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五答應下,腦子裏忽然冒出一個念頭,過了這段時日,不如去尋訪一些江湖上成名的水路好漢,為師弟分憂最好。


    這一此的船隊航程,是順揚子江沿運河走淮水出海,再直接北上千餘裏,很快就到達了登州文登縣沿海附近,也就是山東半島的南麵。


    這個年代因為黃河尚未奪淮入海,因此淮河出海口還未被淤塞,所以一路還算順利,等二十年後這條水路就不行了。


    這段不長不短的水路足足走了近半個月,主要是出海後需要沿著海岸線一點點摸索,幸虧客舟上的泉州水手們有著豐富的海路經驗,不然還需要花更長時間才能找到地點。


    等看到膠州灣,再過了嶗山後,直往東北航行就順暢多了。


    此時的膠州灣已經是大宋繁華的北方港口,甚至絲毫不下於登州,此地已經有了市舶司,就在板橋鎮上,屬密州管轄。王定六對於山東半島分基地的選擇曾經考慮再三,最後還是放棄了這裏,繼續往東走。


    板橋鎮這附近北方的富商雲集,人口稠密,海船直達福州、明州等地,在這裏開基地做什麽事情還是太顯眼了。


    相對的,再往東這二百餘裏文登海岸,在北宋時期就荒涼的多。雖然外表已經有點後世金灘旅遊勝地的感覺了,隻不過是原始版的,沙灘雖是漂亮,但岸上河流泛濫更嚴重,不狠心治理的話,百姓根本難以在此立足,因此目前人煙稀少。


    王定六隻憑記憶覺得,登陸地點選在海岸東側的兩條河流之間,那一片凸出的陸地就差不多了。後世文登的這兩條著名河流母豬河跟昌陽河,此時應該叫黑水河跟昌水。


    哪知道足足找了半天也沒找到,此時這附近僅入海的河流就不下五六條,看哪條都像,卻又似是而非。記憶中沿岸那塊本該凸出的陸地此時也要高聳的多,王定六這才意識到,後世那種地理形狀也許是地質變遷,或者幹脆是人工造成的痕跡。


    目前他所在位置應該是後世的五壘島海灣,崖岸遠比後世要高,再往東數裏,過了一條河流倒是地勢平坦許多。可那裏看過去河溝泛濫,也沒有稍高點的丘陵地立足,王定六隻好又轉迴來,讓水手在兩條河流之間勉強靠岸登陸,令孫五帶人劃著攜帶的小舟,進入左側那條吃水僅四五尺左右的河流,前行打探。


    王定六上岸後帶眾人往北走了不過百餘丈,來到一處十餘丈高的陡峻丘陵前,轉過山嘴,眼前豁然開朗…


    仔細打量周遭,右側數裏外卻是另一處礪挹突兀的丘陵,丘陵再往東就是他懷疑為昌水的另一條河,兩座丘陵間形成了所謂的山穀。山穀往北卻是數十裏的平原,荒草叢林下有數條深淺不一的小河溝,遠望東北方,則是延綿數十裏的山丘地帶…


    看到這裏,王定六一拍腦袋,這才記起來,這裏應該就是他在濱海農林所工作時來過的地方,確定是苦苦尋找的那處古代小山穀。據後世記憶的資料,直到清朝時期,這裏的地質結構才發生變化,大概沿海岸才形成現代的格局,難怪此時完全是一副麵目全非的景象。


    趕緊命眾鄉兵和二百餘水手一起動手,不到半個時辰就搭建起數十座皮帳,正修整時孫五帶人迴報:“俺們順著那淺河往北,數裏後方見到村民,問過才知,這條寬有百餘丈,水深卻不過五尺的小河真的就是黑水河,那東側數裏外的河流便是昌水,要是沿昌水往東北六十餘裏,就到了文登縣城。”


    “師兄辛苦,可問了再往北有個漢時古城嗎?”


    孫五點頭稱是:“據當地村民講,要是從師弟這廂一直往北走三十餘裏,正是昌山,山南確有個昌陽古城,不過卻已荒涼甚久。因怕來不及,特先迴來稟告師弟得知。”


    “可知何故荒廢?現今還有何人在那裏居住?”


    “具體卻不知,隻聽說此地慣發洪水,連城內都時常被水淹,又旱澇不定,許多田地因此荒廢了,城戶大多搬遷了,如今隻剩一裘姓大戶在昌陽古城居住,另有百餘戶佃農,立了個村保。”…


    果然是個村保,這跟史料記載也對得上。


    此地就是個加強版十倍的天闕村,昌陽古城在宋末就應該徹底廢棄了。原因很多,主要就是兩條河的上遊水土流失太嚴重,導致下遊河段淤積嚴重,旱澇不斷,把個漢代時期的糧倉生生毀掉了。


    曆史記載昌陽城附近可是有幾十萬畝良田的,看來是此地沒錯了。


    不過王定六沒有急著前往,先帶人圍著這座山穀轉了一圈,又一直往北走了十幾裏查看地形狀況。這座小山穀位置較高,土質幹燥,大約不到兩萬畝,往北不到十裏,就是黑水河與昌水之間的低窪地帶,現在這裏有三條小河溝,長滿了雜草和灌木林。


    坐小船來到昌水以東地區,地貌更是低窪泛濫不堪,隻再往北二十幾裏,過了昌水以北地勢高了些才有村落,目前隻剩數千畝土地。而原本從昌山以南到王定六登陸的黑水、昌水流域兩旁這數十萬畝土地,都是漢朝時期的一個小糧倉。


    更重要的是,這三四十萬畝土地範圍內不但能種糧、還可曬鹽,漢朝時就設有鹽官,當然那時候可能是井鹽,且到此時也廢棄了。


    而這裏地下還有媒、鐵、石墨、硫礦、花崗石、黏土等多種礦藏。鐵礦還都是露天就可開采,屬於褐鐵礦,跟後世德國、瑞典等地著名工業區的鐵礦石一樣品質,含鐵量雖少卻非常容易冶煉,要是加上坩堝爐那簡直是絕配。


    唯一的遺憾就是儲藏量少,隻有幾十萬噸,但以北宋這個年代的生產力,卻足夠開采上百年了。最大兩處鐵礦的位置,就在距離王定六立足之地的北方三十裏外一處,也就是昌陽古城西南;另一處就在東邊離此十幾裏遠的昌水岸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水滸之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塵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塵問並收藏新水滸之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