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迴到公廨之中坐下,門外馬成功一家已經拿著細軟等著了。


    張輔輕聲問張璟:“你要鐵匠幹嘛?”


    張璟說:“我有秘方能把父親和親兵的兵器都換成神兵利器。”說著從懷裏掏出那把匕首給張輔。


    張輔接過匕首。抽出一看,通體漆黑隻有刃口閃著悠悠的藍光。看上去就很厲害的樣子。打算用指腹試試看鋒利程度,被張璟攔住。拿過匕首隨手就往旁邊牆上半嵌的木柱上扔了過去。“哚”一聲輕響,匕首的前麵四分之一紮進了木柱。張輔大為震驚。張璟才十歲,力量有限。能那麽輕鬆的插進去,那就是這匕首的鋒利程度遠超他的想象。張輔站起身來伸手抓住匕首刀柄向外用力拔了三下才拔了出來。


    張璟向自己兄長下巴一抬,得意洋洋的說道:“如何?這個送你。到時候我弄把砍不斷的腰刀給你!那才是真的神兵利器!”


    張輔帶著的幾個親兵眼都直了。對當兵的來說,一把好刀比一個女人都吸引人。


    “放心,第一批出來就緊著你們先用!”張璟笑著說道。


    朱高熾眼巴巴的看著張璟:“我的呢?”


    張璟拿出一把刀把由珍珠母貝鑲嵌的折刀,然後教朱高熾怎麽開機關打開合上,一會兒朱高熾就迷上了這把鋥光瓦亮銀光閃閃的漂亮折刀。那把黑漆漆的大匕首在他看來就是大頭兵用的。哪裏有他這個精致。


    塔讀<小^說a.pp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張輔:“你這些都是哪裏來的?這刀可貴?”


    張璟:“放心,這是我遇上一個老道。他吵著鬧著要收我為徒。我當然不能答應。他就交了我很多東西,然後送了我一些七七八八的。說是緣份未盡,過幾年還會來教我點別的。如果那個時候我願意拜他為師,他願意傾囊相授。沒辦法,我就是這麽招人喜歡!”


    “滾!”張輔深信不疑。元末明初世道還亂。市麵上大量的流動人員,其中有幾個神通廣大的也不是很意外。隻不過這麽牛逼的人物張璟沒留下來。張輔覺得甚為可惜。


    “大哥,我們家廟小。王府又有道衍法師坐鎮。這老道再有本事在北平城也如履薄冰。還不如去南麵試試看深淺。”


    “這些都是老道教你的?”


    “是啊,你和父親總不在家,王府裏麵的教習有都是老學究。一個個的就知道之乎之也。離了孔孟都不會說話了。我還擔心把世子教傻了呢。”


    “我和父親在軍前效力也是為了多得功勳,父親現在才正四品的指揮僉事。離原來正二品的樞密知院還有四級。我現在才一個小小的正六品百戶官。雖然兼著王府的典仗,可那是王爺為了照拂我們家給的掛名官。吃俸祿用的。我們張家是降將必須比別人多賺取軍功才能在朝堂之上站住腳啊。”


    “辛苦父兄!為家族榮勳搏命疆場!”張璟起身給自己大哥行了一個大禮。


    “你們這樣讓我情何以堪。”朱高熾撅著嘴在一邊說道。


    “一把神兵利器還堵不住你的嘴麽?”張璟一個白眼翻過去。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好了啦,人家大使在門口跪很久了啦。”朱高熾手指點著門外跪著的雜造局一行官員。


    “進來吧,跪著進來!沒讓你起來!該說的老老實實說清楚。不然你們都得給你們調去軍前跳蕩營!”張輔手拿匕首在座椅把手上一插,沒想到直接插穿了。震懾效果直接拉滿。


    “小的冤枉啊,這鐵料是王府長史司發過來的。說是今年上半年的料。我等當時簽收的時候就表示這鐵料打鍋都夠嗆。但是長史司庫大使吳桐說,這批鐵料搞定的話,以後鐵料數量上浮兩成。而且保證質量。”


    “你為何不怕事情敗露?”朱高熾問道。


    “迴世子的話。不接,雜造局就沒活兒可幹。沒料可用。幾千人馬等著吃喝嚼用啊。小的無能為力啊。”郝安知道事情已經暴露,隻能盡可能的縮小牽連範圍。


    “一個不入流的胥吏哪裏來的這麽大的膽子?”張輔疑惑。


    “他的妹妹是王府長史葛城的小妾。”郝安腦袋杵在公廨陳舊的地磚上。聞著地板上的泥土味道。他心裏感覺這應該是他在時間最後的味道了。可惜了,老婆貌美,孩子還小。不曉得會便宜那個該死的賊廝。


    “你在雜造局多久了?”張輔岔開了話題。


    “小人在雜造局十年了。不敢說嘔心瀝血但也稱得上兢兢業業。這次的事情實在是後悔啊。可是小人不敢不接啊。”郝安突然感覺或許有一線生機。如果要辦他的話,貴人不可能問這種問題。


    “大哥,換人未必會做得更好。他最大的問題是沒有靠山。所以被人盯上了。讓世子給他做個背書吧。那個什麽庫大使要是不識相就讓他去漠北吧。反正長史葛城也是喂不熟的。”張璟不再掩飾自己了。畢竟很快就要靖難了。九門之變中葛城可是死在老頭子的手裏的。所謂一飲一啄莫非前定,蘭因絮果皆有來因。張璟建新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他要將這個世界的漢民族帶向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他那個時間線和基地時間線中曾經發生過的經曆過的苦難都不要再次降臨到這個條時間線上來。別的他沒能力管,這裏他有能力就一定不會放棄!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張璟問了雜造局的夥食、工錢等總務事項,吩咐要讓匠人吃飽睡足。這樣才能更有效率的幹活兒。並且提點了一下郝安使用獎懲製度。讓匠人有盼頭才會積極的去做事。而不是混吃等死。至於能對工藝做出改進的重賞。賞金當然由世子出。這些個事情他都不怕有人說道。兩個十歲的小孩兒玩鬧,你還能當真?


    一份安全作業須知、一份獎懲製度、一份來自燕王世子的承諾。讓郝安一重感到工作和以前不一樣了。以前就隻要使勁的壓迫匠人,完成上峰的差遣即可。現在是讓匠人們吃飽穿暖,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改進生產工藝並保質保量的完成衛所的任務。張璟還給郝安說了一下流水線的好處。讓他組織一部分學徒嚐試做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件看看效果。畢竟每個匠人都有自己的絕活兒和驕傲。貿然實施流水線一定會遭到反彈。張璟也是個甩手掌櫃的性格。該教你的教你了,如果理解不了我就換人。哪裏有空來手把手的教。不要小看古人,實際上在古代推行現代化管理最大的並非對方能否理解。最大的障礙是觀念。為什麽做?做了有什麽意義?為什麽要改變?改變了我有什麽好處?所有的一切圍繞著利益。隻要利益到位,沒啥改變不了的。


    據後世統計,明初鋼鐵是官營的,每年大概在兩萬到三萬噸的產量。大概在民間大概還有將近一萬噸的產量是沒有被統計進去的。關鍵中國的鐵礦含硫量太高。最高接近2%。現代是把鐵礦研磨到一定大小的顆粒脫硫後再進行冶煉。現在大明的冶鐵匠人當然沒有這個條件。畢竟動力不行。所以在這樣的狀態下,呂鬆、澳洲、南美的好礦就很重要了。從基地搞些核電池驅動的機械?以基地的規模也無法滿足整個大明的用量。隻能小打小鬧。如果要從根子上解決問題,必須要在這裏對礦產資源進行掠奪。一步一步來吧,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是永樂三年。還有十年時間,足夠張璟折騰了。實在不行就把基地落到爪哇島附近。往北是棉蘭老島呂宋島,往南是被在萬國堪輿圖中被稱為鸚哥地的澳洲。元代時候著有《島夷誌略》的汪大淵將這個隔絕於大陸的巨型島嶼稱為羅娑斯,新西蘭則直接稱之為毛利。泉州的商人、水手認為澳洲是地球最南之島,稱之為絕島。


    不管在哪條時間線上,西方人都是小偷、竊賊、強盜。他們無所不用其極的把他們認為有用的東方的成就說成是自己的。現實中的高麗棒子跟他們比起來弱爆了。


    忙完這一切,朱高熾讓人從府中給雜造局再運來千斤鐵料。並關照會讓親兵自己來換腰刀,一方麵可以做點個人定製一方麵讓長史司庫大使吳桐認清形勢。老老實實的把手縮迴去。不過這廝一定會去找郝安麻煩。這時候世子出麵直接把這廝讓張輔帶至軍前效力。一巴掌打在葛城臉上。葛城也沒法兒發作。給洪武帝告狀?怎麽說?年僅十歲的燕王世子把他家小妾的哥哥遣至軍前跳蕩?這個樣子可是會被官場恥笑的。


    張璟的第一個借口順理成章的成立了。他會通過這個雜造局給一部分緊要的人員置換優質裝備。通過這個舉動盡可能的保全父親的性命。還需要別的手段一起配合。曆史上的張玉是在尋找朱棣的過程中被南軍包圍的。先不說運氣的問題,如果有足夠的保命手段才能從南軍的重重保衛中脫困而出。曆史上的記載是張玉不知朱棣已被向另一個方向衝殺的朱能找到並搭救,一起突圍而出。仍在陣中衝殺,格殺數十人。最終傷重力竭而死。


    第一,如果能讓其不要受傷,或者減輕受傷的程度。仟千仦哾


    第二,讓其有足夠的氣力支撐到朱棣的反擊。


    以上兩點非常之重要。那就要給張玉這支衝進重重南軍包圍中的騎兵足夠堅固的鎧甲和足夠鋒利的兵器。而且鎧甲的重量必須大幅度的降低才能減少在戰鬥中的消耗。所有的一切都圍繞在這甲胄和兵器之上!


    張玉對於這次基地軍工給出的改進方案很滿意。甲片用高強度硬質合金製造。這種聽上去很高科技的材料現在已經成本高大幅度降低了。軋製成甲片形狀然後打孔。再用高強度柔性鋼絲來取代束甲絲絛。甚至有人提出在外麵再覆蓋一層聚碳酸酯,讓甲片摸上去不再冰冷。而且不會反光。這種用來夜襲是最佳的!以前夜襲都要在甲胄外麵罩一件袍子來防止反射光線。還有直接用墨水塗抹的。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而盾牌則軍工的方案是用鋁合金做內芯然後在外麵包裹上一層聚碳酸酯。最外麵覆蓋一層柔性聚氨酯用來吸收鈍器打擊的力量。而且聚碳酸酯材料有防火的功能,聚氨酯材料有阻燃的效果。所以這兩種材料是最合適用於盾牌的。


    所有的刀劍、長矛、箭鏃都要白鋼,就是做車床刀具用的俗稱工具鋼的高速鋼來製作。用澆築法得到粗坯,然後直接用切削修整。再上磨具。這個時候處於退火狀態下,所以硬度最多也就和中碳鋼接近。最後需要淬火。這貨立馬浴火重生。硬度大幅提高。


    給雜造局提供簡單的車床,用水力或者畜力驅動。用來製作箭杆和矛杆。使用烘烤房取代自然陰幹。成品的指標可能比經年累月陰幹的差一點,但是適合大規模生產。成本也大大降低。要知道在大明這種幾乎全手工的工業狀態下,一支合格的箭杆的成本是二十文。一般的弓手一壺箭三十到五十支。其中四分之一是破甲箭。


    明初騎兵威震四方的四大利器:軟弓、長箭、快馬、輕刀。當時明軍使用的大多是開元弓,弓片寬大,弓梢細小。極具耐久度。而且弓梢兩段掛先出有鉤狀的延伸,可以在戰場上把箭矢射完以後在馬上用這弓梢兩端的鉤子去鉤取箭矢,不需要下馬撿拾。提高了遠程攻擊投送的持續度。就這種拉力在三十到五十公斤的軟弓配合超過一米長度的箭矢。可以有著平均一百五十米的射程。不管是拉力和射程都遠超現代奧運射箭比賽的指標。而且明朝的肩頭是內插式的,箭鏃後麵有西昌的箭鋌。普遍都在五寸左右。因為這段箭鋌使箭矢的重心靠前,起到了類似穿甲彈彈芯的效果,穿透力更強。


    明初騎兵一般都是一個人兩匹馬,精銳都是一人三馬的。而所謂的輕刀指的是明軍的製式腰刀一般都是不超過兩公斤的。對騎兵的身體負擔小。而且明代的刀劍實際上工藝很精良。傳世的一些明代刀劍經過打磨都能看得到鋼紋。人口強度雖然比不上後世的高速鋼的硬度。但是和倭刀對砍絕對不落下風。當然明中期因為貪腐頻發使兵仗局、雜造局的出品不斷秀下限。有時候刀從刀鞘中拉出來才發現刀身是竹製的。不過明初還沒有爛透。算是比較恪盡職守的。


    這個時期明軍裝備的主要的火器就是火銃、虎蹲炮和長炮。火銃按照彈丸重量分等級。單兵用的火銃彈丸一般在一兩左右。有比較大型的火銃是有兩三個人操作的。虎蹲炮算是世界上最早的霰彈武器了。長炮主要用來攻城。明朝火器最牛逼的就是彈藥種類繁多。而且這時候已經有了開花彈。大明工匠把黑火藥都玩兒出花來了。


    萬曆年間,趙匡胤的後人趙士禎在其中書舍人的任上,上署《用兵八害》的條陳。後又撰寫了《神器譜》。發明了擎電銃、迅雷銃、鷹揚炮、火箭溜等先進火器。英國的漢學大師李約瑟著作《中國科學技術史》中高度評價了趙士禎《神器譜》的學術地位。


    擎電銃最厲害的方在於,在世界上第一個使用預製定裝彈藥的火銃槍。擎電銃就像後來的子母銃一樣,隻要把定裝了彈丸和火藥的子銃安放到火銃之上直接激發即可。打完以後把子銃換掉就可以繼續激發。火力持續性大大提升。而迅雷銃最終在初始型號隻能打五彈的基礎上最後可以連發四十多彈。基本上就是一把古早的自動步槍了。可惜後來的滿清就知道耍大刀片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年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靜安法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靜安法老並收藏萬年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