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神天皇被一輪火炮嚇破了膽,最終迫於壓力,在大靖進攻前寫下了退位書,雙手高舉天皇印綬、佩劍早早地在城門口迎接大靖皇帝的到來。
長安艦緩緩地靠到岸邊。
艦船上的騎兵在文聘的率領下朝著東瀛的皇都而去,占領皇都的城防後,等待皇帝的到來。
隨後,張繡在靖乾軍的護衛下,朝著東瀛的皇都走去。
策馬半日時間,大軍就已經遠遠地看見了東瀛國的皇都模樣,跟漢朝的城郭非常相似,一看就知道是仿照產物,但他們仿照得不夠全麵,皇都前麵沒有護城河也沒有甕城,城牆的高度也達不到皇城的要求。
看來這個時候的東瀛發展並不先進。
據張繡的了解,現在的東瀛還處於奴隸社會,正在逐漸地向封建社會轉移,應神天皇是封建社會的產物,也是東瀛開始過去的標誌,可惜,他們的轉化還沒有完全,就被張繡打破了。
直接將他們拉入封建社會,成為大靖的州郡。
走到城門口,便瞧見跪在最中間的一位四五十歲的男子,身穿玄色四爪龍袍,雙手高舉著黃色印綬,兩股顫顫地跪在那裏,仿佛像是待宰的羔羊。
張繡問旁邊的翻譯:“這就是你們的應神天皇?”
那人苦笑:“皇上,小的不過是來往與平州和瀛州的商旅,哪裏能見得到東瀛國的皇帝,不過看他的服飾,應該就是東瀛國的天皇。”
張繡頷首,夾馬上前。
健壯高大駿威的戰馬踏著馬蹄,緩步走到天皇的前麵,戰馬上麵高坐的張繡眼神睥睨看著跪在下麵的天皇,一股無形的壓力陡然降臨下去,下麵的應神天皇頓時嚇得渾身顫栗不安。
感受到咫尺天顏和天威不測的雙重壓迫,應神天皇緊張的額頭冒汗,惴惴不安起來,將頭磕得越低了,幾乎要將頭埋進地表。
“譯朕的話給他,”張繡盯著應神天皇說,“問他是否就是東瀛國的天皇。”
翻譯趕緊代表張繡問話。
應神天皇慌忙應答。
翻譯對張繡翻譯道:“皇上,他說他就是東瀛國的天皇應神。”
張繡點頭:“再怎麽說他也是做過一國之主的,叫他平身吧,抬起頭來迴話。”
那翻譯傳了張繡的話,應神天皇暗透了一口氣,伏身一拜,這才艱難地站起身來,虛著眼瞧著這位大靖的九五至尊。
四十八歲的張繡戴著絨草生絲纓蒼龍教子珠冠,身著剪裁的十分精細得體的石青直地納紗金龍褂,罩著一件米色葛紗袍,腰間束著漢白玉四塊瓦明黃馬尾絲帶,處處彰顯著皇家的尊貴不凡。
臉上皮膚白淨展潤,濃眉下一雙瞳仁炯炯有神,黑不見底。
身上散發著一股久居天位不可褻瀆的皇天威嚴氣勢,叫人望而生畏不安直視如此天威。
當應神天皇起身,張繡瞥眼瞧見在應神天皇後麵的一位女子的身影,雖低著頭跪著,但光從背影和濃稠秀麗的頭發都能判斷出,此女子絕對是為風華絕代,容貌不凡的美女。
張繡眼神示意:“問一下應神天皇,後麵的這位女子是誰!”
那翻譯趕緊向應神天皇問話。
應神天皇聞言,眼神複雜地掃了一眼後麵的女子,有些不情願的說向翻譯說了出來。
那翻譯迴道:“皇上,此女子名叫新恆結衣,是東瀛國剛剛選出來的秀女,這女子便是東瀛國的第一美女,應神天皇剛準備冊立為皇後呢,”那翻譯獻媚地笑道,“好在皇上您打過來了,他還沒來得及冊封。”
“新恆結衣?”
張繡看向那女子,忽地從後麵抽出虎頭湛金槍,一聲槍鳴之聲突響,鋒利的槍尖已經出現在新恆結衣那細嫩光滑的脖頸三寸少許處定住。
旁邊的應神天皇嚇得眉毛差點上升入發了。
沒想到高高在上的九五至尊竟然還有如此高超的武藝傍身。
新恆結衣也嚇得不敢動了。
鋒利的槍尖抵在喉尖處,一股冰涼鋒利的銳氣讓她感覺到死亡的威脅。
張繡槍頭向上移動,抵在新恆結衣的下巴處,緩緩往上抬,逼迫著新恆結衣慢慢地抬起頭來,將她那絕世的容貌展現在張繡的眼簾中。
瞧見著絕世容顏,張繡收了槍,“不愧是東瀛國第一美女,容貌果然是世無雙啊!”然後看向應神天皇,“朕攻取瀛州並非為行霸道之事,以後的瀛州就是我大靖的領土,朕自然不會奪人所愛,你想冊她為妻,朕不會奪人所愛!”
說罷,張繡夾馬而入。
翻譯對著那應神天皇翻譯:“皇上說以後的瀛州就是大靖的領土,皇上不會奪你所愛,這個女子你想迎娶就迎娶,不過,你也得考慮清楚,如此絕世美女除了皇上,就你那小身板,能受得起嗎?”
應神天皇雖心有不願,但為活命趕緊表示願意獻出新恆結衣給皇上。
張繡進了皇城,這皇城中的百姓還真不少,道路的兩邊已經跪滿了當地的百姓,穿的衣著大多跟漢朝相同,樣式有少許的改動。
整個皇城並不是很大,皇宮也小。
整個皇宮還沒有大靖皇宮的一個宮殿大,但這麻雀雖小也是五髒俱全,竟然連三宮六院都有,雖然是縮小簡化版的,最起碼也算是有了。
在皇宮內,張繡見了東瀛國的文武官員,讓應神天皇宣讀了退位詔書,成立瀛州,成為大靖領土。為了徹底的治理瀛州的百姓和官員,張繡準備任命漢人在此為官,在瀛州沒有徹底的漢化之前,必須留守重兵把守。
思來想去,張繡決定封次子張祥為東瀛王,鎮守此處,任命田璟為瀛州總督,推行國策,治理瀛州。
田璟是西涼人,算是皇帝的本鄉人,非常的靠得住。
而且田璟的才能出眾,又有推行國策的經驗,在瀛州來也能順利的展開各個事項。
瀛州較遠,又隔著海,雖然以後的會大力的發展海船,促進雙方百姓的交流聯係,但是當下必須要找個靠得住的人來管理和治理瀛州,張祥不必說,是大靖的皇室,田璟也是最好的人選。
張祥也算是靖朝封的第一個王。
長安艦緩緩地靠到岸邊。
艦船上的騎兵在文聘的率領下朝著東瀛的皇都而去,占領皇都的城防後,等待皇帝的到來。
隨後,張繡在靖乾軍的護衛下,朝著東瀛的皇都走去。
策馬半日時間,大軍就已經遠遠地看見了東瀛國的皇都模樣,跟漢朝的城郭非常相似,一看就知道是仿照產物,但他們仿照得不夠全麵,皇都前麵沒有護城河也沒有甕城,城牆的高度也達不到皇城的要求。
看來這個時候的東瀛發展並不先進。
據張繡的了解,現在的東瀛還處於奴隸社會,正在逐漸地向封建社會轉移,應神天皇是封建社會的產物,也是東瀛開始過去的標誌,可惜,他們的轉化還沒有完全,就被張繡打破了。
直接將他們拉入封建社會,成為大靖的州郡。
走到城門口,便瞧見跪在最中間的一位四五十歲的男子,身穿玄色四爪龍袍,雙手高舉著黃色印綬,兩股顫顫地跪在那裏,仿佛像是待宰的羔羊。
張繡問旁邊的翻譯:“這就是你們的應神天皇?”
那人苦笑:“皇上,小的不過是來往與平州和瀛州的商旅,哪裏能見得到東瀛國的皇帝,不過看他的服飾,應該就是東瀛國的天皇。”
張繡頷首,夾馬上前。
健壯高大駿威的戰馬踏著馬蹄,緩步走到天皇的前麵,戰馬上麵高坐的張繡眼神睥睨看著跪在下麵的天皇,一股無形的壓力陡然降臨下去,下麵的應神天皇頓時嚇得渾身顫栗不安。
感受到咫尺天顏和天威不測的雙重壓迫,應神天皇緊張的額頭冒汗,惴惴不安起來,將頭磕得越低了,幾乎要將頭埋進地表。
“譯朕的話給他,”張繡盯著應神天皇說,“問他是否就是東瀛國的天皇。”
翻譯趕緊代表張繡問話。
應神天皇慌忙應答。
翻譯對張繡翻譯道:“皇上,他說他就是東瀛國的天皇應神。”
張繡點頭:“再怎麽說他也是做過一國之主的,叫他平身吧,抬起頭來迴話。”
那翻譯傳了張繡的話,應神天皇暗透了一口氣,伏身一拜,這才艱難地站起身來,虛著眼瞧著這位大靖的九五至尊。
四十八歲的張繡戴著絨草生絲纓蒼龍教子珠冠,身著剪裁的十分精細得體的石青直地納紗金龍褂,罩著一件米色葛紗袍,腰間束著漢白玉四塊瓦明黃馬尾絲帶,處處彰顯著皇家的尊貴不凡。
臉上皮膚白淨展潤,濃眉下一雙瞳仁炯炯有神,黑不見底。
身上散發著一股久居天位不可褻瀆的皇天威嚴氣勢,叫人望而生畏不安直視如此天威。
當應神天皇起身,張繡瞥眼瞧見在應神天皇後麵的一位女子的身影,雖低著頭跪著,但光從背影和濃稠秀麗的頭發都能判斷出,此女子絕對是為風華絕代,容貌不凡的美女。
張繡眼神示意:“問一下應神天皇,後麵的這位女子是誰!”
那翻譯趕緊向應神天皇問話。
應神天皇聞言,眼神複雜地掃了一眼後麵的女子,有些不情願的說向翻譯說了出來。
那翻譯迴道:“皇上,此女子名叫新恆結衣,是東瀛國剛剛選出來的秀女,這女子便是東瀛國的第一美女,應神天皇剛準備冊立為皇後呢,”那翻譯獻媚地笑道,“好在皇上您打過來了,他還沒來得及冊封。”
“新恆結衣?”
張繡看向那女子,忽地從後麵抽出虎頭湛金槍,一聲槍鳴之聲突響,鋒利的槍尖已經出現在新恆結衣那細嫩光滑的脖頸三寸少許處定住。
旁邊的應神天皇嚇得眉毛差點上升入發了。
沒想到高高在上的九五至尊竟然還有如此高超的武藝傍身。
新恆結衣也嚇得不敢動了。
鋒利的槍尖抵在喉尖處,一股冰涼鋒利的銳氣讓她感覺到死亡的威脅。
張繡槍頭向上移動,抵在新恆結衣的下巴處,緩緩往上抬,逼迫著新恆結衣慢慢地抬起頭來,將她那絕世的容貌展現在張繡的眼簾中。
瞧見著絕世容顏,張繡收了槍,“不愧是東瀛國第一美女,容貌果然是世無雙啊!”然後看向應神天皇,“朕攻取瀛州並非為行霸道之事,以後的瀛州就是我大靖的領土,朕自然不會奪人所愛,你想冊她為妻,朕不會奪人所愛!”
說罷,張繡夾馬而入。
翻譯對著那應神天皇翻譯:“皇上說以後的瀛州就是大靖的領土,皇上不會奪你所愛,這個女子你想迎娶就迎娶,不過,你也得考慮清楚,如此絕世美女除了皇上,就你那小身板,能受得起嗎?”
應神天皇雖心有不願,但為活命趕緊表示願意獻出新恆結衣給皇上。
張繡進了皇城,這皇城中的百姓還真不少,道路的兩邊已經跪滿了當地的百姓,穿的衣著大多跟漢朝相同,樣式有少許的改動。
整個皇城並不是很大,皇宮也小。
整個皇宮還沒有大靖皇宮的一個宮殿大,但這麻雀雖小也是五髒俱全,竟然連三宮六院都有,雖然是縮小簡化版的,最起碼也算是有了。
在皇宮內,張繡見了東瀛國的文武官員,讓應神天皇宣讀了退位詔書,成立瀛州,成為大靖領土。為了徹底的治理瀛州的百姓和官員,張繡準備任命漢人在此為官,在瀛州沒有徹底的漢化之前,必須留守重兵把守。
思來想去,張繡決定封次子張祥為東瀛王,鎮守此處,任命田璟為瀛州總督,推行國策,治理瀛州。
田璟是西涼人,算是皇帝的本鄉人,非常的靠得住。
而且田璟的才能出眾,又有推行國策的經驗,在瀛州來也能順利的展開各個事項。
瀛州較遠,又隔著海,雖然以後的會大力的發展海船,促進雙方百姓的交流聯係,但是當下必須要找個靠得住的人來管理和治理瀛州,張祥不必說,是大靖的皇室,田璟也是最好的人選。
張祥也算是靖朝封的第一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