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百裏這迴來的陣勢有點大,人也氣勢洶洶,似乎想報上次的不白之仇。


    上次曹百裏來開封府吃了大虧,究其原因是帶的隨從太少了,被開封府肆意擺弄,所以這一次曹百裏帶夠了隨從,再想暗算他幾無可能。


    曹百裏此番來開封府就是為了登聞鼓狀子的事。


    吏部主事擊登聞鼓狀告開封府,這是比較大的事。


    曹百裏一接到狀子就想來開封府找茬了,也是被中書侍郎郭亦鎮給耽擱了。


    中書侍郎郭亦鎮抓蘇首富心切,曹百裏卻想劍指開封府,一番較量下來,曹百裏不得不聽中書侍郎郭亦鎮。


    換一個角度看也是開封府兵強馬壯,換別人早抓迴邢部受審了,哪裏用的著曹百裏親自出馬。


    說句掏心窩子的話,張尤安對吏部主事不惜擊登文鼓狀告開封府的舉措還是有些心驚的,這畢竟不是小事,並且這登文鼓一年擊不了幾迴,擊了就是天大的案子。


    再看曹百裏此刻已完全擺脫了馬爵爺案的束縛,他對開封府和林哲隻有深深的恨意了。


    “張權知,吏部主事狀告開封府,指開封府捕快當街誅殺吏部尚書,並且刻意毀滅證據,你可知這是多大的指控不?吏部尚書乃朝廷從二品高官,你們開封府的捕快是沒腦子還是膽大包天,居然連從二品高官都敢當街誅殺?在你們開封府眼裏是不是沒有大宋律法?沒有官家?”


    曹百裏語氣嚴厲,似乎吃定張尤安了。


    張尤安有些慌亂,稍加鎮定之後捋了捋胡子。


    “曹尚書,你上次才在開封府大牢誅殺馬爵爺,你這麽快就忘了?你這屬於典型的過河拆橋?這樣沒一點意思,至於吏部主事擊登文鼓狀告開封府,那純屬妥妥的汙蔑,那晚是吏部主事擾亂開封府秩序被重打三十大板的,吏部主事肯定是嫌開封府板子打重了,挾私來報複開封府,其實那晚開封府上下都沒見著吏部尚書,哪來的開封府捕快誅殺吏部尚書?那吏部主事就是想通過擊登聞鼓來達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曹尚書你這麽聰明,不會連這個都看不出吧。”


    張尤安理直氣壯的不承認,但張尤安的話經不起推敲,誰會有事沒事去擊登聞鼓玩,那玩意擊了等於半條命沒了。


    曹百裏非常惱火張尤安提馬爵爺那檔子事,要不是為了息事寧人不想兩敗俱傷,那事會那麽處理嗎?


    馬爵爺那事擺明了就是你們開封府栽贓陷害的,還好意思提?要臉不?


    再結合吏部尚書這案子,很有可能這兩起案子都發生在你們開封府。


    你們開封府陰差陽錯都找人背了鍋,至於二位高官最後怎麽都吊起來了,很有可能是有人看你們開封府不順眼,想把你們開封府的罪行大白於天下而己。


    這一迴可不能輕易放過開封府,必須讓開封府付出最嚴重的代價,不然這個開封府隻會越來越囂張,到時候誰來抗衡開封府都是一個問題。


    曹百裏打定主意,表情顯得越發的嚴肅。


    “張權知,以前的事就不要提了,究竟是怎麽迴事大家都心知肚明,再說擊登聞鼓的案子能隨便處理嗎?更何況是從二品高官的案子,既然別人擊登聞鼓把你開封府告了,你開封府就得拿出態度來接受調查。”


    曹百裏一副公事公辦的架勢,妥妥的過河拆橋了。


    張尤安不鳥曹百裏。


    “曹尚書,開封府一向光明磊落,怎會幹如此兇殘之事?這事擺上台麵就是針對開封府,吏部主事是記恨開封府打了他的板子,這個吏部主事鬼得很,曉得一般的法子弄不了開封府,不惜擊登文鼓來攻擊開封府,這是何等的歹毒,你應該首先查吏部主事的動機,把吏部主事查清了再來查其它的。”


    張尤安口氣同樣強硬,不給曹百裏一絲得手的機會。


    曹百裏惱了。


    “張權知,用不著你來教本官如何查案,吏部主事那刑部自然會查,開封府這邊刑部更要查,不然何以服眾,開封府有五千捕快,你能擔保每一個捕快都奉公守法嗎?聽說那一晚開封府周邊很亂,還封了幾條街,為啥封街?是不是有鬼?刑部有理由懷疑吏部尚書就是在開封府出的事,然後靠夜深人靜來轉移,本尚書現在就要對開封府所有捕快進行審查,以慰吏部尚書在天之靈。”


    曹百裏言之鑿鑿,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似乎開封府己被他踩定了。


    林哲忍不住插言了。


    “曹尚書,開封府有五千捕快,你要查五千捕快,你口氣不小嘛,開封府的五千捕快都不用幹活嗎?都坐等著你來查,你管不管飯?”


    林哲早就看曹百裏不順眼了,不說他兩句心口會堵得慌。


    曹百裏眼一橫,想耍無賴了。


    “林少卿,你管我怎麽查?刑部查案用得著告訴你嗎?”


    曹百裏的口氣不是一般的大,似乎在場的人都入不了他的法眼。


    林哲也有些惱火。


    “張權知,既然刑部都這樣說了,你就不要客氣了,你跟他們客氣,他們還以為你好欺。”


    張尤安會意的笑了笑。


    “林少卿,是這個理,刑部向來霸道自以為天下第一,殊不知刑部是齷齪中的齷齪,想到開封府來耍威風門都沒有。”


    張尤安的笑聲很是刺耳,這勾起了曹百裏的惡意。


    “張權知,你應該知道擊登聞鼓的案子都非同小可,刑部如果拿開封府沒辦法,那中書門下自然會出手,到時誰看誰的笑話還不一定呢。”


    曹百裏話音剛落,就又傳來一陣急促的鼓聲。


    聽著這熟悉的鼓聲,不知道又是那個不要命的在擊登聞鼓。


    張尤安一下來了興致。


    “是不是又是那吏部主事在擊登聞鼓?這迴可能是狀告刑部。”


    張尤安隻講對了一半,是有人擊登聞鼓告狀,告的也是刑部,隻不過擊鼓人不是吏部主事而是蘇首富的兒子蘇建。


    這可把曹百裏氣壞了,他剛在開封府這強調擊登聞鼓的案子非同小可,轉眼人家就擊登聞鼓把刑部告了,你說這叫什麽事。


    那個蘇府不是全麵控製住了嗎?怎麽還有人溜出去擊了登聞鼓?


    曹百裏黑著臉把情況了解完,本想訓斥手下辦事不牢漏算了一個蘇建,導致他擊了登聞鼓,可在開封府訓斥手下等於是出洋相給開封府看,曹百裏不得已隻能將怒火壓下。


    偏張尤安不肯放過曹百裏,反過來譏諷刑部品行不端,被人擊了登文鼓告了還有臉來審開封府麽?


    曹百裏怎麽都沒想到今日會出這樣的一個變故。


    來之前曹百裏還信心滿滿,必須給開封府致命一擊,還沒開始似乎就要結束了,這也太掃興了。


    曹百裏很不甘心,今日必須把這口惡氣出了,不然就會讓這張尤安跟林哲更加得意。


    曹百裏是不會讓張尤安跟林哲得意的。


    “二位,本尚書是接了狀子來審案的,你們這麽不配合是不是要造反呀?至於蘇家漏網之魚跟風擊登聞鼓之事,那有用嗎?蘇家罪惡滔天人神共憤,登聞鼓院是絕對不會受理的,你們有啥可得意。”


    曹百裏態度轉向囂張,似乎有點怕林哲他們不生氣一樣。


    張尤安沒言語,似乎不在乎聽這些,林哲其實也不在乎這些,但林哲就要逗一逗有些不知輕重的曹百裏。


    “哎呀,曹尚書,聽說你以前沒少得蘇首富的好處,現在居然對蘇首富下這麽狠的黑手,這樣會不會顯得你很不仗義?曹尚書你好歹也是從二品的朝廷高官,這點格局都沒有嗎?你不在乎名聲也不在乎流言蜚語嗎?蘇首富再怎麽不濟也是東京汴梁城的巨富,你無中生有拿蘇首富開刀,很容易讓人聯想你是因財因色起意,至於曹尚書你講登聞鼓院不會受理蘇家人的狀紙則更是無稽之談,稍有點常識都知道登聞鼓院沒有權利拒絕,它隻有受理的份。”


    林哲話糙理不糙,把曹百裏齷齪的一麵全掀了出來。


    曹百裏有些驚慌,但他表麵上還是一臉鎮定。


    “林少卿,你少汙蔑朝廷命官,你不要以為高大人遇害了你就是大理寺的老大了,說到底你也隻入仕幾個月而已,一個五品小吏有什麽好神氣的。”


    曹百裏說完還特意瞟了林哲一眼,那眼神除了藐視還是藐視。


    曹百裏似乎忘了自己前幾天在開封府大牢有多慘,跪著求張尤安,還大出血二百萬貫。


    這筆普通百姓幹幾輩子都賺不來的錢,曹百裏跺跺腳就出了。


    由此可見刑部尚書這一官職非常撈錢,林哲上迴敲曹百裏二百萬貫明顯是敲少了。


    或許上迴就不該輕易就饒過曹百裏,但不輕易饒過曹百裏又很容易引發曹百裏拚命,魚死網破是最不合算的。


    上迴忘了留後手,以致於曹百裏穩住陣腳後就翻臉不認人。


    “曹尚書,你不過年紀大點油水足點,除此之外你還有啥,你不要以為邢部還可以橫行霸道,也不要動不動就抬中書門下出來嚇人,你口中的中書門下並沒有特權,它保不了你一世。”


    林哲說得這個還真是這樣,曹百裏心頭不由一震,也不跟林哲他們囉嗦了,領著邢部的大批人馬便撤了。


    邢部的人一走,張尤安又活躍起來了,他關心狀告邢部的登聞鼓案會交給誰審理。


    林哲明確告訴張尤安,別想那麽多,就想著吏部主事狀告的事以及近期的幾起兇案就行了,要是能把承王的案破了,那你張權知有望再升一級進入正三品大員的序列當中。


    有這等好事?張尤安笑的合不攏嘴。


    要知道張尤安多年前的一個夙願就是升正三品大員,他這個從三品已經從了很多年了,他早就想升了。


    隻可惜每一次的升遷都與他張尤安無關,連平級調動都沒他的份,這次還能行?


    再看承王的案子,這案子非常的不好查,敢動承王的人會是一般人麽?


    大宋朝就那麽幾個人敢動,換別人想都不敢想。


    張尤安抑製不住內心的喜悅,他問林哲該如何查承王遇襲案。


    林哲也不保守。


    “先查三司使韓秉,他嫌疑很大。”


    “為啥先查韓秉?”張尤安有些不明白。


    林哲隻得解釋一下。


    “承王妃不是自刎了嗎?韓秉暴跳如雷怪罪承王,不排除會對承王下狠手。”


    張尤安想想也是,韓秉這廝為人特不幹脆,盛怒之下幹掉承王也是極有可能的。


    張尤安於是乎趕緊布置對三司使韓秉調查,他精選了開封府的精英負責密查三司使韓秉。


    林哲見張尤安行動迅速,他也趕緊迴大理寺布置。


    第一是針對邢部,要把蘇首富的狀況摸清。


    第二就是針對中書門下,伺機搭救餘文正他們,同時還要看餘文正他們有無嘩變把一切都招了。


    第三查馬爵爺跟吏部尚書以及承王這三起案子,沒有頭緒也要查,最後林哲還宣布了一條鐵規,那就是大理寺要是再出細作要追究有關責任。


    譬如,大理寺昭獄出了細作,追究牢頭一幹人等的責任,衙役出了細作,追究寺丞寺正的責任,這責任上不封頂,最高可直接處死。


    林哲把醜話講清,便帶著靜廬來的負責他安全的十人小隊去了承王府,護衛小隊的頭目叫鐵軼,是一位資深的玩刀高手,有他護衛林哲,栗辛很放心。


    林哲卻不太在意這些,他之所以去承王府就是想看看三司使韓秉究竟有多狠,把承王府怎麽樣了,同時他還想了解承王妃為啥要自刎,不去承王府這些都沒辦法了解。


    承王府依舊是那麽的輝煌,隻不過大門口守衛換上了韓府護衛。


    林哲想進承王府卻被韓府的護衛攔住了,韓府護衛態度囂張,根本沒把大理寺放在眼裏。


    或許三司使韓秉已經給他們下了死命令,任何人等不得入內。


    林哲也沒把這些韓府護衛看在眼裏,他擺了這些護衛一道便輕鬆和鐵軼的護衛小隊進了承王府。


    一進承王府,林哲便要鐵軼將承王府管事以上的人員找來。


    雖然林哲已從承王妃兩貼身侍女身上得知承王對承王妃韓安並不怎麽好,但還不至於跑到大理寺來自刎。


    然讓林哲意外的是所有他想找的人都不見了,應該是三司使韓秉把這些人都弄走了,三司使韓秉為避免家醜外揚防範措施做的挺到位的。


    林哲失望的在承王府轉了轉,也沒發現任何有價值的,正欲起身離開承王府了,一個中年嬤嬤攔住了林哲。


    看中年嬤嬤的長相,嬤嬤年輕時還是有幾分姿色的。


    林哲先問。


    “你是承王府的?”


    中年嬤嬤抬眼看了一下林哲,來了一句反問。


    “敢問大人是來查案的麽?”


    林哲坦然對之。


    “是呀,敢問嬤嬤有何事?”


    中年嬤嬤手臂微動。


    “那就好,小的是王妃的貼身嬤嬤,負責在府中安排承王妃的起居,小的就想問大人一句,我家王妃真的是自刎嗎?前日韓大人親率大批護衛突襲王府,把王府管事一級全抓走了,小的那時幸好在浣洗間是不是,不然也會被抓走,那天整個承王府一片混亂,到今日仍未恢複正常,不知我家王爺在哪?王府需要王爺出來主持大局,不然王府就散了。”


    中年嬤嬤語氣沉重,自稱是承王妃的貼身嬤嬤,那她想必知道一些。


    林哲等中年嬤嬤說完就明確告訴中年嬤嬤。


    “你家王妃真是自刎,是你家王妃貼身侍女親眼所見,錯不了。”


    告訴完中年嬤嬤這個,林哲又問中年嬤嬤。


    “嬤嬤,你知不知道你家王妃為啥要自刎還特意選擇大理寺?”


    中年嬤嬤遲疑了一下。


    “大人,小的也實在不知我家王妃為何要自刎?可能是我家王爺沒滿足王妃的一些要求,我家王妃一時糊塗才做的蠢事。”


    中年嬤嬤挺會避重就輕的,她的這個迴答顯然不能讓林哲滿意,或許她在擔心如果說了實話,承王會要了她的小命。


    林哲想打消嬤嬤的顧慮。


    “嬤嬤,你家王爺前晚也薨了,距離承王妃自刎也就幾個時辰而已,現在的情況是很糟糕,今時不同往日,你家王爺薨了,王府上下危在旦夕,如果你把你知道的一切都一五一十講出來,或許王府上下還有得救,不然誰也救不了你們。”


    林哲態度算是誠懇了,中年嬤嬤卻神情大變了。


    承王薨了,這太出乎中年嬤嬤的意料了,承王一薨,承王府上下怎麽辦?


    這麽多條人命不全在別人手中攥著了嗎?


    這消息是真是假還真沒辦法確定,中年嬤嬤擔憂林哲在騙她,那樣的話就不好了。


    再者中年嬤嬤身在承王府焉能說承王的壞話,還要不要在承王府混了。


    林哲隻得進一步打消中年嬤嬤的顧慮。


    “嬤嬤,承王薨了千真萬確,你怎麽不信?承王要沒薨早迴承王府了,要不然韓府的護衛會圍著承王府嗎?韓大人就是因承王薨了才敢對承王府下手的,韓大人現在不會放過你們的,因你家王妃自刎了,韓大人遷怒於你們,不會讓你們好過,甚至於要你們償命,你此時還不把事情的原委講清,隻怕神仙都難救你們,說句你們都不愛聽的話,承王府上下最後可能一個都活不了。”


    林哲這話講的相當嚴重,已經由不得中年嬤嬤猶豫了。


    中年嬤嬤考慮再三,不得不說了。


    “大人,其實也沒什麽,我家王爺和王妃一向不和,可能是韓大人太過強勢了,總是管著王爺,王爺便把氣全灑在承王妃身上,就是一點內部矛盾而已。”


    中年嬤嬤還是避重就輕,似乎仍不想講到點子上。


    林哲質問了。


    “嬤嬤,就這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值得自刎麽?你以為你家王妃把尖刀直插向自己的胸口是在玩麽?你捫心自問一下,你有沒有這樣的勇氣?你整天伺候人,所受的氣不少吧,你有沒有想過不活了?你都沒想過,你家王妃憑什麽想?你家王妃一生富貴,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要不是有天大的事你家王妃會自刎麽?你們這麽維護王爺,韓大人把你們全殺了也不為過。”


    中年嬤嬤聽到這話有所觸動。


    “大人,小的隻知道我家王爺對王妃不太好,這一點大人去問王妃的貼身侍女便知,至於其他的小的也不是很清楚,不過我家王爺心機很重,對人對事都比較狠,王妃曾提出過和離,卻被王命斷然拒絕,王爺還不止一次威脅王妃不得把王府中之事透露給任何一個人,否則就血洗韓府,小的知道的就這麽多,大人你看這些夠了麽?”


    中年嬤嬤話說得很圓滑了,林哲也不好再說什麽,至少從中年嬤嬤口中得知承王這廝真不是個東西,不然承王妃也不會對自己下狠手了。


    再在承王府中逛意義不大,林哲起身迴大理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豐華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眾的讓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眾的讓步並收藏豐華傳最新章節