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珍珠港突襲戰役中,日軍事實殲滅了大量美軍艦艇。


    山本五十六在受到天皇的褒獎和國人滿街歡慶之後,帶領全日本的主力聯合艦隊,轉而參加大日本帝國陸軍及日本帝國海軍參謀本部策劃的戰略計劃。


    在三本五十六準備偷襲美國珍珠港後的同一時。


    日本的第一航空艦隊,在太平洋上大兜圈子,攻擊了美國、英國、荷蘭、澳大利亞等國的大量目標,包括威克島、澳大利亞近海、印度洋的錫蘭。


    第一航空戰隊則在珍珠港偷襲開始後一小時內,便將美國第5航空隊摧毀在菲律賓的機場上,此後又擊沉了英國皇家海軍的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以及反擊號戰列巡洋艦。


    在山本屬下的海軍將領小澤治三郎、近藤信竹、高橋伊望等人的指揮下,日軍通過以“爪哇海海戰”為代表的一係列兩棲登陸或水麵艦艇交戰,將滯留在荷屬東印度的美國、英國、荷蘭及澳大利亞殘餘部隊一掃而空。


    緊跟著,日軍占領荷屬東印度,並將菲律賓的美軍部隊壓縮到困守巴丹半島和科雷希多島一隅,至此確保了東南亞的重要資源產地。日軍在襲擊珍珠港之後的這一些列的軍事行動,都以超乎想象的效率和極小的損失,達成了日軍所有初步戰略目標。


    日軍借此停止行動,以考慮進一步的軍事計劃。


    既然英國和美國都沒有談判的意圖,日軍開始著重守衛已經到手的占領區,並著眼於進一步進攻以便脅迫一個或更多敵國單獨停戰。


    在這個階段日軍的各類戰略計劃紛紛湧現,包括向西進攻印度,向南進攻澳大利亞,或向東進攻美國。


    山本五十六參加了因此引發的內閣軍事戰略目標的辯論,他也是在各種不同觀點之間搖擺不定,有時暫時支持某一方的意見也僅僅是為了給自己的部隊爭取更多的利益。


    但是在這些計劃中,就包括了入侵印度或澳大利亞甚至夏威夷的大膽想法,這些浮誇的臆想很快就因陸軍身陷中國戰場、事實上軍事實施的人手不足,也沒有足夠運力來調動大部隊的行動而遭否決。


    山本五十六係一個從開戰以前開始就是一個堅決的早期決戰主義者,軍令部的切斷美澳聯係的作戰思想,在山本五十六看來是最危險的作戰選擇,因為見效太慢,而且還有促使美國艦隊力量加快增強的危險。山本五十六的想法是既然無法直接進攻夏威夷,也要設法使夏威夷的美國艦隊出動與日本艦隊決戰。


    在這之前,要消除後顧之憂,就得先跑到錫蘭,去把英國東方艦隊消滅了。


    但是作戰中一直態度較為保守的海軍軍令部永野修身,並未支持山本的意見。


    此刻正在大家因此辯論得不可開交之際,......東京和周邊城市遭到美軍的意外空襲。這使得參謀軍官們意識到了美軍航母對日本核心島嶼事實上存在的嚴重威脅。


    於是,一群主戰穩妥打仗的人迅速倒向山本一方。


    此刻海軍軍令部正式授權山本五十六大佐,緊接在試圖切斷澳大利亞與美國聯係的戰役(珊瑚海海戰)之後,立刻組織和發動中途島戰役(又稱mi作戰)。


    與此同時,日軍奪取阿留申群島的作戰也同步進行。


    山本等於是同時趕工,完成中途島與阿留申群島的作戰計劃。


    早期的山本策劃中途島作戰的意圖,重心在於進一步摧毀美軍太平洋地區的艦隊,以便日本海軍可以在太平洋島鏈上專心鞏固防禦。


    有介於此,山本認為必須盡早的進行這類決定性的戰役。畢竟日本的軍備後勤拖不起持久戰。


    該戰役計劃包括一次佯攻作戰:派遣第五艦隊(包括輕型航母兩艘,巡洋艦五艘,驅逐艦十三艘,運輸船四艘)進攻阿留申群島,空襲荷蘭港,並進一步入侵基斯卡島和阿圖島,山本相信這次攻擊足以將美國艦隊,可能包括航母,從珍珠港吸引到北方。


    最近的研究在日語文件資料中發現,這次作戰其實是山本為換取軍令本部的支持,而發動的與中途島作戰平行的作戰行動。


    當第五艦隊攻擊阿留申群島時,第一突擊編隊(包括艦隊航母四艘,戰列艦二艘,巡洋艦三艘,驅逐艦十二艘)將對中途島發動空襲並摧毀後者的空中力量。


    上述行動完成後,第二艦隊(輕型航母一艘,戰列艦二艘,巡洋艦十艘,驅逐艦二十一艘,運兵船十一艘)將派出5000步兵從美國海軍陸戰隊手中奪取中途島環礁。


    山本五十六擬定的整個對中途島的占領行動,其結果會將美國航母編隊重新吸引向西方,......而日軍的第一突擊編隊,將設下埋伏將它們逐個殲滅。


    此後,第一艦隊(輕型航母一艘,戰列艦七艘,巡洋艦三艘,驅逐艦十三艘)將與第二艦隊的部分兵力會合,共同將剩餘的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兵力繼續聚殲。


    可以說整個的太平洋日軍艦群的作戰軍事計劃,是從戰術上推斷係天衣無縫的,它得到了整個日軍本部內閣的讚許。


    為應對突發情況,山本五十六還設置了兩項預警措施。


    第一項,是派出海軍重型水上飛機川崎二式大艇,對珍珠港進行遠程空中偵察,確保美軍航母正在港內待命,稱為“k作戰”。


    第二項是設置潛艇防線,以便在美軍航母前往中途島時盡早向第一突擊編隊、第一艦隊和第二艦隊通報敵方的行動。


    但實際上,空中偵察行動因故取消,當時海麵有很濃厚的大霧天氣,即使起飛了偵查機也看不到海麵什麽......潛艇也推遲到美軍航母已經出擊後方才就位。


    所以從實際上講,這兩個預警計劃都是形同虛設,毫無卵用。


    因為其構想並沒有實現有利的軍事價值。也導致了中途島的日軍艦群最終中美軍艦隊埋伏的慘痛後果。


    所以戰爭講究的不僅僅是軍備和戰力,還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


    在後來我們去分析一下中途島戰役的作戰計劃,其製定過程就充滿妥協和匆忙。


    可笑的是整個計劃,係為趕在對馬海峽海戰紀念日,日本海軍節當日派出艦隊。


    但在日軍當時看來,該計劃本身頗為周詳,組織嚴密,時機掌握得也很好。


    相對於日軍計劃投入決戰的四艘艦隊航母,二艘輕型航母,十一艘戰列艦,十六艘巡洋艦和四十六艘驅逐艦,美國海軍隻拿得出三艘航母、八艘巡洋艦和十五艘驅逐艦。


    可見得係兵力上的力量懸殊。交戰雙方隻在大型航母數量,可供調動的飛機數量,以及潛艇數量上才較為接近。


    就理論數據這樣看上去,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山本將擁有一麵倒的巨大優勢。


    但是事實上,現實對山本五十六來說非常不幸,確實出了很大的意外。


    這種意外就是人算不如天算。


    對於指揮官來說最可怕的事莫過於敵人對自己的作戰計劃了如指掌。


    而美國海軍密碼破譯部門恰好做到了這一點。後者早已破譯了日本海軍d號密碼(美軍稱為jn-25)。


    結果,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切斯特?威廉?尼米茲海軍上將,成功地破解了山本設下的兩項預警措施,並將美方僅有的部隊配置在最適合對日軍航母實施伏擊的位置上。


    這等同於所謂的優勢蕩然無存,而且一個陷阱相反係變成了套牢山本計劃的絞索......


    據尼米茲上將計算,他的三艘大型航母再加上中途島機場,勉強足夠與南雲指揮的第一突擊編隊抗衡。


    在五月份接報有日軍水上飛機進行騷擾性空襲之後,尼米茲立刻派遣一艘掃雷艇,前去守衛日軍計劃給參加k作戰的水上飛機加油的地點,導致日軍的偵察行動取消,山本無法確定美軍航母是否一直在珍珠港裏待命。


    尼米茲也提早派遣美軍航母離開珍珠港,趕在山本的潛艇警戒線成型以前進入伏擊地點,這一係列的情報泄露,都使山本五十六的所有預警措施歸於無效。


    日軍這時,按時的對阿留申群島展開了象征性的攻擊,但美軍航母專心設伏,實際上沒有被引誘北上。


    山本本以為美軍航母要在數日之後才能趕來救援中途島,沒想到戰役開始當天——1942年6月4日——美軍便抓住日軍航母最脆弱的時機發動攻擊,一舉擊沉了第一突擊編隊的全部四艘艦隊航母。


    之後的瓜島戰役失敗後,山本在參謀長宇垣纏的激勵下,決定前往南太平洋前線視察以便鼓舞士氣。


    中國國民黨重慶軍技部,池步洲截獲並且破譯了包含山本行程詳細信息的電文,包括到達時間、離埠時間和相關地點,以及山本即將搭乘的飛機型號和護航陣容。


    一個美軍襲擊山本座機的計劃開始籌劃中。


    此時山本五十六開始準確地判斷,他此刻已沒有勝算,遂宣布放棄占領中途島的任務並全軍撤退。


    這次失敗使山本持續六個月的成功曆程告一段落,日軍的擴張也到此為止。


    山本的中途島作戰此後廣受指責。批評意見認為山本違反了軍事作戰“集中兵力”的基本原則,而且作戰計劃過於複雜。但也有意見指出盟軍也實施過複雜程度不相上下的作戰而且獲得成功,並將失敗的原因歸咎於美軍破譯日軍密碼,在事先已對山本的計劃洞若觀火。但若山本沒有駁迴南雲提出的在空襲前先進行偵察的的請求,便可以抵消美軍破譯密碼並埋伏航母所獲得的優勢。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狼穴終結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短尾貓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短尾貓哥並收藏狼穴終結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