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來心性果敢的哥哥也有猶豫不決時。腳步越來越慢,磨蹭半晌方踟躕道:“真的不再想想?妹子還記不記得,你剛修成人身那年,紅鸞星君駕臨塗山拜訪父君,預言千年以後,願為你承過第一道赤焰劫的人,就是你將來要嫁的天命郎君。如果這就是天意,不管你走到哪兒都沒用。”
說起紅鸞星君我倒還有幾許印象,是個極年輕貌美的女仙,頭戴魚尾冠,以青鸞為坐騎,烈焰紅裳翩躚,引來無數艷羨目光。她原係西方昊天大帝窮桑氏與西王母之女,號龍吉長公主,在九重天上做蕊宮仙子時,還曾與哥哥有過參禪論道的交情。且這位星君封神的來歷,與塗山氏亦淵源頗深。
兩千七百多年前,殷商帝辛無德,褻瀆媧皇,在神廟題寫輕薄之言,惹下天怒難息。媧皇遂遣塗山九尾狐化身傾國禍水蘇妲己,倒行逆施擾亂朝綱,引周武滅商。朝歌王氣一夕間潰散,這位公主恰於此時下界歷劫,助戰薑尚,施雨滅西岐魔焰。後來牧野之戰功成,帝辛自焚於鹿台,龍吉便在鳳凰山青鸞鬥闕得道,返本歸元後封了神職,司管三界六道眾生姻緣。
前輩們的事跡堪稱轟轟烈烈,紅塵顛覆,榮枯紛疊。總覺歷經如此風雲跌宕,才不枉開了靈識得道一場。隻為了苟活餘生而胡亂以身作嫁,這荒唐安穩不要也罷。與開明獸陸吾的婚約,在我眼裏無非是場交易,強扭的瓜兒終究不甜。
“崑崙神宮看大門的活兒雖清閑,隨意擅離職守也是要觸犯天條的。開明獸長了九個腦袋,就算個個都不靈光,加一塊總能靠點譜,這點道理想必計算得過來。他不會去找一個素未謀麵的人的麻煩。我的天命也好天劫也罷,必不會著落在他身上。隻不過……悔婚一事,怎麽說都是塗山理虧在先,萬一天族的人鬧上門,還得托賴哥哥從中斡旋,別把父君氣出個好歹來。想那開明獸不至於太過較真,橫豎買賣不成仁義在,塗山也不是誰想鬧就能隨隨便便鬧上一場的地方。”
覷個空兒瞅了瞅身後那條瘦小、幹巴得和耗子尾差不多的單尾,深深覺得留在塗山也沒什麽前途。萬一哪天渡劫失敗,引來天雷把這洞天福地燒焦就不好了。到時血肉模糊的一堆,又要引起父君慘失愛女的悲痛迴憶。哪怕實在過不去,死在外麵好歹幹淨一點,也算對父君養育之恩的微末迴報。若僥倖逢兇化吉,則來日方長。我心中還藏著個或許太過天真的念頭,打算著劫後倘有餘生,必得為君後千葵去尋一尋那妙方寶境。
話雖如此,自己也明白渡劫這種事不可能總指望運氣,此次怕是兇多吉少。得道靈獸每隔五百年須渡劫一迴,上次的風雷劫歸護法天君辛環管,辛環按輩分算還需尊稱父君一聲君上。千歲以後的赤焰劫,則交代在九天應元雷神普化天尊聞仲手裏。這尊大神秉性剛直不阿,戮魂幡上嵌有坎離震兌之寶,一旦祭起,焚焰滔天,催魂奪魄從不留情麵。憑我這點淺薄道行,恐怕不會再有那麽好運能輕易矇混過關。
一生當中什麽樣的決定才是正當無誤,什麽樣的決定又會帶來何種因果——這問題其實不需刻意去思考,歲月漫長,自會給出答案。彼時我不以為然,認定我正在下決心做的事就是最重要並且是正確的。這般天真執拗,去意已決。
很多年後迴想起來,也隻得暗嘆一聲冥冥中自有定數。我以為的冤家路窄,其實不過是宿世安排下的久別重逢。生關死劫,都是該有的蹉跎。
黃昏最後一縷微光沉落前,草葉尖凝結的清露在星芒下倏然消失。哥哥趁日月輪替、天地混沌的瞬間,傾盡全力將天羅結界撐開一道罅隙,容我縱身躍過。
依依惜別之際,尚不忘揮著爪子千叮萬囑,指點我出塗山後徑直向西而行,務必離水澤之處遠一點。他的擔心不無道理,自雲門帝姬被誅了仙,塗山氏與四海水族從此結下不共戴天的梁子。在族人心裏,無論河鮮還是海鮮一概都屬敗類,用來果腹都嫌腥膻得慌,更別提那些始作俑者的惡龍。狹路相逢恐生不虞,還是能避則避。
這年春生時節,我有生以來初次踏足東夷神州之外,被稱為三界紅塵的所在,頓感天清地闊、耳目一新。那種充塞心胸的洶湧激盪,就叫作自由。在萬仞高山之巔遊弋,在堆疊的雲朵間騰挪,在連綿千頃黃沙中嬉戲,無拘無束隨心來去。世間這樣廣袤,無一處不充滿新鮮驚奇。
星河側轉,北鬥迴旋。逍遙閑散的雲遊生活,就這樣漫不經心消磨了兩個月。我曾刻意放慢腳步,也在沿途留下無數隱蔽的標記,奇怪的是哥哥始終音訊全無。我不知自己私逃出穀後,塗山究竟發生了什麽,他是否因此受了極嚴厲的責罰尚未能脫身來尋?直到那一天,我正盤坐在青鬆下吸納日月精華,對著皓月從山巒背後緩緩升起的銀輝,才發現這些日子早就迷失了方向。
太陰東升西落,乃上古以來天道運行的法度。這軌跡絕不會有絲毫逆轉偏頗,那麽錯的必然是我,竟爾糊塗至此。
腳下這條路,並非西去之途。不是向南,也不是朝北,而是通往更遙遠的東邊。東荒之極,灌愁海的盡頭——雲夢大澤。
所以說,沒有方向感,真是要命。
破船到江心,補漏也晚了。若趕緊往迴折,意味著還需經過塗山。蕪君的女兒逃婚遠走,那地方定已沿途遍布眼目,說不準路旁哪一株花精草怪為搶個頭功,都會前去通風報信。一旦行蹤暴露被捉迴,可謂前功盡棄。
</br>
說起紅鸞星君我倒還有幾許印象,是個極年輕貌美的女仙,頭戴魚尾冠,以青鸞為坐騎,烈焰紅裳翩躚,引來無數艷羨目光。她原係西方昊天大帝窮桑氏與西王母之女,號龍吉長公主,在九重天上做蕊宮仙子時,還曾與哥哥有過參禪論道的交情。且這位星君封神的來歷,與塗山氏亦淵源頗深。
兩千七百多年前,殷商帝辛無德,褻瀆媧皇,在神廟題寫輕薄之言,惹下天怒難息。媧皇遂遣塗山九尾狐化身傾國禍水蘇妲己,倒行逆施擾亂朝綱,引周武滅商。朝歌王氣一夕間潰散,這位公主恰於此時下界歷劫,助戰薑尚,施雨滅西岐魔焰。後來牧野之戰功成,帝辛自焚於鹿台,龍吉便在鳳凰山青鸞鬥闕得道,返本歸元後封了神職,司管三界六道眾生姻緣。
前輩們的事跡堪稱轟轟烈烈,紅塵顛覆,榮枯紛疊。總覺歷經如此風雲跌宕,才不枉開了靈識得道一場。隻為了苟活餘生而胡亂以身作嫁,這荒唐安穩不要也罷。與開明獸陸吾的婚約,在我眼裏無非是場交易,強扭的瓜兒終究不甜。
“崑崙神宮看大門的活兒雖清閑,隨意擅離職守也是要觸犯天條的。開明獸長了九個腦袋,就算個個都不靈光,加一塊總能靠點譜,這點道理想必計算得過來。他不會去找一個素未謀麵的人的麻煩。我的天命也好天劫也罷,必不會著落在他身上。隻不過……悔婚一事,怎麽說都是塗山理虧在先,萬一天族的人鬧上門,還得托賴哥哥從中斡旋,別把父君氣出個好歹來。想那開明獸不至於太過較真,橫豎買賣不成仁義在,塗山也不是誰想鬧就能隨隨便便鬧上一場的地方。”
覷個空兒瞅了瞅身後那條瘦小、幹巴得和耗子尾差不多的單尾,深深覺得留在塗山也沒什麽前途。萬一哪天渡劫失敗,引來天雷把這洞天福地燒焦就不好了。到時血肉模糊的一堆,又要引起父君慘失愛女的悲痛迴憶。哪怕實在過不去,死在外麵好歹幹淨一點,也算對父君養育之恩的微末迴報。若僥倖逢兇化吉,則來日方長。我心中還藏著個或許太過天真的念頭,打算著劫後倘有餘生,必得為君後千葵去尋一尋那妙方寶境。
話雖如此,自己也明白渡劫這種事不可能總指望運氣,此次怕是兇多吉少。得道靈獸每隔五百年須渡劫一迴,上次的風雷劫歸護法天君辛環管,辛環按輩分算還需尊稱父君一聲君上。千歲以後的赤焰劫,則交代在九天應元雷神普化天尊聞仲手裏。這尊大神秉性剛直不阿,戮魂幡上嵌有坎離震兌之寶,一旦祭起,焚焰滔天,催魂奪魄從不留情麵。憑我這點淺薄道行,恐怕不會再有那麽好運能輕易矇混過關。
一生當中什麽樣的決定才是正當無誤,什麽樣的決定又會帶來何種因果——這問題其實不需刻意去思考,歲月漫長,自會給出答案。彼時我不以為然,認定我正在下決心做的事就是最重要並且是正確的。這般天真執拗,去意已決。
很多年後迴想起來,也隻得暗嘆一聲冥冥中自有定數。我以為的冤家路窄,其實不過是宿世安排下的久別重逢。生關死劫,都是該有的蹉跎。
黃昏最後一縷微光沉落前,草葉尖凝結的清露在星芒下倏然消失。哥哥趁日月輪替、天地混沌的瞬間,傾盡全力將天羅結界撐開一道罅隙,容我縱身躍過。
依依惜別之際,尚不忘揮著爪子千叮萬囑,指點我出塗山後徑直向西而行,務必離水澤之處遠一點。他的擔心不無道理,自雲門帝姬被誅了仙,塗山氏與四海水族從此結下不共戴天的梁子。在族人心裏,無論河鮮還是海鮮一概都屬敗類,用來果腹都嫌腥膻得慌,更別提那些始作俑者的惡龍。狹路相逢恐生不虞,還是能避則避。
這年春生時節,我有生以來初次踏足東夷神州之外,被稱為三界紅塵的所在,頓感天清地闊、耳目一新。那種充塞心胸的洶湧激盪,就叫作自由。在萬仞高山之巔遊弋,在堆疊的雲朵間騰挪,在連綿千頃黃沙中嬉戲,無拘無束隨心來去。世間這樣廣袤,無一處不充滿新鮮驚奇。
星河側轉,北鬥迴旋。逍遙閑散的雲遊生活,就這樣漫不經心消磨了兩個月。我曾刻意放慢腳步,也在沿途留下無數隱蔽的標記,奇怪的是哥哥始終音訊全無。我不知自己私逃出穀後,塗山究竟發生了什麽,他是否因此受了極嚴厲的責罰尚未能脫身來尋?直到那一天,我正盤坐在青鬆下吸納日月精華,對著皓月從山巒背後緩緩升起的銀輝,才發現這些日子早就迷失了方向。
太陰東升西落,乃上古以來天道運行的法度。這軌跡絕不會有絲毫逆轉偏頗,那麽錯的必然是我,竟爾糊塗至此。
腳下這條路,並非西去之途。不是向南,也不是朝北,而是通往更遙遠的東邊。東荒之極,灌愁海的盡頭——雲夢大澤。
所以說,沒有方向感,真是要命。
破船到江心,補漏也晚了。若趕緊往迴折,意味著還需經過塗山。蕪君的女兒逃婚遠走,那地方定已沿途遍布眼目,說不準路旁哪一株花精草怪為搶個頭功,都會前去通風報信。一旦行蹤暴露被捉迴,可謂前功盡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