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無二?是一模一樣嗎?”李原問道。

    “當時天色已黑,守城的官兵看的也不是很真切。但是他們說,這倆人前後出城的時間,相隔不到兩刻鍾。”王天業答道。

    “善長兄可是能找到另一人是誰家派出的?”現在李原有一個懷疑,但是不確定,隻有找到另一家才能夠知曉答案。

    “雖然當時天黑了,但是經過我們府衙的人多方查探,仔細的盤問,終究還是找到了另外一家的人。”

    “是什麽人?”

    “人已經控製住了,是一夥客商!”

    “客商?”這倒是有些出乎李原的意料。一個客商怎麽能夠招致殺身之禍,有什麽事完全就可以通過官府解決。何苦動用江湖手段,風險大,價錢還高。

    “我也覺得很意外,而且我總感覺這夥客商很古怪。他們的舉止有禮,反倒是像讀書人。”王天業頗有些不解的說道。

    “哦?”李原覺得有些古怪。雖然商人之中本身就有不少大家子弟,他們都是讀書人。但是經過幾年商海浮沉,身上的經學之氣,早就被磨礪光了。那還能保持讀書之人的禮儀和談吐。這樣的人就算是有,也是少之又少。不可能一夥人都是這樣,這很奇怪。

    “他們為何要派出仆人東去?”李原接著問道。

    “說是給家中送信,馬上到年末,給家中送信報個平安。”王天業答道。

    李原聞言點點頭,“理由很充分,也很合理。但是總覺的有些古怪。我還是親自去看看這些商人吧。”李原想了想,還是自己親自去看,才能發現問題。有些時候本人不去,通過別人的轉述,總是不對勁,有缺陷。估計還是那句古話,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好,我帶你去。”王天業也很讚同。涉足刑獄多年,他也知道有些東西,有些細節,還是本人去,會有所發現。

    “子虛,跟我一起。”之所以讓孟子虛一起去,是一位孟子虛是一個真正的讀書人。有他在,是不是偽裝就一目了然了。再者李府家中多是女眷,孟子虛在家裏,也確實是有一些尷尬。

    “遵命!”孟子虛低身施禮答道。隨後站在李原的身側。

    王天業此時才發現李府的人全都站在旁邊,看著二人剛才在那裏對答。“不好意思,有些專注公務,打擾到幾位了。善長在這裏賠不是了。”

    “無妨,王別駕專注公務,並州之幸。小兒能幫到王別駕,小兒之幸!”李遠揚擺手說道。李原能夠得到王天業如此禮遇,在李遠揚看來,是李原的福氣。還有一點讓李遠揚比較意外的是,就是李原真的懂刑獄之事。而且從剛才的對話來看,王天業已經自愧不如了。李遠揚覺得自己有必要重新的審視一下自己這個兒子,八年來,他到底幹嘛了。

    “多謝李家主體諒。善長和靈均老弟先走了。”說完王天業就領著李原離開了。

    看著幾人離去的背影,李燁有些不敢相信的說道:“大哥真的會查案?”

    “當然了,你沒看到,王別駕進來之後對兄長客氣的程度,絕對是欽佩。”陳琴兒輕輕的拍著李燁的手說道。

    陳棋兒則是一副理所當然的表情。

    那些客商住在城的東南角,李原和王天業等人很快就來到了他們的住的院子。看來這些客商的條件不錯,整個院子是一個三進的大院。這樣的院子,普通人是絕對住不起的。

    王天業領著李原和孟子虛進到正廳,那些客商就在正廳之中。

    客商一共有四人,穿著一看就是富貴人家。布料都是極好的綢緞,但是顏色樸素,外邊披著鵝毛大氅,身價不菲。

    這四人年歲都不大,也就三十歲左右。見到王天業之後非常客氣的行禮,但是眉心眼角,都是有一種傲氣。似乎隻是被迫行禮,內心極不情願。

    李原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裏。

    “王大人,剛才不是問過一遍了,怎麽又來了?”四人之中為首的問道。此人頭上戴著白玉冠,一根玉簪橫著插在玉冠上。這顯示此人絕對是大戶人家,是真正的大戶。因為能戴的起玉冠的,實在是太少了。五姓七望也不過如此。

    再看其他三人,雖不是玉冠,可是也是名貴的頭冠。這到底是什麽人?

    “剛才雖然問過了,但是還是有些不解的地方,想要再次的了解一下。案件複雜,本官也是不得已。”王天業解釋道。

    四人心中雖然有些不忿,但是王天業說的也有禮,他們也是無法反駁。無奈,隻能讓人沏茶待客,等候詢問。

    為首的年輕人指了指上首左邊的椅子,道“王別駕請坐!”上左為尊,王天業身為此屋之中唯一有官身的人,自然是坐在尊位。而為首的年輕人身為主家,坐在上首右位。

    李原坐在王天業的下手位,孟子虛懷中抱劍站在李原的身後。其他三個年輕人則是坐在為首那人的下手。

    “不知這位是?”為首的青年人看向李原,隨後又轉向王天業問道。

    不等王天業作答,李原說道:“我是府衙的刑獄顧問,因為此案有些蹊蹺,所以府衙這才派我前來。”

    顧問顧問,就是以備諮詢的意思。這個詞,早就有了。李原這麽說,也算是給王天業一個說法,你不能讓一個商人來幫助你查案吧,那樣會貶低王天業的身份,讓外人對王天業的能力產生質疑。

    “原來是顧問大人,是在下失禮了。”為首的青年人頗為抱歉的說道,禮儀十足。

    “無妨,不知道幾位是哪裏人士?”李原問道。

    “河南道,青州。”

    “原來是齊魯人士,渤海之濱,聖賢所在,真是失敬!”當時的青州,也就是今天山東所在。是絕對的讀書人聖地。(山東包含青州,但青州不等於山東)

    “哪裏,隻不過是榮幸能與聖賢居於一所,自幼讀聖賢書罷了!”青年人擺手自謙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貞觀逍遙茶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豎笛橫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豎笛橫吹並收藏貞觀逍遙茶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