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俗話說的“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犄角旮旯裏掃一掃,拔下根毛也比尋常人家腰還粗。隻消想此龍放高利貸時輕車熟路的架勢,就知道多缺銀子也折不了他那小蠻腰。
多番鋪排下來,順利的話至多月餘就能籌集出遠征北伐所需的軍費,而不必動用寶庫一分一厘。臨淵不愧身負億萬海族眾望,這等思慮詳盡,百密而無一疏,令人嘆服不已。但他仍然把這些都算作我的功勞,對外隻說法令是君後塗山氏所擬,一下子就把殫精竭慮體恤蒼生的美名傳遍海疆。
令鮫族趕工織綃的禦旨下達至龍綃宮,意料之中,奉命前去傳旨的薑夷又受了好些冷言冷語。但她迴來並未抱怨半字,也未流露任何委屈。為怕薑夷再被尋釁責打,我又央太玄從流泉宮行走禦前的女官裏,挑了個口舌伶俐心思活泛的小侍婢撥到上元宮當差,平日便跟在薑夷身邊打打下手。這次隨行傳旨的,就有她。
小丫頭名喚雁書,嬌憨活潑,果真把夜來一身傲骨學得個活靈活現。
她抱臂蹺腳跳上條案,仰著下巴哼道:“無非泡了一宿軒轅宮,略得著點權術的皮毛罷了。如果這就算鳳儀之姿,那天下能襄助明君開疆闢土的賢良何止千萬?權謀之術易學難精,往往自以為得其奧妙反倒弄巧成拙的多,真不如不沾惹的好。做一個合格的君後所需要的本事,多半與生俱來,不是誰都學得會。照貓畫虎反類犬,有些人一輩子也弄不明白。”
開戰在即,司宵這些時日大多泡在龍綃宮,與夜來沒日沒夜地商討戰局。有夜來在的場合,他素來不會多言,以免喧賓奪主。從他口中落地的,據說是句言簡意賅的評價:“狐狸都是出口成章的謊話精。”
安靜的上元宮裏,我聽見自己的心突突突跳。司宵或任何一個對塗山狐族持有懷疑和不滿的水族的攻訐,都不能引起我情緒的絲毫起伏。但夜來“弄巧成拙”的諷喻,令我隱約生起不祥的預感。
攻打海夜叉的計劃從哪個角度看都沒有紕漏,但似乎總還有一處至關重要的點被忽略了,究竟是什麽,我卻怎麽也無法將一團亂麻般的碎片拚湊起來。
第四十二章 魚腹密書
為雲夢澤水族報仇雪恨的鏖戰,籌備得比四海盛宴還要招搖。其餘三海雖不能參戰,也要按規矩遣使前去告之。照太玄的說法,就得讓天下水族都見識見識,堂堂東海龍君,不僅能靠臉解決問題,還能靠拳。有才有貌有道行,路見不平,撒錢來鋪。
西君琰融一稱病就閉關,對此事不置可否,沒有任何態度和迴應。看來同之前揣測的無差,此公因延維在玉瓊川奪權失勢,對抬舉龍女上位的臨淵積怨頗深,必然不會同意四海聯手舉兵相幫,不從中作梗就算不錯;北君北鯤出於麵子情兒,以恭賀東君定親的由頭獻上禮單一份,也就算為籌集戰資略盡了綿力。他對攻打北溟隻字未提,便不至於在琰融處落下口實,兩頭都不得罪;南君蒼凜卻一改常態,既沒有送來銀兩,也未暗通一兵一卒。這日掌燈時分,才向東粼城秘密傳書魚腹,上書“封侯非吾願,唯願海波平。兄傾國力攘夷於外,弟卻恐蕭牆之憂,又變生肘腋矣。慎行。”
言辭中,似乎對開戰並不樂觀。到底是世情薄如蟬翼,還是蒼凜身在局外,反倒窺破另有玄機,實在令人好生費解。
臨淵自午間散了朝議就不知溜去何處躲清閑,神神秘秘,問也不肯說,現下還是仙蹤無覓。這封魚書弄得我心裏七上八下,實在坐立不安。蒼凜君一貫謹慎,親筆手書乃是用混了烏魚骨粉的墨汁落在白絹上,展開來浸泡在海水裏,字跡已褪得越來越淡,再過至多半個時辰就會徹底消失。要讓臨淵看到,必須盡快把這信交到他手上。
據那些行走宮闈逾千年的內侍龜仆們閑談所言,這一代的海主,也就是白龍神臨淵,由於出生在方外陰山腳下的雲夢澤,自幼由燭龍撫養長成,因此和其他傳承正統的四海龍王不同,修行之法也同脾性一樣亦正亦邪。
這則在龍宮私傳得最廣的流言,來歷已無從考證,被悠悠眾口傳來傳去,如今已演變成:每當遇到難以抉擇的麻煩,或國逢厄難,或惡戰在即,他們的龍君都會尋個月汐最盛的夜晚,孤身前往鶴沼,向神秘的巫祝尋求指引。
燭龍陰山氏信奉的上古無名邪神,向來在困局中被視為出奇製勝的虎翼。多年前,世間僅存的一對燭龍為照徹幽冥而羽化,也與此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那對燭龍就是臨淵的養父母。
說來說去,還是因為這場毫無外援的北伐,結果太難預料。違反了對外征伐必須四海同心的舊製,再加上宿敵魔族的死灰復燃,越發教眾人心裏沒底。
開弓沒有迴頭箭,一旦開打,是會再一次威服四海,還是為東海水族帶來更大的災劫,連暫有的風平浪靜也失去?他們的龍君行事素來乖張,又撂下海務在外逍遙了那麽些年,萬一戰事不利,拖來拖去耗得龍君不耐煩,又把爛攤子一丟就跑得沒影了怎麽辦?他橫看豎看,都是一副更適合閑雲野鶴的濁世佳公子模樣。
這些閑話聽在耳裏,隻替臨淵哭笑不得。人的年紀大了,難免有些離譜傳聞。尤其兩萬多歲的應龍,雖有戰神之名,就因為長了張傾國傾城的臉,反倒被懷疑是否禍國殃民的能耐更勝一籌——畢竟野史裏都是這麽寫的。
</br>
多番鋪排下來,順利的話至多月餘就能籌集出遠征北伐所需的軍費,而不必動用寶庫一分一厘。臨淵不愧身負億萬海族眾望,這等思慮詳盡,百密而無一疏,令人嘆服不已。但他仍然把這些都算作我的功勞,對外隻說法令是君後塗山氏所擬,一下子就把殫精竭慮體恤蒼生的美名傳遍海疆。
令鮫族趕工織綃的禦旨下達至龍綃宮,意料之中,奉命前去傳旨的薑夷又受了好些冷言冷語。但她迴來並未抱怨半字,也未流露任何委屈。為怕薑夷再被尋釁責打,我又央太玄從流泉宮行走禦前的女官裏,挑了個口舌伶俐心思活泛的小侍婢撥到上元宮當差,平日便跟在薑夷身邊打打下手。這次隨行傳旨的,就有她。
小丫頭名喚雁書,嬌憨活潑,果真把夜來一身傲骨學得個活靈活現。
她抱臂蹺腳跳上條案,仰著下巴哼道:“無非泡了一宿軒轅宮,略得著點權術的皮毛罷了。如果這就算鳳儀之姿,那天下能襄助明君開疆闢土的賢良何止千萬?權謀之術易學難精,往往自以為得其奧妙反倒弄巧成拙的多,真不如不沾惹的好。做一個合格的君後所需要的本事,多半與生俱來,不是誰都學得會。照貓畫虎反類犬,有些人一輩子也弄不明白。”
開戰在即,司宵這些時日大多泡在龍綃宮,與夜來沒日沒夜地商討戰局。有夜來在的場合,他素來不會多言,以免喧賓奪主。從他口中落地的,據說是句言簡意賅的評價:“狐狸都是出口成章的謊話精。”
安靜的上元宮裏,我聽見自己的心突突突跳。司宵或任何一個對塗山狐族持有懷疑和不滿的水族的攻訐,都不能引起我情緒的絲毫起伏。但夜來“弄巧成拙”的諷喻,令我隱約生起不祥的預感。
攻打海夜叉的計劃從哪個角度看都沒有紕漏,但似乎總還有一處至關重要的點被忽略了,究竟是什麽,我卻怎麽也無法將一團亂麻般的碎片拚湊起來。
第四十二章 魚腹密書
為雲夢澤水族報仇雪恨的鏖戰,籌備得比四海盛宴還要招搖。其餘三海雖不能參戰,也要按規矩遣使前去告之。照太玄的說法,就得讓天下水族都見識見識,堂堂東海龍君,不僅能靠臉解決問題,還能靠拳。有才有貌有道行,路見不平,撒錢來鋪。
西君琰融一稱病就閉關,對此事不置可否,沒有任何態度和迴應。看來同之前揣測的無差,此公因延維在玉瓊川奪權失勢,對抬舉龍女上位的臨淵積怨頗深,必然不會同意四海聯手舉兵相幫,不從中作梗就算不錯;北君北鯤出於麵子情兒,以恭賀東君定親的由頭獻上禮單一份,也就算為籌集戰資略盡了綿力。他對攻打北溟隻字未提,便不至於在琰融處落下口實,兩頭都不得罪;南君蒼凜卻一改常態,既沒有送來銀兩,也未暗通一兵一卒。這日掌燈時分,才向東粼城秘密傳書魚腹,上書“封侯非吾願,唯願海波平。兄傾國力攘夷於外,弟卻恐蕭牆之憂,又變生肘腋矣。慎行。”
言辭中,似乎對開戰並不樂觀。到底是世情薄如蟬翼,還是蒼凜身在局外,反倒窺破另有玄機,實在令人好生費解。
臨淵自午間散了朝議就不知溜去何處躲清閑,神神秘秘,問也不肯說,現下還是仙蹤無覓。這封魚書弄得我心裏七上八下,實在坐立不安。蒼凜君一貫謹慎,親筆手書乃是用混了烏魚骨粉的墨汁落在白絹上,展開來浸泡在海水裏,字跡已褪得越來越淡,再過至多半個時辰就會徹底消失。要讓臨淵看到,必須盡快把這信交到他手上。
據那些行走宮闈逾千年的內侍龜仆們閑談所言,這一代的海主,也就是白龍神臨淵,由於出生在方外陰山腳下的雲夢澤,自幼由燭龍撫養長成,因此和其他傳承正統的四海龍王不同,修行之法也同脾性一樣亦正亦邪。
這則在龍宮私傳得最廣的流言,來歷已無從考證,被悠悠眾口傳來傳去,如今已演變成:每當遇到難以抉擇的麻煩,或國逢厄難,或惡戰在即,他們的龍君都會尋個月汐最盛的夜晚,孤身前往鶴沼,向神秘的巫祝尋求指引。
燭龍陰山氏信奉的上古無名邪神,向來在困局中被視為出奇製勝的虎翼。多年前,世間僅存的一對燭龍為照徹幽冥而羽化,也與此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那對燭龍就是臨淵的養父母。
說來說去,還是因為這場毫無外援的北伐,結果太難預料。違反了對外征伐必須四海同心的舊製,再加上宿敵魔族的死灰復燃,越發教眾人心裏沒底。
開弓沒有迴頭箭,一旦開打,是會再一次威服四海,還是為東海水族帶來更大的災劫,連暫有的風平浪靜也失去?他們的龍君行事素來乖張,又撂下海務在外逍遙了那麽些年,萬一戰事不利,拖來拖去耗得龍君不耐煩,又把爛攤子一丟就跑得沒影了怎麽辦?他橫看豎看,都是一副更適合閑雲野鶴的濁世佳公子模樣。
這些閑話聽在耳裏,隻替臨淵哭笑不得。人的年紀大了,難免有些離譜傳聞。尤其兩萬多歲的應龍,雖有戰神之名,就因為長了張傾國傾城的臉,反倒被懷疑是否禍國殃民的能耐更勝一籌——畢竟野史裏都是這麽寫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