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中世紀,看到身形巨大的人類武士並不奇怪。


    不僅僅是人,巨象也曾經用到戰爭中。


    原本西部世界的,一個冰原部落就存在高2.6米的雪巨人。


    他們被訓練後,手拿維京斧,或者條頓武士劍,在中世紀的王城攻城戰中,是披堅執銳的存在。


    往往國王的衛隊都是身高過兩米的巨人組成。


    不過這種程度的巨人,我知道是放大的機器人版本,事實就是工程搬運機器人的改進型。


    科學技術,畢竟就是一種力量,你不承認也是現實呈現。


    華夏民族的一種武學,就有所謂“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說法。


    “重劍無鋒”是劍走偏鋒的對立麵。


    也是劍走偏鋒的下一個階段。


    劍走偏鋒說的是在與對手實力有差距的時候,更多注重的是技巧。


    而重劍指的是相對的、絕對實力,在與對手對陣時,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無需任何技巧。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其實這是一種我國古代,由來已久的哲學思想,有老子等的道家精神的遺風。


    它就好像“大智若愚“,“大象無形“,“大音希聲“之類的


    人類一直在改進和發明,鑄造新的武器。


    在人類學習運用金屬的過程中,劍也漸漸顯露出大型化的趨勢。


    依據戰鬥時有利型態的要求,有人在匕首上加上了長柄,走上了短刃轉變為長槍的另一條道路。


    最終槍還帶這迴鉤變成戈,最終還出現了戟。


    而另外一個發展拓寬的領域就是,短刃、在渡過漫長曆史之後,逐漸變長,而長劍終於在十世紀左右,真正登上了曆史的舞台。


    長劍使用技術可以說是站在劍類武器的曆史顛峰。


    長劍,指的是劍長1.3米以上的劍,這種劍一般都要雙手持握,以劈砍為主要攻擊方式,在歐洲是步兵和騎兵最為兇悍的兵器,在中國則有更為奇妙的用法。


    此後我們要簡單的說一下的就是世界四大長劍,以劍長排名。


    當時德國雙手劍,是中世紀末和文藝複興時期,雇傭兵所使用的最著名的劍,也是最笨重的武器之一。


    它凝聚了德國工匠高超的技藝。


    因為雙手劍十分巨大,有著厚重的金屬質感,你不可能一隻手握著劍揮舞自如,兩隻手才能最大限度發揮它的砍劈威力。


    而且,由於雙手劍的劍身很長,因此武士也可以像使矛那樣使雙手劍,所以,一度雙手劍成為歐洲雇傭兵衝鋒陷陣的必選武器。


    但到了16世紀後期,更長的矛和戟盛行起來,雙手劍也逐漸變成一種強大的保衛力量的象征,更多時候隻出現在儀式典禮和閱兵式上了。


    另一種劍,長約1.4米,重約2.5公斤。雙血槽,單刃,最常見的握法是一手握住劍身無刃根部,一手握住劍柄上部,以劍尖刺,以劍柄打。


    在野戰中雙手握柄大力砍殺,對輕步兵能造成極大殺傷,其威力接近於中國的樸刀和日本的野太刀,能在強大的步兵陣中殺出一條血路。


    蘇格蘭大劍長約140c150c重約2.5公斤,是少數雇傭兵和英雄單位使用的沉重劈砍武器。


    和技術流的不同,斬劍是以大開大合地揮砍,作為主要攻擊方式,在戰場中發揮一斬多地作用,當然,距離的控製和步伐移動非常重要,但總的來說,作為一種力量型戰場武器,它並沒有如同決鬥武術般的豐富技巧。


    蘇格蘭高地人從15世紀到17世紀,一直使用的雙手劍,雙刃,劍名“大劍”。


    這種劍長1.5米,重約2.5公斤。頭部鈍圓,劍刃寬薄,無刃根部設計,更利於劈砍。


    此劍在蘇格蘭人抵禦英格蘭人的戰鬥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常作為先鋒衝在陣前,一劍多斬,是雇傭兵最善用的兵器。


    克雷默長劍也是中世紀歐洲的一種大劍,又名蘇格蘭闊刃大劍,蘇格蘭高地民族的重型劍,長度甚至可以達到2米以上,劍重3公斤以上,有的甚至可以達到6公斤。


    歐洲十字劍的一種,長度通常為1.5—2米,呈十字架形,由於劍體長大,克雷默長劍往往在劍柄後端,配有平衡劍身的球形飾物。克雷默長劍威力非常強大,很適合在混戰中與敵方的重型步兵肉搏。


    中世紀時期,條頓武士劍,也是一種比較有名的十字劍,它在15~17世紀之間流行於德意誌、奧地利和瑞士。


    不過,這種劍可不是一般人都能使用的,它的長度約為1.8~2米,隻有身高臂長的勇士才能將它舞動起來。


    條頓武士劍裝飾華麗,劍身上伸出兩個帶刃的小枝,有時還帶有鋸齒—之所以要做成這麽奇怪的樣子,是為了增加劈砍時對敵人盔甲的破壞力。


    此刻公主的衛隊就是用的這種劍。


    它屬於歐洲十字劍的一種,於15—17世紀流行於德意誌、奧地利和瑞士。


    長度在1.8—2米之間,非身高臂長者無法舞動。條頓武士劍的劍身上伸出兩個帶刃的小枝,有時還帶有鋸齒,可劈砍敵人盔甲。


    真正排列世界第一名的應該是中國鎮山劍。


    因是劉禪所造,故又稱“劉禪劍”。


    它是三國時期名劍,時人稱為天下第一劍,也曾被稱為世界上最長的劍。


    延熙二年(公元239年),蜀後主劉禪在劍口山打造了一把巨劍,長一丈二尺,用以鎮劍口山,故名“鎮山劍”。


    史書載,此稱“往往人見精光,求之不獲”。


    三國時期的一尺等於24.1厘米。


    一丈二尺,相當於今天的2.892近三米。


    拋開近代出現的藝術品不算,劉禪鑄的這把劍,是世界上最長的劍,現在稱為“天下第一劍”仍不過時。


    不過是不是真的物有所值,我們不好說什麽。


    即使是這種劍真的存在,也是效仿“軒轅劍”的一種法器,而不是武器。


    劍是萬兵之皇,所以在曆史的戰爭舞台上,哪裏都離不開它犀利的身影。


    但是在最終的刀劍舞台上,重劍時代不過是在中世紀一段時間流行。


    隨著全鋼甲武士的出現,長矛的技術和當麵彎刀技術的拓展,它最終也退出曆史舞台。


    即使在蒙古大軍西進時期,條頓武士麵對彎刀蒙古武士也是毫無作為的。


    畢竟時代和社會在進步,一種兵器不過是一種曆史過去的展現。


    隨著人類的技術發展,人類的武器,已經有了逐漸清晰的概念。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狼穴終結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短尾貓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短尾貓哥並收藏狼穴終結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