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停在殿宇盡頭緊閉的朱漆對門前。
從懸樑直開落地的兩列長窗被海上疾風吹開,海風清澈微鹹,如同濕潤的眼淚漫捲。空氣中都瀰漫著一股濃稠得化不開的哀戚,被這莫名的傷感牢牢抓住,連手腳都變得冰冷。
如果沒有做好承受一切真相的準備,就不要輕易打開掩藏秘密的匣子。
滿室大紅帷帳如怒潮翻卷,心頭狂瀾亦相去無幾。
門後是個奢華無比卻顯然荒廢已久的喜堂。
一切都維持著它當年的模樣,斷裂成兩截的古琴橫陳案上,一弦一柱,訴說著無從探尋的變故和慌張。燒了半截的龍鳳喜燭,紅淚淋漓,似凝固千年的血,悽愴而觸目驚心。
牙床前的紗屏倒地,斜搭在覆滿塵埃的腳榻上。雕花喜床四周掛滿無數影影綽綽的紅紗,約莫見其後錦衾橫陳,一片淩亂。我咬著唇,孤零零站在地心,如被困在茫茫孤島浮嶼,遲遲不敢上前去將那濡濕的紗帷束起。
龍君從不讓人靠近的海上禁地——東海鏡城最深處的秘密——就是這看起來兵荒馬亂的喜堂。原來他是娶過親的,卻不知出於何種原因,整個龍宮上下都守口如瓶,連太玄也從不敢提及半字。他娶的究竟是誰?東海龍主正經迎娶的君後,何以在《八荒誌》裏全無丁點記述。隻有一個原因,那是個不容於諸天的墮仙。
章峨山上,他曾望著我的額頭若有所思說:“我見過這麽大的墮仙印。”
海上風雲瞬息萬變,疾風過後必有驟雨滂沱。半空中忽炸起一聲悶雷,冷意四起。
我倉皇後退,急欲避開這一室觸目驚心的殷紅,逃出海底龍宮時,身後追兵雜遝,也沒這麽恐懼過。慌不擇路間,腳下冷不丁踩中一隻歪倒在地的鼓凳。驚惶之下,徒然地伸出手去欲尋個攀扶之物,卻隻拽住半幅在半空中擺盪飄拂的紗簾。可那腐朽的簾幔並不牢固,竟被撕扯得整片斷裂脫落,兜天罩地飄下來,層層纏繞了我滿身。
這一滑摔得極不湊巧,額角恰磕在香案的翹頭邊,一陣猛烈的暈眩襲來,萬般心事縈懷,終歸於沉寂。
第三十五章 一劫一緣
耳畔盡是冷雨喧譁,夢裏夢外都避不開這惱人的混沌。
風雨交織成一塊綿密的銀絲綾羅,湮滅塵光。漆黑的混沌忽被撕開一線破口,亮烈濃釅的紅色湧入,仿佛蔓延的火焰,將那冥黑漸漸絞碎吞噬。
由暗到明,寒暖交織。
明珠與魚膏長明燈交相輝映的微芒遍地流淌,魚味暈染的燈影裏,身著瑰錦霞帔的身形端坐在牙床正中。女子窈窕纖纖,麵容全遮在朱紅喜帕之下,半絲端倪不顯,完全看不分明。唯有那珠冠上釵環輕微碰撞的響動,流露幾許她的慌亂和緊張。
雨聲忽遠忽近,女子的思緒也從模糊轉為清晰。
我沒見過她,但我熟悉她。這微妙的感應,大抵源自塗山狐族一脈相承的通靈心術。她是塗山靈狐。
風搖光影在她唇邊晃動,仿如微笑。她在蓋頭下,反反覆覆練習著將要在花燭之夜綻放給良人的第一個笑容。
“出閣前,族裏所有雌狐長輩都私下裏傳授給我各式各樣的小訣竅,關於一隻狐狸該如何運用天賦來吸引夫君的關注,獲得憐愛,真是耳目繚亂到令人全無主張……唯一記住的,是教習姑姑最後囑咐的那句話。她說在掀起蓋頭的那一刻,你可以什麽都不說,但記得一定要對他微笑。用你不加修飾的第一個眼神,告訴他,你是懷著怎樣白首同心的深情來做他的妻子。不管他以後始終待你如初還是恩寵漸稀,都會長長久久記得這個笑容。臨淵,怎樣的笑,你會最喜歡呢?”
我不知道她等了多久,那姿勢一動不動,仿佛已化為石像,可以就這麽伴著窗外風疏雨驟,直坐到地老天荒裏去。
而她的良人遲遲未歸。
龍鳳紅燭燃盡了一根又一根,窗外天色已有七輪日月輪替。唯有那清灰的雨幕吞沒了整座海上宮城,片刻不曾止歇。
每經過一個晝夜,都會有侍婢擔憂地在門外相勸。但她的迴答從未改變,隻有一個安安靜靜的“等”字。
在第七百七十九根紅燭燃過一半時,期盼已久的熟悉腳步,終於在門後長廊響起。緩慢而均勻,透著無從揣摩的肅殺冷意。
一雙藕絲步雲履出現在牙床前,相距不過數步之遙。
接下來挑起喜帕的,不是盼望中那雙白皙修長的手,而是一柄凜冽青鋒。
三尺長劍毫無預兆地探入她眼底,把還來不及綻放就倉促凋謝的笑靨凝固在唇邊。
森寒的白刃輕挽一朵劍花,就將她麵前的喜帕絞割得支離破碎。喜堂下起漫天紅色的雪,紛紛揚揚如絮。
……
瘦得不成樣子的一雙手摳在門後,時而徒蘿拉扯,時而不停拍打,用力得骨節蒼白,卻無法將緊閉的厚重門扇撼動分毫。
“小叔叔……你放我出去好不好?求求你……放我離開這兒……等他迴來就來不及了!連你也不肯相信我,是不是?……小叔叔我求你,隻有你能幫我……”
……
太多的紅色,漲滿眼簾,是種幾近於盲的單調。刺目的白光從被昨夜狂風撞開的窗欞灑落滿地,茫然似虛幻薄霜。荒涼被新的荒涼所替代。
</br>
從懸樑直開落地的兩列長窗被海上疾風吹開,海風清澈微鹹,如同濕潤的眼淚漫捲。空氣中都瀰漫著一股濃稠得化不開的哀戚,被這莫名的傷感牢牢抓住,連手腳都變得冰冷。
如果沒有做好承受一切真相的準備,就不要輕易打開掩藏秘密的匣子。
滿室大紅帷帳如怒潮翻卷,心頭狂瀾亦相去無幾。
門後是個奢華無比卻顯然荒廢已久的喜堂。
一切都維持著它當年的模樣,斷裂成兩截的古琴橫陳案上,一弦一柱,訴說著無從探尋的變故和慌張。燒了半截的龍鳳喜燭,紅淚淋漓,似凝固千年的血,悽愴而觸目驚心。
牙床前的紗屏倒地,斜搭在覆滿塵埃的腳榻上。雕花喜床四周掛滿無數影影綽綽的紅紗,約莫見其後錦衾橫陳,一片淩亂。我咬著唇,孤零零站在地心,如被困在茫茫孤島浮嶼,遲遲不敢上前去將那濡濕的紗帷束起。
龍君從不讓人靠近的海上禁地——東海鏡城最深處的秘密——就是這看起來兵荒馬亂的喜堂。原來他是娶過親的,卻不知出於何種原因,整個龍宮上下都守口如瓶,連太玄也從不敢提及半字。他娶的究竟是誰?東海龍主正經迎娶的君後,何以在《八荒誌》裏全無丁點記述。隻有一個原因,那是個不容於諸天的墮仙。
章峨山上,他曾望著我的額頭若有所思說:“我見過這麽大的墮仙印。”
海上風雲瞬息萬變,疾風過後必有驟雨滂沱。半空中忽炸起一聲悶雷,冷意四起。
我倉皇後退,急欲避開這一室觸目驚心的殷紅,逃出海底龍宮時,身後追兵雜遝,也沒這麽恐懼過。慌不擇路間,腳下冷不丁踩中一隻歪倒在地的鼓凳。驚惶之下,徒然地伸出手去欲尋個攀扶之物,卻隻拽住半幅在半空中擺盪飄拂的紗簾。可那腐朽的簾幔並不牢固,竟被撕扯得整片斷裂脫落,兜天罩地飄下來,層層纏繞了我滿身。
這一滑摔得極不湊巧,額角恰磕在香案的翹頭邊,一陣猛烈的暈眩襲來,萬般心事縈懷,終歸於沉寂。
第三十五章 一劫一緣
耳畔盡是冷雨喧譁,夢裏夢外都避不開這惱人的混沌。
風雨交織成一塊綿密的銀絲綾羅,湮滅塵光。漆黑的混沌忽被撕開一線破口,亮烈濃釅的紅色湧入,仿佛蔓延的火焰,將那冥黑漸漸絞碎吞噬。
由暗到明,寒暖交織。
明珠與魚膏長明燈交相輝映的微芒遍地流淌,魚味暈染的燈影裏,身著瑰錦霞帔的身形端坐在牙床正中。女子窈窕纖纖,麵容全遮在朱紅喜帕之下,半絲端倪不顯,完全看不分明。唯有那珠冠上釵環輕微碰撞的響動,流露幾許她的慌亂和緊張。
雨聲忽遠忽近,女子的思緒也從模糊轉為清晰。
我沒見過她,但我熟悉她。這微妙的感應,大抵源自塗山狐族一脈相承的通靈心術。她是塗山靈狐。
風搖光影在她唇邊晃動,仿如微笑。她在蓋頭下,反反覆覆練習著將要在花燭之夜綻放給良人的第一個笑容。
“出閣前,族裏所有雌狐長輩都私下裏傳授給我各式各樣的小訣竅,關於一隻狐狸該如何運用天賦來吸引夫君的關注,獲得憐愛,真是耳目繚亂到令人全無主張……唯一記住的,是教習姑姑最後囑咐的那句話。她說在掀起蓋頭的那一刻,你可以什麽都不說,但記得一定要對他微笑。用你不加修飾的第一個眼神,告訴他,你是懷著怎樣白首同心的深情來做他的妻子。不管他以後始終待你如初還是恩寵漸稀,都會長長久久記得這個笑容。臨淵,怎樣的笑,你會最喜歡呢?”
我不知道她等了多久,那姿勢一動不動,仿佛已化為石像,可以就這麽伴著窗外風疏雨驟,直坐到地老天荒裏去。
而她的良人遲遲未歸。
龍鳳紅燭燃盡了一根又一根,窗外天色已有七輪日月輪替。唯有那清灰的雨幕吞沒了整座海上宮城,片刻不曾止歇。
每經過一個晝夜,都會有侍婢擔憂地在門外相勸。但她的迴答從未改變,隻有一個安安靜靜的“等”字。
在第七百七十九根紅燭燃過一半時,期盼已久的熟悉腳步,終於在門後長廊響起。緩慢而均勻,透著無從揣摩的肅殺冷意。
一雙藕絲步雲履出現在牙床前,相距不過數步之遙。
接下來挑起喜帕的,不是盼望中那雙白皙修長的手,而是一柄凜冽青鋒。
三尺長劍毫無預兆地探入她眼底,把還來不及綻放就倉促凋謝的笑靨凝固在唇邊。
森寒的白刃輕挽一朵劍花,就將她麵前的喜帕絞割得支離破碎。喜堂下起漫天紅色的雪,紛紛揚揚如絮。
……
瘦得不成樣子的一雙手摳在門後,時而徒蘿拉扯,時而不停拍打,用力得骨節蒼白,卻無法將緊閉的厚重門扇撼動分毫。
“小叔叔……你放我出去好不好?求求你……放我離開這兒……等他迴來就來不及了!連你也不肯相信我,是不是?……小叔叔我求你,隻有你能幫我……”
……
太多的紅色,漲滿眼簾,是種幾近於盲的單調。刺目的白光從被昨夜狂風撞開的窗欞灑落滿地,茫然似虛幻薄霜。荒涼被新的荒涼所替代。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