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恰逢亞古獸率妖族叛亂,撞碎了銀河星盤,使西北陷入永夜昏冥,天地間最後一對燭龍不得已雙雙羽化,留下遺孤離珠。臨淵畢竟是燭龍撫養長大,為守熱孝,隻得將婚期向後推遲。
因為太在乎,反倒無所適從。雲門性子平和,孤零零遠嫁東海,麵對前所未有的刁難排擠,難免失落無措。因此處處小心翼翼,試圖討所有人的歡心,生怕做了一點他不喜歡的事。那樣低伏卑微,最後不過落得成個丟人現眼的笑話。
燭龍羽化後,臨淵一度想將無依無靠的離珠從陰山接到東海,以全孝悌,又怕雲門多心,便踟躕著同她商議。雲門對此並無異議,但離珠卻對他倆的婚事十分介懷,並不願以龍君妹妹的身份長居東海,便修書拒道,她已決意斷絕紅塵,要秉承父母遺誌,守護陰山故地。離珠隻想留在和臨淵自幼一處長大的地方,就算隻能伴著那點微不足道的迴憶,也可以獨自度過億萬斯年。
臨淵為此鬱鬱了很久,雲門亦不知該如何相勸,甚至擔心他是否會因此對自己心生芥蒂。
第七十章 累世孑途風雪負
無妄橋上的風越來越冷,我走得愈加緩慢艱難。可是不能迴頭,更不能稍停。
往事攤開如卷,深深淺淺,沿著一步步的足跡,流過眼前。我隻能眼睜睜,看一世情緣,是如何水落石出,頓化霜雪狼煙。
臨淵為燭龍守孝,雲門一等又是三百年。
也不是沒有過快樂的辰光。
難得閑暇之時,他會帶她同去巡海逐日,雙雙化出龍尾,潛碧海,共泳滄流,縱橫風濤之下,振鱗橫海,擊水三千。
滿月潮汐漫湧,繁星如織,巨大的龍形收攏逶迤的軀幹,緩緩盤起來,一隻小小白狐蜷在蟠龍渾圓的頂鱗之上,枕著那顆如意頂珠,如夢安閑。
他抖了抖淺金泛白的鱗,發出嘩嘩的動靜:“等我修成了通天徹地的應龍,就讓你坐在我的龍角上禦風馳騁,從此三界奈何,天地無疆。”
六月十三,是凡間祭祀龍王的盛大節慶,又稱“雨節”,熱鬧集會通常持續三到五天,善男信女們獻上貢品香燭,焚紙祭酒,祈禱來年風調雨順,求龍神賜福免災,保佑海事順利。臨淵自接掌東海以來,這片海域便風平浪靜得多,海邊漁村遍布,村民以捕魚、採珠、海運和曬鹽為生,因此都對龍王祭非常重視。
每到日子,船家、鹽戶、漁民便聚集在龍王廟前,按順序依次行三拜九叩的大禮,鑼鼓齊鳴,歌舞達旦不歇。臨淵搖身化出人形,攜她踏上東陸,共享這人間香火。
凡人對龍的崇仰和對海的敬畏,令雲門很是唏噓,站在熊熊篝火邊,感動地許願:“我以後要生許多許多小龍。”
對那些力量微薄的凡人而言,龍神的眷顧,無疑代表著豐足年景和平順康樂,就算歲壽不過彈指,也充滿熱忱,從不放棄希望。於是她天真地覺得,如果東海能多一些神龍,護佑這一方平安,是件無比美好的事。
他擎著杯茶坐在對麵,含笑將她望著:“唔,生許多小龍來做什麽?”
雲門迴過神,頰邊飛起連綿紅暈,麵龐在火光映照下,似一塊凍成凝脂的蜜,散發琥珀色瑩潤的清光:“帶他們去翻江倒海啊,多好玩兒。”
臨淵原本好生喝茶,忽被嗆得喘不上氣:“那,惹了亂子以後?”
“當然是他們的父君去擺平。”
……
彼時離他們大婚的日子,隻有不到十天。
山盟海誓,蜃樓海市。這紅塵是非,怎經得從頭翻悔。凡人有所執所願,可以向神明虔誠祈求;那神仙的困惑,又該從何解脫呢?
海上鏡城中,一瓦一石,一草一木都並不陌生。龍族喜水澤之氣,成親那天,海麵上很早就飄起霢霂細雨,萬千紛揚滾落,竟似甫灑銀月輝光。
龍狐聯姻,天地載冊,乃是仙族的一樁盛事。他娶她那日,場麵之煊赫,排場之盛大,四海八荒都絕無僅有,各路前來拜賀的仙家絡繹不絕,整片東海被數不清祥雲紫氣籠得瑞兆萬千。
流泉宮,清輝堂。雲門換過盛裝,被太玄引著,朝她避無可避的未來走去。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闔宮都是漫天漫地的紅,燈籠照羅帷,竟顯出幾分悽愴。
外殿觥籌喧譁,她在清輝堂內獨自靜坐,隔著喜帕,聽窗外潮汐漲退,聲聲入耳,甜蜜而略帶慌張。
鴻蒙虛空之中,一對眼眸先至。原來帶著春空闖入鏡城後所做的那個夢,竟不是夢,每個畫麵都曾如此真實地發生。
長明燈輝光搖曳,將照壁上所鑲的明珠都襯得黯淡。夜來拖著一連串水花分開人群,急急遊過,對臨淵耳語幾句什麽。他身子猛地一晃,眼神向某個不可測的深淵坍了下去。
手中杯盞觸地而碎的同時,勢蘊風雷的陰雲已被召喚入海。
滿殿賓客瞠目結舌,望著這場婚宴的主人拋下新娘,帶著一名鮫女匆忙駕雲而去,不知奔往何處,也沒留下隻言片語。
沒人知道他去做什麽、打算什麽時候迴來、還會不會迴來。
雲門也不知道。日落之前,甚至都沒人敢敲開清輝堂的門,告訴她,她的夫君在喜堂上當著諸天神佛的麵,帶龍宮大祭司頭也不迴地跑了。
但我如今已經知道,也能清清楚楚看到,一切究竟是,何以至此。
</br>
因為太在乎,反倒無所適從。雲門性子平和,孤零零遠嫁東海,麵對前所未有的刁難排擠,難免失落無措。因此處處小心翼翼,試圖討所有人的歡心,生怕做了一點他不喜歡的事。那樣低伏卑微,最後不過落得成個丟人現眼的笑話。
燭龍羽化後,臨淵一度想將無依無靠的離珠從陰山接到東海,以全孝悌,又怕雲門多心,便踟躕著同她商議。雲門對此並無異議,但離珠卻對他倆的婚事十分介懷,並不願以龍君妹妹的身份長居東海,便修書拒道,她已決意斷絕紅塵,要秉承父母遺誌,守護陰山故地。離珠隻想留在和臨淵自幼一處長大的地方,就算隻能伴著那點微不足道的迴憶,也可以獨自度過億萬斯年。
臨淵為此鬱鬱了很久,雲門亦不知該如何相勸,甚至擔心他是否會因此對自己心生芥蒂。
第七十章 累世孑途風雪負
無妄橋上的風越來越冷,我走得愈加緩慢艱難。可是不能迴頭,更不能稍停。
往事攤開如卷,深深淺淺,沿著一步步的足跡,流過眼前。我隻能眼睜睜,看一世情緣,是如何水落石出,頓化霜雪狼煙。
臨淵為燭龍守孝,雲門一等又是三百年。
也不是沒有過快樂的辰光。
難得閑暇之時,他會帶她同去巡海逐日,雙雙化出龍尾,潛碧海,共泳滄流,縱橫風濤之下,振鱗橫海,擊水三千。
滿月潮汐漫湧,繁星如織,巨大的龍形收攏逶迤的軀幹,緩緩盤起來,一隻小小白狐蜷在蟠龍渾圓的頂鱗之上,枕著那顆如意頂珠,如夢安閑。
他抖了抖淺金泛白的鱗,發出嘩嘩的動靜:“等我修成了通天徹地的應龍,就讓你坐在我的龍角上禦風馳騁,從此三界奈何,天地無疆。”
六月十三,是凡間祭祀龍王的盛大節慶,又稱“雨節”,熱鬧集會通常持續三到五天,善男信女們獻上貢品香燭,焚紙祭酒,祈禱來年風調雨順,求龍神賜福免災,保佑海事順利。臨淵自接掌東海以來,這片海域便風平浪靜得多,海邊漁村遍布,村民以捕魚、採珠、海運和曬鹽為生,因此都對龍王祭非常重視。
每到日子,船家、鹽戶、漁民便聚集在龍王廟前,按順序依次行三拜九叩的大禮,鑼鼓齊鳴,歌舞達旦不歇。臨淵搖身化出人形,攜她踏上東陸,共享這人間香火。
凡人對龍的崇仰和對海的敬畏,令雲門很是唏噓,站在熊熊篝火邊,感動地許願:“我以後要生許多許多小龍。”
對那些力量微薄的凡人而言,龍神的眷顧,無疑代表著豐足年景和平順康樂,就算歲壽不過彈指,也充滿熱忱,從不放棄希望。於是她天真地覺得,如果東海能多一些神龍,護佑這一方平安,是件無比美好的事。
他擎著杯茶坐在對麵,含笑將她望著:“唔,生許多小龍來做什麽?”
雲門迴過神,頰邊飛起連綿紅暈,麵龐在火光映照下,似一塊凍成凝脂的蜜,散發琥珀色瑩潤的清光:“帶他們去翻江倒海啊,多好玩兒。”
臨淵原本好生喝茶,忽被嗆得喘不上氣:“那,惹了亂子以後?”
“當然是他們的父君去擺平。”
……
彼時離他們大婚的日子,隻有不到十天。
山盟海誓,蜃樓海市。這紅塵是非,怎經得從頭翻悔。凡人有所執所願,可以向神明虔誠祈求;那神仙的困惑,又該從何解脫呢?
海上鏡城中,一瓦一石,一草一木都並不陌生。龍族喜水澤之氣,成親那天,海麵上很早就飄起霢霂細雨,萬千紛揚滾落,竟似甫灑銀月輝光。
龍狐聯姻,天地載冊,乃是仙族的一樁盛事。他娶她那日,場麵之煊赫,排場之盛大,四海八荒都絕無僅有,各路前來拜賀的仙家絡繹不絕,整片東海被數不清祥雲紫氣籠得瑞兆萬千。
流泉宮,清輝堂。雲門換過盛裝,被太玄引著,朝她避無可避的未來走去。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闔宮都是漫天漫地的紅,燈籠照羅帷,竟顯出幾分悽愴。
外殿觥籌喧譁,她在清輝堂內獨自靜坐,隔著喜帕,聽窗外潮汐漲退,聲聲入耳,甜蜜而略帶慌張。
鴻蒙虛空之中,一對眼眸先至。原來帶著春空闖入鏡城後所做的那個夢,竟不是夢,每個畫麵都曾如此真實地發生。
長明燈輝光搖曳,將照壁上所鑲的明珠都襯得黯淡。夜來拖著一連串水花分開人群,急急遊過,對臨淵耳語幾句什麽。他身子猛地一晃,眼神向某個不可測的深淵坍了下去。
手中杯盞觸地而碎的同時,勢蘊風雷的陰雲已被召喚入海。
滿殿賓客瞠目結舌,望著這場婚宴的主人拋下新娘,帶著一名鮫女匆忙駕雲而去,不知奔往何處,也沒留下隻言片語。
沒人知道他去做什麽、打算什麽時候迴來、還會不會迴來。
雲門也不知道。日落之前,甚至都沒人敢敲開清輝堂的門,告訴她,她的夫君在喜堂上當著諸天神佛的麵,帶龍宮大祭司頭也不迴地跑了。
但我如今已經知道,也能清清楚楚看到,一切究竟是,何以至此。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