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此前雖吃敗仗,但他也早已看出,馬超武勇,卻無甚計謀。
可以用計破之。
遂密令徐晃,朱靈渡往河西結營潛伏,日後再有戰事,則可前後夾攻。
一日。
曹操於城上見馬超引數百騎,直臨寨前,往來如飛。
不由長歎道:“馬兒不死,吾無葬地矣!”
此番進攻關中,夏侯淵早已被馬超三番五次的壓製而搞的心中怒火奔湧。
如今再聽到曹操這般說辭。
身為武將,他隻覺心中氣忿。看書喇
遂即厲聲大叫:“吾寧死於此地,誓滅馬賊!”
遂引本部千餘人,大開寨門,直殺出去,衝向馬超。
曹操深知如今營中諸將何等心焦。
唯恐夏侯淵有失,趕忙上馬率兵前去接應。
馬超見到夏侯淵殺來,心中並無半點慌張。
他令前軍作後隊,後隊作先鋒,一字兒擺開。
等到夏侯淵趕到,馬超便直接率軍衝上去,接住夏侯淵便是一通廝殺。
廝殺之中,馬超瞥見曹操身影。
於是便立刻舍了麵前夏侯淵,調撥馬頭,直衝曹操而去。
曹操見到馬超前來,頓時大驚。
他如今早已不複當年之勇。
再加上馬超勇武難當,便是曹操巔峰之時,也根本無法與馬超的武藝相提並論。
曹操隻能撥馬而走。
曹兵頓時大亂。
馬超見狀,正欲衝殺上去,趁勢將曹操斬殺於此。
卻沒想到,正追之時。
忽報曹操此前所遣一軍已在河西下了營寨。
馬超聞言大驚。
他心知曹操奸詐。
倘若這乃是曹操誘敵之計,隻要河西那一軍殺將過來。
他就將會陷入被兩麵圍困之局。
到時候恐怕想要脫身都難。
於是立刻收軍迴寨,與韓遂商議。
“如今曹操兵馬已經乘虛渡過河西,吾軍前後受敵,如之奈何?”
部將李堪道:“不如割地請和,兩家且各罷兵,捱過冬天,到春暖別作計議。”
韓遂點頭道:“李堪之言最善,可從之。”
就在這時。
又有急報送來。
“將軍,荊州遣使送來書信一封!”
馬超聽聞有荊州書信送來,頓時精神一振。
韓遂也像是忽聞喜訊一般。
“將書信呈上來。”
馬超趕忙命人呈上書信,隨後與韓遂對視一眼。
將營帳之中眾人先行屏退。
隨後馬超細細看去。
將那書信之中內容看過一遍之後。
他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抬眼看著韓遂,眼中更是多出許多複雜之色。
韓遂哪裏知道馬超到底看到了什麽。
怎麽從他的眼中看到神情沒有激動,沒有欣喜,反倒是看著自己這般複雜。
隨後等到馬超將那書信遞過來,他自己也看過一遍之後。
再抬眼之時,看向馬超,就如同見鬼一般。
“這……這劉禪,竟聰慧至此?近乎鬼神耶?”
馬超畢竟先看書信,有舒緩情緒的時間。
他開口道:“且不管其他,倘若一切都按著書信之中所載,叔父以為,我等日後將會如何?”
韓遂仔細想了片刻,不覺額頭冷汗滲出:“若如此,我百口莫辯,我等必自相殘殺矣!”
馬超道:“正是如此!”
“此計著實歹毒,令人不寒而栗。”
“不過,這書信之中所言,也不過隻是劉禪的推測罷了。”
“如今還不到這個時候,我等隻需提前小心便是。”
“這劉禪,僅僅七歲便能想到這般歹毒計策?”
韓遂也沉思道:“七歲孩童,何以對人心掌握至此?”
“隻是,倘若劉禪並無這般能耐,緣何諸葛孔明會要將這種事情讓在劉禪頭上?”
“此事著實令人不解。”
馬超緊抿嘴唇。
他本性傲氣,年少之時便已經勇武不凡。
對於劉禪,他心中本是沒有半點在意。
原本隻想將這封信中內容暫且放到一旁,日後真發生了,再應對也不遲。
可話到嘴邊,那第一封信中的內容突然浮現。
馬超遲疑了。
“世間安有孩童聰慧如此?”
他輕歎一聲,看向韓遂道:“叔父,此信之中所記載之事雖還未發生,但有此前一封書信為證,我等還需多加小心才是。”
“如今我等正欲與那曹賊議和,這自然就給了曹賊離間我二人的機會。”
“依我看,既然我們早已知曉此事,便不如幹脆配合演他一場大戲。”
“等到那曹賊真以為你我二人已然刀兵相向之時,我等再出其不意的殺將出來,那曹賊定當殞身於此!”
韓遂沉吟片刻,隨後笑著說道:“賢侄說的不錯,但……”
“莫非賢侄真的相信,此後的事情就會按照這劉禪所說的來發展嗎?”
馬超道:“寧可信其有,劉禪此人著實詭異,實令我心憂。”
韓遂道:“既如此,那便按照賢侄所說的來做吧。”
“隻是我始終覺得,那曹操縱然奸詐,也不至於能想出這般狠毒的計策。”
“你我一方麵要準備此事,一方麵還要小心那曹操是否會有別的手段。”
馬超應了一聲:“我本不願與那曹賊求和,我軍士氣正旺,那曹賊若想與我等對攻,恐他力有不逮。”
“倘若在此處虛耗太久,他就不怕江東和荊州再起了禍端嗎?”
“不過如今既然有劉禪送來書信言說這計策,那便不妨嚐試一二。”
“我也想要知道,這劉禪到底有沒有這樣的本事。”
馬超說完,便與韓遂說定。
遂即派遣楊秋為使,直往曹操營寨之中送去消息。
曹操聽聞來意之後,先令楊秋返迴,約定日後再使人迴報。
等到楊秋辭去之後。
賈詡便入見曹操,曹操詢問其意,賈詡言道:“兵不厭詐,可偽許之,然後用反間計,令韓、馬相疑,則一鼓可破也。”
曹操撫掌大喜曰:“天下高見,多有相合,文和之謀,正吾心中之事也。”
於是遣人迴書,言:“待我徐徐退兵,還汝河西之地。”
馬超得書,與韓遂道:“曹操雖然許和,似信中所言,倘不準備,反受其製。”
“不若超與叔父輪流調兵,小心提防,以防其詐。”
曹操得人所報,知道馬超這般定計,遂與賈詡快意道:“吾事濟矣!”
“來日韓遂將至,此反間之計,必成也!”
可以用計破之。
遂密令徐晃,朱靈渡往河西結營潛伏,日後再有戰事,則可前後夾攻。
一日。
曹操於城上見馬超引數百騎,直臨寨前,往來如飛。
不由長歎道:“馬兒不死,吾無葬地矣!”
此番進攻關中,夏侯淵早已被馬超三番五次的壓製而搞的心中怒火奔湧。
如今再聽到曹操這般說辭。
身為武將,他隻覺心中氣忿。看書喇
遂即厲聲大叫:“吾寧死於此地,誓滅馬賊!”
遂引本部千餘人,大開寨門,直殺出去,衝向馬超。
曹操深知如今營中諸將何等心焦。
唯恐夏侯淵有失,趕忙上馬率兵前去接應。
馬超見到夏侯淵殺來,心中並無半點慌張。
他令前軍作後隊,後隊作先鋒,一字兒擺開。
等到夏侯淵趕到,馬超便直接率軍衝上去,接住夏侯淵便是一通廝殺。
廝殺之中,馬超瞥見曹操身影。
於是便立刻舍了麵前夏侯淵,調撥馬頭,直衝曹操而去。
曹操見到馬超前來,頓時大驚。
他如今早已不複當年之勇。
再加上馬超勇武難當,便是曹操巔峰之時,也根本無法與馬超的武藝相提並論。
曹操隻能撥馬而走。
曹兵頓時大亂。
馬超見狀,正欲衝殺上去,趁勢將曹操斬殺於此。
卻沒想到,正追之時。
忽報曹操此前所遣一軍已在河西下了營寨。
馬超聞言大驚。
他心知曹操奸詐。
倘若這乃是曹操誘敵之計,隻要河西那一軍殺將過來。
他就將會陷入被兩麵圍困之局。
到時候恐怕想要脫身都難。
於是立刻收軍迴寨,與韓遂商議。
“如今曹操兵馬已經乘虛渡過河西,吾軍前後受敵,如之奈何?”
部將李堪道:“不如割地請和,兩家且各罷兵,捱過冬天,到春暖別作計議。”
韓遂點頭道:“李堪之言最善,可從之。”
就在這時。
又有急報送來。
“將軍,荊州遣使送來書信一封!”
馬超聽聞有荊州書信送來,頓時精神一振。
韓遂也像是忽聞喜訊一般。
“將書信呈上來。”
馬超趕忙命人呈上書信,隨後與韓遂對視一眼。
將營帳之中眾人先行屏退。
隨後馬超細細看去。
將那書信之中內容看過一遍之後。
他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抬眼看著韓遂,眼中更是多出許多複雜之色。
韓遂哪裏知道馬超到底看到了什麽。
怎麽從他的眼中看到神情沒有激動,沒有欣喜,反倒是看著自己這般複雜。
隨後等到馬超將那書信遞過來,他自己也看過一遍之後。
再抬眼之時,看向馬超,就如同見鬼一般。
“這……這劉禪,竟聰慧至此?近乎鬼神耶?”
馬超畢竟先看書信,有舒緩情緒的時間。
他開口道:“且不管其他,倘若一切都按著書信之中所載,叔父以為,我等日後將會如何?”
韓遂仔細想了片刻,不覺額頭冷汗滲出:“若如此,我百口莫辯,我等必自相殘殺矣!”
馬超道:“正是如此!”
“此計著實歹毒,令人不寒而栗。”
“不過,這書信之中所言,也不過隻是劉禪的推測罷了。”
“如今還不到這個時候,我等隻需提前小心便是。”
“這劉禪,僅僅七歲便能想到這般歹毒計策?”
韓遂也沉思道:“七歲孩童,何以對人心掌握至此?”
“隻是,倘若劉禪並無這般能耐,緣何諸葛孔明會要將這種事情讓在劉禪頭上?”
“此事著實令人不解。”
馬超緊抿嘴唇。
他本性傲氣,年少之時便已經勇武不凡。
對於劉禪,他心中本是沒有半點在意。
原本隻想將這封信中內容暫且放到一旁,日後真發生了,再應對也不遲。
可話到嘴邊,那第一封信中的內容突然浮現。
馬超遲疑了。
“世間安有孩童聰慧如此?”
他輕歎一聲,看向韓遂道:“叔父,此信之中所記載之事雖還未發生,但有此前一封書信為證,我等還需多加小心才是。”
“如今我等正欲與那曹賊議和,這自然就給了曹賊離間我二人的機會。”
“依我看,既然我們早已知曉此事,便不如幹脆配合演他一場大戲。”
“等到那曹賊真以為你我二人已然刀兵相向之時,我等再出其不意的殺將出來,那曹賊定當殞身於此!”
韓遂沉吟片刻,隨後笑著說道:“賢侄說的不錯,但……”
“莫非賢侄真的相信,此後的事情就會按照這劉禪所說的來發展嗎?”
馬超道:“寧可信其有,劉禪此人著實詭異,實令我心憂。”
韓遂道:“既如此,那便按照賢侄所說的來做吧。”
“隻是我始終覺得,那曹操縱然奸詐,也不至於能想出這般狠毒的計策。”
“你我一方麵要準備此事,一方麵還要小心那曹操是否會有別的手段。”
馬超應了一聲:“我本不願與那曹賊求和,我軍士氣正旺,那曹賊若想與我等對攻,恐他力有不逮。”
“倘若在此處虛耗太久,他就不怕江東和荊州再起了禍端嗎?”
“不過如今既然有劉禪送來書信言說這計策,那便不妨嚐試一二。”
“我也想要知道,這劉禪到底有沒有這樣的本事。”
馬超說完,便與韓遂說定。
遂即派遣楊秋為使,直往曹操營寨之中送去消息。
曹操聽聞來意之後,先令楊秋返迴,約定日後再使人迴報。
等到楊秋辭去之後。
賈詡便入見曹操,曹操詢問其意,賈詡言道:“兵不厭詐,可偽許之,然後用反間計,令韓、馬相疑,則一鼓可破也。”
曹操撫掌大喜曰:“天下高見,多有相合,文和之謀,正吾心中之事也。”
於是遣人迴書,言:“待我徐徐退兵,還汝河西之地。”
馬超得書,與韓遂道:“曹操雖然許和,似信中所言,倘不準備,反受其製。”
“不若超與叔父輪流調兵,小心提防,以防其詐。”
曹操得人所報,知道馬超這般定計,遂與賈詡快意道:“吾事濟矣!”
“來日韓遂將至,此反間之計,必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