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拂袖跳上畢方鳥,不過轉瞬之間,已化作天外一串黑點。琰融父子也不知何時悄然身退。
我目瞪口呆,對著那黑影不住揮手:“哎等一下啊,不是這樣的,我隻負責津河化龍那樁罪過,救不救世不歸我管,我不能和他去同一個地方……你等等!”
白澤一行置若罔聞,細瞧去,似乎還將畢方揮動的一雙翅膀催得更急了些。
大局已定,不去也得去。
濃雲散盡,隻剩一輪月明晃晃照得人心慌。臨淵伸手在一隻湊近前來的翼虎下巴旁不住撓癢,似撫弄貓咪。那長得兇神惡煞的妖獸也不知著了什麽道,被捋得甚歡快,喉嚨發出膩歪的唿嚕聲,就差身子一歪倒在他腳邊撒嬌翻滾。
臨淵邊逗弄那虎,邊望著我跳腳的模樣,滿臉似笑非笑的表情,非常、非常之欠揍。
第五十七章 兩腳踏翻塵世路
我在萬丈虛空中破光而馳,最後迴首望了一眼。東荒之上,雨絲霢霂,雲碎風如潮。唯獨天音仍自遙遙傳來,依稀唱念的是:“生身受度,劫劫長存。永度三途,五苦八難。隨劫輪轉,與天齊年。超淩三界,逍遙上清……”
不知在長吟這世間何種繁華,何種凋零。
執意拋卻一切也要遠走天涯的少年心性,總以為將來比過去更深遠。還來不及勘破,那些鑄造信念的幻願,也必將化身成夢魘。都以為有一世的聰明可誤,而白駒千宿,不知流年風霜,何等漫長蹉跎。
既肯卸去一身修為下世,便得做好準備,以這脆弱肉身去經瘟疫、地劫、天災、末法,應各種凡胎天數。不幸中的萬幸是,為了能順利完成媧皇重託,十雙翼虎在為我倆護法時,恰如其分地網開了那麽微乎其微的一麵。這點薄麵令我能在法力全失的情況下,勉強保留這具人身。
剛落地,好巧不巧正砸在一處桃花燦然的山穀。春寒如紗,似有實無,景致同我在觀滄海中看到的不大一樣。
天上一日,人間四季早換過七輪。想必此時的臨安城裏,早已過了天寒地凍的落雪時節。
在投入輪迴的當口,我有心使個小詐,腳步略滯了滯,臨淵便比我早半刻墜入通往那處凡世的渦流中。前後稍稍一錯開,落地的時辰和地方就千差萬別。
按凡間的日月經緯換算,他落地的辰光,應該比我早了三個多月,也不知現今身在何方。
誠然我沒什麽出息,卻自認是隻很有骨氣的狐,說不要跟他一道同行,就必得想法子分道揚鑣,因此自然是不會再去尋他。為了這段一廂情願的孽緣,所有能做的和不該做的,都已經做到頭了,我能幫他的也就到此為止。
履世之途,處處陌路,我徹底孑然一身,全不知該上哪兒找個地界暫棲。想了想,還是先去尋一尋下世前在虹光裏看到的翠湖長堤。畢竟那是我親眼所見的第一個地方,對茫茫人間唯一的印象。
那些書卷裏的場景突然被拉到近前,我還記得話本裏常寫的是,一個落單的姑娘家行走江湖,最好女扮男裝比較方便,否則很容易招來各路麽蛾子。
趁元丹中那點仙澤尚未散盡,趕緊拈個訣,將衣裳變作一身竹青長衫,手裏又晃出把摺扇來,臨水照了照,自覺很滿意。若論風流倜儻,就算比不上哥哥,起碼也不輸雍禾。
臨行前,托賴太玄一番殷切囑咐,說是此地民風淳樸,光天化日路不拾遺。城中吟花賞柳的文人雅士居多,讀書人嘛,最是行安節和,輕易不生爭執等。惹得我一顆凡心激盪不能自持,光想想都覺得前途裏定埋伏著很多令人期待的好事,也終於明白為什麽人間對青丘的狐狸們有那麽大的誘惑力。
順著下山的羊腸小道走了兩三個時辰,遇見的第一個凡人是個樵夫,正扛著滿擔子柴草晃晃悠悠走來。
我仿照記憶中書生小哥文縐縐的模樣拱手一揖:“請問這位大叔,去往臨安城中最大的那個湖,該怎麽走?”
樵夫鬚髮半白,身板卻硬朗,說起話來中氣頗足,先客客氣氣把我誇了一遍,表示關切:“小公子生得好相貌,怎的孤身一人在這荒山野嶺裏迷了路,身邊連個書童也不帶,要趕上天晚了,山中有虎又有狼,可不是鬧著玩兒的!”再細問道,“你要去的,可是西湖?”
我卻也不知道那湖在此地究竟叫個什麽,隻得赧顏再施一禮:“就是邊兒上有座雷峰塔的湖,很大很大。”
砍柴大叔果然古道熱腸,特別認真地指點說:“下了天竺山腳,遇見的斜岔路,朝左轉,直走四五裏地再右轉,走上百十來步,右手邊有棵歪脖子老槐樹,就是天竺村口,穿過那村子再朝東走兩裏半,正趕上今日錢塘大集散得晚。”
拎著個不認路的狐狸腦瓜勉力記了半天的左左右右,務求不出差錯,孰料此公話鋒一轉:“那邊人比較多,你再問問。”
說罷挑起柴擔,轉身便走,端的是健步如飛。
想是常年上山打柴之故,大叔腳力甚強勁,在崎嶇山路上如履平地,三兩下便沒了蹤影,唯他口中哼唱的歌聲仍隱約傳來,調子似曾相識,有著說不出的灑脫悠揚:“踏歌藍采和,世界能幾何。紅顏三春樹,流年一擲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紛紛來更多。朝騎鸞鳳上碧落,暮見桑田生白波。長景明暉在空際,金銀宮闕高嵯峨……小公子,那岔路口可千萬別走反了啊!須知‘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雲’哪……”
</br>
我目瞪口呆,對著那黑影不住揮手:“哎等一下啊,不是這樣的,我隻負責津河化龍那樁罪過,救不救世不歸我管,我不能和他去同一個地方……你等等!”
白澤一行置若罔聞,細瞧去,似乎還將畢方揮動的一雙翅膀催得更急了些。
大局已定,不去也得去。
濃雲散盡,隻剩一輪月明晃晃照得人心慌。臨淵伸手在一隻湊近前來的翼虎下巴旁不住撓癢,似撫弄貓咪。那長得兇神惡煞的妖獸也不知著了什麽道,被捋得甚歡快,喉嚨發出膩歪的唿嚕聲,就差身子一歪倒在他腳邊撒嬌翻滾。
臨淵邊逗弄那虎,邊望著我跳腳的模樣,滿臉似笑非笑的表情,非常、非常之欠揍。
第五十七章 兩腳踏翻塵世路
我在萬丈虛空中破光而馳,最後迴首望了一眼。東荒之上,雨絲霢霂,雲碎風如潮。唯獨天音仍自遙遙傳來,依稀唱念的是:“生身受度,劫劫長存。永度三途,五苦八難。隨劫輪轉,與天齊年。超淩三界,逍遙上清……”
不知在長吟這世間何種繁華,何種凋零。
執意拋卻一切也要遠走天涯的少年心性,總以為將來比過去更深遠。還來不及勘破,那些鑄造信念的幻願,也必將化身成夢魘。都以為有一世的聰明可誤,而白駒千宿,不知流年風霜,何等漫長蹉跎。
既肯卸去一身修為下世,便得做好準備,以這脆弱肉身去經瘟疫、地劫、天災、末法,應各種凡胎天數。不幸中的萬幸是,為了能順利完成媧皇重託,十雙翼虎在為我倆護法時,恰如其分地網開了那麽微乎其微的一麵。這點薄麵令我能在法力全失的情況下,勉強保留這具人身。
剛落地,好巧不巧正砸在一處桃花燦然的山穀。春寒如紗,似有實無,景致同我在觀滄海中看到的不大一樣。
天上一日,人間四季早換過七輪。想必此時的臨安城裏,早已過了天寒地凍的落雪時節。
在投入輪迴的當口,我有心使個小詐,腳步略滯了滯,臨淵便比我早半刻墜入通往那處凡世的渦流中。前後稍稍一錯開,落地的時辰和地方就千差萬別。
按凡間的日月經緯換算,他落地的辰光,應該比我早了三個多月,也不知現今身在何方。
誠然我沒什麽出息,卻自認是隻很有骨氣的狐,說不要跟他一道同行,就必得想法子分道揚鑣,因此自然是不會再去尋他。為了這段一廂情願的孽緣,所有能做的和不該做的,都已經做到頭了,我能幫他的也就到此為止。
履世之途,處處陌路,我徹底孑然一身,全不知該上哪兒找個地界暫棲。想了想,還是先去尋一尋下世前在虹光裏看到的翠湖長堤。畢竟那是我親眼所見的第一個地方,對茫茫人間唯一的印象。
那些書卷裏的場景突然被拉到近前,我還記得話本裏常寫的是,一個落單的姑娘家行走江湖,最好女扮男裝比較方便,否則很容易招來各路麽蛾子。
趁元丹中那點仙澤尚未散盡,趕緊拈個訣,將衣裳變作一身竹青長衫,手裏又晃出把摺扇來,臨水照了照,自覺很滿意。若論風流倜儻,就算比不上哥哥,起碼也不輸雍禾。
臨行前,托賴太玄一番殷切囑咐,說是此地民風淳樸,光天化日路不拾遺。城中吟花賞柳的文人雅士居多,讀書人嘛,最是行安節和,輕易不生爭執等。惹得我一顆凡心激盪不能自持,光想想都覺得前途裏定埋伏著很多令人期待的好事,也終於明白為什麽人間對青丘的狐狸們有那麽大的誘惑力。
順著下山的羊腸小道走了兩三個時辰,遇見的第一個凡人是個樵夫,正扛著滿擔子柴草晃晃悠悠走來。
我仿照記憶中書生小哥文縐縐的模樣拱手一揖:“請問這位大叔,去往臨安城中最大的那個湖,該怎麽走?”
樵夫鬚髮半白,身板卻硬朗,說起話來中氣頗足,先客客氣氣把我誇了一遍,表示關切:“小公子生得好相貌,怎的孤身一人在這荒山野嶺裏迷了路,身邊連個書童也不帶,要趕上天晚了,山中有虎又有狼,可不是鬧著玩兒的!”再細問道,“你要去的,可是西湖?”
我卻也不知道那湖在此地究竟叫個什麽,隻得赧顏再施一禮:“就是邊兒上有座雷峰塔的湖,很大很大。”
砍柴大叔果然古道熱腸,特別認真地指點說:“下了天竺山腳,遇見的斜岔路,朝左轉,直走四五裏地再右轉,走上百十來步,右手邊有棵歪脖子老槐樹,就是天竺村口,穿過那村子再朝東走兩裏半,正趕上今日錢塘大集散得晚。”
拎著個不認路的狐狸腦瓜勉力記了半天的左左右右,務求不出差錯,孰料此公話鋒一轉:“那邊人比較多,你再問問。”
說罷挑起柴擔,轉身便走,端的是健步如飛。
想是常年上山打柴之故,大叔腳力甚強勁,在崎嶇山路上如履平地,三兩下便沒了蹤影,唯他口中哼唱的歌聲仍隱約傳來,調子似曾相識,有著說不出的灑脫悠揚:“踏歌藍采和,世界能幾何。紅顏三春樹,流年一擲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紛紛來更多。朝騎鸞鳳上碧落,暮見桑田生白波。長景明暉在空際,金銀宮闕高嵯峨……小公子,那岔路口可千萬別走反了啊!須知‘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雲’哪……”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