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王趙鬆不想拿依據,冷笑了一聲。
“郭侍郎,你明知故問,本王懶得與你計較,本王再說一遍為什麽抓陸權知,陸權知涉及一樁命案,本王抓他天經地義。”
“敢問王爺,陸權知涉及哪樁命案?”
中書侍郎郭亦鎮不待南平王趙鬆講清楚,便不懷好意的問。
這個時候問這個,郭亦鎮是不是吃蒙了?南平王趙鬆不太想迴答這個問題。
“郭侍郎,案子還在審不便透露,總之本王不會冤枉陸權知的,你倒是可以勸陸權知認罪,隻要陸權知認罪,本王就會從輕發落陸權知。”
南平王趙鬆想陸權知自己認罪,這怎麽可能?陸權知乃大宋朝廷的青年才俊,認罪豈不自毀?
“王爺,你講這話就不對,陸權知本就無罪,何來認罪一說?至於那個從輕發落,更是無稽之談。”
中書侍郎郭亦鎮口氣雖然輕鬆,可這口氣無疑是在告誡南平王趙鬆,這讓南平王趙鬆不爽,南平王趙鬆隻能反擊。
“郭侍郎,案子的事你講了不算,鑒於時間的關係,本王就不跟你扯這個了,咱們還是說迴劫獄之事,向幕僚那幹子人目前羈押在刑部大獄,他們一致指認是郭侍郎你派他們去刑部大獄劫的獄,郭侍郎你應該知道劫獄是重罪,隻是不知道郭侍郎你扛不扛的住?如果郭侍郎你扛不住,本王倒可以指一條明路給郭侍郎你走。”
又提劫獄之事?還有完沒完?中書侍郎郭亦鎮自恃有陸中書撐腰,根本沒把南平王趙鬆的話放在眼裏。
“王爺,你就不要作無用功了,本官不接受你的指控,本官也不用扛什麽罪,倒是王爺你得考慮一下收場的問題,你把事撒出去了,如果到時候收不了場了,那可就出洋相了。”
中書侍郎郭亦鎮很有自信,他一點不擔心自己,反而擔心南平王趙鬆收不了場,這又是何必呢。
南平王趙鬆聽郭亦鎮這樣說,臉立馬黑了下來。
“郭侍郎,你這麽嘴硬就不要怪本王無禮了,來人,立刻叫他們進侍郎府抓人。”
叫他們進侍郎府抓人?哪個侍郎府?中書侍郎郭亦鎮有點蒙圈,看到南平王趙鬆的人都動起來了,他才知道南平王趙鬆是要在自己的府邸抓人,立馬出言製止。
“王爺,你不要亂來,本官好歹是正三品朝廷命官,你有什麽資格在本官的府邸抓人?”
資格?本王沒資格麽?南平王趙鬆看郭亦鎮這個時候了還這麽嘴硬,不由笑了笑。
“郭侍郎,你不覺你的話可笑麽?你都可以隨意派人去刑部劫獄了,本王不可以來你府上抓幕後指使之人麽?須知這世上沒這道理,你做了初一,就該允許別人來做十五。”
南平王趙鬆話雖不多,可話裏的意思夠狠的。
中書侍郎郭亦鎮這下全明白了,他努力半天不但沒把陸權知救出來,反倒惹了不小的麻煩,由此看來南平王趙鬆蓄謀已久,南平王趙鬆也是試著來的,剛開始可能還不敢叫人進府,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南平王趙鬆膽子越來越肥,敢叫人進府抓人,隻是這府裏沒誰好抓,南平王趙鬆此舉完全是衝郭亦鎮來的。
這事就有點麻煩了,該如何應對呢?中書侍郎郭亦鎮頭一迴碰到這種事,一時還不知怎麽應對。
郭亦鎮稍有猶豫就看到大批刑部衙役衝了過來,隻一會工夫刑部衙役便將陳幕僚及其手下圍了起來。
中書侍郎郭亦鎮看到這有點煩,隻能與南平王趙鬆強力交涉,可換來的卻是南平王趙鬆的一番奚落。
南平王趙鬆奚落完選擇攤牌,
“郭侍郎,刑部大堂有請,今日你不去不行,你上刑部大堂不光要交代如何操控劫獄之事,你更得講講今日你府上的亂象,其實府上亂不打緊,隻要沒出人命就沒事,偏偏你府上今日出了這麽多人命,你還想著一手遮住是不可能的。”
南平王趙鬆欲強行將郭亦鎮帶往刑部,這要是把郭亦鎮帶走了,郭亦鎮不光麵子上過不去,還會遭來陸知心的嗬斥,怎麽搞的?
堂堂一個中書侍郎怎麽還搞不過一個小小的刑部侍郎,你手裏不是有大理寺麽?偌大的郭府怎會讓刑部給端了?
陸知心講的是沒錯,隻是此一時彼一時,一來大理寺的人不在,二來府裏剛生變故,府裏的護衛都亂套了,僅憑剩下的護衛哪扛得住這些如狼似虎的刑部衙役,不過再怎麽樣郭亦鎮還是要做困獸之鬥。
“王爺,你眼裏還有大宋律法嗎?本官好歹還兼著大理寺卿一職,你未有聖旨就敢領兵擅闖本官府邸,你難道不知這是重罪嗎?你現在不要仗著你人多就胡來,等明日你不但會後悔,說不定你還會倒過來哀求陸中書放你一馬。”
郭亦鎮威脅的話講的不錯,隻是唬不住南平王趙鬆。
南平王趙鬆把臉一沉。
“郭侍郎,不用你操心明天的事,今日本王秉公執法,不會怕那般惡人的,你到底走不走?你若是不肯走,刑部衙役會助你走的。”
南平王趙鬆說話間就命令衙役過來。
郭亦鎮看南平王動真格的了,立刻向前走,同時把手裏的錢袋子遞給了關慶。
“王爺,你最好尊重一下中書門下的官員,你今日不尊重,明日自會有你的苦頭吃,還有你那些髒兮兮的衙役,他們根本沒資格來本官的府邸,本官的府邸不是隨便進的,大理寺的人也不是好惹的,說不定等會大理寺的人就會去找你們的麻煩。”
郭亦鎮有意無意說起了中書門下和大理寺,郭亦鎮可不是平白無故說的中書門下和大理寺,郭亦鎮本質上是說給陳幕僚聽的,以陳幕僚的聰明勁一聽就懂了。
陳幕僚等刑部的人和郭亦鎮走後立刻差人去中書門下稟告,同時他自己也沒閑著,馬上動身去了大理寺。
大理寺有那麽多衙役,調他們去刑部營救郭亦鎮應該沒問題,可這隻是陳幕僚樂觀的看法,陳幕僚從未與大理寺打過交道,他不清楚大理寺的狀況,現在的大理寺沒這麽好調動。
接待陳幕僚的是大理寺新任寺丞管明理,此人是一個典型的官二代兼書呆子,他聽陳幕僚說要大理寺傾巢而出去刑部救大理寺卿時,他兩手一攤表示他做不了主,他得向大理寺少卿錢迴華稟告後再行定奪。
陳幕僚聽到這話很不滿,這太耽誤事了,要這麽麻煩幹嘛?如果不能及時救出大理寺卿,你們這些蝦兵蝦將吃得消麽?盡管陳幕僚心頭不悅,可他隻能先央求管明理盡快定奪,不然大理寺卿郭大人會發怒。
陳幕僚話說的委婉,還沒怎麽催促,管明理己然很不爽。
“我說你誰呀,這麽大的事,你說去就去嗎?要是惹了麻煩誰負責,本官本著對大理寺負責的態度得把這事向上麵匯報才行,必須看上麵怎麽說,本官抖膽猜測一下,去刑部之事不能操之過急,你也不要不高興,畢竟刑部不是好惹。”
管明理口中的這個上麵顯然說的是大理寺少卿錢迴華,此人正是參知政事錢伯華的大公子,也是貨真價實的官二代,他對大理寺卿郭亦鎮不怎麽感冒,當即否決了陳幕僚提出大理寺傾巢而出到刑部的想法。
給出的理由很簡單,現在事已經出了就必須冷靜,千萬不能蠻幹,此事應由中書門下出麵才好。
陳幕僚聽到錢迴華這樣的謬論,整個人不由跳了起來。
“錢少卿,傾巢而出去刑部是大理寺卿郭大人定的,你們隻需遵照執行便好了,你們若是不遵照執行,那郭侍郎必定會重罰你們。”
大理寺少卿錢迴華聽到重罰二字笑了一聲。
“你不懂了是不是?你這完全是死搬硬套,你不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麽?我等從實際出發處理問題就是怕郭侍郎犯錯,如果我等遵照郭侍郎的命令傾巢而出去刑部,十有八九會和刑部起紛爭,起了紛爭必定會出流血事件,一流血這個責任便很大了,到時這個責任誰來負,是你負麽?還有就是這種爭端的處理完全不在人多,有中書門下的高官出麵解決即可,你為什麽不去請中書門下的高官出麵?”
大理寺少卿錢迴華話說的頭頭是道,可陳幕僚聽著聽著都快氣死了,這可不行。
若是今日大理寺的人沒去刑部,不單大理寺的人有責任,陳幕僚自己更是有連帶責任,連大理寺的人都調不動,哪還有臉在郭府當幕僚嗎?中書侍郎郭亦鎮必定嚴懲的。
陳幕僚想想就怕,於是乎他跟錢迴華爭了起來。
“錢少卿,我早己稟告中書門下,中書門下的意思是大理寺的人先打頭陣,中書門下的人隨後便到,大家一齊動手方才好處理。”
陳幕僚就想忽悠錢迴華率人先去,隻要大理寺的人去了,那陳幕僚的責任基本沒了。
隻是上迴錢迴華在南平王那吃過虧,心裏早打了明哲保身的主意,他認為他沒有必要去刑部冒險 且他早聽說了,刑部侍郎南平王趙鬆是個難纏的主,他可不想去惹南平王趙鬆。
“既然你己稟告中書門下,那最好不過了,隻要中書門下肯出麵,我們打不打頭陣都不重要了,我們還是等中書門下先去刑部更好些。”
大理寺少卿錢迴華這話一出,陳幕僚當即發怒。
“錢少卿,你在說什麽?你是不是沒把中書門下放在眼裏?中書門下命你們先去,你竟敢抗命,你這個少卿是不是不想幹了?郭大人若是知道你這般無賴一定會讓你好看的。”
陳幕僚以為他發一通火,這個錢迴華會曉得怕,陳幕僚真是想多了。
錢迴華聽了陳幕僚的話沒有顯現出一點害怕的樣子,相反他麵露了兇色。
“你是什麽東西?敢拿上頭威脅本官,來人,將這廝趕出寺去。”
錢迴華一發話,立馬便有拍馬屁的衙役過來趕陳幕僚。
陳幕僚真是做夢也沒想到錢迴華敢如此對他,奈何他沒有幫手,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他隻能無趣的退出大理寺。
更糟心的在後頭,去中書門下稟告的人連中書門下的門都沒進去便被轟出來了,有這遭遇隻能說中書門下的門房更牛。
現在的情況是,陳幕僚忙活了半天除了知道世態的炎涼之外別無他獲,這郭府離了郭亦鎮之後似乎就啥也不是了,現如今找那些高官根本找不上,那些高官的跟班根本不可能讓你近高官的身。
陳幕僚沒招隻能找中書侍郎郭亦鎮的大公子郭倫商量。
郭倫早曉得他爹被刑部帶走了,不過他以為陳幕僚搞的定,現在聽陳幕僚說起這事的艱難,他有點驚訝。
“陳幕僚,這事這麽難麽?實在搞不定可以找陸中書呀,他是爹最忠實的靠山,在這大宋朝還沒他擺不平的事。”
陳幕僚聽郭倫講可以找陸中書,他不由歎息了一聲,道:“大公子,屬下也是這麽想的,早派人去中書門下找陸中書了,隻不過這中書門下門檻比較的高,門房卡著不讓咱的人進,咱沒辦法見到陸中書。”
“陳幕僚,花點錢嘛,現在的門房都是要錢的,沒錢鬼都不會理你。”郭倫似乎很懂這裏邊的規矩。
陳幕僚很認真的迴道:“大公子,我們送了錢,不過他們不收,或許是他們根本瞧不上我們送的這點錢。”
“陳幕僚,你們送了多少?是不是送的太少了?”
郭倫不愧是郭亦鎮的大公子,一眼便瞧出了問題之所在。
嗬!大公子真敢說,我們能送多少,我們那點月俸都拿出來送,不用養家糊口了麽?
再說這錢按道理該府裏的帳房出,是帳房以沒老爺吩咐為由拒絕出錢,這能怪誰?
理是這個理,不過陳幕僚這話不敢說,他拐了一個彎來講明這事。
“大公子,可能是我們送少了,不過我們財力有限,想要辦好此事必須讓府裏的賬房關慶同意出錢才行。”
“陳幕僚,那是關慶不同意拿錢麽?”
郭倫麵帶怒色,似乎在怪罪府裏的財神爺關慶。
陳幕僚毫不含糊的答道:“大公子,是的,正是關慶的固執才導致事情毫無進展,關慶要等老爺的吩咐才肯拿錢出來。”
“陳幕僚,他這不胡鬧嗎?我爹都沒在府裏,哪會有吩咐?”
郭倫說著即起身準備去找關慶了。
陳幕僚一邊跟從,一邊說道:“大公子,主要是府內管家沒了,這些小事便都辦不了,還有就是老爺曾吩咐屬下去大理寺調人去刑部,大理寺那個少卿居然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由推諉,屬下真不知他怎會有這種狗膽。”
還有這事?這個少卿怕是不清白,郭倫鼻子一怵便想起了那會的事,那會他就想到去大理寺當少卿的,隻因怕別人講閑話,父子在同一個衙門,他這才沒去的。
沒想到這個少卿才去就這麽不老實,老爹迴來肯定會痛便這樣壞的人,不過現在得收拾這個關慶。
郭倫剛把這些想完,稍一抬眼便到帳房外了。
“郭侍郎,你明知故問,本王懶得與你計較,本王再說一遍為什麽抓陸權知,陸權知涉及一樁命案,本王抓他天經地義。”
“敢問王爺,陸權知涉及哪樁命案?”
中書侍郎郭亦鎮不待南平王趙鬆講清楚,便不懷好意的問。
這個時候問這個,郭亦鎮是不是吃蒙了?南平王趙鬆不太想迴答這個問題。
“郭侍郎,案子還在審不便透露,總之本王不會冤枉陸權知的,你倒是可以勸陸權知認罪,隻要陸權知認罪,本王就會從輕發落陸權知。”
南平王趙鬆想陸權知自己認罪,這怎麽可能?陸權知乃大宋朝廷的青年才俊,認罪豈不自毀?
“王爺,你講這話就不對,陸權知本就無罪,何來認罪一說?至於那個從輕發落,更是無稽之談。”
中書侍郎郭亦鎮口氣雖然輕鬆,可這口氣無疑是在告誡南平王趙鬆,這讓南平王趙鬆不爽,南平王趙鬆隻能反擊。
“郭侍郎,案子的事你講了不算,鑒於時間的關係,本王就不跟你扯這個了,咱們還是說迴劫獄之事,向幕僚那幹子人目前羈押在刑部大獄,他們一致指認是郭侍郎你派他們去刑部大獄劫的獄,郭侍郎你應該知道劫獄是重罪,隻是不知道郭侍郎你扛不扛的住?如果郭侍郎你扛不住,本王倒可以指一條明路給郭侍郎你走。”
又提劫獄之事?還有完沒完?中書侍郎郭亦鎮自恃有陸中書撐腰,根本沒把南平王趙鬆的話放在眼裏。
“王爺,你就不要作無用功了,本官不接受你的指控,本官也不用扛什麽罪,倒是王爺你得考慮一下收場的問題,你把事撒出去了,如果到時候收不了場了,那可就出洋相了。”
中書侍郎郭亦鎮很有自信,他一點不擔心自己,反而擔心南平王趙鬆收不了場,這又是何必呢。
南平王趙鬆聽郭亦鎮這樣說,臉立馬黑了下來。
“郭侍郎,你這麽嘴硬就不要怪本王無禮了,來人,立刻叫他們進侍郎府抓人。”
叫他們進侍郎府抓人?哪個侍郎府?中書侍郎郭亦鎮有點蒙圈,看到南平王趙鬆的人都動起來了,他才知道南平王趙鬆是要在自己的府邸抓人,立馬出言製止。
“王爺,你不要亂來,本官好歹是正三品朝廷命官,你有什麽資格在本官的府邸抓人?”
資格?本王沒資格麽?南平王趙鬆看郭亦鎮這個時候了還這麽嘴硬,不由笑了笑。
“郭侍郎,你不覺你的話可笑麽?你都可以隨意派人去刑部劫獄了,本王不可以來你府上抓幕後指使之人麽?須知這世上沒這道理,你做了初一,就該允許別人來做十五。”
南平王趙鬆話雖不多,可話裏的意思夠狠的。
中書侍郎郭亦鎮這下全明白了,他努力半天不但沒把陸權知救出來,反倒惹了不小的麻煩,由此看來南平王趙鬆蓄謀已久,南平王趙鬆也是試著來的,剛開始可能還不敢叫人進府,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南平王趙鬆膽子越來越肥,敢叫人進府抓人,隻是這府裏沒誰好抓,南平王趙鬆此舉完全是衝郭亦鎮來的。
這事就有點麻煩了,該如何應對呢?中書侍郎郭亦鎮頭一迴碰到這種事,一時還不知怎麽應對。
郭亦鎮稍有猶豫就看到大批刑部衙役衝了過來,隻一會工夫刑部衙役便將陳幕僚及其手下圍了起來。
中書侍郎郭亦鎮看到這有點煩,隻能與南平王趙鬆強力交涉,可換來的卻是南平王趙鬆的一番奚落。
南平王趙鬆奚落完選擇攤牌,
“郭侍郎,刑部大堂有請,今日你不去不行,你上刑部大堂不光要交代如何操控劫獄之事,你更得講講今日你府上的亂象,其實府上亂不打緊,隻要沒出人命就沒事,偏偏你府上今日出了這麽多人命,你還想著一手遮住是不可能的。”
南平王趙鬆欲強行將郭亦鎮帶往刑部,這要是把郭亦鎮帶走了,郭亦鎮不光麵子上過不去,還會遭來陸知心的嗬斥,怎麽搞的?
堂堂一個中書侍郎怎麽還搞不過一個小小的刑部侍郎,你手裏不是有大理寺麽?偌大的郭府怎會讓刑部給端了?
陸知心講的是沒錯,隻是此一時彼一時,一來大理寺的人不在,二來府裏剛生變故,府裏的護衛都亂套了,僅憑剩下的護衛哪扛得住這些如狼似虎的刑部衙役,不過再怎麽樣郭亦鎮還是要做困獸之鬥。
“王爺,你眼裏還有大宋律法嗎?本官好歹還兼著大理寺卿一職,你未有聖旨就敢領兵擅闖本官府邸,你難道不知這是重罪嗎?你現在不要仗著你人多就胡來,等明日你不但會後悔,說不定你還會倒過來哀求陸中書放你一馬。”
郭亦鎮威脅的話講的不錯,隻是唬不住南平王趙鬆。
南平王趙鬆把臉一沉。
“郭侍郎,不用你操心明天的事,今日本王秉公執法,不會怕那般惡人的,你到底走不走?你若是不肯走,刑部衙役會助你走的。”
南平王趙鬆說話間就命令衙役過來。
郭亦鎮看南平王動真格的了,立刻向前走,同時把手裏的錢袋子遞給了關慶。
“王爺,你最好尊重一下中書門下的官員,你今日不尊重,明日自會有你的苦頭吃,還有你那些髒兮兮的衙役,他們根本沒資格來本官的府邸,本官的府邸不是隨便進的,大理寺的人也不是好惹的,說不定等會大理寺的人就會去找你們的麻煩。”
郭亦鎮有意無意說起了中書門下和大理寺,郭亦鎮可不是平白無故說的中書門下和大理寺,郭亦鎮本質上是說給陳幕僚聽的,以陳幕僚的聰明勁一聽就懂了。
陳幕僚等刑部的人和郭亦鎮走後立刻差人去中書門下稟告,同時他自己也沒閑著,馬上動身去了大理寺。
大理寺有那麽多衙役,調他們去刑部營救郭亦鎮應該沒問題,可這隻是陳幕僚樂觀的看法,陳幕僚從未與大理寺打過交道,他不清楚大理寺的狀況,現在的大理寺沒這麽好調動。
接待陳幕僚的是大理寺新任寺丞管明理,此人是一個典型的官二代兼書呆子,他聽陳幕僚說要大理寺傾巢而出去刑部救大理寺卿時,他兩手一攤表示他做不了主,他得向大理寺少卿錢迴華稟告後再行定奪。
陳幕僚聽到這話很不滿,這太耽誤事了,要這麽麻煩幹嘛?如果不能及時救出大理寺卿,你們這些蝦兵蝦將吃得消麽?盡管陳幕僚心頭不悅,可他隻能先央求管明理盡快定奪,不然大理寺卿郭大人會發怒。
陳幕僚話說的委婉,還沒怎麽催促,管明理己然很不爽。
“我說你誰呀,這麽大的事,你說去就去嗎?要是惹了麻煩誰負責,本官本著對大理寺負責的態度得把這事向上麵匯報才行,必須看上麵怎麽說,本官抖膽猜測一下,去刑部之事不能操之過急,你也不要不高興,畢竟刑部不是好惹。”
管明理口中的這個上麵顯然說的是大理寺少卿錢迴華,此人正是參知政事錢伯華的大公子,也是貨真價實的官二代,他對大理寺卿郭亦鎮不怎麽感冒,當即否決了陳幕僚提出大理寺傾巢而出到刑部的想法。
給出的理由很簡單,現在事已經出了就必須冷靜,千萬不能蠻幹,此事應由中書門下出麵才好。
陳幕僚聽到錢迴華這樣的謬論,整個人不由跳了起來。
“錢少卿,傾巢而出去刑部是大理寺卿郭大人定的,你們隻需遵照執行便好了,你們若是不遵照執行,那郭侍郎必定會重罰你們。”
大理寺少卿錢迴華聽到重罰二字笑了一聲。
“你不懂了是不是?你這完全是死搬硬套,你不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麽?我等從實際出發處理問題就是怕郭侍郎犯錯,如果我等遵照郭侍郎的命令傾巢而出去刑部,十有八九會和刑部起紛爭,起了紛爭必定會出流血事件,一流血這個責任便很大了,到時這個責任誰來負,是你負麽?還有就是這種爭端的處理完全不在人多,有中書門下的高官出麵解決即可,你為什麽不去請中書門下的高官出麵?”
大理寺少卿錢迴華話說的頭頭是道,可陳幕僚聽著聽著都快氣死了,這可不行。
若是今日大理寺的人沒去刑部,不單大理寺的人有責任,陳幕僚自己更是有連帶責任,連大理寺的人都調不動,哪還有臉在郭府當幕僚嗎?中書侍郎郭亦鎮必定嚴懲的。
陳幕僚想想就怕,於是乎他跟錢迴華爭了起來。
“錢少卿,我早己稟告中書門下,中書門下的意思是大理寺的人先打頭陣,中書門下的人隨後便到,大家一齊動手方才好處理。”
陳幕僚就想忽悠錢迴華率人先去,隻要大理寺的人去了,那陳幕僚的責任基本沒了。
隻是上迴錢迴華在南平王那吃過虧,心裏早打了明哲保身的主意,他認為他沒有必要去刑部冒險 且他早聽說了,刑部侍郎南平王趙鬆是個難纏的主,他可不想去惹南平王趙鬆。
“既然你己稟告中書門下,那最好不過了,隻要中書門下肯出麵,我們打不打頭陣都不重要了,我們還是等中書門下先去刑部更好些。”
大理寺少卿錢迴華這話一出,陳幕僚當即發怒。
“錢少卿,你在說什麽?你是不是沒把中書門下放在眼裏?中書門下命你們先去,你竟敢抗命,你這個少卿是不是不想幹了?郭大人若是知道你這般無賴一定會讓你好看的。”
陳幕僚以為他發一通火,這個錢迴華會曉得怕,陳幕僚真是想多了。
錢迴華聽了陳幕僚的話沒有顯現出一點害怕的樣子,相反他麵露了兇色。
“你是什麽東西?敢拿上頭威脅本官,來人,將這廝趕出寺去。”
錢迴華一發話,立馬便有拍馬屁的衙役過來趕陳幕僚。
陳幕僚真是做夢也沒想到錢迴華敢如此對他,奈何他沒有幫手,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他隻能無趣的退出大理寺。
更糟心的在後頭,去中書門下稟告的人連中書門下的門都沒進去便被轟出來了,有這遭遇隻能說中書門下的門房更牛。
現在的情況是,陳幕僚忙活了半天除了知道世態的炎涼之外別無他獲,這郭府離了郭亦鎮之後似乎就啥也不是了,現如今找那些高官根本找不上,那些高官的跟班根本不可能讓你近高官的身。
陳幕僚沒招隻能找中書侍郎郭亦鎮的大公子郭倫商量。
郭倫早曉得他爹被刑部帶走了,不過他以為陳幕僚搞的定,現在聽陳幕僚說起這事的艱難,他有點驚訝。
“陳幕僚,這事這麽難麽?實在搞不定可以找陸中書呀,他是爹最忠實的靠山,在這大宋朝還沒他擺不平的事。”
陳幕僚聽郭倫講可以找陸中書,他不由歎息了一聲,道:“大公子,屬下也是這麽想的,早派人去中書門下找陸中書了,隻不過這中書門下門檻比較的高,門房卡著不讓咱的人進,咱沒辦法見到陸中書。”
“陳幕僚,花點錢嘛,現在的門房都是要錢的,沒錢鬼都不會理你。”郭倫似乎很懂這裏邊的規矩。
陳幕僚很認真的迴道:“大公子,我們送了錢,不過他們不收,或許是他們根本瞧不上我們送的這點錢。”
“陳幕僚,你們送了多少?是不是送的太少了?”
郭倫不愧是郭亦鎮的大公子,一眼便瞧出了問題之所在。
嗬!大公子真敢說,我們能送多少,我們那點月俸都拿出來送,不用養家糊口了麽?
再說這錢按道理該府裏的帳房出,是帳房以沒老爺吩咐為由拒絕出錢,這能怪誰?
理是這個理,不過陳幕僚這話不敢說,他拐了一個彎來講明這事。
“大公子,可能是我們送少了,不過我們財力有限,想要辦好此事必須讓府裏的賬房關慶同意出錢才行。”
“陳幕僚,那是關慶不同意拿錢麽?”
郭倫麵帶怒色,似乎在怪罪府裏的財神爺關慶。
陳幕僚毫不含糊的答道:“大公子,是的,正是關慶的固執才導致事情毫無進展,關慶要等老爺的吩咐才肯拿錢出來。”
“陳幕僚,他這不胡鬧嗎?我爹都沒在府裏,哪會有吩咐?”
郭倫說著即起身準備去找關慶了。
陳幕僚一邊跟從,一邊說道:“大公子,主要是府內管家沒了,這些小事便都辦不了,還有就是老爺曾吩咐屬下去大理寺調人去刑部,大理寺那個少卿居然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由推諉,屬下真不知他怎會有這種狗膽。”
還有這事?這個少卿怕是不清白,郭倫鼻子一怵便想起了那會的事,那會他就想到去大理寺當少卿的,隻因怕別人講閑話,父子在同一個衙門,他這才沒去的。
沒想到這個少卿才去就這麽不老實,老爹迴來肯定會痛便這樣壞的人,不過現在得收拾這個關慶。
郭倫剛把這些想完,稍一抬眼便到帳房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