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時候雖然戰亂未平,國家未定,但是天下趨勢已經清晰明朗了。天下命數已在李唐。”李原淡淡的說道。

    “靈均哥哥,你看那邊的涼亭之上有人,似乎是洛州的才子佳人,我們正好去看看,湊個熱鬧,順便站在高處欣賞一下這裏的美景。”徐芷兮懷中抱著花花,頗為興奮的說道。

    對於徐芷兮的提議,李原一向是遵從的,誰讓自己喜歡呢?

    這馬車和青鬃馬是上不了高處的,還好這洛水附近是有人家的,給一些錢財,讓幫忙照看一下還是可以的。不用擔心車馬被拐跑,大唐的民風還是非常淳樸的,並非後世。

    四人慢慢的走,初春的道路還是有些滑,李原扶著徐芷兮,孟子虛扶著陳靈鏡。徐芷兮是因為不會武功,再加上懷中抱著花花,所以這才需要李原扶著,而陳靈鏡之所以要孟子虛扶,是因為喜歡讓孟子虛扶著。

    李原看著孟子虛扶著陳靈鏡的那個自然模樣,隻是笑笑,頗有些作為老父親的欣慰。

    “尋常人家,到了靈鏡和子虛那個歲數,孩子都有了。”徐芷兮輕聲的在李原的耳邊說道。

    大唐十五歲就結婚了,孟子虛十九歲,陳靈鏡十七歲,按照年歲,的確如此。

    但是因為李原一直還沒有結婚,再加上李原平時也說男女應該晚婚,這樣對男女的身體都好。所以孟子虛和陳靈鏡對於自己的年齡也是不在意,其實,或許,他們二人自己也不知道對對方抱著的是一種怎樣的態度。

    “還是年輕呀!”李原在心裏默默的說道,不知道這句話說的到底是誰,真的是這兩個徒弟嗎?還是曾經的自己?

    等到到了涼亭的時候,發現裏麵的有七八個男女,年紀都在十七八歲一般,一看就是附近的年輕人,在這初春時節,拉著相好的朋友一起踏青,放鬆心情而已。

    看到李原等人的時候,他們都是頷首而禮,李原等人也是予以迴應。

    “幾位,打擾了,和家人出遊,賞洛水,此處是佳處,可否暫時歇腳?”李原持簫笑道。

    “當然可以,此處乃是公用之處,本來就是賞景的,吾等也不是獨占,四位請便。”年輕人之中有一人身穿書生服,手拿折扇,舉止彬彬有禮,舉手投足之間頗有大家之氣。

    這涼亭也夠大,所以就算是加上李原四人,也不是很擠,李原他們選了一個較好的觀測點,可以覽盡洛水風光。

    而那七八個男女,則是坐下來,還是吟詩作對,果然踏青的時候,還是和作詩更相對。李原是沒有那個才華,你要是讓他舞劍撫琴尚可,作詩寫文章,還是撤一撤,沒那個才學。

    所以李原就一直在和徐芷兮三人談論洛水的來曆,還有曹植曹子建當年的《洛神賦》,完全的忽略掉身後的那七八個人所講,所作。

    但是有的時候,自己想要躲避,有的人卻是偏不讓。

    大約過了兩刻鍾,身後有人說道:“兄台,不知兄台是哪裏人士?”

    李原迴頭一看,是剛才那個年輕人,“有事?”李原問道。

    “敢問兄弟名諱,哪裏人士?”

    “哦?為何這麽問?”

    那個年輕人似乎也知道自己這麽問有些不禮貌,於是說道:“兄台不要誤會,是這樣。我等都是洛州人士,此次來不過是踏青作詩,剛才聽兄台在講洛神之故事,想來兄台也是詩書門第,所以這才一問!”

    “哦,既然小兄弟如此問我,可否先告知在下,你的名諱和籍貫。”李原反問道。

    “在下姓葉,名文,字德宣。洛州人士。”那個年輕人如實說道。

    “那葉謙之是你什麽人?”這話是徐芷兮問的,在這個年輕人剛說完之後。

    “洛州刺史,是家父。”那個年輕人也沒有想到自己剛說出名字,就被人認出來了。想來這幾人也是官場上的,估計是哪個官家子弟。

    “芷兮,這洛州刺史,你認識?”李原不知道官場之事,於是問道。

    “沒有,隻是聽兄長提過,這洛州刺史有能力,有見識,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徐芷兮說道。

    “你真的是聽兄長說的,咱們的那位兄長,可是很少誇人,這麽多年,你看他誇過幾個人?”李原都有些不敢相信。

    “幾位既然知道家父,想必也是大家之人,不知是哪家?”葉文施禮問道。

    “趙郡李氏嫡係,並州李家李原李靈均!”李原此話一出,那幾個年輕人頓時就驚了,無他,李原這個名字在上層人的耳中,真的是如雷貫耳。

    這誰不知道,趙郡李氏之中出了一個奇葩,離家八年不知所蹤,迴家之後就給上門逼婚的崔家趕走,而且什麽事都沒有。之後更是厲害,寫了一首詠梅之詩,儒門少主是視為千古佳作。還有就是上元節之後,皇後親自做媒人,和當朝新貴李績大都督之妹定親,風頭一時無二。

    而且這葉文還知道,這李家大少爺精通刑獄之事。此事少有人知,這還是因為他是洛州刺史之子,這才能得到一些別人不知道的消息。

    “原來是李家大少爺,想必這位就是李都督之妹李夫人了。”葉文頗為恭敬的說道。

    “不用如此的客氣,我等都無官職在身,隻是一介白衣,不必如此客氣。今日前來,不過是觀賞洛水,無他。”李原最煩的就是繁瑣客套,看到葉文突然間的客氣,李原趕緊拒絕。

    “那麽這兩位是?”葉文又問孟子虛和陳靈鏡的身份。

    “他們是我好友,身份不便說。”李原這麽一說,葉文突然間覺得孟子虛和陳靈鏡的身份一定是非富即貴。

    絕對是他得罪不起的人,弄不好還是皇族。

    “既是如此,我等便不問了。倒是有一個不情之請,還望李大公子應允。”葉文等人頗有些期待的說道。

    “何事?”

    “當初儒門少主曾說李大公子的詠梅之詩,千古佳作,今日還請李家公子再做一首,讓我等開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貞觀逍遙茶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豎笛橫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豎笛橫吹並收藏貞觀逍遙茶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