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雅瑩的性子如同一頭沒有馴服的小獸,若是她生氣了,說不定會用利齒咬你一口。
陳夫人嫁過來之後,也曾想要好好管教一下陳雅瑩,但她的性子實在是太無法無天了,而且她背後還有定北侯撐腰。
陳雅瑩又是一個受不了委屈的,心裏隻要一不高興,就跑去和定北侯告狀。
為此,陳夫人沒少在定北侯麵前賠笑臉。
後來陳夫人有了陳善,就幹脆不再去試圖管束陳雅瑩了,反正陳雅瑩都是要出嫁的。
如今陳雅瑩要說親了,終於能離開侯府了,陳夫人都想讓人去門口放鞭炮了,一個眼中釘終於要消失了。
也正是如此,在這個關鍵的時候,陳雅瑩的婚事可不能再出任何岔子。
否則定北侯迴來,肯定要找她算賬的。
等丫鬟上好藥後,陳夫人坐到蘇玉蓉身邊,拉著她的手語重心長地道:“蓉姐兒,我知道你是個懂事的孩子,如今瑩姐兒正在議親呢,可不能出任何岔子。你心裏頭的委屈,我都是知道的,更不會坐視不理的。你的衣服都破了,我那裏新得了不少綾羅綢緞,都是西域來的新鮮貨,就都給你做衣裳了。還有一套新打的藍寶石頭麵,你也收著,等出去做客的時候用。”
蘇玉蓉咬著唇。
她和陳夫人的關係一向不冷不熱的,陳夫人這番話,已經算是在和她低頭了。
她畢竟是寄人籬下,到底還是要看主人家的臉色,不能得寸進尺的。
她耷拉著腦袋,點了點頭。
陳夫人滿意地笑了,“我們蓉姐兒果然懂事。”
陳夫人又說了幾句安撫的話,就離開了。
傅昭送她到院子門口,迴到屋子裏,見蘇玉蓉和陳雅芸都懨懨的,打不起精神來。
傅昭歎了口氣,將屋子裏伺候的下人都遣退了,才走到二人身邊坐下,輕聲道:“你們受委屈了,可就算你們鬧起來,也不一定能獲得想要的結果的。”
蘇玉蓉噘著嘴說:“可瑩姐兒的性子,實在是太霸道了些。”
陳雅芸默默地盯著蘇玉蓉,表示讚同。
從小到大,陳雅瑩就橫行霸道的,高興的時候和她說幾句好話,不高興的時候就拿她撒氣。
明明都是侯府的小姐,地位確是天差地別。
陳雅芸心酸不已,侯爺就從來不會慈祥地和她說話,侯爺心裏隻有陳雅瑩那個女兒。
“她的性子,”傅昭皺起眉頭來,“若是一直如此,恐怕到了夫家,是要吃苦頭的。”
等嫁了人,到了人家去,對夫家的人也是如此的態度,可就沒人能護著陳雅瑩了。
傅昭心中疑惑,既然陳雅瑩是要嫁人了,陳夫人為何不壓一壓她的性子,反而是一味的縱容?
這不就是等同於為虎作倀嗎?
陳夫人迴去之後,拿起陳善的功課看了起來,早就把陳雅瑩惹出的麻煩拋之腦後了。
反正不是從她肚子裏出來的,她費那麽多的心做什麽?
她後半輩子能靠得住的,隻有陳善。
看完陳善的功課,她想歇一歇的時候,隻聽陳雅瑩的生母馮姨娘來找她了。
馮姨娘一進來,就在陳夫人麵前跪了下來。
陳夫人失笑,“你這是做什麽?”
馮姨娘抬起頭來,哀哀戚戚地道:“四小姐又闖禍了,妾身來給她賠個不是。”
陳夫人輕蔑地笑了一聲,“受委屈的人不是我,你來給我賠不是有什麽用?”
馮姨娘連忙道:“等一下妾身也要去蘇小姐和五小姐那邊的。”
陳夫人淡漠地看了馮姨娘一眼,隻嗯了一聲,並不想再理會馮姨娘了。
雖然陳雅瑩受侯爺的疼愛,但馮姨娘卻根本入不了侯爺的眼。
侯爺上一次去馮姨娘那裏過夜,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了。
因此,陳夫人根本不把馮姨娘放在心上,也不屑在馮姨娘身上使手段。
馮姨娘卻不肯就此離開,反而怯怯地道:“妾身問過四小姐身邊的丫鬟了,似乎是那位沈公子說了什麽,惹惱了四小姐,不知道四小姐和沈公子的事,是不是可以稍微停一停?”
馮姨娘隻有陳雅瑩這麽一個女兒,事事都為陳雅瑩考慮。
今日沈公子敢對陳雅瑩出言不遜,那等陳雅瑩嫁過去後,他們夫妻二人說不定要成一對怨偶,就和陳信和何氏一樣。
吵到最後,兩看生厭。
陳夫人冷下臉,“停什麽?庚帖都換了,難道還要拿迴來?年輕人心氣高,拌嘴也是正常的。而且一個巴掌拍不響,瑩姐兒的性子你也知道的,難道沈公子會平白無故地去激怒瑩姐兒嗎?”
馮姨娘被陳夫人說得麵上發紅,訕訕地出去了。
另一邊,沈夫人重重地打了沈翰一下,嗔道:“你好好的去惹人家小姐做什麽?你也知道你們兩個在議親,要是這門親事黃了,我看你爹打不打你!”
沈翰絲毫不怵,嬉皮笑臉地道:“我就是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性子,娘又不是不知道。我現在也知道害怕了,明天,娘帶我去侯府給四小姐賠個不是吧。”看書溂
沈夫人歎了口氣,“唉,冤孽啊!我還得給你收拾爛攤子!明個兒我一個人去就成了,省的你狗嘴裏吐不出象牙!又在侯府得罪了人!”
沈翰拚命搖頭,並且鄭重地保證,“不會的,明天娘讓我往東,我絕不往西。你就帶我去吧。”
沈夫人招架不住沈翰的撒嬌,隻好應下了。
當下,她就送了帖子去侯府,並預備明天上侯府的時候要帶的賠罪的禮。
晚間。
傅昭陪著陳鋒吃宵夜,將白天裏發生的事都告訴了陳鋒。
她不說,想必陳鋒也聽說了。
傅昭輕輕搖了搖頭,“玉蓉的胳膊,恐怕要好一段時日才能好,隻望不要留疤才好。”
陳鋒用完了宵夜,用帕子擦了擦嘴,淡淡地道:“我這裏有上好的膏藥,你給她送去吧。”
傅昭嗯了一聲,又忍不住問道:“侯爺……為何那麽疼愛瑩姐兒?可是對馮姨娘卻是淡淡的。”
陳鋒便解釋道:“馮姨娘並不是京城人士,是邊關的人,瑩姐兒是在那裏出生的。”
陳夫人嫁過來之後,也曾想要好好管教一下陳雅瑩,但她的性子實在是太無法無天了,而且她背後還有定北侯撐腰。
陳雅瑩又是一個受不了委屈的,心裏隻要一不高興,就跑去和定北侯告狀。
為此,陳夫人沒少在定北侯麵前賠笑臉。
後來陳夫人有了陳善,就幹脆不再去試圖管束陳雅瑩了,反正陳雅瑩都是要出嫁的。
如今陳雅瑩要說親了,終於能離開侯府了,陳夫人都想讓人去門口放鞭炮了,一個眼中釘終於要消失了。
也正是如此,在這個關鍵的時候,陳雅瑩的婚事可不能再出任何岔子。
否則定北侯迴來,肯定要找她算賬的。
等丫鬟上好藥後,陳夫人坐到蘇玉蓉身邊,拉著她的手語重心長地道:“蓉姐兒,我知道你是個懂事的孩子,如今瑩姐兒正在議親呢,可不能出任何岔子。你心裏頭的委屈,我都是知道的,更不會坐視不理的。你的衣服都破了,我那裏新得了不少綾羅綢緞,都是西域來的新鮮貨,就都給你做衣裳了。還有一套新打的藍寶石頭麵,你也收著,等出去做客的時候用。”
蘇玉蓉咬著唇。
她和陳夫人的關係一向不冷不熱的,陳夫人這番話,已經算是在和她低頭了。
她畢竟是寄人籬下,到底還是要看主人家的臉色,不能得寸進尺的。
她耷拉著腦袋,點了點頭。
陳夫人滿意地笑了,“我們蓉姐兒果然懂事。”
陳夫人又說了幾句安撫的話,就離開了。
傅昭送她到院子門口,迴到屋子裏,見蘇玉蓉和陳雅芸都懨懨的,打不起精神來。
傅昭歎了口氣,將屋子裏伺候的下人都遣退了,才走到二人身邊坐下,輕聲道:“你們受委屈了,可就算你們鬧起來,也不一定能獲得想要的結果的。”
蘇玉蓉噘著嘴說:“可瑩姐兒的性子,實在是太霸道了些。”
陳雅芸默默地盯著蘇玉蓉,表示讚同。
從小到大,陳雅瑩就橫行霸道的,高興的時候和她說幾句好話,不高興的時候就拿她撒氣。
明明都是侯府的小姐,地位確是天差地別。
陳雅芸心酸不已,侯爺就從來不會慈祥地和她說話,侯爺心裏隻有陳雅瑩那個女兒。
“她的性子,”傅昭皺起眉頭來,“若是一直如此,恐怕到了夫家,是要吃苦頭的。”
等嫁了人,到了人家去,對夫家的人也是如此的態度,可就沒人能護著陳雅瑩了。
傅昭心中疑惑,既然陳雅瑩是要嫁人了,陳夫人為何不壓一壓她的性子,反而是一味的縱容?
這不就是等同於為虎作倀嗎?
陳夫人迴去之後,拿起陳善的功課看了起來,早就把陳雅瑩惹出的麻煩拋之腦後了。
反正不是從她肚子裏出來的,她費那麽多的心做什麽?
她後半輩子能靠得住的,隻有陳善。
看完陳善的功課,她想歇一歇的時候,隻聽陳雅瑩的生母馮姨娘來找她了。
馮姨娘一進來,就在陳夫人麵前跪了下來。
陳夫人失笑,“你這是做什麽?”
馮姨娘抬起頭來,哀哀戚戚地道:“四小姐又闖禍了,妾身來給她賠個不是。”
陳夫人輕蔑地笑了一聲,“受委屈的人不是我,你來給我賠不是有什麽用?”
馮姨娘連忙道:“等一下妾身也要去蘇小姐和五小姐那邊的。”
陳夫人淡漠地看了馮姨娘一眼,隻嗯了一聲,並不想再理會馮姨娘了。
雖然陳雅瑩受侯爺的疼愛,但馮姨娘卻根本入不了侯爺的眼。
侯爺上一次去馮姨娘那裏過夜,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了。
因此,陳夫人根本不把馮姨娘放在心上,也不屑在馮姨娘身上使手段。
馮姨娘卻不肯就此離開,反而怯怯地道:“妾身問過四小姐身邊的丫鬟了,似乎是那位沈公子說了什麽,惹惱了四小姐,不知道四小姐和沈公子的事,是不是可以稍微停一停?”
馮姨娘隻有陳雅瑩這麽一個女兒,事事都為陳雅瑩考慮。
今日沈公子敢對陳雅瑩出言不遜,那等陳雅瑩嫁過去後,他們夫妻二人說不定要成一對怨偶,就和陳信和何氏一樣。
吵到最後,兩看生厭。
陳夫人冷下臉,“停什麽?庚帖都換了,難道還要拿迴來?年輕人心氣高,拌嘴也是正常的。而且一個巴掌拍不響,瑩姐兒的性子你也知道的,難道沈公子會平白無故地去激怒瑩姐兒嗎?”
馮姨娘被陳夫人說得麵上發紅,訕訕地出去了。
另一邊,沈夫人重重地打了沈翰一下,嗔道:“你好好的去惹人家小姐做什麽?你也知道你們兩個在議親,要是這門親事黃了,我看你爹打不打你!”
沈翰絲毫不怵,嬉皮笑臉地道:“我就是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性子,娘又不是不知道。我現在也知道害怕了,明天,娘帶我去侯府給四小姐賠個不是吧。”看書溂
沈夫人歎了口氣,“唉,冤孽啊!我還得給你收拾爛攤子!明個兒我一個人去就成了,省的你狗嘴裏吐不出象牙!又在侯府得罪了人!”
沈翰拚命搖頭,並且鄭重地保證,“不會的,明天娘讓我往東,我絕不往西。你就帶我去吧。”
沈夫人招架不住沈翰的撒嬌,隻好應下了。
當下,她就送了帖子去侯府,並預備明天上侯府的時候要帶的賠罪的禮。
晚間。
傅昭陪著陳鋒吃宵夜,將白天裏發生的事都告訴了陳鋒。
她不說,想必陳鋒也聽說了。
傅昭輕輕搖了搖頭,“玉蓉的胳膊,恐怕要好一段時日才能好,隻望不要留疤才好。”
陳鋒用完了宵夜,用帕子擦了擦嘴,淡淡地道:“我這裏有上好的膏藥,你給她送去吧。”
傅昭嗯了一聲,又忍不住問道:“侯爺……為何那麽疼愛瑩姐兒?可是對馮姨娘卻是淡淡的。”
陳鋒便解釋道:“馮姨娘並不是京城人士,是邊關的人,瑩姐兒是在那裏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