力的東南亞國家展開競爭。
這篇專訪的記者在轉述了李軒的觀點之後,也進行了詳盡的展開分析。比如他提到在東方電子收購rca公司的消息公布前,rca公司的ceo查理森先生曾來香港,進行過為期一周的考察。
當時整個香港社會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港元風暴之上,現在迴想起來很可能正是這一次考察,堅定了rca公司把產品產能轉移到亞洲來生產的決心。從而為東方集團並購rca公司奠定了堅實基礎。
“老徐,好消息啊!今天香港股市開盤就暴漲5%!”一位穿著青色西裝,頭發有些灰白的男人,急匆匆的推開徐家純的辦公室。
“哦?具體是什麽原因?”徐家純抬起頭不慌不忙的問道。過去的這一年中,香港股市暴漲暴跌是常有的事,他並不感到驚奇。
“市場傳言‘財神李’收購rca後,有意把rca公司大部分電子產品的產能交由香港企業代工。因此港股東方版塊開盤後一路暴漲,其中與傳聞最親密的陸氏電子公司股價更是暴漲了30%。
據說今年十月份rca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查理森來香港考察時,著重參觀了陸氏電子的電視機製造工廠。陸氏電子公司在不就得將來,很可能會承接大量rca電視機的生產製造合同!”
進門來的這個人是香港新華分社的副社長之一,姓魏。魏社長語氣急速的對徐家純解釋道。港股上揚有利於穩定香港經濟,進而提振整個香港社會的士氣。
徐家純點了點頭,又看了看手中的報紙,他明白這是東方電子公司打出的一套組合拳。這種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手段的確讓人心驚,徐家純在考慮自己是不是應該主動上門再去拜訪這位“財神李”。
資本市場上的傳聞並不是空穴來風,就在徐家純在新華分社的總部讀報時。陸氏電子公司的董事長兼總裁陸秦天,正接受李軒的邀請,一起在銅鑼灣的福臨門酒樓吃早茶。
“陸生,顯像管廠的規模還要進一步擴大,下一步的年產量要達到1000萬支彩管!”李軒開口的第一句話就讓陸秦天狠狠地震撼了一把。
工廠在今年的年中時完成二期產能擴容後,顯像管的年生產能力達到了390萬支,其中彩管占到了360萬支。工廠的規模在全亞洲也已經算排的上號了,但沒想到李軒今天直接告訴他,要一口氣把年產能增加到1000萬支顯像管。
陸秦天很快猜到了一種可能,他的臉上頓時露出一絲驚喜之色,有些忐忑的開口問道:“李生,昨天市麵上的那些傳聞難道是真的?”
幾家報紙昨天中午對李軒的統一專訪,要等到今天早上才會刊發,但李軒讓人在昨天下午就傳出了一些消息。經過一晚的發酵,再配合今天報紙的新聞,再在港股市場引起巨大的波瀾。
他點了點頭,對陸秦天笑道:“rca公司的電視機製造業務,的確準備向亞洲轉移。而且rca在未來隻會保留營銷品牌和技術研發,所以製造環節都會外包!
rca公司正在對合作代工廠的選擇標準,製定一套嚴格的技術規範,不久後就會正式對外公布。我水人無法直接指定由陸生你的公司來負責代工,但我個人認為陸氏電子公司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與此同時,為了能夠就近供應顯像管,我們合資廠的產能也要進一步提升!所以我希望能把顯像管廠獨立出來,在港交所進行上市,為隨後的生產線擴張籌集資金!”(未完待續)
徐家純現在手中拿的是一份《天天日報》,這份報紙最近一兩年的勢頭很猛,日發行量一再攀升,據說離20萬份已經不遠了。《天天日報》的辦報風格,是喜歡追逐市民們喜聞樂見的熱點新聞,特別是各種醜聞和案件的報道,然後通過渲染和誇張的語言來吸引讀者。
用西方新聞學的一個詞匯來形容《天天日報》的新聞風格就是小報化。《天天日報》的記者最喜歡幹的事情,就是挖各種背後黑幕和八卦消息。原本一條嚴肅、乏味的新聞,經過它們記者和編輯的妙筆生花,也能變成一個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新聞故事。
徐家純其實並不喜歡《天天日報》的這種做法,因為在他看來《天天日報》報道新聞的方式,實際上使用降低新聞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來諂媚讀者。但徐家純的個人看法,抵擋不住香港市民們的喜歡,隨著《天天日報》銷量的不斷攀升,在香港社會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小糯米和小湯圓放棄美國國籍,“財神李”說要擇一城而終老!》,徐家純看著《天天日報》今天頭條的加粗黑體長標題,不由陷入了沉思。
小糯米和小湯圓是香港首富兼世界首富——李軒先生的龍鳳胎寶寶,這是全港市民眾所周知的事情。這兩個被香港媒體譽為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孩子親切可愛的乳名,也正是由《天天日報》最新挖出來並廣而告之的。
《天天日報》的新聞最大的特點就是通俗易懂,讀者基本一看標題就能猜到新聞的大致內容,根本無需費腦筋去猜測作者是不是隱含著其他深意。
“放棄美國國籍”,這應該是李軒對之前香港媒體盛傳。他特意讓自己夫人赴美產子,好讓子女自動獲得美國國籍傳聞的正麵迴應。從年初開始,香港的移民風潮就愈演愈烈。在發生港元危機和世界首富走資事件後,更是一下子達到了*。
李軒這次主動放棄了自己兩個孩子的美國國籍。無疑是對那些急著逃離香港的人士最有力的迴擊。汝棄之,吾取之!而“擇一城終老”中的這座城,應該也是指香港。李軒是在表明自己對香港不離不棄的堅定態度。
徐家純快速瀏覽完整篇文章,“擇一城終老,遇一人白首”,他沒想到“財神李”的文學素養也如此之高,嘴角不由泛出一絲笑意。
這段時間香港社會動蕩,新華分社為此承受的壓力也非常之大。特別是最近幾個月。整個香港可謂是風聲鶴唳。李軒如此鮮明的表態,無疑是為這座城市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而其實香港社會近期人心惶惶,有一大半的責任要歸咎於這位“財神李”的頭上。雖然李軒早在東方電子收購美國rca公司的消息公布前,就已經提前對內地政府作了通報。但徐家純知道,中央的一部分領導對李軒依舊還是產生了不小的看法,認為他不顧大局。
為此,香港的左派報紙對“財神李”展開了猛烈的炮轟。那些記者們逞一時之快,口誅筆伐時罵得很兇。但事過境遷,擦屁股的統戰工作,卻還要由新華分社來做。想到這裏徐家純不由一陣苦笑。幸好這位“財神李”看上去並不是心胸狹義之輩,已經開始釋放善意,主動出來收拾殘局。
《天天日報》是李軒名下的報紙。這是全香港人眾所周知的事情。他們在這個時候刊發出這樣一篇專訪,顯然是有人在背後組織策劃的。
徐家純放下手中的《天天日報》陷入沉思,他覺得自己有必要給香港的幾家左派報社打個電話,讓他們停止對李軒的攻擊。這還不夠,應該再順勢借著《天天日報》頭條文章的思路炒作一番,爭取從輿論上把香港現在的移民傾向給壓下去。
徐家純拿定主意後又拿起另一份報紙,今天《信報》的頭條同樣是一篇對李軒的專訪文章。與擅長娛樂八卦風格的《天天日報》不同,《信報》是一份嚴肅的財經類報紙。
《信報》今天頭版頭條的標題,赫然是《收購rca。香港企業的新機會?》!文章中詳細論述了李軒昨天接受專訪時的言論。東方電子在海外並購行動,不應該引起香港社會的擔憂。而應該是全香港的驕傲。
東方集團收購rca公司不是資金出走,而是把新的產業和市場融入到東方電子的產業體係中來。這次收購帶來的結果是。東方電子在美國電子行業的地位進一步拓展和穩固,這也將會惠及整個香港電子業。
李軒同時還指出,世界經濟正處在新一輪產業分工全球大調整的關口。包括家電製造在內的電子業,向亞洲轉移的趨勢正在加快。香港東方電子與美國rca公司最終達成善意並購協議,正是雙方的管理層認識到了,這種趨勢的不可逆性,而做出的順應潮流之舉。
rca公司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將會在未來的三五年內,逐步把其銷售的電視機、收音機、錄像機等電子產品的產能,全部轉移到亞洲來。而包括香港、台灣在內的華人企業,如果想在東方集團這一輪產業多元化的擴張中分一杯羹,就應該提前做好充分準備,以便與同樣有著廉價勞動力的東南亞國家展開競爭。
這篇專訪的記者在轉述了李軒的觀點之後,也進行了詳盡的展開分析。比如他提到在東方電子收購rca公司的消息公布前,rca公司的ceo查理森先生曾來香港,進行過為期一周的考察。
當時整個香港社會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港元風暴之上,現在迴想起來很可能正是這一次考察,堅定了rca公司把產品產能轉移到亞洲來生產的決心。從而為東方集團並購rca公司奠定了堅實基礎。
“老徐,好消息啊!今天香港股市開盤就暴漲5%!”一位穿著青色西裝,頭發有些灰白的男人,急匆匆的推開徐家純的辦公室。
“哦?具體是什麽原因?”徐家純抬起頭不慌不忙的問道。過去的這一年中,香港股市暴漲暴跌是常有的事,他並不感到驚奇。
“市場傳言‘財神李’收購rca後,有意把rca公司大部分電子產品的產能交由香港企業代工。因此港股東方版塊開盤後一路暴漲,其中與傳聞最親密的陸氏電子公司股價更是暴漲了30%。
據說今年十月份rca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查理森來香港考察時,著重參觀了陸氏電子的電視機製造工廠。陸氏電子公司在不就得將來,很可能會承接大量rca電視機的生產製造合同!”
進門來的這個人是香港新華分社的副社長之一,姓魏。魏社長語氣急速的對徐家純解釋道。港股上揚有利於穩定香港經濟,進而提振整個香港社會的士氣。
徐家純點了點頭,又看了看手中的報紙,他明白這是東方電子公司打出的一套組合拳。這種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手段的確讓人心驚,徐家純在考慮自己是不是應該主動上門再去拜訪這位“財神李”。
資本市場上的傳聞並不是空穴來風,就在徐家純在新華分社的總部讀報時。陸氏電子公司的董事長兼總裁陸秦天,正接受李軒的邀請,一起在銅鑼灣的福臨門酒樓吃早茶。
“陸生,顯像管廠的規模還要進一步擴大,下一步的年產量要達到1000萬支彩管!”李軒開口的第一句話就讓陸秦天狠狠地震撼了一把。
工廠在今年的年中時完成二期產能擴容後,顯像管的年生產能力達到了390萬支,其中彩管占到了360萬支。工廠的規模在全亞洲也已經算排的上號了,但沒想到李軒今天直接告訴他,要一口氣把年產能增加到1000萬支顯像管。
陸秦天很快猜到了一種可能,他的臉上頓時露出一絲驚喜之色,有些忐忑的開口問道:“李生,昨天市麵上的那些傳聞難道是真的?”
幾家報紙昨天中午對李軒的統一專訪,要等到今天早上才會刊發,但李軒讓人在昨天下午就傳出了一些消息。經過一晚的發酵,再配合今天報紙的新聞,再在港股市場引起巨大的波瀾。
他點了點頭,對陸秦天笑道:“rca公司的電視機製造業務,的確準備向亞洲轉移。而且rca在未來隻會保留營銷品牌和技術研發,所以製造環節都會外包!
rca公司正在對合作代工廠的選擇標準,製定一套嚴格的技術規範,不久後就會正式對外公布。我水人無法直接指定由陸生你的公司來負責代工,但我個人認為陸氏電子公司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與此同時,為了能夠就近供應顯像管,我們合資廠的產能也要進一步提升!所以我希望能把顯像管廠獨立出來,在港交所進行上市,為隨後的生產線擴張籌集資金!”(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