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剛落,太玄臉上堆出的絢爛花朵瞬間凋謝,換副哭喪樣:“小的們心裏苦啊!君上也看見了,自從您撂下東粼城一去無蹤,族中男女老幼被那些夜叉欺負得大白天都不敢出門,東海是群龍無首……”
龍君故作驚訝,眼角眉梢都是戲弄的快意,指指盤桓在浮車左右的八條鳴樂小龍道:“你們都有群龍了,還非要本座迴來幹什麽?”
這促狹,當真令人難以消受。手腕上的綠帕子擰了擰,連少不更事的春空都已經聽不下去。太玄畢竟追隨了龍君好幾千年,對這位君上的脾氣還是摸得準。這種時候當然不能張嘴就誇,必須先配合一個煞有介事的驚詫,表示話出口前每一根汗毛都經過仔細掂量,溢美之詞才能顯出十足分量。
“此龍非彼龍啊!君上大氣磅礴氣勢如虹,隨便亮個相都能讓芸芸眾生閃瞎了眼,心潮澎湃如同海水倒灌,欽佩之情奔騰萬裏綿綿不絕!天生神龍,和那些剛從化龍池蹦出來的後生小子怎可同日而語?放眼天下,也就唯有君上這等德才兼備、藝高驚天的龍中翹楚,才能力挽狂瀾,救東粼城於水深火熱之中!您就是東海獨一無二的指望,君上啊,您可萬萬不能再拋下我們不管……”
似這般好話說足一籮筐,果然把龍君哄得歡喜起來,麵露得色,卻也始終沒將口風鬆動,不肯明示來日究竟是走是留。後來大垂極為不屑地評價道,這都是套路。所謂欲擒故縱,又叫個欲拒還迎。明明心裏放不下,偏偏嘴上不肯認,好好的一拍即合平白添上許多坎坷和蹉跎,乃至最後造成無法挽迴的差錯。
他再三告誡我,如果以後遇到類似的情景,無論對著何人何事,都不要再枉費執著。最後總結道:“連自己真實心意都不敢麵對的人,根本就不配得到最好的相對。”
一番諄諄教誨聽得我滿頭霧水,待思及夜來那雙蘊含著千言萬語卻啞忍如同深井的清瞳,方覺很是有幾分道理。原以為除了憨玩胡混外懵懂無知的大垂,一出了山門,簡直如同被哥哥附身,瞬間風格大變,說出的話越發晦澀深奧。他畢竟年長我許多,漫長歲月不是白活,就算紙上談兵也能比我多談個幾冊。凡人形容這種差距,通常說某吃的鹽比某吃的米還多,大垂這碗多出五百年的鹽疙瘩全擱一塊,準能鹹死我。
龍君避過話頭,微眯起眼意欲假寐,太玄舔了舔唾沫四濺的厚唇,不著痕跡朝我掃一眼,表情之詭異令人費解。又附上前低聲道:“自君上重歸的消息一傳出,四海如沸,小的已給西、南、北三海的龍主都下了帖子,君上的遠近故交都會在三日後應邀赴宴,為君上接風洗塵……玉瓊川的那位鯉魚公主您還記得不?就是錦瀾小殿下,據說有要事相商,已先一步駕臨城中苦候,夜來姑娘安頓她在冷泉宮住了好些時日。”
龍君含糊“唔”了一聲道:“玉瓊川的鯉皇老兒哪裏去了?動不動就閉關躲清閑。本座和他女兒又不熟,遣個小丫頭來作甚,到時席中一幫爺兒們個個輩分高過她一頭,無話可聊豈不尷尬。”
太玄幽幽長嘆:“君上有所不知,這些年不僅東海四分五裂,就連周邊屬國都被戰亂波及,危如累卵。鯉皇他老人家……早在兩百年前已被夜叉王所害。夜叉王使的手段極不光彩,卑鄙毒辣令人齒冷——乃是趁鯉皇赴禹門赤水躍龍關飛升之際,趁其不備發起偷襲,將老鯉皇千刀萬剮,死狀慘不忍睹……”
第二十一章 蜃中鏡影
龍君畢竟是龍君,“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突聞故人噩耗,眸光一斂,端靜如水的麵上卻半分形色不露。沉吟了片許,才低聲詢問:“若沒記錯,他女兒錦瀾今年不過才一千三百多歲,還是個小姑娘家。玉瓊川現在繼位主事的是誰?”
太玄是個心腸慈軟的龜,抬袖揩了揩眼角的幾滴同情之淚,嘆息著迴道:“鯉皇在距離龍關不足百裏的河津口罹難,原身屍骨都被作踐得尋不齊全了,玉瓊川舉國守孝,尚未推舉新王繼位——再說也尋不出太合適的來,鯉族中暫時主事的,是錦瀾殿下的親姐姐錦芙長公主和她母族中的堂兄,世子延維。”
龍君默然點頭,重又支頤閉上了眼睛,隻是原本放鬆的肩頭變得不易察覺地緊繃了些。
我垂首盯著手腕上的綠帕出神,尋思那夜叉王到底何許人也,竟梟狠至此,連即將化龍的萬年鯉皇都敢眼也不眨就殺害。課書上耳熟能詳的各種妖魔中,仿佛並沒這麽號人物,想是近些年來新起的邪惡蠻族也未可知。
龍這個物種很講究,乃天地神物中的至靈,就算是罪大惡極的妖龍,如需剿滅也須層層上報天庭,反覆核證,由東皇禦筆欽定,才能押赴三十三重天的斷龍台處決。隨意斬龍會遭天譴,相比之下,殺條鯉魚罪過就輕得多。鯉皇苦修數萬載,眼看就要脫胎換骨飛升化龍,卻在這當口死於非命,怎不叫水族唇亡齒寒。
看來夜叉王不僅殘暴好戰,心思也夠詭詐。鯉魚化龍乃是生死攸關的大事,緊要關頭需將周身魚鱗統統褪下,弱點罩門都暴露無遺,最容易在這當口被乘虛而入。夜叉王明知殺魚和殺龍天差地別,老鯉皇未褪鱗前有仙法護身,道行高深不好對付,才刻意埋伏在龍關附近伺機發難,果然奸計得逞。
</br>
龍君故作驚訝,眼角眉梢都是戲弄的快意,指指盤桓在浮車左右的八條鳴樂小龍道:“你們都有群龍了,還非要本座迴來幹什麽?”
這促狹,當真令人難以消受。手腕上的綠帕子擰了擰,連少不更事的春空都已經聽不下去。太玄畢竟追隨了龍君好幾千年,對這位君上的脾氣還是摸得準。這種時候當然不能張嘴就誇,必須先配合一個煞有介事的驚詫,表示話出口前每一根汗毛都經過仔細掂量,溢美之詞才能顯出十足分量。
“此龍非彼龍啊!君上大氣磅礴氣勢如虹,隨便亮個相都能讓芸芸眾生閃瞎了眼,心潮澎湃如同海水倒灌,欽佩之情奔騰萬裏綿綿不絕!天生神龍,和那些剛從化龍池蹦出來的後生小子怎可同日而語?放眼天下,也就唯有君上這等德才兼備、藝高驚天的龍中翹楚,才能力挽狂瀾,救東粼城於水深火熱之中!您就是東海獨一無二的指望,君上啊,您可萬萬不能再拋下我們不管……”
似這般好話說足一籮筐,果然把龍君哄得歡喜起來,麵露得色,卻也始終沒將口風鬆動,不肯明示來日究竟是走是留。後來大垂極為不屑地評價道,這都是套路。所謂欲擒故縱,又叫個欲拒還迎。明明心裏放不下,偏偏嘴上不肯認,好好的一拍即合平白添上許多坎坷和蹉跎,乃至最後造成無法挽迴的差錯。
他再三告誡我,如果以後遇到類似的情景,無論對著何人何事,都不要再枉費執著。最後總結道:“連自己真實心意都不敢麵對的人,根本就不配得到最好的相對。”
一番諄諄教誨聽得我滿頭霧水,待思及夜來那雙蘊含著千言萬語卻啞忍如同深井的清瞳,方覺很是有幾分道理。原以為除了憨玩胡混外懵懂無知的大垂,一出了山門,簡直如同被哥哥附身,瞬間風格大變,說出的話越發晦澀深奧。他畢竟年長我許多,漫長歲月不是白活,就算紙上談兵也能比我多談個幾冊。凡人形容這種差距,通常說某吃的鹽比某吃的米還多,大垂這碗多出五百年的鹽疙瘩全擱一塊,準能鹹死我。
龍君避過話頭,微眯起眼意欲假寐,太玄舔了舔唾沫四濺的厚唇,不著痕跡朝我掃一眼,表情之詭異令人費解。又附上前低聲道:“自君上重歸的消息一傳出,四海如沸,小的已給西、南、北三海的龍主都下了帖子,君上的遠近故交都會在三日後應邀赴宴,為君上接風洗塵……玉瓊川的那位鯉魚公主您還記得不?就是錦瀾小殿下,據說有要事相商,已先一步駕臨城中苦候,夜來姑娘安頓她在冷泉宮住了好些時日。”
龍君含糊“唔”了一聲道:“玉瓊川的鯉皇老兒哪裏去了?動不動就閉關躲清閑。本座和他女兒又不熟,遣個小丫頭來作甚,到時席中一幫爺兒們個個輩分高過她一頭,無話可聊豈不尷尬。”
太玄幽幽長嘆:“君上有所不知,這些年不僅東海四分五裂,就連周邊屬國都被戰亂波及,危如累卵。鯉皇他老人家……早在兩百年前已被夜叉王所害。夜叉王使的手段極不光彩,卑鄙毒辣令人齒冷——乃是趁鯉皇赴禹門赤水躍龍關飛升之際,趁其不備發起偷襲,將老鯉皇千刀萬剮,死狀慘不忍睹……”
第二十一章 蜃中鏡影
龍君畢竟是龍君,“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突聞故人噩耗,眸光一斂,端靜如水的麵上卻半分形色不露。沉吟了片許,才低聲詢問:“若沒記錯,他女兒錦瀾今年不過才一千三百多歲,還是個小姑娘家。玉瓊川現在繼位主事的是誰?”
太玄是個心腸慈軟的龜,抬袖揩了揩眼角的幾滴同情之淚,嘆息著迴道:“鯉皇在距離龍關不足百裏的河津口罹難,原身屍骨都被作踐得尋不齊全了,玉瓊川舉國守孝,尚未推舉新王繼位——再說也尋不出太合適的來,鯉族中暫時主事的,是錦瀾殿下的親姐姐錦芙長公主和她母族中的堂兄,世子延維。”
龍君默然點頭,重又支頤閉上了眼睛,隻是原本放鬆的肩頭變得不易察覺地緊繃了些。
我垂首盯著手腕上的綠帕出神,尋思那夜叉王到底何許人也,竟梟狠至此,連即將化龍的萬年鯉皇都敢眼也不眨就殺害。課書上耳熟能詳的各種妖魔中,仿佛並沒這麽號人物,想是近些年來新起的邪惡蠻族也未可知。
龍這個物種很講究,乃天地神物中的至靈,就算是罪大惡極的妖龍,如需剿滅也須層層上報天庭,反覆核證,由東皇禦筆欽定,才能押赴三十三重天的斷龍台處決。隨意斬龍會遭天譴,相比之下,殺條鯉魚罪過就輕得多。鯉皇苦修數萬載,眼看就要脫胎換骨飛升化龍,卻在這當口死於非命,怎不叫水族唇亡齒寒。
看來夜叉王不僅殘暴好戰,心思也夠詭詐。鯉魚化龍乃是生死攸關的大事,緊要關頭需將周身魚鱗統統褪下,弱點罩門都暴露無遺,最容易在這當口被乘虛而入。夜叉王明知殺魚和殺龍天差地別,老鯉皇未褪鱗前有仙法護身,道行高深不好對付,才刻意埋伏在龍關附近伺機發難,果然奸計得逞。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